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常熟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语文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常熟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语文含解析01
    2024常熟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语文含解析02
    2024常熟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语文含解析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常熟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常熟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语文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春节期间,网友编了两副诙谐的对联。一副描述回乡时亲朋长辈的盘问,上联“考了几分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横批“呵呵呵呵”。另一副则是对这些盘问的“神回复”,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横批“阿姨吃菜”。
    虽是寥寥数语,但返乡年轻一代遭遇“中国式盘问”的窘迫,跃然纸上。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显单调。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
    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故乡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种原教旨的乡愁。不过,“中国式盘问”也让人审思,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需要抓住超越自我的发展契机,但更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如何尊重文化记忆、承续历史、滋养心灵、形塑认同,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
    (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式盘问”使返乡年轻一代年前有恐归中的纠结,年后有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
    B. 城镇化的过程,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在不断变化中,乡村文化有可能会逐渐消逝。
    C. 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表现为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
    D. 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而城镇化必然让我们失去这样的“精神原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一段两副对联可以看出,面对亲朋长辈的盘问,年轻人采用了虚与委蛇的回答,其根本原因是年轻人畏惧提问内容所带来的压力。
    B. “文化十字路口”指的是:一方面是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消逝;一方面是保留乡村文化,乡村还能成为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
    C. 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加强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能够一定程度减小这种落差。
    D. 城镇化过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是保留乡村“文化根基”的有效措施。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是一项是( )
    A. 某地建造大型电子商务园,将两村合并,整合土地,标准化统一布局。
    B. 某地重引导村民保护古村村貌,村民修整翻新老屋,房屋与周围古屋融为一体。
    C. 某地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拆迁,大面积圈地划块,建单元楼。
    D. 某地党员群众修缮革命旧址,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材料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目的?请简要分析。
    5. 阅读整篇材料,分条概括“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老树
    冯至
    我们搬到这里来时,所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放牛的老人。他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墩上,两眼模糊,望着一只水牛在山坡上吃草。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
    时间对于他已经没有意义。气候的转变他也感觉不到,我只看见他春、夏、秋、冬,无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周围的山坡,好像这山林外并没有世界;他掺杂在林场的鸡、犬、马、牛的中间,早已失却人的骄傲和夸张。他“生”在这里,他没有营谋,没有积蓄,使人想到“天上的飞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
    水牛,庞大的身躯,缓缓地在草地上走着,像是古代的生物;原始的力还存留在它的身上,把它交在这个老人的手里,是十分和谐的。山坡上,树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跚,是一幅忧郁的画图。因为他们同样有一个忘却的久远在过去,同样拖着一个迟钝在这灵巧的时代。
    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若有,就算是水牛生小牛的那一天了。这天,他抱着一只小牛进来了。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他把小牛放在棚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那许久不曾打扫过的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焦黄的干草,把小牛放在干草上。他不说话,这番工作无形中泄露出一些他久已消逝了的过去。此后老牛的身后又多了一只小牛。他呢,经过一番所谓兴奋后,好像眼前并没有增加什么。
    一天下午,老牛不知为什么忽然不爱走动了,老人举起鞭子,它略微走几步,又停住了,旁的工人都说牛是病了,山上的人赶快把它抬到山下的村庄里去。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那只老牛一样因为他已经更换过好几只牛,但在他看来,只是一只牛,无所谓更换。
    可是这老人面前的不变终于起了变化。初夏的雨水分外少,山下村庄里种的秧苗都快老了,还是不能插,没有一个人不再盼望云。一天上午,老人和平素一样,吃完午饭,就赶着牛出去了。大家正在热得疲惫的时候,寂静的林场的院子里吹来一阵凉风,转瞬间烟云布遍天空,雨继续了三个钟头。人们都缓了一口气,准备着雨一止了便赶快去插秧,却没有人想起外边的大雨里还有两个生命。
