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船中发现大量陶瓷器、铜铁器、漆器、钱币、植物果核等.下列沉船中发现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陶瓷器B.铜铁器C.钱币D.植物果核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古代文献记载内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B.《新修本草》中记载:“(青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C.《演繁露》中记载:“盐已成卤水,暴烈日,即成方印,洁白可爱,初小渐大或数十印累累相连”
D.《本草纲目》中记载:“令人以灰(薪柴之灰)淋汁,取碱浣衣”
3.化合物M()是一种有机合成的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式为C8H6O3B.能与NaOH溶液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
D.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粉在Cl2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
B.20℃、101kPa下,34gNH3中所含电子数目为20NA
C.常温常压下,22.4L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9NA
D.将10gCaCO3投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7.某学习小组利用反应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电极为锌棒,作负极
B.放电过程中电子经外电路由Y电极向X电极移动
C.放电过程中CuCl2溶液浓度不断降低
D.盐桥中的阴离子向X电极移动
8.X、Y、Z、M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M同主族;X、Y、Z均为非金属元素,且X与Y的质子数之和比Z的质子数小1,Y与Z的质子数之和比M的质子数大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金属性:X<Y<ZB.原子半径:X<Z<Y<M
C.氢化物沸点:Y<ZD.Z与M能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9.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工业上制硫酸的重要反应.探究改变条件对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10.下列关于烃a()、b()、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b、c均不溶于水
B.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C.a和c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c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1.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醇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历程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加入催化剂后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该反应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12.肼(N2H4)可用作喷气式发动机燃料,硝酸是重要化工原料,以液氨为原料生产二者的简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氨、N2H4、氧气都是非电解质
B.“氧化1”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吸收”时空气(氧气)的主要作用是作氧化剂
D.氧化性:NH3>N2H4
13.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14.PCl5是重要的氯化剂和催化剂,合成PCl5的反应为.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PCl3和Cl2均为0.2ml发生反应,图中曲线a是气体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b和曲线c均为在曲线a的条件下改变一个条件后反应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曲线a相比,曲线b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加入催化剂
B.与曲线a相比,曲线c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C.曲线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D.若曲线c未改变起始投料,则曲线a、c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工业上常用催化氧化的方法将尾气中的NH3转化为N2除去.涉及反应:。
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NH3(g)中N—H键的键能为_________.
(2)反应的__________(填“>”“=”或“<”).
(3)已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
其中加入了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为_________(填“a”或“b”);若,则_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4)用水吸收NH3,并利用图乙装置,测定稀氨水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隔热层的作用为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测定稀氨水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H2O(l)所释放的热量_________57.3kJ(填“>”“=”或“<”).
③若实验过程中未加杯盖,求得稀氨水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H2O(l)的反应热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6.(15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优良的杀菌消毒剂和净水剂,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具有强氧化性,易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OH)3胶体;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KClO,装置如图.
(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装置B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若省略该装置造成的后果为_________.
(3)Cl2和KOH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局部温度过高时会生成KClO3.为避免KClO3生成,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任答两点).
Ⅱ.制备K2FeO4.
(4)将反应后C中所得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混合可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其混合方式为_________(填选项字母),原因为_________.
a.在搅拌下,将C中溶液缓慢滴加到Fe(NO3)3溶液
b.在搅拌下,将Fe(NO3)2溶液缓慢滴加到C中溶液
(5)得到紫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Ⅲ.探究K2FeO4的性质.
(6)向含有细菌和少量忌浮物的废水中加入少量K2FeO4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废水中细菌基本被除尽,且水变澄清.最终水变澄清的原因为_________.
17.(14分)作为重要的战略金属,镍(Ni)、钼(M)在钢铁、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种以镍钼矿为原料,制备碳酸镍和四钼酸铵的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已知:①NaClO受热易分解;②“酸浸”后,镍以形式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浸出”步骤,原料中MS2被氧化为和,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需在冷水浴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3)选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可用ROH表示,“解吸”时可选择一种碱使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循环利用)进行吸附,过程中可采用单柱吸附或串柱吸附,吸附曲线如图乙所示,选择_________效果更好(填“单柱吸附”或“串柱吸附”);“解吸”过程加入的试剂A为_________(填溶质化学式).
(4)“沉镍”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18.(15分)烷烃裂化的研究是石油化工中的重要课题.其中正丁烷的裂化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已知:部分物质的燃烧热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反应热_________;已知,随温度变化的三种趋势如图甲中线条所示,能用来表示反应ⅰ的变化趋势的线条为_________(填“a”“b”或“c”).
