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01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02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5页。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答卷前请将弥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了学习腔肠动物,同学们到河边采集水螅,几乎都没有采集到,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水螅运动速度快,不易捕捉B. 学生没有仔细寻找
    C. 河流受到污染,找不到水螅D. 水螅看到人来了,都隐藏起来了
    【答案】C
    【解析】
    【分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一旦水体受到污染,其数量就会减少,分析作答.
    【详解】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清澈、富有水草的小河或池塘中,但当人们的活动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螅的数量就会减少,甚至死亡。因此,同学们到河流中采集水螅,几乎都没有采集到,最可能的原因是河流受到污染,而找不到水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 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是( )
    A. 呼吸道B. 皮肤C. 消化道D. 血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蛔虫营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蛔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详解】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故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是消化道。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涡虫等扁形动物的体形是( )
    A. 左右对称,背腹扁平B. 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C. 左右对称,上下扁平D. 不对称,梭形
    【答案】A
    【解析】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身体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A符合题意。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 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 )
    A.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 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C. 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 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详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 软体动物外套膜的作用是( )
    A. 参与运动和形成贝壳B. 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 能使贝壳打开和关闭D. 保护内部和形成贝壳
    【答案】D
    【解析】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保护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据此解答。
    【详解】AD.软体动物有外套膜,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的身体,还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但不参与运动,故A错误,D正确。
    B.外套膜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的身体、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但不参与呼吸,故B错误。
    C.外套膜不能使贝壳打开和关闭,故C错误。
    故选D。
    6. 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 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 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 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D. 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鱼是通过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开和紧闭来完成水的通过,进而完成呼吸的,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里有鳃丝里面有毛细血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鱼是通过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开和紧闭来完成水的通过,进而完成呼吸的。
    7. 当乌贼遇到敌害时,墨囊里的墨汁会迅速喷射出来,这是为了( )
    A. 更好地攻击B. 掩护逃脱C. 毒昏敌害D. 毒死敌害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详解】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乌贼遇到敌害时,从墨囊中喷出墨汁,这是动物的防御行为。可见B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防御行为、攻击行为概念、特点。
    8. 下列对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螅、华枝睾吸虫和蛔虫都有口无肛门,属于低等动物
    B. 河蚌、蜗牛和乌贼身体柔软,都有大的贝壳保护
    C. 蝗虫、蜘蛛和蜈蚣的足和触角均分节,且体表都有外骨骼,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D. 鱿鱼、章鱼、鲨鱼、娃娃鱼、鲸鱼和美人鱼都不属于鱼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
    (2)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等。
    (3)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
    【详解】A.水螅是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门,有口有肛门;华枝睾吸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河蚌、蜗牛身体柔软,都有大的贝壳保护,乌贼没有大的贝壳保护,B错误
    C.蝗虫、蜘蛛和蜈蚣的足和触角均分节,且体表都有外骨骼,是节肢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C正确。
    D.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鲸鱼和美人鱼属于哺乳动物,都不属于鱼类,鲨鱼属于鱼类,章鱼、鱿鱼,属于软体动物,不属于鱼类,D错误。
    故选C。
    9. 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
    A. 酵母菌B. 青霉菌C. 曲霉菌D. 乳酸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
    【详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由题意可知,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中,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故A正确。
    【点睛】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10. 对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的产生,下述不正确的是
    A. 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B. 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配合
    C. 仅靠运动系统即可完成D. 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这关节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特性。肌肉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动作。
    【详解】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对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的产生,不正确的是仅靠运动系统即可完成。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11.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蜜蜂采蜜是蜜蜂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B. 大山雀偷喝牛奶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C. 牧羊人只需管好头羊,羊群中的其他羊会跟着头羊走,这属于学习行为
    D. 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获得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详解】A.蜜蜂采蜜是生来就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是蜜蜂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A正确。
    B.大山雀偷喝牛奶属于学习行为,是在偶然喝到牛奶后不断尝试而获得的行为,B正确。
    C.羊群中的其他羊会跟着头羊走,群体中形成了等级,这是羊群中的社会行为,C错误。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更能适应更复杂的环境,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关于仿生例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模仿蝙蝠的同声定位——雷达
