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回答选择题时,考生使用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本题共6小题,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滞笨zhì 哺育pǔ 海市蜃楼shèng
B. 门框kuàng 商酌zhuó 矜持jīn 仙露琼浆qióng
C. 污秽suì 挚友zhì 轮廓kuò 忧心忡忡zhōng
D. 拖沓tā 吞噬shì 凝望líng 酣然入梦hā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哺育pǔ——bǔ,海市蜃楼shèng——shèn;
C污秽suì ——huì,忧心忡忡zhōng——chōng;
D.拖沓tā ——tà,凝望líng——níng;
故选B。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悚 峭壁 迥乎不同 悲天悯人
B. 屏嶂 烦燥 屏息凝神 妇孺皆知
C. 鲁莽 羸弱 锋芒必露 苛捐杂税
D. 修茸 犁耙 千钧重负 以身作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屏嶂——屏障,烦燥——烦躁;
C.锋芒必露——锋芒毕露;
D.修茸——修葺,以身作责——以身作则;
故选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还没开口,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俩真是心有灵犀的默契呀!
B. 他满脸狰狞,气冲斗牛,一脸果决地伸出手,巴掌恨恨地甩在我脸上。
C. 只要认定了目标,就应该锲而不舍地走下去,不要在乎别人的目光。
D. 聚光灯下,让人忍俊不禁的小丑缓缓走上舞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心有灵犀: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不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此处用法不当;
B.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极盛,上冲天空。此处形容人物愤怒的气势,符合语境;
C.锲而不舍:比喻努力不懈,坚持到底。此处形容对目标的坚持,符合语境;
D.忍俊不禁:忍不住的笑。此处形容小丑可笑的样子,符合语境;
故选A。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切忌不要开口讲大道理,应以支持的态度询问孩子的感受。
B.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近期集中发布,共发布约50万个左右的网络版条目。
C. 在冰雪运动这片热潮中,不仅提升了人们身体素质,还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D. 乐山市积极推进养老项目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义重复,删去“切记”或“不要”;
B.语义重复,删去“约”或“左右”;
C.缺少主语,应把“人们”放到“不仅”前面。
故选D。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龙头节”,又叫春耕节。
B.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这些精神内涵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血脉。
C. 打开淘宝,满屏都是“买一赠一”“低价促销”……等等,让人恨不得马上就掏钱下单。
D. 让青年人青睐的产品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潮流具有可持续性,二是产品质量具有安全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C.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和“等等”不能连用,应删去省略号或“等等”。
故选C。
6.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创造出许多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航天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
③什么是航天育种?为何要进行航天育种?
④而中国空间站已步入应用和发展阶段,目前也有大量的生物样本正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开展实验,我们也期待这些航天育种为我们带来更多神奇。
⑤航天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A. ②⑤④③①B. ③⑤②①④C. ③①⑤②④D. ⑤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③句通过问句形式提出本个语段主要探讨内容,是首句;
⑤句解释什么是航天育种,回答问题,承接③句,是第二位;
②句介绍航天育种的特点,紧承其定义,是第三位;
①句指出航天育种和传统育种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特点的延伸,是第四位;
④句总结语段,指出我国进行航天育种的必要性,是第五位;
③⑤②①④。
故选B。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活板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指南针①
①方家②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③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④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注】①选自《梦溪笔谈》;②方家:行家;③缕悬:用丝线悬挂;④纩(kuàng):丝绵
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和:混合B. 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 唇:边缘
C. 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至今D. 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 腊:通“蜡”
8.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持就火炀之 以手拂之
B.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
C.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其中有磨而指北者
D. 不若缕悬为最善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9.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重点说明了活字印刷的先后程序,乙文重点介绍了关于磁针的四种装置。
B. 乙文中记载的四种磁针装置中,作者认为缕悬法最好。
C. 乙文中记载磁针都是指向南方,但磁针指向的不是正南方向,而是略偏东。
D. 甲乙两文都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10. 翻译下列句子。
(1)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指南针》)
【答案】7. C 8. A 9. C
10. (1)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磁石指向南方,和柏树的树枝指向西方一样,无法探究它的原理。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句意: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讫:终了,完毕。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A.均是代词,均译为:它;
B.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
C.代词,他的/代词,其中;
D.助词,是/介词,被;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C.根据乙文“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可知,行家用磁石磨针尖,针尖就能指南,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在正南方。原文强调不全在正南方,选项中“但磁针指向的不是正南方向”表述有误。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
