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 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
    • 学生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第1页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第2页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第3页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第1页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核心必备
    1.政治方面:
    (1)推恩令: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样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2.思想文化方面:
    (1)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设立太学: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使得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3.经济方面:
    (1)实行盐铁专卖。
    (2)措施: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军事方面: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大胜而归。
    易错字:汉武帝、推恩令、主父偃、刺史制度、罢黜、董仲舒、五铢钱、霍去病。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诸侯王……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从材料中能直接得出的准确结论是(D)
    A.分封制取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C.在地方分封制和世袭制并存
    D.汉初王国势力坐大,威胁中央
    【解析】材料表明汉朝初期地方诸侯国官制设置等同中央政府的官制设置,诸侯国形同独立王国,诸侯国势力坐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因此D正确。A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C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
    2.“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D)
    A.宗法制B.分封制
    C.科举制D.“推恩令”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西汉王国问题解决的相关史实。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汉高祖实行了郡国并行制。但后来地方势力逐渐强大,举兵叛乱。汉武帝时期实施“推恩令”,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再没有能力对抗中央。
    3.汉武帝时期,汉政府重视并强化监察制度。何武奉皇帝之命巡视荆州,发现南阳张忠凭借权势,政行不循法规,贪赃数目巨大。何武掌握证据后检举张忠并报告大司农。据此判断,何武的官职是(B)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司隶校尉 D.太尉
    【解析】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吏等。
    4.“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材料揭示了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A)
    A.原因B.过程
    C.结果D.影响
    【解析】“清净无为”是道家思想,“仁义思想”为儒家思想。结合材料可知,道家思想不适合汉武帝的统治,而儒家思想却与汉武帝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因此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大一统局面。材料揭示了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原因。
    5.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B)
    【解析】汉武帝时,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6.《汉书·食货志》记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该项法规反映出当时(B)
    A.统一铸造货币
    B.实行盐铁官营
    C.统一调配物资
    D.废除严刑峻法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当时对私自铸造铁器和煮盐的行为处以重刑,反映出当时实行盐铁官营。
    7.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大举反击匈奴,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匈奴势力衰弱
    C.汉武帝时期匈奴内迁中原
    D.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解析】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西汉初年无力反击匈奴,只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对匈奴采取攻势,多次大败匈奴。
    能力提升
    8.“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D)
    A.焚书坑儒
    B.削减侯国数量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9.“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天……眼前家国九万里,守业更比创业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与汉武帝后期封国与中央政府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1)仔细识读材料一,从图一到图二是汉武帝采取哪一措施的结果?上述问题解决后,汉武帝实行哪一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答:实施“推恩”的结果。刺史制度。
    (2)结合所学和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为什么“心神不宁”。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让自己心神安宁?
    答:汉武帝时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利于中央集权。(意思相近即可)措施: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培养儒学人才。
    (3)“眼前家国九万里,守业更比创业难”,对汉武帝来说,面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守业”之难,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汉武帝的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试着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答: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解析】第(1)题考查汉武帝时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及作用。第(2)题考查汉武帝实行思想上大一统的社会背景、措施。第(3)题考查汉武帝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的措施。第(4)题第一问只要围绕巩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回答即可。对汉武帝的评价从他的历史功绩方面来看,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相关试卷

    期中素质评价 模拟练习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这是一份期中素质评价 模拟练习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文件包含期中素质评价试卷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期中素质评价试卷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测试题,文件包含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