    雨止了,院子里明亮起来,老人牵着小牛回来了。人和牛都是一样湿淋淋的,神情沮丧,好像飓风掠过的海滨的渔村,全身都是零乱。老人把牛放在雨后的阳光里,自己走到厨房里去烘干他那只有一身的衣裤。人们乱哄哄的,仍然是没有人理会他们。等到老人再走出来时,小牛伏在地上已经不能动转。这只有几个月的小生命被骤雨激死了。
    当晚工人们在林边掘了一个坑,把小牛埋在里边。埋葬后,老人还在漆黑的夜色里坑旁边坐了许久。最后,一步步地挪回来。第二天,我看见他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仍然拿着放牛的鞭子,但是没有牛了。几十年的岁月,没有一天没有水牛,今天他犹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
    老牛病死,小牛淋死,主人有些凄然。考虑结果,暂时不买新牛,所成问题的,是这老人如何安插。主人经过长时的踌躇,又感念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只好给他一些养老费,送他回家去。
    家?老人自己也会觉得惊奇。他在这里有几十年,像是生了根,至于家,早已变成一个遥远、生疏、再也难以想象的处所了。他再也没有勇气去那生疏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孙儿孙媳,但是他久也记不得他们是什么面貌,什么样的人。人们叫他走,说是回家,在他看来,好比一个远征。他这样大的年纪哪里当得起一个远征呢……
    又过了几天,门外的狗在叫,门前呆呆地站着一个年轻的农夫,他说:“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宜,死了。
    在山上两年的工夫,我没有同他谈过一句话,他也不知我是哪里来的人。我想,假如小牛不被冷雨淋死,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了死亡。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放牛老人“掺杂在林场里的鸡、犬、马、牛的中间”,天天与牛相伴而生,老人与牛的生命声息相通,放牛是老人的精神寄托,牛死了,老人也便失去了寄托。
    B. 小牛的出生为老人带来一些兴奋,但很快也就无所谓了,老人对于老牛的死没有悲伤,表现了他经历岁月洗礼早已超越生死的豁达乐观态度。
    C. 老人就像“天上的飞鸟”“野地里的百合花”一样渺小无依,久旱后的暴雨,村民忙着去插秧,无人在意老人和小牛,表现村民对他们的漠视。
    D. 对于老人而言,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山、这片林场已成了他的“家”,牛就是他的家人,而孙儿孙媳的那个家让他有陌生感。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老人“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结尾再写老人“如同一棵老树”,既暗示了老人的生命状态,又呼应了文章标题。
    B. 作为旁观者,我见证并关注着了放牛老人的日常生活,虽然没有同老人谈过一句话,但字里行间蕴含着我对老人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C. 文章结尾说“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了死亡”,意在说明普通人的生活中蕴含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与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D. 文章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穿插着一些描写和议论,句式长短灵活又富于变化,语言凝重简练,给人以朴实深远的美感。
    8. 老人的生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9. 散文家李广田称赞冯至的散文:“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请结合文本,从意象的选择、语言风格、意境、主旨情感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镭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拡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C.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D.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代男子18岁或女子15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人,但体犹未壮,故又称“弱冠”。
    B. 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很多,如“除大理评事”指“授予大理评事”。
    C. “杭本近海”的“本”指原来、原本,与《出师表》中“臣本布衣”的“本”相同。
    D. “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自传授他知识,等到弱冠,博通经史,每天可以写文章数千字。
    B. 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 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 苏轼政绩卓著。在杭州任职期间,苏轼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专门用来积蓄湖水。
    1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教材内句子。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①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②,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②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句,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勾勒出清爽阔大的秋景。
    B. “破帽多情却恋头”句,“破帽”喻指纷扰的世事,诗人借此自嘲难以摆脱尘俗的纠缠。
    C.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句,既是慨叹自身忧愁凄苦,也是向徐君猷诉苦。
    D. “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写明日之菊色香均会大减,表达了良辰易逝,好花难久之感。
    15.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下阕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自然情韵
    (1)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学习之道
    (3)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是故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家国天下