(1)第一个“帖”:动词,标记。第二个“帖”:名词,标签。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子。
(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莫:没有人。可:能够。原:推究。理:原理。
【点睛】参考译文:
【甲】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根本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取得,到今天还珍藏着。
【乙】行家用磁石磨针尖,针尖就能指南,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在正南方。(放在)水上常震动摇摆。(在)指甲或碗边都有可能这样,运转的速度很快,但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不过(在这几种方法中)以悬挂为最好的。这个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单根的蚕丝,用芥籽大小的一点蜡,把丝黏连在针腰上,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那么针常常指向南方。其中有的针则指向北方。我家(的指南针)指南,指北的都有。磁石指向南方,和柏树的树枝指向西方(柏树的树枝长的都是朝西的)一样,不能推究出其中的道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②。
【注】①掬:双手捧起。《礼记·曲礼上》云:“受珠玉者以掬。”②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1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两句交代了赏玩忘归的缘由,抒写作者对春山胜事的钟情与眷恋。
B. 颈联诗人兴之所至,忽略了路程的远近,离开时对眼前的花木充满不舍之情。
C. 尾联诗人在将去未去之际,听到的声音,望到的远景,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
D. 诗人通过描写清幽淡远的景象,流露出因厌倦世俗而寄情于山水的心情。
12.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掬”“弄”二字妙趣横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1. D 12. “掬”字,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字,将花香与衣香融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两字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不灭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D.“因厌倦世俗而寄情于山水的心情”有误;
首联两句“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意思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交代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意思是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表达了诗人对春山夜景的喜爱之情;
颈联“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意思是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留恋之情;
尾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意思是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总之,《春山夜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夜月色下的青山绿水的热爱和留恋之情,也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并没有厌倦世俗;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赏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意思是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这两句诗描述了人们在山间赏月和花的场景,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其中,“掬”和“弄”这两个字非常精妙,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山间游玩的情态;
“掬”字表现了人们对于山水的深情。通过“掬水”的动作,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与清澈,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进而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弄”字则展现了人们与山花互动的情景。“弄香”的动作表达了人们对花香的喜爱和欣赏,这个字让人们感受到山间花开的盛景,将花香与衣香融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两字运用动作描写,诗人成功地描绘了人们在山间游玩、欣赏自然美景的场景,表现出诗人不灭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3. 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杜牧《泊秦淮》)
(5)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策勋十二转,______。(《木兰诗》)
(7)《爱莲说》中既写出了莲花不随世俗、洁身自爱的可贵精神,又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②. 独怆然而涕下 ③. 荡胸生曾云 ④.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 赏赐百千强 ⑦. 出淤泥而不染 ⑧.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榆荚、怆、淤、濯、涟”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当二十四节气遇见创意设计
①你见过可以“吃”的二十四节气日历吗?你穿过二十四节气元素国潮服装吗?正在绍兴市中意未来时尚馆展出的“光阴可爱——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作品展”,集中呈现了一大批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文化创意设计作品。为一探究竟,我们对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王旭东进行了专访。
②记者: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到策划这样一个展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本次展览的背景与概况。
③王旭东: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以“中国式浪漫”惊艳了世界。
④本次展览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与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创意设计作品”“二十四节气插画艺术作品”以及“二十四节气实物作品”,内容涵盖插画与平面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文创与工业产品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美育课程研发设计等多个类别,力求从生活方式、器物工艺、审美文化等多个维度解读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
⑤记者:本次展览参展者的年龄段大概在哪个范围?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了哪些亮点?
