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0831/0-16963764874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0831/0-16963764875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0831/0-16963764876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实验室为探究铜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B、C的目的分别是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氧化性
B.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的溶液中加水,以验证是否有蓝色溶液生成
C.装置D的目的是验证SO2的漂白性及漂白的不稳定性
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
2.用括号里的试剂鉴别下面各组气体或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
C.酒精、醋酸、氨水(石蕊试液)D.硫酸、氯化钙、氯化钾(碳酸钠溶液)
3.将 SO2气体通入 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通入 X 气体或加入 X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X 不可能是
A.Cl2B.CO2C.H2O2D.NH3·H2O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标志:
B.农谚“雷雨肥庄稼”中固氮过程属于人工固氮
C.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D.可使用SO2对馒头等食品进行熏蒸加白处理
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6.陈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AB.BC.CD.D
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8.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沉淀:2Ba2++2OH-+2H++SO=2H2O+BaSO4↓
B.用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2Fe3++Cu=2Fe2++Cu2+
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CO+2H+=CO2↑+H2O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2ClO-+SO2+H2O=2HClO+SO
9.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10.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B.铁红——Fe3O4
C.胆矾——CuSO4D.烧碱——Ca(OH)2
二、填空题
11.请回答
(1)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翡翠:的组成 ;
(2)生石膏的化学式: ;
(3)接触法制硫酸的三个设备依次是 、接触室、吸收塔;
(4)用氢气还原四氯化硅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 。
(5)铜粉溶于双氧水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12.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或,如图D、E、F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1)通入氧气前D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通入后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在F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将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通入后装置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假设该实验条件为标况,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3.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等有害气体物质,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二种无毒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是 。
A.汽油、柴油的燃烧产物
B.是空气中的N2与汽油、柴油的反应产物
C.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
D.是汽车高温尾气导致了空气中N2与O2的化合反应
(2)指出CO与NO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3)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可以有 。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禁止车辆行驶 D.使用乙醇汽油
14.化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
①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t,海水里镁的存在形式是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②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之一,写出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
(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
①铁和铝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②新型陶瓷氮化铝可用氧化铝高温还原法制备,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Al2O3+C+N2AlN+CO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主要物质,必须严格控制排放。
①写出二氧化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酸雨降落到地面后,其中的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逐渐氧化生成硫酸,使酸性进一步增强。写出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15.非金属虽然种类虽然不多,但是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回忆几种常见非金属一硅、氯、硫、氮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有下列物品或设备:①陶瓷餐具②砖瓦③水泥路桥④门窗玻璃⑤水晶镜片⑥人工制造的分子筛⑦玛瑙手镯⑧硅太阳能电池⑨石英光导纤维⑩计算机芯片。所用材料为SiO2或要用到SiO2的是 。
A.④⑤⑦⑧⑨ B.④⑤⑦⑨ C.④⑤⑦⑨ D.①④⑤⑦⑨⑩
(2)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的过程中发现了氯气。现为了进行有关氯气的性质实验,需要4瓶容积为50mL的氯气(室温下,氯气的密度约为2.9g/L),则用舍勒的方法制取3瓶氯气理论上需要MnO2固体的质量是 g(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浓盐酸过量,可以补充);实际称量的MnO2固体的质量必须多于理论量,其原因是 ,由于氯气有毒,拆除装置时需要对反应装置内氯气进行处理,以下最理想的吸收剂是
A.NaOH溶液 B.浓氨水 C.澄清石灰水 D.水
(3)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以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盐类等。
①现以洗净的废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请设计一个既能节约原料又能防止污染环境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下列现象中硫酸所表现出的性质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是 。
A.把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
B.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
C.把浓硫酸倒入润湿的蔗糖中,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
E.在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
16.某无色气体A中可能含有Cl2、SO2、CO2、HCl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1)将此气体通入氯水后溶液变得无色透明。
(2)将得到的溶液分为两份:①其中一份取出少量在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②另一份取出少量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得到白色沉淀。
