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67907/0-1696159910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67907/0-1696159910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67907/0-16961599103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67907/0-16961599103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67907/0-169615991038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67907/0-169615991041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67907/0-169615991042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67907/0-169615991044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礼乐制权力认同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文明起源:从石器时代到部落联盟·国家产生:从万邦时代到王权世袭·国家发展:从内外服制到封疆裂土
文明起源:从石器时代到部落联盟
全国各地分布广泛,集中于沿江沿河地区
以中原为核心,沿黄河、长江流域分布,呈多元格局,连续性、发展性、农耕化倾向
源远流长、多源性、统一性,组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氏族:原始社会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靠血缘亲族关系来维系,并根据性别来进行社会分工·分工情况:青壮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猛兽的任务,妇女则采集烧烤食物、 缝制衣服、养老育幼
生产力底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贫富分化不明显
社会贫富分化、不平等出现、阶级分化明显、氏族联系趋于紧密
1、齐家文化墓地与姜寨遗址墓地相比,在墓葬上有什么差异?
2、从墓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哪些信息?
规模、随葬品数量不一,差距大
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明显
国家产生:从万邦时代到王权世袭
具备国家机器,但对地方控制有限
国家发展:从内外服制到封疆裂土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 --《史记·殷本纪》
王位继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级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殷本纪》
内外服制:松散的方国联盟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尚书·多士》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统治者把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对后世儒家民本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周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发端时期
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力:世袭统治权,相对的独立自治权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分封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同姓多处于战略要地或富庶之地
【概况】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周【概念】宗法即宗族法规,以父系血统远近为准,区分嫡庶、亲疏、政治权利,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目的】解决权力、财产继承矛盾,协调家族内部关系。【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庶关系】双重性:血缘-兄弟关系,政治-君臣关系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互为大小宗)
材料:周代封建社会的上层,“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许倬云
材料一:礼者为异。--《礼记》材料二: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在闽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乐礼正义》
礼,贵贱有序乐,上下和同
·商朝:出现专门从事独立贸易的商人·西周商业:工商食官制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史称“三家分晋”,各国国君纷纷称王,经济发展,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奖励军功,春秋时期的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授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元谋人,北京人,旧石器时代,已经学会用火,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代表,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图片展示,夏商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史称“三家分晋”,各国国君纷纷称王,经济发展,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奖励军功,春秋时期的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