    (5)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处境艰难却仍推己及人,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将士愿提长剑,誓死报国的决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是因为苏轼始终坚信“人”的因素比“法”的因素更重要, ① ,他看到了新法的不妥;当旧法复辟的时候,他又看到旧法的不足。他始终站在“人”的立场上,对具体的法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于是新党、旧党都反感他,一贬再贬,从黄州到儋州,遂使他后半辈子一直( )。从表面上看,他的变化多端害了他。但有趣的是,他不同于那些( )的小人,而是始终逆风而动。他的变化多端,本质上是坚定不移;他的立场无常, ② 。写于贬谪黄州期间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体现了苏轼( )的意志。一个最擅长创新、反思、变化的人,却对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苏轼让这样的奇迹不断发生,于是他把人生过成了一段( )的传奇。
    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穷困潦倒 顺风使舵 岿然不动 空前绝后
    B 颠沛流离 见机行事 坚不可摧 空前绝后
    C. 颠沛流离 顺风使舵 坚不可摧 无与伦比
    D. 穷困潦倒 见机行事 岿然不动 无与伦比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个最擅长变化、反思、创新的人,却对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B. 一个最擅长变化、反思、创新的人,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C. 一个最擅长反思、创新、变化的人,却对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D. 一个最擅长反思、变化、创新的人,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将下列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工匠精神”加以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后工业化时代需要借鉴传统的“工匠精神”
    ②传统工匠注重细节。
    ③“工匠精神”代表一种信仰和理想。
    ④传统工匠追求专业的极致。
    “工匠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是花样年华。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
    青春不是指生命的一段时间,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它并不是指红润的面颊、透红的嘴唇和灵便的腿脚,而是指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它是指生命的源头活水的清新之感。
    ——塞缪尔·厄尔曼《青春》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春节期间,网友编了两副诙谐的对联。一副描述回乡时亲朋长辈的盘问,上联“考了几分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横批“呵呵呵呵”。另一副则是对这些盘问的“神回复”,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横批“阿姨吃菜”。
    虽是寥寥数语,但返乡年轻一代遭遇“中国式盘问”的窘迫,跃然纸上。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显单调。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
    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故乡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种原教旨的乡愁。不过,“中国式盘问”也让人审思,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需要抓住超越自我的发展契机,但更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如何尊重文化记忆、承续历史、滋养心灵、形塑认同,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
    (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式盘问”使返乡年轻一代年前有恐归中的纠结,年后有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
    B. 城镇化的过程,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在不断变化中,乡村文化有可能会逐渐消逝。
    C. 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表现为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
    D. 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而城镇化必然让我们失去这样的“精神原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一段两副对联可以看出,面对亲朋长辈的盘问,年轻人采用了虚与委蛇的回答,其根本原因是年轻人畏惧提问内容所带来的压力。
    B. “文化的十字路口”指的是:一方面是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消逝;一方面是保留乡村文化,乡村还能成为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
    C. 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加强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能够一定程度减小这种落差。
    D. 城镇化过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是保留乡村“文化根基”的有效措施。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是一项是( )
    A. 某地建造大型电子商务园,将两村合并,整合土地,标准化统一布局。
    B. 某地重引导村民保护古村村貌,村民修整翻新老屋,房屋与周围古屋融为一体。
    C. 某地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拆迁,大面积圈地划块,建单元楼。
    D. 某地党员群众修缮革命旧址,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材料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目的?请简要分析。
    5. 阅读整篇材料,分条概括“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
    【答案】1. D 2. A 3. B
    4. 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举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以及印度著名导演雷伊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城镇化变动中乡村文化衰败的观点。
