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保亭县保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
1. 以下几种动物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 海葵B. 海蜇C. 珊瑚虫D. 鸟
【答案】D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海葵”、“海蜇”、“珊瑚虫 ”都属于腔肠动物;而“鸟”属于鸟类。鸟类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故选D。
2. 水螅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 )
A. 两侧对称B. 有口无肛门C. 有刺细胞D. 辐射对称
【答案】B
【解析】
【分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圆筒形,辐射对称,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解答即可。
【详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有口无肛门,B符合题意。
故选B。
3. 动物的体形有的是辐射对称,有的是两侧对称,关于这两种体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辐射对称的体形有背腹之分
B. 两侧对称的体形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
C. 辐射对称的体形有利于固着生活的动物感知各方向的刺激
D. 两侧对称的体形有利于动物的运动更加准确、迅速和有效
【答案】A
【解析】
【分析】1.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扁形动物的两侧对称,出现中胚层,有器官、系统的分化。
2.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A.两侧对称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前后、左右、背腹之分,辐射对称的没有,错误。
BD.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物体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两侧对称动物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的运动,捕食和防御,正确。
C.辐射对称有多个对称轴,辐射对称的体型便于动物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面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食和防御,正确。
故选A。
4. 蛔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下列不属于其适应寄生生活特征的是( )
A. 身体呈圆柱形B. 体表有角质层
C. 生殖器官发达D. 消化管结构简单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防止被寄主的消化液消化。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可见身体呈圆柱形与寄生生活无关,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5.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
A. 血吸虫B. 线虫C. 蛔虫D. 钩虫
【答案】A
【解析】
【分析】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详解】A.血吸虫是扁形动物。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A符合题意。
BCD.线虫、 蛔虫 、钩虫均为线形动物,并且它们都是寄生生活,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 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B.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C. 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 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答案】B
【解析】
【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详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因此雨后,常见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故选B。
7. 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A. 哺乳动物B. 两栖动物C. 腔肠动物D. 节肢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详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 下列动物中能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飞行。图中蝴蝶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鸟和猫体内有脊柱。蝎子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
【详解】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蝴蝶属于昆虫,而哺乳动物猫、鸟类,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为脊椎动物。蝎子体内没有脊柱,但不能飞,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 下列动物都具有外骨骼的一组是( )
A. 果蝇和蝗虫B. 蚯蚓和蜈蚣C. 河蚌和瓢虫D. 石鳖和鼠妇
【答案】A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根据节肢动物的特征可知,具有外骨骼的是节肢动物。
【详解】A.果蝇和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具有外骨骼,A正确。
B.蜈蚣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全身有很多足,为节肢动物的多足纲;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外骨骼,B错误。
C.河蚌属于软体动物,不具有外骨骼,C错误。
D.石鳖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坚硬的贝壳,没有外骨骼,D错误。
故选A。
10. 鱼的呼吸器官是( )
A. 肺B. 体壁C. 鳃D. 气孔
【答案】C
【解析】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AC.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A错误、C正确。
B.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B错误。
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错误。
故选C。
11.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下列错误的是( )
A. 这四种鱼都是淡水鱼类
B. 肌肉发达,体温恒定
C. 体型流线型
D. 体表覆盖鳞片,用鳍游泳
【答案】B
【解析】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能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
【详解】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被称为我国淡水四大家鱼,A正确。
B.鱼类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B错误。
CD.这四种鱼的体型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用鳍游泳,CD正确。
故选B。
12. 鱼类养殖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下列关于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 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
C.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D. 体表都有鳞片覆盖,能分泌黏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A.鱼类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
B.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可减少水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B正确。
C.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终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C正确。
D.大多数的鱼类体表有鳞片覆盖,能分泌黏液,有的没有鳞片,如带鱼、泥鳅等,D错误。
故选D。
13.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
A. 鱼类B. 两栖动物C. 爬行动物D. 节肢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详解】A.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水中产卵,水中受精,不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不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B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符合题意。