(2)一定条件下,实验测得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关系为,,其中、为速率常数;CHI3CH2CH2CH3(g)与CH3CH=CH2(g)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分别为p1、p2且p1<p2)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用含和的表达式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会逐渐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在p1压强下,CH3CH=CH2(g);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__(填“Ⅰ”“Ⅱ”“Ⅲ”或“Ⅳ”).
③a、b、c三点反应ⅱ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某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H3CH2CH2CH3(g),同时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若初始时容器内压强为p0kPa,t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C2H6(g)和CH4(g)的分压分别为0.30p0kPa、0.50p0kPa.则:
①0~tmin内,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
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 答案
1.D 解析:四种物品中只有植物果核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D项正确.故选D.
2.B 解析:“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尽服之……”主要描述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青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主要涉及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盐已成卤水,暴烈日,即成方印,洁白可爱,初小渐大或数十印累累相连”主要描述蒸发结晶的过程,C项错误;“令人以灰(薪柴之灰)淋汁,取碱浣衣”介绍的是提取草木灰(K2CO3)的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故选B.
3.D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M的化学式为C8H6O3,A项正确;含有酯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B项正确;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C项正确;分子中存在一个碳原子同时连接其他三个碳原子的情况,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项错误.故选D.
4.B 解析:制备NH3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项错误;装置类似于启普发生器制备CO2,B项正确;混合浓硫酸与乙醇时,应将浓硫酸加入至乙醇中并不断搅拌,C项错误;灼烧碎海带应选用坩埚,D项错误.故选B.
5.C 解析:HCl酸性强于H2CO3,CO2不与CaCl2溶液发生反应,A项错误;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应先置换出I2,C项正确;向硫酸氢
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故选C.
6.B 解析:未给出铁粉的质量,无法计算,A项错误;34gNH3,即为2mlNH3,其中所含电子数目为20NA,B项正确;常温常压下,22.4L丙烯和环丙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l,C项错误;CaCO3难溶于水,所得水溶液中数目远小于0.1NA,D项错误.故选B.
7.D 解析:由题意知,Y电极为锌棒,作负极,A项正确;放电过程中电子经外电路由负极向正极移动,B项正确;放电过程中CuCl2溶液浓度不断降低,C项正确;盐桥中的阴离子向Y电极(负极)移动,D项错误.故选D.
8.C 解析:由信息可知X、Y、Z、M分别为H、C、O、Na.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H<C<O,A项正确;原子半径:H<O<C<Na,B项正确;C的氢化物种类繁多,沸点可能高于H2O和H2O2,C项错误;Na2O2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D项正确.故选C.
9.C 解析:催化剂不影响平衡产率,A项错误;缩小容器体积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含量,B项错误;加入合适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缩小容器体积可增大反应速率,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SO3的平衡产率,C项正确;增大O2的浓度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含量,扩大容器体积等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不能提高SO3的平衡产率,D项错误.故选C.
10.D 解析:a、b、c均为烃,都不溶于水,A项正确;a、b、c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a和c均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根据分子对称性可知c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D项错误.故选D.
11.D 解析:总反应为,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项正确;加入催化剂后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项正确;该反应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C项正确;该反应涉及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第二个过程吸收的热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错误.故选D.
12.C 解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氧气是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的范畴,A项错误;“氧化1”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项错误;“吸收”时空气(氧气)的主要作用是作氧化剂,氧化NO,使其被充分吸收,减少尾气,C项正确;由转化关系可知,制备肼N2H4的离子方程式为,为还原剂,N2H4为氧化产物,故氧化性:N2H4>NH3,D项错误.故选C.
13.C 解析: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的是还原性,而非漂白性,A项错误;NaOH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也是放热过程,对实验产生干扰,B项错误;与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实验中加入过量,则Fe3+的量不足,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还存在Fe3+,即Fe3+未完全转化,可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项正确;糖类物质不一定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如蔗糖等,D项错误.故选C.
14.B 解析:曲线b的平衡状态与曲线a相同,但速率增大,所以与曲线a相比,曲线b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加入催化剂,A项正确;若增大压强,则PCl3转化率提高,但曲线c的转化率降低,所以不可能是增大压强,B项错误;曲线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压强变化25%,所以生成PCl5的物质的量为0.1ml,平均反应速率,C项正确;若曲线c未改变起始投料,且曲线c条件下转化率低,则曲线c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所以曲线a、c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D项正确.
故选B.