    5. ①故乡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②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③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衰败;④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鸿沟(或人与人之间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心灵的疏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必然让我们失去这样的‘精神原乡’”曲解文意,原文“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原文有假设条件,且是“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而非“必然让我们失去这样的‘精神原乡’”。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根本原因是年轻人畏惧提问内容所带来的压力”错,原文是“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五段观点是: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
    AC都属于为了“现代化”大力拆迁整合,D不属于城镇化进程的内容,这些都不符合第五段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判定文章中重要内容的论证方法以及分析论据的作用的能力。
    “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这句话是运用举例论证法,通过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感叹,举了“英国的城镇化”的例子,来证明英国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以及通过印度著名导演雷伊在后期电影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乡村文化的衰败”。
    综上分析,划线句子运用例证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城镇化变动中乡村文化衰败的观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由“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概括为:“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是故乡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思想和好奇。
    由“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概括为:“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是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
    由“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概括为:“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是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衰败。
    由“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概括为:“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是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鸿沟。或者概括为:人与人之间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心灵的疏远。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老树
    冯至
    我们搬到这里来时,所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放牛的老人。他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墩上,两眼模糊,望着一只水牛在山坡上吃草。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
    时间对于他已经没有意义。气候的转变他也感觉不到,我只看见他春、夏、秋、冬,无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周围的山坡,好像这山林外并没有世界;他掺杂在林场的鸡、犬、马、牛的中间,早已失却人的骄傲和夸张。他“生”在这里,他没有营谋,没有积蓄,使人想到“天上的飞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
    水牛,庞大的身躯,缓缓地在草地上走着,像是古代的生物;原始的力还存留在它的身上,把它交在这个老人的手里,是十分和谐的。山坡上,树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跚,是一幅忧郁的画图。因为他们同样有一个忘却的久远在过去,同样拖着一个迟钝在这灵巧的时代。
    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若有,就算是水牛生小牛的那一天了。这天,他抱着一只小牛进来了。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他把小牛放在棚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那许久不曾打扫过的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焦黄的干草,把小牛放在干草上。他不说话,这番工作无形中泄露出一些他久已消逝了的过去。此后老牛的身后又多了一只小牛。他呢,经过一番所谓兴奋后,好像眼前并没有增加什么。
    一天下午,老牛不知为什么忽然不爱走动了,老人举起鞭子,它略微走几步,又停住了,旁的工人都说牛是病了,山上的人赶快把它抬到山下的村庄里去。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那只老牛一样因为他已经更换过好几只牛,但在他看来,只是一只牛,无所谓更换。
    可是这老人面前的不变终于起了变化。初夏的雨水分外少,山下村庄里种的秧苗都快老了,还是不能插,没有一个人不再盼望云。一天上午,老人和平素一样,吃完午饭,就赶着牛出去了。大家正在热得疲惫的时候,寂静的林场的院子里吹来一阵凉风,转瞬间烟云布遍天空,雨继续了三个钟头。人们都缓了一口气,准备着雨一止了便赶快去插秧,却没有人想起外边的大雨里还有两个生命。
    雨止了,院子里明亮起来,老人牵着小牛回来了。人和牛都是一样湿淋淋的,神情沮丧,好像飓风掠过的海滨的渔村,全身都是零乱。老人把牛放在雨后的阳光里,自己走到厨房里去烘干他那只有一身的衣裤。人们乱哄哄的,仍然是没有人理会他们。等到老人再走出来时,小牛伏在地上已经不能动转。这只有几个月的小生命被骤雨激死了。
    当晚工人们在林边掘了一个坑,把小牛埋在里边。埋葬后,老人还在漆黑的夜色里坑旁边坐了许久。最后,一步步地挪回来。第二天,我看见他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仍然拿着放牛的鞭子,但是没有牛了。几十年的岁月,没有一天没有水牛,今天他犹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
    老牛病死,小牛淋死,主人有些凄然。考虑结果,暂时不买新牛,所成问题的,是这老人如何安插。主人经过长时的踌躇,又感念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只好给他一些养老费,送他回家去。
    家?老人自己也会觉得惊奇。他在这里有几十年,像是生了根,至于家,早已变成一个遥远、生疏、再也难以想象的处所了。他再也没有勇气去那生疏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孙儿孙媳,但是他久也记不得他们是什么面貌,什么样的人。人们叫他走,说是回家,在他看来,好比一个远征。他这样大的年纪哪里当得起一个远征呢……