⑥王旭东:本次展览的参展者大部分是高校师生,这些新生代设计力量具有鲜明的创作特点。
⑦首先是作品风格多样、形式新颖。青年人能够接触到多元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对他们的创作有很大启发。譬如,《食·时》日历设计将“吃”的形式与二十四节气的传统习俗相融合。创作者采用可食用的糯米纸作为日历的材质,并在上面描绘每个节气的食俗插画,让人们在“一撕一吃”的体验中感知二十四节气的“美味”。
⑧其次是擅用视觉叙事进行主题诠释。青年创作者成长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代,他们受到大量电影、漫画、绘本的影响,因此,其作品也呈现出图像叙事的独特魅力。
⑨还有便是注重时尚元素的融入。青年人追求个性的表达,并且身体力行地拓展着时尚审美的多元风格。“国潮”的兴起使他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表现方式。他们大胆地以“这个作品设计出来我会不会想用”为起点进行设计思考,这恰恰使得他们的作品获得了审美上的时代共鸣。
⑩记者:您认为新时代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或者特质?如何才能创作出符合新时代语境的好作品?
⑪王旭东:新时代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应具备符合现代生活场景、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具备情感互动属性等特点,既要有对二十四节气意象符号的提炼,又要有对其背后文化意义的挖掘。如此,才能创作出能够应用于当下生活,且带来美好文化体验的作品。
⑫一般来说,创作者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感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的众多美好习俗,代表着传统的生活风貌,却不一定都适合于现代生活场景。
⑬从对视觉元素、审美风格的归纳与处理,到对文化内涵、精神意蕴的挖掘与探讨,创作者们从使用需求、审美需求、精神需求三个维度探寻看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从而形成创作的内在逻辑链。
⑭记者:
⑮王旭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和智慧创造。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将增强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场景中得到活化。一种文化只有在演变与发展中才能保持活力,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过程,也是使其适应现代生活、迸发新生活力的过程。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4. 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2016年,“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的一致认可。
B. 青年人是本次展览的主力军,他们的设计作品风格多样,形式新颖,擅于图像叙事,追求个性表达,作品旨在以多元形式传承中华文化。
C.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习俗,已经不适合于现代生活场景,因此本次文化创意作品应从人们的使用需求、审美需求、精神需求等三个维度去探寻。
D.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密码;发展并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让它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15. 结合文中划曲线句子的内容,下面四幅作品中不适合入围本次展览的一项是( )
A. 书签B. 插图
C. 棋牌游戏D. 手机壳
16. 文中划横线处,缺少记者的提问,下列四个选项中最符合上下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您认为本次展览对二十四节气文化推广有什么积极作用?
B. 您是怎样看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呢?
C. 您认为二十四节气将如何适应新时代?
D. 对于未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您有什么建议?
【答案】14. C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⑫段“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众多美好习俗,代表着传统的生活风貌,却不一定都适合于现代生活场景”和第⑬段“创作者们从使用需求、审美需求、精神需求三个维度探寻看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从而形成创作的内在逻辑链”可知,传统二十四节气的众多美好习俗“不一定适合”现代生活场景,并非“已经不适合”,此项理解和表述有误;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
书签、棋牌游戏和手机壳三种作品都在外观设计上传递出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其次,它符合现在生活场景、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具备情感互动属性特质,适用于生活,既是文化熏陶,又是生活体验,符合使用需求、审美需求、精神需求三维度。而B作品《清明》插画虽然融入了这个节气的风俗习惯,踏青、放风筝,但设计普通,内容单一,从视觉元素、审美风格到文化内容、精神意蕴,都没有呈现二十四节气的崭新面貌;
故选 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采访词。
据⑮段王旭东的回答“‘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和智慧创造”可知主要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据“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将增强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场景中得到活化。一种文化只有在演变与发展中才能保持活力,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过程,也是使其适应现代生活、迸发新生活力的过程”可知,此段回答主要讲述了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好处、意义;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星光
张晓风
①清明那天,舟浦下起了雨。
②因为扫墓,我在泥泞的山中整整跋涉了一天,身心已是疲惫不堪。晚上八时许,雨过天晴。乍一抬头,蓦地就看见月亮出来了。是蛾眉月,像银打的镰刀,像白色的眉毛,悬挂在蓝手帕般的天幕上,煞是可爱。紧接着,星星也出来了。一颗一颗又一颗,四颗五颗六七颗,刹那间,就漫天点点了,像童稚的眼睛一样,水灵灵的,异常的纯真活泼,朝我微笑,朝我眨眼。
③我为之一振,坐直了身子,风儿掠了一下我的头发,也掠下了一把星光。于是,我的心儿醉了,思绪,就飞扬了起来……
④年少时,每到清明,父亲就会坐在路廊槛上看星星。
⑤他敞开粗布上衣,脱下草鞋,赤足盘坐在美人靠上,嘴角衔着烟筒端,任夜风呼呼地吹着麦色的胸膛,任烟雾在眼前袅袅升腾。他偶尔会皱起眉头,仿佛心有千千结。有时,他会把烟筒头支在下巴上,默默地看着星空出神,就像我把铅笔支在下巴上开小差一样。
⑥我问他:“阿爸,你在看什么?”