    B. 模仿蛇类感知热量的来源——响尾蛇导弹
    C. 模仿长颈鹿的血液循环——飞行员穿的“抗荷服”
    D. 模仿青蛙的游泳状态——蛙泳姿势
    【答案】D
    【解析】
    【分析】仿生学是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外形、结构和功能而造出新仪器、新设备的科学。
    【详解】A.蝙蝠会释放一种超声波,声波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从而判断物体的位置,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造了雷达,A正确。
    B.响尾蛇的头部拥有特殊器官,可以利用红外线感应附近发热的动物。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响尾蛇导弹,B正确。
    C.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这与长颈鹿的身体结构有关,科学家受到启示。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以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创造了飞行员穿的“抗荷服”,C正确。
    D.模仿青蛙泳姿势不属于仪器设备,不属于仿生,D错误。
    故选D。
    13. 利用性外激素做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这利用了( )
    A. 昆虫之间的通讯B. 昆虫的取食行为
    C. 昆虫的学习行为D. 昆虫的迁徙行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
    【详解】A.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用性外激素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是利用昆虫之间的通讯,A正确。
    B.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B错误。
    C.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等,C错误。
    D.迁徙行为是动物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长距离的迁居活动,孔雀东南飞属于迁徙行为,D错误。
    故选A。
    14. 在生物圈中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它们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B. 蝗虫外骨骼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 家鸽的气囊和肺能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D. 家兔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消化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栖动物、节肢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结构和功能。
    【详解】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A正确。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正确。
    C.家鸽属于鸟类,鸟类的气囊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而是鸟类储存气体的结构,起辅助呼吸的作用,鸟类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C错误。
    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对于骨骼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B. 肌腱的作用是连接肌腹和骨
    C. 肌腹受到刺激能收缩
    D. 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掌握骨骼肌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A.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腹主要有肌肉细胞构成,内分布有许多的血管和神经。肌腱位于肌腹两侧,呈乳白的,A正确。
    B.肌腱的作用是连接肌腹和骨,B正确。
    C.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正确。
    D.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D错误。
    故选D。
    16. 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很灵活但不牢固B. 既灵活又牢固C. 很牢固但不灵活D. 起动力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详解】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由上可见: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
    故选B。
    17. 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 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维持生态平衡D. 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
    【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之一: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当动物经过时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果实种子传播到远方,扩大了苍耳的分布范围。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故选A
    【点睛】理解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8. “H1N1甲流”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抗生素对此病毒不起作用,“抗生素”是指( )
    A. 一种细菌或病毒B. 植物产生的可杀死细菌的物质
    C. 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D. 细菌产生的可杀死真菌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的真菌能弓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
    【详解】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而“H1N1甲流”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所以治疗这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不推荐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是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故选C。
    19.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 ①②④③B. ③①②④C. ②①④③D. 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冷却→ 接种→培养。
    【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③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①高温灭菌,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②接种; ④恒温培养,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要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B符合题意。
    故选B。
    20. 细菌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是因为( )
    A. 利用芽孢保护
    B. 结构太小,受到的伤害小
    C. 有鞭毛可以流动
    D. 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故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体内有没有由___________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有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是___________。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的C能用___________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_____辅助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E,由与肺相连通的___________辅助呼吸。
    【答案】(1) ①. 脊椎骨 ②. B、D、E ③. C、D、E
    (2) ①. 气管 ②. 皮肤 ③. 气囊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兔子属于哺乳动物、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D鱼属于鱼类、E家鸽属于鸟类。
    【小问1详解】
    若根据体内有没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图中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B哺乳类、D鱼类、E鸟类,而C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
    图中动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胎生(除鸭嘴兽之外的哺乳动物),和卵生(爬行类、鸟类、鱼类、昆虫等)。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A两栖动物属于卵生,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是鸟类、鱼类、昆虫,即C、D、E。
    【小问2详解】