    又过了几天,门外的狗在叫,门前呆呆地站着一个年轻的农夫,他说:“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宜,死了。
    在山上两年的工夫,我没有同他谈过一句话,他也不知我是哪里来的人。我想,假如小牛不被冷雨淋死,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了死亡。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放牛老人“掺杂在林场里的鸡、犬、马、牛的中间”,天天与牛相伴而生,老人与牛的生命声息相通,放牛是老人的精神寄托,牛死了,老人也便失去了寄托。
    B. 小牛的出生为老人带来一些兴奋,但很快也就无所谓了,老人对于老牛的死没有悲伤,表现了他经历岁月洗礼早已超越生死的豁达乐观态度。
    C. 老人就像“天上的飞鸟”“野地里的百合花”一样渺小无依,久旱后的暴雨,村民忙着去插秧,无人在意老人和小牛,表现村民对他们的漠视。
    D. 对于老人而言,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山、这片林场已成了他的“家”,牛就是他的家人,而孙儿孙媳的那个家让他有陌生感。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老人“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结尾再写老人“如同一棵老树”,既暗示了老人的生命状态,又呼应了文章标题。
    B. 作为旁观者,我见证并关注着了放牛老人的日常生活,虽然没有同老人谈过一句话,但字里行间蕴含着我对老人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C. 文章结尾说“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了死亡”,意在说明普通人的生活中蕴含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与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D. 文章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穿插着一些描写和议论,句式长短灵活又富于变化,语言凝重简练,给人以朴实深远的美感。
    8. 老人的生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9. 散文家李广田称赞冯至的散文:“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请结合文本,从意象的选择、语言风格、意境、主旨情感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B 7. C
    8. ①生活单调,没有变化。老人常年与水牛、山林相伴,不去生疏的地方,什么对他都没有影响。
    ②远离亲人,孤寂封闭。老人不回自己的家,也不与别人交流,就像一棵老树只是活着。
    9. ①意象平凡。作者选取的意象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如“老树”“老人”“老牛”等。
    ②思想崇高。作者以诗人的敏锐触觉发现了树、牛、人的生死,这看似平凡的事件,却又是生命真理的显现,作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体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悲悯。
    ③语言平实质朴。文章语言没有过多华丽的藻饰。
    ④意境有诗意的华美。山坡、树林、老人、水牛,意境古朴、悠远,地老天荒般,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时间与历史。以具象表现抽象,以图画展现存在,有着诗意的华美。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表现了他经历岁月洗礼早已超越生死的豁达乐观态度”有误。根据前文老牛死时的内容“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那只老牛一样因为他已经更换过好几只牛,但在他看来,只是一只牛”可知,老人只是觉得习以为常了,并没有表现出豁达。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意在说明普通人的生活中蕴含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与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有误。根据“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在山上两年的工夫,我没有同他谈过一句话,他也不知我是哪里来的人”可知,作者意在表达生命对于自然而言的平淡和普通。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我只看见他春、夏、秋、冬,无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周围的山坡,好像这山林外并没有世界”“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可知生活单调,没有变化。老人常年与水牛、山林相伴,不去生疏的地方,什么对他都没有影响。
    由原文“家?老人自己也会觉得惊奇。他在这里有几十年,像是生了根,至于家,早已变成一个遥远、生疏、再也难以想象的处所了。他再也没有勇气去那生疏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孙儿孙媳,但是他久也记不得他们是什么面貌,什么样的人。人们叫他走,说是回家,在他看来,好比一个远征。他这样大的年纪哪里当得起一个远征呢……”可知,远离亲人,孤寂封闭。老人不回自己的家,也不与别人交流,就像一棵老树只是活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第一,“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作者选取的意象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如“老树”“老人”“老牛”“山石”等,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和事物,他们身上体现着自然永恒的品质和道理,精品价值在于平凡中蕴含着本真和永恒。
    第二,“水牛,庞大的身躯,缓缓地在草地上走着,像是古代的生物;原始的力还存留在它的身上,把它交在这个老人的手里,是十分和谐的。山坡上,树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跚,是一幅忧郁的画图。因为他们同样有一个忘却的久远在过去,同样拖着一个迟钝在这灵巧的时代”“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那只老牛一样因为他已经更换过好几只牛,但在他看来,只是一只牛,无所谓更换”,作者以诗人的敏锐触觉发现了树、牛、人的生存与死亡,这看似平凡的事件,却又是生命真理的显现,作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体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悲悯。
    第三,语言平实质朴,却蕴含深刻哲理。“家?老人自己也会觉得惊奇。他在这里有几十年,像是生了根,至于家,早已变成一个遥远、生疏、再也难以想象的处所了。他再也没有勇气去那生疏的地方”“我想,假如小牛不被冷雨淋死,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了死亡”,文章语言没有过多华丽的藻饰,但对于什么是家,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永恒,生的意义在哪里等问题等,都提出了思考。
