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山东省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速率与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一定移动B. 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一定变化
    C. 增加某种反应物的量,平衡一定正向移动D. 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
    2. 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压强增大(通过缩小体积)B. 恒压,充入 NeC. 恒容,充入ArD. 恒容,充入N2
    3.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 S(g)+O2(g)=SO2(g) △H1,S(s)+O2(g)=SO2(g) △H2;则:△H1>△H2
    B. NaOH(aq)+HCl(aq)=NaCl(aq)+H2O(l) △H =-57.4kJ/ml,则:含20gNaOH的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
    C. 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l,则: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CaCO3(s)=CaO(s)+CO2(g) △H >0,△S>0,则: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4. 工业上制备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是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常通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 为提高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采用的压强越大越好
    C. 控制温度为400~500℃既能提升反应速率,又能使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
    D. 要综合考虑影响速率与平衡的各种因素、设备条件和经济成本等,寻找适宜的生产条件
    5. 在可逆反应 2SO2 (g) + O2 (g)2SO3(g)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平衡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为浓度商)
    A. Q变大,K变大,SO2转化率减小B. Q变小,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
    C. Q变小,K变大,SO2转化率减小D. Q变大,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
    6.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某温度下,若平衡浓度符合关系式,则此时的温度为
    A. 800℃B. 830℃C. 1000℃D. 1200℃
    7. 把1.2 ml A气体和0.8 ml B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 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A(g)+B(g) nC(g)+2D(g),5 min末生成0.4 ml D,若测知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l·L-1·min-1,则n的值为
    A. 2B. 3C. 4D. 5
    8.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 AB. BC. CD. D
    9.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A. 棕红色的NO2(g)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对H2(g)+I2(g)⇌2HI(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变深
    C.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 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
    10.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1.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可表示为
    B. Y的平衡转化率为75%,化学平衡常数为16
    C. 反应前后气体总压强之比为3:2
    D. 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12.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 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碳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B. 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C. 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pD,则有pC=pD>pB
    D. 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13. 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合成氨工业化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lN2和3ml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生成3mlH-H键的同时生成6mlN-H键,说明该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
    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14. 将2ml 和1ml 分别置于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甲容器始终保持恒温恒容,乙容器始终保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衡时的百分含量:乙<甲B. 的转化率:乙>甲
    C. 反应速率:乙>甲D. 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乙>甲
    15. 10 mL 0.1 ml·L-1KI溶液与5 mL 0.1 m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 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平衡不移动
    B. 加适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C. 经过CCl4多次萃取分离后,向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二、不定项(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型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l SO2和 1ml O2,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O2,达到新平衡时,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SO3的平衡浓度增大B. 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C. 正向反应速率增大D. O2的转化率增大
    17. 两气体A、B分别为0.6ml与0.5ml,在0.4L密闭容器中反应:3A+B⇌mC+2D,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ml,在此时间内D平均反应速率为0.1ml•L-1•min-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量为1ml
    B. B的转化率为20%
    C.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l•L-1•min-1
    D. m=3
    18.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B. t3时降低了温度
    C. t5时升高了温度D. t2时加入了催化剂
    19. 将1ml M和2ml N置于体积为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测得Q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温度:
    C. 温度为时,M的平衡转化率为50%
    D. 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则
    20. 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容器中充入A和B,发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5s的平均反应速率
    B. 由题目信息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A、B和C,反应达平衡前
    D. 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C,达平衡时,C转化率等于80%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
    21. 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l SO2和0.2 ml 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 =-196kJ·m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 0.7 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序号)。
    a.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2)①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
    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如图表示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则:
    温度关系:T 1_______ T2( 填 “>”“”“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恒容下再加气体A,A的浓度增大,平衡正移,B的转化率增大,A正确;
    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与图象不符,B错误;
    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与图象不符,C错误;
    D.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移,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与图象不符,D错误;
    故选:A。
    9.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A. 棕红色的NO2(g)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对H2(g)+I2(g)⇌2HI(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变深
    C.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 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棕红色的NO2(g)加压后,NO2(g)浓度增大,2NO2(g) N2O4(g)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先变深后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A;
    B.对H2(g)+I2(g)⇌2HI(g)平衡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体积缩小,I2(g)浓度增大,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B;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次氯酸分解为盐酸和氧气,使Cl2+H2OHCl+HClO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C;
    D.合成氨工业,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的产量,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D;
    选B。
    10.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解,两个对比实验有两个变量,催化剂和温度,因此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比较非金属性,应该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由于盐酸易挥发,挥发的盐酸也会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因此不能比较C、Si和Cl的非金属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将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通过颜色变化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
    D.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可表示为
    B. Y的平衡转化率为75%,化学平衡常数为16
    C. 反应前后气体总压强之比为3:2