⑦“我在看星星。”
⑧“阿爸,你为何老是到了清明节,才会出来看星星呢?”
⑨“因为只有到了清明节,你爷爷才会变作星星出来,挂在天上让我看。”
⑩“天上有那么多星星,哪一颗是爷爷呢?”
⑪他用手朝天上一指:“最亮的那一颗,便是。”说这话时,他刮了一下我的鼻子。我瞪大眼睛,朝着最亮的那一颗星星久久地望着,说:“爷爷的星星长得与其它星星也差不多,为何会特别亮呢?”他呵呵道:“是啊,这世上的人和星星一样,样子长得都差不了多少,只是心地不一样,你爷爷是个善良人,所以才会格外亮,因为他离我们近,所以看上去他才会很亮很亮。”
⑫一年,清明节落雨,父亲照样到路廊槛看星星。
⑬我说:“落雨天,星星又不出来,咱们看啥呢?”
⑭他喷出一股浓浓的烟雾,说:“星星是雨做的,雨越浓,说明爷爷就越想我们了,雨后的星星最好看的。”
⑮我歪着脑袋想了一下,恍然大悟:“难怪了,星星掉到水里都溶化不掉,原来它是水做的。”
⑯他听罢,叹了一口气,说:“我儿真聪明,这星星确实是水做的,你爷爷听到了,一定会很开心的。”
⑰父亲是一个坚强而又深沉的人,像山,即便是在雨夜,总是不忘在我的心灵点燃一颗明亮的星,照我夜行,给我光明。
⑱“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年轻的时候,曾经读过许多关于星星的名言。爱特略说:“星星就是结在树上但却无法采摘的金果。”雪莱说:“星星,是天上的鲜花,在我们的头上发光。”菲·贝利说:“星星就是爱的化身。”
⑲如今,我要说,星空,不仅仅是上帝的语言,苍天的文字,而是故乡的童话。我们的故乡,也是一片迷人的星空,那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就是那一座座黑瓦屋、那一座座坟墓、那一盏盏灯笼、那一句句乡音、那一个个故乡人的化身。在人世间,谁也无法数清天上有多少里辰,就像每一个游子,谁也无法理清心中有多少乡愁。
⑳因而,不管我们离家有多久,有多远,只要一想起故乡,心头便升起漫天的星光。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有删改)
17. 请简要概括文中几次看星星的经历。
18.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1)是蛾眉月,像银打的镰刀,像白色的眉毛,悬挂在蓝手帕般的天幕上,煞是可爱。(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他用手朝天上一指:“最亮的那一颗,便是。”说这话时,他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19.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故乡的星光”含义的理解。
20. 文中第⑱自然段中引用菲·贝利的话:“星星就是爱的化身。”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7. 清明扫墓后看见星星,引发回忆;和父亲在路廊槛上看星星,追忆爷爷;清明节落雨看星星,表达思念。
18. (1)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月亮比喻为“蛾眉”“银打的镰刀”“白色的眉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弯弯的形状、银白柔和的光芒,写出月亮的美丽、可爱,表达了作者看到月亮出来时内心的惊喜,引出下文的回忆。
(2)这句话是对父亲的语言和动作描写,父亲思念已故的爷爷,却独自承受,转而用幽默的话语来引导我;父亲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表现了我们父子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一位坚强而爱得深沉的父亲形象。
19. ①“故乡的星光”是清明时节故乡夜晚星星闪烁不停的美丽景象;②“故乡的星光”也指代已故的爷爷,是浓浓的亲情,是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的具象化表达;③“故乡的星光”还是故乡的黑瓦屋、坟墓、乡音、故乡人的化身,是游子的乡愁。
20. 菲•贝利的这句话表达了对星星的热爱和对爱的理解。从上下文来看,文章中的“我”回忆和父亲看星星,不仅仅是思念爷爷、父亲,更是思念故乡,眷念故乡的温暖和亲情。在这个过程中,星星成为了“我”和父亲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成为了“我”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和热爱的象征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由第②段“因为扫墓……晚上八时许……乍一抬头,蓦地就看见月亮出来了……紧接着,星星也出来了。一颗一颗又一颗,四颗五颗六七颗,刹那间,就漫天点点了,像童稚的眼睛一样,水灵灵的,异常的纯真活泼,朝我微笑,朝我眨眼”和第③段“于是,我的心儿醉了,思绪,就飞扬了起来……”可概括为:清明扫墓后看见星星,引发回忆;