    第四,“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人与树形神映衬;“无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周围的山坡,好像这山林外并没有世界;他掺杂在林场的鸡、犬、马、牛的中间,早已失却人的骄傲和夸张。他‘生’在这里,他没有营谋,没有积蓄,使人想到‘天上的飞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水牛,庞大的身躯,缓缓地在草地上走着,像是古代的生物;原始的力还存留在它的身上,山坡上,树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跚,是一幅忧郁的画图”,人与境的融合。山坡、树林、老人、水牛,意境古朴、悠远,地老天荒般,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时间与历史。以具象表现抽象,以图画展现存在,有着诗意的华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镭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拡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C.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D.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代男子18岁或女子15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人,但体犹未壮,故又称“弱冠”。
    B. 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很多,如“除大理评事”指“授予大理评事”。
    C. “杭本近海”的“本”指原来、原本,与《出师表》中“臣本布衣”的“本”相同。
    D. “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自传授他知识,等到弱冠,博通经史,每天可以写文章数千字。
    B. 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 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 苏轼政绩卓著。在杭州任职期间,苏轼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专门用来积蓄湖水。
    1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教材内句子。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10. D 11. A 12. D
    13. (1)富人(如果)出城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一定不能让水冲塌城墙。
    (2)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3)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
    “武卫营”为名词,作“诣”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BC;
    “曰”对话标志,后面断句,排除A。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男子18岁”错,应为男子20岁。
    B.正确。
    C.正确。句意:杭州原来近海。/臣原来是一介平民。
    D.正确。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专门用来积蓄湖水”有误,原文“以为湖水蓄泄之限”可知,是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吾谁与守?”,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吾与谁守?”,我和谁守城?“是”,这里,此;“败”,冲塌。
    (2)“庐”,盖屋住宿;“分堵”,分段;“全”,保全。
    (3)“美”,意动用法,认为美;“私”,偏爱;“者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马上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如果)出城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一定不能让水冲塌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们这些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任杭州知州。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中第二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①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②,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②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句,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勾勒出清爽阔大的秋景。
    B. “破帽多情却恋头”句,“破帽”喻指纷扰的世事,诗人借此自嘲难以摆脱尘俗的纠缠。
    C.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句,既是慨叹自身忧愁凄苦,也是向徐君猷诉苦。
    D. “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写明日之菊色香均会大减,表达了良辰易逝,好花难久之感。
    15.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下阕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示例一:消极、悲观。①“清尊”一句,写佳节难度只能借酒浇愁;②“万事”一句,把过去看成虚幻的梦境;③“明日黄花”一句,表达对未来的悲观惆怅。
    示例二:旷达、乐观。①“清尊”一句,写逢此佳节,何不用杯中清酒及时欢乐;②“万事”一句,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不必耿耿于怀;③“明日黄花”一句,好花虽然难久,但正因为如此,对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也是向徐君猷诉苦”错误。这两句的意思是:重阳节如何度过,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断送”,有打发走之意。一方面,是打发时光,另一方面,是将内心苦闷、不如意打发走。这表明作者慨叹自身忧愁凄苦的同时,也努力排解忧愁。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消极、悲观。
    下片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两句,意思是:重阳节如何度过,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断送”,有打发走之意。一方面,是打发时光,另一方面,是将内心苦闷、不如意打发走。这表明作者此时的心态是消极悲观的,当然,在慨叹自身忧愁凄苦的同时,也努力排解忧愁。
    虽然作者努力排解心中的苦闷,但“万事到头都是梦”,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在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因而“休休”,不要再提起了吧!