试回答:
(1)气体A中肯定含有的气体是 ,理由是 。
(2)气体A中肯定不存在的气体是 ,理由是 。
(3)气体A中不一定存在的气体是 。
17.完成下列问题
(1)①液态氧 ②硝酸钾溶液 ③胆矾晶体④干冰 ⑤生石灰 ⑥金刚石 ⑦纯碱 ⑧甲烷 ⑨熟石灰⑩食盐水 ⑪石灰水 ⑫KClO3 ⑬H2SO4 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⑮硫酸氢钠。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正盐的是 ;属于酸的有 ,属于碱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
(2)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称为 ,要证明该分散系的实验方法是 。
(3)分类方法应用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分类的方法处理问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还可以做到由此及彼的效果。
①CO2、SiO2、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CO2+Ca(OH)2=CaCO3↓+H2O,可得出S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NaHCO3、NaHSO3、NaHS都属于非强酸形成的酸式盐,由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完成NaHS分别与HCl、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8.我国利用接触法制硫酸的第一步是在沸腾炉中焚烧黄铁矿。现有1g含脉石()的黄铁矿()样品,将其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反应完全后得0.78g残渣。
(1)请写出焚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 。
(2)此黄铁矿的纯度是 。
19.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通入SO2气体进行实验。
(1)请填写表中空格:
(2)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上述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
A.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
三、实验题
21.某小组同学为了验证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装置的作用是 ,现象是 。
(3)C装置的作用是 ,现象是 。
(4)D装置的作用是 。
(5)E装置的作用是 。现象是 。
(6)F装置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某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并探究产物的性质(气密性已检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是 、 。
(2)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酸性溶液,实验时②中溶液褪色,则说明①中生成的气体具有 性;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从化合价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发生的原因 。
(3)试管③中的试剂为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为确认试管①中含铜物质的生成,小组同学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23.MnSO4·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实验室用SO2还原MnO2制备MnSO4。
I.甲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B中试剂为 ,其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
(2)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从D中获得纯净的MnSO4·H2O,应在观察到 现象时停止通入SO2。
(4)装置D中水浴温度应控制在80℃左右,温度过高时反应速率可能减慢的原因:
II.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设计过于复杂,设计了仅用如图的装置制备硫酸锰。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简述乙同学装置的优点(至少2点):
(2)装置I中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不能为铜屑的原因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等量钠投入到乙醇和水中,观察现象
B
检验淀粉酸性水解液中含葡萄糖
向水解液中直接加入少量Cu(OH)2悬浊液,加热
C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的漂白是可逆的
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变为红色
D
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12% H2O2溶液,将其中一支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液氨汽化时吸热
NH3可用作制冷剂
B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C
SO2具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D
醋酸有酸性
食醋可用于除水垢
选项
试剂
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C
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与Ba2+结合成BaSO4沉淀
D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B
滴加稀硫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原溶液中有SO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原溶液中有K+
D
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
管中棉花的位置
①
②
③
棉花浸取试剂
品红溶液
淀粉和碘水混合液
氢硫酸
现象
褪色
黄色沉淀
体现SO2的性质
漂白性
氧化性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B
6.C
7.C
8.B
9.C
10.A
11. Na2O·Al2O3·4SiO2 CaSO4·2H2O 沸腾炉 SiCl4+2H24HCl+Si Cu+H2O2+2H+=Cu2++2H2O
12.(1)3NO2+H2O=2HNO3+NO
(2)
(3) 集气瓶内液面上升、溶液变红
(4)
13. C NO CO2 ABD
14. 化合态 2Cl-+2H2O2OH-+H2 ↑+Cl2↑ 铝在空气中表面易形成氧化膜,,可以保护铝不会进一步被腐蚀 SO2+2OH-= SO32-+H2O 2H2SO3+O2=2H2SO4
15. C 0.5 生成的氯气不能完全收集到集气瓶中 B 2Cu+O22CuO, CuO+2HNO3=Cu(NO3)2+H2O CDE
16. SO2 气体通入氯水后溶液变得无色透明,且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l2 Cl2为黄绿色气体 CO2、HCl
17.(1) ②⑩⑪ ③⑦⑫ ⑬ ⑨ ④⑤ ①⑥
(2) 胶体 丁达尔效应
(3) SO3+2NaOH=Na2SO4+H2O NaHS+HCl=NaCl+H2S↑ NaHS+NaOH=Na2S+H2O
18.(1)
(2)66%
19. 褪色 还原性 SO2+ 2H2S=2H2O+3S↓
20.(1)C
(2)SO2
(3)CD
21.(1)C+2H2SO4(浓)CO2↑+2SO2↑+2H2O
(2) 检验反应产物中水的存在 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3) 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4)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5) 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无明显现象
(6) 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Ca(OH)2+CO2=CaCO3↓+H2O
22.(1) 氧化性 酸性
(2) 品红溶液褪色 还原 有黄色固体生成 中S的化合价是-2价,有较强的还原性,中S的化合价是+4价,具有氧化性,所以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中间价态的S
(3)或
(4)试管①冷却后,将其中的物质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
23. 饱和NaHSO3溶液 吸收HCl 防倒吸或安全瓶 MnO2+SO2MnSO4 三颈烧瓶中黑色粉末完全消失 当温度过高时,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操作简单;有多孔球泡,吸收SO2更充分 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巩固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