由第④段“年少时,每到清明,父亲就会坐在路廊槛上看星星”和第⑨段“因为只有到了清明节,你爷爷才会变作星星出来,挂在天上让我看”可概括为:和父亲在路廊槛上看星星,追忆爷爷;
由第⑫段“清明节落雨,父亲照样到路廊槛看星星”和第⑭段“星星是雨做的,雨越浓,说明爷爷就越想我们了”可概括为:清明节落雨看星星,表达思念。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赏析。
(1)由“像银打的镰刀,像白色的眉毛,悬挂在蓝手帕般的天幕上”这句话可知,此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银打的镰刀”“白色的眉毛”,还将天空比作“蓝手帕”,既描绘了月亮弯弯的形状,也写出月亮银白色的光芒,展现出月亮的明亮皎洁,美丽可爱,可见此时作者内心的惊喜,进而引出下文有关月亮的往事。
(2)由“朝”“一指”“刮”可知,此句使用了动作描写,既写出父亲对爷爷的思念,又表现出父子关系的亲近和父亲对“我”的疼爱;由“他用手朝天上一指:‘最亮的那一颗,便是。’”可知,此句使用了语言描写,写父亲以童话般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思念,虽然没有直接表明,却可见父亲对爷爷思念之深。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文章三次写到清明节之后,“我”看星星的经历,可知从表层上看“故乡的星光”指的就是清明时节故乡夜晚星星闪烁不停的美丽景象;由第⑨段“因为只有到了清明节,你爷爷才会变作星星出来,挂在天上让我看”可知,“故乡的星光”也指的是已故的爷爷,是父亲和我对已故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由第⑲段“我们的故乡,也是一片迷人的星空,那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就是那一座座黑瓦屋、那一座座坟墓、那一盏盏灯笼、那一句句乡音、那一个个故乡人的化身。在人世间,谁也无法数清天上有多少里辰,就像每一个游子,谁也无法理清心中有多少乡愁”可知,“故乡的星光”还是故乡的黑瓦屋、坟墓、乡音、故乡人的化身,离家在外的游子心中的乡愁。可据此作答。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词句的理解。
由“星星就是爱的化身”这句话,菲•贝利将人世间最美的感情用星星来寄托,可见对星星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爱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无论是我和父亲看星星怀念爷爷,还是我看星星回忆与父亲的往事,星星都寄托着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因此星星是亲情的化身;同时那一片星空也是那一座座黑瓦屋、一座座坟墓、一句句乡音、一个个故乡人,星星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因此星星也是乡情的化身。这句话表达出“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四、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16分)
(一)综合性学习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著名雕塑家李学雷在嘉州长卷创作了一系列民俗文化系列雕塑,展现出乐山丰富的市井生活、美食文化、非遗文化和民间传说。下面这组雕塑名叫“草龙起舞”。旧时年节人们就地取材,以草扎龙,舞龙祈求吉祥,渐成风气,成为独特民俗。
材料二:
中国云计算中心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将西游之《琉璃盏》《七夕传说》系列、采样《山海经》的《十二传承兽》等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佳期团圆》的游戏让春节的种种习俗出现在手机上,使热衷移动互联网的年轻人能够通过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创新,运用在日常生活产品中,如手机壳、钥匙扣、文化衫、靠垫、U盘、背包、丝巾、吉祥物、文具、微信表情包等,形成更丰富的创意产品的视觉表现,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材料三:
端午节活动安排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这组“草龙走舞”雕塑的意义。
(2)请简要概括你从材料二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3)李艺同学想参加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活动,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图表信息向他提出建议。