    生物的呼吸方式是与其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用气管进行呼吸;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E鸟类有与肺相通的气囊辅助呼吸。
    22.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花样滑冰、速度滑冰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1是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瞬间,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各种动作都需要骨、___________和肌肉三者协调配合完成。运动时,图2中的[ ]___________内的滑液和[ ]___________能使运动员的关节在运动中更加灵活。在协调摆臂的过程中,动作如图3所示,此时[ ]___________处于收缩状态。
    (2)骨骼肌修复是有一定限度的,为减少损伤发生,应采取科学的运动方式,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的运动方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B. 运动中做好保护措施
    C. 长时间超负荷地运动D. 运动后做好拉伸放松
    【答案】(1) ①. 关节 ②. ③关节腔 ③. ⑤关节软骨 ④. a肱二头肌 (2)C
    【解析】
    【分析】(1)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2)图2: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图3: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
    【小问1详解】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运动员各种动作都需要骨、关节和肌肉三者协调配合完成。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如图3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
    【小问2详解】
    A.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能够迅速提高生理机能,来适应运动的需要,避免肌肉的拉伤、扭伤等等,A不符合题意。
    B.运动中做好保护措施,能够避免损伤的发生,B不符合题意。
    C.长时间超负荷地运动,会引起肌腱和周围软组织的慢性炎症,C符合题意。
    D.运动后做好拉伸放松,能够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乳酸堆积,还可帮助提高身体恢复能力,提升身体的柔韧性,降低以后运动过程中受伤的风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 走进色彩斑斓的生物世界,你会发现生命现象错综复杂,生物种类繁多,下图是蘑菇和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_(填“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图中B与C、D、E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B的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
    (3)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C]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进一步用显微镜观察,在它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___________。
    (4)制作面包的时候离不开[ ](填字母),它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蓬松变大。
    (5)图E中的a是___________,图中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 ①. 病毒
    ②.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2)成形的细胞核 (3)孢子
    (4)D (5) ①. 孢子 ②. C、D、E
    【解析】
    【分析】图中的A是病毒,B是细菌,C是青霉,D是酵母菌,E是蘑菇。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1详解】
    图中A是细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进行复制、繁殖新的病毒。
    【小问2详解】
    图中B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3详解】
    “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在它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小问4详解】
    D是酵母菌,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酵母菌,它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小问5详解】
    图E中的a是孢子。C青霉、D酵母菌、E蘑菇都属于真菌。
    24. 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域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誉为“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会因寿命短暂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的“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的能力,把原先导入水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材料四、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子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它们属于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人类对野马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马去所形成的水坑饮水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由___________ 获得的。
    (4)学习行为对动物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材料四判断,白蚁是具有_____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它们是营___________生活的动物。
    【答案】(1) ①. 先天性 ②. 遗传物质
    (2)信息交流 (3) ①. 学习##后天性 ②. 生活经验和学习
    (4)大大增加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能力,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5) ①. 社会##社群 ②. 群体
    【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可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又叫学习行为。
    【小问1详解】
    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它们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小问2详解】
    信息交流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小问3详解】
    野马去所形成的水坑饮水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小问4详解】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小问5详解】
    社会行为是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白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它们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25. 为探究三类细菌对氧的需求情况,某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他将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在无菌环境中倒入三个灭过菌的试管中,待培养基冷却后,分别将这三种细菌均匀放入3个试管的培养基中,然后将试管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如图显示了它们在试管中的生长层,根据图中所示结果,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细菌的生活条件,在配制培养基时,除了放入水和无机盐外,还必须放入___________。
    (2)将这三种细菌均匀放入三个试管的培养基中,即为培养细菌过程中的___________。
    (3)实验中的变量是培养基不同层次中的___________不同。
    (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___________(填试管代号)
    【答案】(1)有机物 (2)接种
    (3)氧气含量 (4)C、A、B
    【解析】
    【分析】1.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包括: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小问1详解】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在配制培养基时,除了放入水和无机盐外,还必须放入有机物。
    【小问2详解】
    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将这三种细菌均匀放入3个试管的培养基中,即为培养细菌过程中的接种。
    【小问3详解】
    本实验探究三类细菌对氧的需求情况,实验中的变量是培养基不同层次中的氧气含量不同。
    【小问4详解】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A试管底部细菌大量繁殖,说明A试管的细菌喜欢无氧的环境;B试管的细菌能够大量繁殖,说明此试管细菌,在有氧、无氧的情况下都能繁殖;C试管的顶部含氧量多,细菌大量繁殖,说明此试管的细菌喜欢有氧的环境。
    相关试卷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6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