D.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属于无脊椎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我国的特产珍稀动物中,属于两栖类的是( )
A. 扬子鳄B. 大鲵C. 白鲟D. 中华鲟
【答案】B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由于两栖动物的肺不发达,需要利用潮湿皮肤来进行辅助呼吸,因此成体的两栖动物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地方。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
【详解】扬子鳄是爬行动物,白鲟和中华鲟属于鱼类,只有大鲵属于两栖类。
故选B。
15. 蜥蜴的皮肤既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 爬行B. 吸收营养
C. 辅助呼吸D.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答案】D
【解析】
【分析】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详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体内受精,用肺呼吸,卵外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这样的皮肤跟运动方式、吸收营养、呼吸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鸟体内最发达的肌肉是牵动两翼飞翔的( )
A. 胸肌B. 两翼肌肉C. 后肢肌肉D. 颈部肌肉
【答案】A
【解析】
【分析】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长骨中空,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的胸骨上生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叫胸肌。
【详解】A.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胸肌,胸肌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A符合题意。
B.骨骼肌必须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收缩时才能牵动骨完成运动,鸟类两翼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主要控制翅膀的张开和折叠动作以及控制翅尖的精细动作,B不符合题意。
C.鸟类后肢的肌肉与鸟类树栖时的抓握或行走有关,与两翼飞翔无关,C不符合题意。
D.鸟类颈部肌肉能使颈部完成多方位的精细动作,与两翼飞翔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变成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体温恒定⑤卵生⑥体内受精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心脏四室,体温恒定等。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①体表有羽毛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这一点也与其它动物不同,如哺乳动物是体表被毛,但不是羽毛;②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生活;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这点也是其它动物所不具有的;而④体温恒定、⑤卵生、⑥体内受精不属于鸟类所特有的特征。
故选A。
18. 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 )
A. 蚯蚓→皮肤B. 蝗虫→气门C. 鱼→鳃D. 家鸽→气囊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据此答题。
【详解】A.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A错误。
B.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用气管呼吸,B错误。
C.鱼属于鱼类,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鳃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C。
19.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具备该特征的生物是( )
A. 青鱼B. 蛇C. 藏羚羊D. 家鸽
【答案】C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详解】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选项中,青鱼属于鱼类,藏羚羊属于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家鸽属于鸟类,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0. 大熊猫和藏羚羊都是我国特有的物种,都属于( )
A. 爬行动物B. 哺乳动物C. 两栖动物D. 节肢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详解】大熊猫和藏羚羊的特点为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应属于哺乳动物,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1.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蚯蚓走迷宫B. 蜘蛛结网
C. 用脚射箭D. 黑猩猩摘取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2)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详解】ACD.蚯蚓走迷宫、用脚射箭、黑猩猩摘取食物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ACD不符合题意。
B.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符合题意。
故选B。
22. 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狗辨主客”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孔雀开屏B. 候鸟迁徙C. 公鸡报晓D. 鹦鹉学舌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狗辨主客与鹦鹉学舌都是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孔雀开屏、候鸟迁徙、公鸡报晓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 据CCTV-4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下列对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
【详解】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刚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的行为属于①先天性行为,③是由其遗传物质决定的。
故选A。
24. 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 蜜蜂的舞蹈动作B. 蚂蚁在爬过的地方留下分泌物
C. 黑长尾猴的各种叫声D. 乌贼受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详解】ABC.蜜蜂的舞蹈动作、蚂蚁在爬过的地方留下分泌物、黑长尾猴的各种叫声,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ABC正确。
D.乌贼受到敌害时释放黑汁是为了躲避敌害,属于防御行为,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D不正确。
故选D。
2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青蛙的什么行为( )
A. 求偶B. 报警C. 防御D. 戏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在稻田里高声鸣叫以吸引雌蛙,这种行为属于生殖行为。
【详解】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雄蛙有鸣囊可以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生殖行为中的求偶行为。
故选A。
26. 关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你认为最正确的表述应是( )
A. 动物的各种行为B. 动物之间交流的信息
C. 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D. 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详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称为动物语言,包括动作、声音、气味等。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7.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 大山雀B. 黑猩猩C. 蚯蚓D. 鳄鱼
【答案】B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学习行为越复杂。
【详解】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大山雀是鸟类,黑猩猩是哺乳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其中黑猩猩最高等,因此黑猩猩学习能力最强。