【答案】(1)雕塑将民俗风情定格,展现了乐山草龙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增强了人们对草龙民俗的了解与重视,表达了祈求吉祥的美好愿望。
(2)传播方式上的创新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与科技、互联网、现代化的视觉设计等融合,能更好地让传统文化亲近人们。)
(3)李艺同学,你好!在6月24日星期六,市中区的文轩书店里将开展“英语沙龙”活动,主要是向外籍友人介绍我们端午的各类习俗,你可以去试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一“展现出乐山丰富的市井生活、美食文化、非遗文化和民间传说”可看出这组雕塑记载了乐山独有的文化,通过这组雕塑可以让人快速了解乐山民俗、宣传乐山民俗;根据“旧时年节人们就地取材,以草扎龙,舞龙祈求吉祥”可看出龙在人们心中象征着吉祥,所以“草龙起舞”的雕塑寄托着人们对吉祥的期盼。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提炼与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数字技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可看出互联网技术使传统习俗出现在屏幕上,拉近了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通过材料二第二段“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创新”“形成更丰富的创意产品的视觉表现,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看出,传播载体的创新更能适应时代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与表达。
根据题干,李艺同学想提升英语口语。观察图表可知只有英语沙龙活动符合这一目的,所以应向李艺同学推荐此活动。注意建议时要说明活动名称、内容、时间、地点,注意说话语气。
示例:李艺同学你好,6月24日(星期六)在市中区文轩书店举办的英语沙龙活动,非常符合你想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需求,届时,你可以通过向外籍友人介绍端午习俗锻炼自己。有时间你可以去参加一下。
(二)名著阅读。(7分)
22.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B. 《骆驼祥子》这本小说围绕着祥子,呈现了军阀战争时期工人受剥削、知识分子受迫害、人力车夫贫穷困苦的生活状况。
C. 《海底两万里》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D.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美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辨析。
D.凡尔纳是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
故选D。
23. 黑暗的旧社会残酷地、一点一点地扭曲和抛弃了祥子。请从《骆驼祥子》中选取另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物,谈谈他(她)生活的艰难。
【答案】小福子:小福子被父亲二强子卖给了一个军官,被抛弃后回家,只好卖身养活一家人。到“白房子”做了妓女,不堪忍受,自缢身亡。
老马:一辈子要强,却到最后无法拯救自己的小孙子的车夫,随着身老体衰,只能卖了破车,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和概括。结合《骆驼祥子》底层人物有小福子、小福子父母、老马等,概括他们生活艰难的样子即可。
示例一:小福子的父亲:小福子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洋车夫,常常因为酗酒而失去工作,生活非常艰辛。他的妻子身体虚弱,需要医疗和经济支持,但他无法提供足够的帮助。
示例二:小福子的母亲:小福子的母亲身体虚弱,需要医疗和经济支持,但她无法得到足够的帮助。她经常遭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最终不幸离世。
五、作文(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流逝,我们即将结束七年级的学习生活。在初中这条成长之路上,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许多。忙碌时,留些时间给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功时,留些理智给自己,以免迷失自我;沮丧时,留些乐观给自己,因为前方的路还很长……你想留些什么给自己呢?