15.(14分)
(1)
(2)<
(3)b 1266.8+x(2分)
(4)①玻璃搅拌器或环形玻璃搅拌棒 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②< ③偏大
解析:(1)设NH3(g)中N—H的键能为x,,解得。
(2)生成液态水,放热会更多,会更小.
(3)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会降低,所以加入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为b;若,,则.
(4)①仪器A的名称是玻璃搅拌器或环形玻璃搅拌棒,作用是搅拌,使溶液充分混合;隔热层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②氨水为弱碱,电离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最终反应放热偏少,所测稀氨水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H2O(l)所释放的热量小于57.3kJ.③若实验过程中未加杯盖,导致热量损失较多,求得稀氨水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H2O(l)所放出的热量偏少,由于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为负值,放出的热量越少,越大.
16.(15分)
(1)分液漏斗
(2)饱和食盐水 增加KOH的消耗量,降低溶液碱性
(3)缓慢滴加浓盐酸、装置C加冰水浴、适当加快搅拌速率等
(4)b 防止高铁酸钾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5)
(6)K2FeO4被还原后的产物为Fe(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起到净水的作用
解析:(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盛放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省略该装置造成的后果为未除去的HCl会与KOH反应,增加KOH的消耗量,降低溶液碱性.
(3)Cl2和KOH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局部温度过高时会生成KClO3,为避免KClO3生成,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缓慢滴加浓盐酸或在装置C上加冰水浴或适当加快搅拌速率等.
(4)将反应后C中所得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混合的方式为在搅拌下,将Fe(NO3)3溶液缓慢滴到C中溶液,原因为高铁酸钾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若将C中溶液缓慢滴加到Fe(NO3)3溶液中,过量的Fe2+会催化分解生成的K2FeO4.
(5)得到紫色固体K2FeO4的离子方程式为.
(6)最终水变澄清的原因为K2FeO被还原后得到Fe(OH)3胶体,Fe(OH)3胶体能吸附悬浮物,起到净水的作用.
17.(14分)
(1) +6
(2) 防止NaClO因分解导致浓度降低,浸出率降低
(3)串柱吸附 NH3·H2O
(4)
解析:(1)NaClO的电子式为;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6.
(2)“浸出”步骤,MS2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反应温度过高,NaClO分解.氧化剂浓度降低将导致浸出率降低.
(3)“离子交换”步骤的目的是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流出液M浓度越低越好,应选择串柱吸附;“解吸”时应选择一种碱使阴离子交换树脂恢复,结合后续得到钼酸铵可知,试剂A是氨水,则溶质是NH3·H2O.
(4)“沉镍”时,Ni2+与HCO3反应生成Ni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15分)
(1) a
(2)① 增大 ②Ⅲ
③
(3)① ②
解析:(1)根据CH3CH2CH2CH3(g)、C2H6(g)、CH2=CH2(g)的燃烧热可列出反应ⅰ的反应热;已知,该反应为熵增反应,所以温度越高,越小.
(2)①根据速率方程与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关系可知,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逆反应速率常数会增大.②反应ⅱ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的体积分数会增大,同时反应为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会越小,所以在p1压强下CH3CH=CH2(g)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Ⅲ.③反应ⅱ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的值越大,所以Kₐ、Kb、Kc的大小关系为.
(3)由题列式可得:反应ⅰ:
变化量/kPa 0.30p0 0.30 p0 0.30 p0
反应ⅱ:
变化量//kPa 0.50p0 0.50 p0 0.50 p0
平衡时CH3CH2CH2CH3(g)、CH4(g)、CH3CH=CH2(g)的分压分别为0.20p0、0.50p0、0.50p0.则:①0~tmin内,.②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制备NH3
制备CO2
混合浓硫酸与乙醇
灼烧碎海带
A
B
C
D
影响
改变条件
选项
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
增大反应速率
提高SO2的平衡产率
A
升高体系温度
增大O2的浓度
加入合适催化剂
B
缩小容器体积
升高体系温度
缩小容器体积
C
加入合适催化剂
缩小容器体积
降低体系温度
D
增大O2的浓度
加入合适催化剂
扩大容器体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SO2分别通入酸性KMnO4和品红溶液
溶液均褪色
SO2均表现漂白性
B
向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用手触摸试管壁
试管壁发热
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红
FeCl3溶液与Na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D
将新制的氢氧化铜与某饮品混合,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该饮品不含糖类物质
化学键
键能/()
946
498
464
化合物
正丁烷
乙烷
乙烯
燃烧热/()
2878.0
1560.8
1411.0
河南省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制备光气的反应原理为,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