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学案 0 次下载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前导学 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学案 0 次下载
-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学案 0 次下载
-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学案 0 次下载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2.以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观点为指导,分析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的产生及其影响。
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难点: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探学新知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西周至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时期——荐举和功劳制(军功爵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图强,纷纷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汉武帝时期——察举制
①形成: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的形成。
②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③影响: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4)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国家用人权力受到极大侵蚀。
②内容: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获得资品的土人,由吏部授官。
③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2.秦汉至魏晋时期官员考核制度
(1)秦汉——上计制:秦汉时期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3.秦汉至魏晋时期官员监察制度
(1)秦汉——御史大夫: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汉武帝:设刺史
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
②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1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③影响: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隋唐至两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
(1)隋唐:科举制
①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②内容: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常举每年举行,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2)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两宋时期“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2.隋唐至两宋时期官员考核制度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
(2)宋朝——考核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隋唐至两宋时期官员监察制度。
(1)隋唐——御史台: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2)宋朝——台谏合一:谏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监察的权力。
三、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
2.明清两朝官员考核制度
(1)明朝:考满和考察
①考满:明朝官员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②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外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明清时期官员监察制度——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
(1)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赦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劾百官之权。
(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指出汉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各自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上述两个时期实施各自的选官制度的原因。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有何启示?
答案:(1)选官制度:两汉察举制(与征辟制);隋唐科举制。
标准:察举制以德行(孝廉)为标准;科举制以学识能力为标准。
(2)原因:两汉时期,国家大一统,为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需要;唐朝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维持。
启示:把德放在首位,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
解析:(1)选官制度:据材料“两汉的察举制,……”可知,两汉察举制;据材料“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可知,魏晋九品中正制;据材料“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可知,隋唐科举制。标准:据材料“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可知,察举制以德行(孝廉)为标准;据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可知,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出身为标准;据材料“……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可知科举制以学识能力为标准。
(2)原因:据所学可从两汉时期国家大一统、为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需要;魏晋时期世家大族控制着中央和地方大权,形成了门阀制度;唐朝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维持等方面回答。
启示:据所学可从把德放在首位、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等角度回答。
随堂训练
1.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
2.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劾监察官。这表明汉代( )
A.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B.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
C.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D.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
3.上计制是古代中国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的一种制度。西汉时郡、国上计主要由郡丞、长史承担;东汉后期郡、国上计则由郡丞、长史的下属一一“上计掾史”承担。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王国问题的基本解决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D.地方长官的地位下降
4.三国时期,曹魏吏部尚书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儒雅并进”,吏治澄清。由此可知,该制度在当时( )
A.按门第选拔人才,得到士族的拥护B.不拘一格选人才,扩大统治的基础
C.重新评价人才,适应了乱世的环境D.使学而优则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5.唐朝建立之初,中央派遣监察御史对地方进行不定期巡察。贞观元年(627年)创设了按道巡察制度,依“山河形变”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官员进行定期分道监察。这一变化表明( )
A.监察区逐渐发展为行政区B.中央监察地方渐趋制度化
C.藩镇割据的局面必将形成D.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精细化
6.《旧唐书·职官二》记载:“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一最以上,有四善,为上上。”这客观上( )
A.推动了儒学复兴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C.促进了官员道德素质的提升D.扩大了国家统治的社会基础
7.宋代在中央设置了谏院,其主要职责不是规谏君主,而是举发臣下的不法行为和对政府各部门的措施提出“谏正”。后来御史也兼有规谏之责,皇帝亲自掌管御史的任命权,凡是宰相推荐的或其亲戚故旧均不得为御史。这说明当时( )
A.统治者借助监察强化皇权B.君权与相权矛盾空前激化
C.中枢决策机构发生了异变D.监察机构的职权得到扩大
8.清代对官员的考核分为京察和大计,分别对京官和外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 )
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加强B.体现了人治的色彩
C.凸显了国家的长治久安D.是吏治澄清的表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所学可知,重用文吏,体现出文化与政治联系紧密,强调官员任职的专业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官员的选拔重视品德才能,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皇族与士族相互依赖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监察官没有处置权,同时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见汉代试图通过建立对监察的反向机制来约束监察官的权力,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证明“完备”,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监察官的监管,而不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多层次”的特点,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A、上计制度不仅仅涉及王国,还涉及郡县,因此王国问题解决不能解释东汉后期上计制度变化,排除A;B、涉及的是中枢体制的变化,与地方上的上计制度不存在主要因果关系,排除;C、上计制度是中央对地方考核的一种手段,是中央集权的表现,其一般由地方行政长官承担。东汉后期承担上计的是郡丞、长史的下属-“上计掾史”,说明上计制度在东汉后期并未得到重视,意味着当时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能力较弱,即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C正确;D、东汉后期地方长官权力变大,形成了割据局面,排除D。故选:C。
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三国时期,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一时儒雅并进,吏治澄清,说明九品中正制重新评价人才,适应了乱世的环境,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士族对这一制度的拥护,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要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的标准选拔人才,B项与题意不符;学而优则仕是科举制的特点,D项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由初创时期的中央派遣监察御史对地方进行不定期巡察,到创设按道巡察制度,对地方进行定期分道监察,反映了唐朝注重整顿地方行政秩序,表明中央监察地方渐趋制度化,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监察区逐渐发展为行政区,排除A项;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于唐朝中后期,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地方监察问题,“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精细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四善”标准均强调官员的道德品质,以此为考核依据有利于提高官员的道德素质。与儒学复兴、阶级关系变动、国家统治的社会基础无关。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语句“不是规谏君主”“御史也兼有规谏之责”“皇帝亲自掌管御史的任命权”“宰相推荐的或其亲戚故旧均不得为御史”和所学知识可知,谏院和御史台承担监察职责,皇帝亲自掌管御史的任命权,严格限制宰相等高官对监察机构的干预,这其实是让谏院和御史台这样的监察机构完全服务于皇帝,使皇权得到强化,A项正确。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空前激化材料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监察机构,不是决策机构,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机构职权范围的内容,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可知已经被核定为一等的官员,觐见皇帝后,皇帝根据其表现可以取消一些官员的等级评价,说明皇权的专制独裁,体现了人治的色彩,B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加强,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皇权的专制,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无关,排除C项;吏治澄清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椎,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思·议·展,限时20分钟,训练案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