故选B。
28. 下列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蚂蚁B. 羊C. 马D. 毛驴
【答案】A
【解析】
【分析】社会行为是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
【详解】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靠的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如:在蚂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其中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蚂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而羊、马、毛驴等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不存在社会行为等,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9.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均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B.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
C. 蜘蛛结网,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先天性行为
D. 白蚁营群体生活,具有社会行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动物越高等,学习的能力越强,B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大山雀偷喝牛奶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D.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说明白蚁具有社会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0. 2021年,一群亚洲象在云南迁徙,其中的一头小公象离群后变得特别有攻击性,这是由于离开了首领的约束。首领对小象的约束行为属于( )
A. 繁殖行为B. 迁徙行为C. 社会行为D. 领域行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A.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A错误。
B.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是迁徙行为,B错误。
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首领对小象的约束属于社会行为,C正确。
D.领域行为是指动物占有领域的行为和现象。如“狗撒尿做标记”是狗的领域行为,D错误。
故选C。
31. 动物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尿素等物质再被生产者重新利用。这说明动物能( )
A. 维持生态平衡B.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 促进物质循环D. 制造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明确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圈中如果缺少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A错误。
B.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B错误。
C.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
D.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D错误。
故选C。
32. “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不管怎样变异仍属于新冠病毒。关于这种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独立生活B. 是植物病毒C. 依靠分裂生殖D. 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病毒分为三类: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详解】A.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A错误。
B.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因此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B错误。
C.新冠病毒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个体非常微小,无细胞结构,结构简单,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构成,D正确。
故选D。
33. 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芽孢可以萌发成一个细菌B.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 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的结构D. 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萌发变成一个细菌。
【详解】ABC.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是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萌发变成一个细菌,故ABC正确。
D.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的休眠体,故D错误。
故选D。
34. 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结构简单,属于单细胞生物
B. 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存活的只有丙
C. 甲和丁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乙为分裂生殖,丙通过结晶体的方式进行繁殖
D. 除丙外,甲、乙、丁都是真核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甲是酵母菌,乙是细菌,丙是病毒,丁是霉菌。
【详解】A.甲是酵母菌,乙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丁是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故A错误。
B.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一旦离开活体会变成结晶体,故B正确。
C.甲酵母菌和丁霉菌属于真菌,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乙是细菌,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丙病毒的生殖是自我复制,故C错误。
D.丙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甲是酵母菌和丁是霉菌,属于真菌,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乙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故D错误。
故选B。
35.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蚯蚓以枯枝败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C. 猴子吃野果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蚜虫吮吸植物汁液,能有效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详解】A.蚯蚓是动物,以枯枝败叶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确。
B.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也帮助植物传粉,正确。
C.猴子吃野果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正确。
D.蚜虫吮吸植物汁液,能危害植物生存,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36. 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A是涡虫,属于______动物(类群),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B是水螅,体表有______,有口无肛门。
(3)C是蚯蚓,图中______(填数字1或2)表示它的前端,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动物(类群)。
(4)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包裹着一层______,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贝壳是由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6)F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______,该器官的主要部分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答案】(1)扁形 (2)刺细胞
(3) ①. 1 ②. 环节
(4)角质层 (5)外套膜
(6)鳃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E河蚌属于软体动物,F属于鱼类;解答即可。
【小问1详解】