请以《留些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留些自信给自己
春意阑珊,栀子花满树芳华,一如我层叠的心事,一重又一重。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决赛在即,我凭着清丽的歌喉顺利入围决赛。眼看着其他选手炫耀着他们缤纷、甜美的演出服,我自卑地沉默着。
晚饭时,我吞吞吐吐地要妈妈为我买新衣服。爸爸瓮声瓮气地说:“买什么新衣服,唱歌比赛,又不是时装表演。”我忍着泪水,咽下碗里的饭,黯然回房,眼泪终于决堤。
我承认我买衣服源于虚荣,但我只是想以此遮掩那被自卑腐蚀得千疮百孔的尊严。品学兼优的我在校园里如孤傲的天鹅,但贫穷却让我在现实中成为折翼的天使,一地碎羽。
噙着泪水,我渐渐入梦。蓦然感到母亲湿润的手在轻抚我额前的发丝,她在我耳边轻语:“明天,我陪你买衣服去。”那一夜,梦里草长莺飞。
第二天,我在商场里徜徉,糖果色的衣服使我兴奋地想轻舞。妈妈艰难地和老板娘讨价还价,敲定二百二十元后,妈妈攥着钱,心有不甘地想再抹掉零头。
我怔怔地望着妈妈手里钱。盛夏,爸爸开小货车拉散货,还得帮忙卸货;严冬,妈妈在灯下用满是冻疮的手绣十字绣……而我,竟然用这些沾染爸妈汗水的钱来成全自己的虚荣。我的心倏地异常酸楚。
我迅速夺过妈妈递过去的钱,硬拉着她逃离,面对愕然的妈妈,我平静地说:“我会准备好演出服的。”
几天后,扎着马尾,穿着旧校服的我站在观众席前。他们一定很好奇:唯一穿着校服和泛黄的白球鞋的我何以如此镇定和神采飞扬?音乐响起,我想到我那虽清贫却温馨的家,想到我用汗水换来的优异成绩,想到我在月夜下用心吟唱动人的歌谣……我的心中顿时激荡着蓬勃的自信。“在寂寞的山谷里静静地开放的野百合也有春天……”歌声悠然栖止,赛场一片寂静,继而掌声雷动。
我无可争议地夺得冠军。
捧着奖状,带着破茧而出的美丽心情,我急于回家告诉妈妈。我终于明白了,当我面对困难时,留一点自信给自己,自信是世界上最美的衣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留些________给自己”,题目关键词“自己”,限定了写作主体,要求考生必须写“自己”,必须以第一人称来写,无论选什么材料,确定什么主题,都要围绕“自己”来写,表现的主题都是与“自己”有关的。
二、立意。首先补全题目。本题导语部分给定了几个补写角度,同时也提示我们立意的方向。横线上可以补写“清醒”“梦想”“责任”“微笑”等,在此基础上,拓宽思维,如补写“自由”“快乐”“勤奋”“温暖”“信仰”等等。所填的词(词组)要能恰当地概括自己确定的题材,反映出自己生活的阅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补全文题后,拓展题目,明确立意。如“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要写出具体的事例,为什么忧伤。“留一点微笑给自己”有何意义,结果怎么样。
三、构思。文体要求写记叙文,就要选择生活中自己的经历或是自己的所见,通过一件或几件小事表达主旨。示例: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微笑”可从小处落笔,写亲情温暖、友情温暖:它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时关爱的微笑,也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的鼓励的微笑,也可能是你获得帮助后的那份感动的微笑,也可能是你得到表扬时的那份惊喜的微笑……通过写人叙事,抒写自己的深刻感受。具体写作的时候可以从小处落笔。捕捉生活中的难忘画面,抓拍人生历程中的点滴美好,并以一滴水折射出生活的阳光。设置情景,考试失利,通过描写母亲微笑着鼓励我,告诫我:要积极努力的面对生活,学有所成。从而点明主旨:母亲的微笑,温暖了我们生命的旅程,成为我们生命之旅的甘泉。
区县
活动名称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域
市中区
英语沙龙
6月24日(星期六)
向外籍友人介绍端午习俗
文轩书店
峨眉山市
端午诗会
6月23日(星期五)
诗歌朗诵
市图书馆
五通桥区
激情龙舟
6月22日—6月24日
龙舟赛
四望关
沙湾区
民俗文化节
6月10日—7月30日
民俗文化展览
郭沫若故居
犍为县
“粽”情有你
6月22日(星期四)
包粽子比赛
鹭岛广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