    “明日黄花蝶也愁”反用唐郑谷咏《十日菊》中“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句意,意谓明日之菊,色香均会大减,已非今日之菊,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为之叹惋伤悲。此句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再一次表达了作者的悲观、惆怅。
    旷达、乐观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逢此佳节,何不用杯中清酒及时欢乐,也省却自身哀叹清秋的烦忧。作者借用杜牧《重九齐山登高》诗中“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的意蕴,抒发自己遭受政治失意之后,以赋词饮酒来消解愁闷、看淡事情的处事态度,反映出作者旷达从容的人生追求。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这种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双重心理,在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明日黄花蝶也愁”,此句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正因为如此,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自然情韵
    (1)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学习之道
    (3)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是故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家国天下
    (5)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处境艰难却仍推己及人,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将士愿提长剑,誓死报国的决心。

    【答案】 ①. 造化钟神秀 ②.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 学而不思则罔 ④. 学然后知不足 ⑤.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⑦. 报君黄金台上意 ⑧.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钟、渐、罔、厦、庇、俱、报、携。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是因为苏轼始终坚信“人”的因素比“法”的因素更重要, ① ,他看到了新法的不妥;当旧法复辟的时候,他又看到旧法的不足。他始终站在“人”的立场上,对具体的法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于是新党、旧党都反感他,一贬再贬,从黄州到儋州,遂使他后半辈子一直( )。从表面上看,他的变化多端害了他。但有趣的是,他不同于那些( )的小人,而是始终逆风而动。他的变化多端,本质上是坚定不移;他的立场无常, ② 。写于贬谪黄州期间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体现了苏轼( )的意志。一个最擅长创新、反思、变化的人,却对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苏轼让这样的奇迹不断发生,于是他把人生过成了一段( )的传奇。
    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穷困潦倒 顺风使舵 岿然不动 空前绝后
    B. 颠沛流离 见机行事 坚不可摧 空前绝后
    C 颠沛流离 顺风使舵 坚不可摧 无与伦比
    D. 穷困潦倒 见机行事 岿然不动 无与伦比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个最擅长变化、反思、创新的人,却对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B. 一个最擅长变化、反思、创新的人,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C. 一个最擅长反思、创新、变化的人,却对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D. 一个最擅长反思、变化、创新的人,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固执保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17. C 18. D
    19. ①所以当新法推行的时候
    ②本质上是初心不改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组,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穷困潦倒:生活贫困,失意颓丧。结合语境,苏轼的人生遭遇一贬再贬的坎坷,从黄州到儋州,生活不定,此处不是强调贫困,故“颠沛流离”恰当。
    第二组,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含褒义。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此处语境修饰“小人”,带贬义,用“顺风使舵”恰当。
    第三组,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定,摧毁不了。岿然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此处形容意志应该搭配坚定,用“坚不可摧”合适。
    第四组,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此处侧重强调“没有能够比得上”,用“无与伦比”恰当。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部分三处有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创新、反思、变化”应改为“反思、变化、创新”;
    二是“不能说不是”“不”的位置不当,应改为“不能不说是”;
    三是“对……上”搭配有误,改为“在……上”。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此句为照应句,照应“当旧法复辟的时候”,结合“他看到了新法的不妥”分析,故可填写“所以当新法推行的时候”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此句为照应句,照应“本质上是坚定不移”,且内容上与“立场无常”相对,故可填写“本质上是初心不改”之类的句子。
    20. 将下列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工匠精神”加以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后工业化时代需要借鉴传统的“工匠精神”
    ②传统工匠注重细节。