A是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小问2详解】
B是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小问3详解】
C是蚯蚓,图中1靠近环带,表示它的前端,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小问4详解】
D是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
【小问5详解】
E是河蚌,身体柔软,用鳃呼吸,体外有外套膜,具有坚硬的贝壳,它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属于软体动物。
【小问6详解】
F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特点是每一片鳃由许多鳃丝组成,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进行气体交换,当水通过该器官流出身体时,水中的成分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37.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
(1)鸟的身体呈_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了______;胸部有高耸的突起叫作______,附有发达的______,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________,可减轻体重。
(4)消化系统把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随粪便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________,利于飞行。
(5)鸟的呼吸作用旺盛,除了用________呼吸外,还有与之相通的________辅助呼吸。
【答案】(1)流线 (2) ①. 翼 ②. 龙骨突 ③. 胸肌
(3)中空 (4)减轻体重
(5) ①. 肺 ②. 气囊
【解析】
【分析】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小问1详解】
鸟的身体呈流线型,这样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现了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小问2详解】
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体表的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胸肌, 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小问3详解】
鸟的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小问4详解】
鸟的直肠短,不存粪便,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小问5详解】
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同时体内有与之相通的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飞行。
38. 2019年和2020年交替之时,我们的国家遭受着新冠肺炎的伤痛,很多地方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封城封村闭环管理。恰在那一刻,“八段锦”被央视官宣了,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在自己练习的同时也去教患者练习,改善心肺功能。图一为医生教患者练习八段锦的伸肘的动作,图二为伸肘动作和关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医护人员自己练习“八段锦”的同时也教患者练习,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______行为。
(2)图二中由5、8和6______组成的,7是______,其内部含有的液体具有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在完成图中所示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______,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4)运动不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______的调节。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5)同学们在运动时经常会发生运动受伤的事情,给自己带来生活和学习的不便和痛苦,为了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事情的发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建议中比较科学的选项是______(填写选项字母)。
①运动前做准备活动②运动强度适当③不要参与运动④佩戴护腕和护膝⑤加大运动量⑥增加运动时间
A. ③④B. ①②④C. ④⑤⑥D. ①②⑤
(6)当你完成某一个动作时,都要经过以下四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你将其发生的先后正确排序:______(用相关数字排序)。
【答案】(1)学习 (2) ①. 关节囊 ②. 关节腔 (3)舒张
(4) ①. 神经系统 ②.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5)B
(6)③④①②
【解析】
【分析】图一中:1肌腹,2肱二头肌,3肌腱,4肱三头肌。图二中:5关节头,6关节囊,7关节腔,8关节窝,9关节软骨。
【小问1详解】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图一中医护人员自己练习“八段锦”的同时也教患者练习,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学习行为。
【小问2详解】
图二中由5关节头、8关节窝和6关节囊组成的7是关节腔,其内部含有的液体具有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小问3详解】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医护人员和新冠肺炎患者在完成图中所示伸肘动作时,[2]肱二头肌舒张,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小问4详解】
动物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所以,运动不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小问5详解】
为了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事情的发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所以,①运动前做准备活动、②运动强度适当、④佩戴护腕和护膝都是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方式;而③不要参与运动、⑤加大运动量、⑥增加运动时间则是错误的做法,故选B。
【小问6详解】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因此,正确的步骤排序为:③④①②。
三、实验探究题
39. 某生物小组在探究生物皮肤的呼吸时,做了如下实验:在A、B两个玻璃瓶里面铺上潮湿的棉花,将两只大小、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青蛙分别放入两个瓶中观察。然后将A瓶中的青蛙体表涂上凡士林(一种无害的膏状物)再放回A瓶中,观察A、B瓶中的青蛙的生存状态。
(1)青蛙的皮肤______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______呼吸。
(2)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瓶。
(3)生物小组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4)青蛙一生中的呼吸器官包括______、______和皮肤。
(5)实验完毕,青蛙应该如何处理?______。
【答案】(1) ①. 裸露 ②. 肺
(2)B (3)青蛙靠皮肤进行辅助呼吸
(4) ①. 鳃 ②. 肺
(5)放归大自然
【解析】
【分析】蛙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称为蝌蚪,经过变态发育变成成蛙,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生殖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小问1详解】
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
【小问2详解】
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实验装置中,起对照作用的是B瓶。
【小问3详解】
生物小组对该实验做出的假设是青蛙靠皮肤进行辅助呼吸。
小问4详解】
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小问5详解】
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青蛙皮肤上残留的凡士林清洗干净,然后放归大自然。
海南省保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保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30页。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枫亭、盖尾初中教研小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枫亭、盖尾初中教研小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保亭县保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海南省保亭县保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