    ③“工匠精神”代表一种信仰和理想。
    ④传统工匠追求专业的极致。
    “工匠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后工业化时代借鉴工匠注重细节、追求专业极致这一传统的信仰和理想。
    (示例2)后工业化时代借鉴工匠传统,注重细节、追求专业极致的信仰和理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短句变长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立句子的主干,然后将其他有关的短句看成句子成分,将短句改为短语,然后把其它句子作为修饰成分(定语或状语)来处理。要注意改后对句子进行调整,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首先应确定主谓宾的基本句式,主谓已确定,宾语中心语可选“信仰和理想”;然后从材料中筛选有关“工匠精神”的关键内容,将其整合成宾语中心语的定语部分即可。
    四、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是花样年华。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
    青春不是指生命的一段时间,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它并不是指红润的面颊、透红的嘴唇和灵便的腿脚,而是指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它是指生命的源头活水的清新之感。
    ——塞缪尔·厄尔曼《青春》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青春——生命的觉醒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祖辈的呐喊,“创建青春之民族”,以蓬勃的生命反对压迫;青春是父辈的高歌,“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撑起国家的脊梁;青春是我们的心声,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彰显新时代的自信。
    是啊,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于学会承担。
    生命意识觉醒的伊始,总会因前程未卜而感到茫然。祖辈们面对破碎的山河,父辈们面对困苦的生活,也会迷茫。然而正因为是青春,他们坚定了信仰,追随着内心前行。而如今我们的迷茫,源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精神无所寄托。因此,青春的意义首先在于确定志向。青春不应局限于一己私利,应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要坚定地守住内心。
    青春的力量需要一个抒发的契机。秋瑾,出身官宦,她的人生本应一帆风顺,可是她却为革命抛洒青春的热血。这在世人眼中也许是“疯狂”的,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拥有了生命力。青春应该突破常规,然而这突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高远的意义,为了承担责任。
    我们坚守内心以明志,突破常规以获得动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青春应该“我作主”。这三个字掷地有声,向我们传达着青春的力量,也暗示着内在人格的觉醒。“我作主”意味着自我选择,它首先意味着对外在权威的否定。祖辈们否定了旧势力的黑暗,选择承担民族独立的责任;同时它也意味着价值观的建立,父辈们选择“渴望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我们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青春?我们应该确定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是我们的青春,同样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承担。老人摔倒了,外在有很多声音“分析”着利弊,然而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应扶起。和平安定的社会也会有消极的声音,作为有责任的青年,我们应勇敢地站出来,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要谨记“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
    其实,青春是一段觉醒的年华,它为我们的人生塑造生命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定志向驱走茫然,突破常规以求拥有活力,建立人格从而学会承担。青春,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新的境界。在挥洒青春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了生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以一句简短的话,讲述了青春时期的美好。材料二节选自塞缪尔•厄尔曼《青春》,阐释了什么是青春:真正的青春指一颗富有朝气、活泼可爱、充满理想的心,它与年龄无关,更与外表美丑无关,真正的青春中充满了伟大的理想、可贵的友情、珍贵的爱情,青春之美也正在于此!真正的青春是被勇气、智慧、理想以及锐意进取的精神所充满的!正因如此,青春才成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所以,作为青春少年,拥有美好青春的我们,应该抓住青春大好时光,立足本职、奋发有为,创造自己的人生,不能以“迷茫”为借口虚度年华。
    对此,写作时可以首先阐述自己理解的青春的内涵,如青春应当富有理想、应当激情洋溢等。因此,应当进一步说明,青春时期的我们,应当是积极向上的,我们青少年应当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做新时代新青年。其次,结合材料阐释自己想要的青春是什么样的等等。比如,可以说自己想要展现担当有为的青年风采,比如在科技、国防、教育领域,在国家实现富强复兴的征途上,具备担当精神,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人民利益、国家要求、时代需要相结合等。
    立意:
    1.无奋斗,不青春。
    2.追逐青春梦想,不负美好年华。
    3.勇担青春使命,不负时代使命。
    4.青年应珍惜青春、富有激情。


    相关试卷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语文试卷,共11页。

    2022常熟高一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常熟高一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常熟高一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试题语文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