    D. 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X,Y,Z的转化量关系为1:3:2,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A项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平衡常数为,B项正确;
    C.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为3:2,C项正确;
    D.K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该反应平衡会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D项错误;
    答案选D。
    12.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 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碳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B. 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C. 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pD,则有pC=pD>pB
    D. 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答案】B
    【解析】
    【详解】A.C为固体,增加其用量对平衡无影响,A错误;
    B.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此时c(NO)高于平衡时NO浓度,故平衡正向移动,因此υ正>υ逆,B正确;
    C.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B、D温度相同,物质的量相同,因此PD=PB,C、D物质的量相等,温度C大于D点,因此压强PC>PD,C错误;
    D.由图示知,升高温度,c(NO)浓度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减小,因此K2<K1,D错误;
    故答案选B。
    13. 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合成氨工业化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lN2和3ml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生成3mlH-H键的同时生成6mlN-H键,说明该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
    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生成3mlH-H键的同时生成6mlN-H键,表示反应进行方向相反,且反应速率符合各物质计量数之比,故A正确;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与各物质初始浓度有关,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的任意时刻,N2、H2和NH3的反应速率之比都为1:3:2,故C错误;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故D错误;
    答案选A。
    14. 将2ml 和1ml 分别置于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甲容器始终保持恒温恒容,乙容器始终保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衡时的百分含量:乙<甲B. 的转化率:乙>甲
    C. 反应速率:乙>甲D. 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乙>甲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小,甲容器在恒温恒容下建立平衡则压强减小,乙容器在恒温恒压下建立平衡则体积减小而维持压强不变,平衡时的压强:乙容器>甲容器,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平衡正移,平衡时的百分含量更大,A错误;
    B.平衡时乙容器压强大,的转化率高,B正确;
    C.温度相同时,乙容器的压强大,乙的反应速率快,C正确;
    D.平衡时乙容器压强大于甲容器,D正确;
    答案选A。
    15. 10 mL 0.1 ml·L-1KI溶液与5 mL 0.1 m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 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平衡不移动
    B. 加适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C. 经过CCl4多次萃取分离后,向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D. 该反应平衡常数K=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钾离子和氯离子不参与反应的发生,则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溶液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故A正确;
    B.加适量水稀释时,反应的浓度熵Qc==nK>K,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碘化钾溶液过量,经过四氯化碳多次萃取分离后,向水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存在铁离子,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D正确;
    故选B。
    二、不定项(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型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l SO2和 1ml O2,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再通入一定量O2,达到新平衡时,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SO3的平衡浓度增大B. 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C. 正向反应速率增大D. O2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再通入一定量O2,平衡正向移动,SO3的平衡浓度增大,A正确;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反应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
    C.通入一定量O2,达到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则正向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
    D.通入一定量O2,促进了二氧化硫转化,但是氧气本身转化率下降,D错误;
    故选BD。
    17. 两气体A、B分别为0.6ml与0.5ml,在0.4L密闭容器中反应:3A+B⇌mC+2D,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ml,在此时间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l•L-1•min-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ml
    B. B的转化率为20%
    C.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l•L-1•min-1
    D. m=3
    【答案】AD
    【解析】
    【分析】经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为0.2ml,,又知在此反应时间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列“三段式”如下:

    计算可得x=0.1ml,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ml、0.4ml、0.2ml、0.2ml,据此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ml、0.4ml、0.2ml、0.2ml,则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A错误;
    B.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B项正确;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C项正确;
    D.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AD。
    18.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B. t3时降低了温度
    C. t5时升高了温度D. t2时加入了催化剂
    【答案】CD
    【解析】
    【分析】如图,时刻达到平衡,时刻改变条件后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未移动,该反应为分子数减小的反应,若压强改变,则平衡将移动,所以该时刻改变条件为使用催化剂;时刻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减小,且,平衡逆向移动,时刻达到平衡;时刻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动,时刻达到平衡;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时刻~时刻,一直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时刻转化率最低,故A错误;
    B.时刻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减小,且,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
    C.时刻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C正确;
    D.时刻改变条件后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未移动,该反应为分子数减小的反应,若压强改变,则平衡将移动,所以该时刻改变条件为使用催化剂,故D正确;
    故选CD。
    19. 将1ml M和2m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测得Q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温度:
    C. 温度为时,M的平衡转化率为50%
    D. 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则
    【答案】CD
    【解析】
    【分析】先拐先平数值大,,温度升高,Q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
    【详解】A.温度升高,Q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A错误;
    B.先拐先平数值大,,B错误;
    C.温度为时,设M的变化量为x ml,反应三段式为:,温度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20%,解得,M的平衡转化率为%=50%,C正确;
    D.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平衡常数越大,则,D正确;
    故答案为:CD。
    20. 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容器中充入A和B,发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5s的平均反应速率
    B. 由题目信息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A、B和C,反应达平衡前
    D. 保持温度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C,达平衡时,C的转化率等于80%
    【答案】CD
    【解析】
    【分析】由三段式分析可知,A的物质的量达到0.80ml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 K= ,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反应在前5s的平均速率(A)==0.015ml/(L•s),A错误;
    B.需根据温度变化对平衡影响确定反应的吸放热情况,题目并没有透露,B错误;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ml A、0.20ml B和1.0ml C,Qc==25>K,反应逆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前(正)<(逆),C正确;
    D.等效为起始加入2.0ml A和2.0ml B,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故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平衡时的A、B转化率不变,故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等于1.6ml,C的物质的量等0.4m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l C,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等0.4ml,参加反应的C的物质的量等于1.6ml,转化率等于80%,D正确;
    故答案为: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
    21. 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l SO2和0.2 ml 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 =-196kJ·m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 0.7 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序号)。
    a.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2)①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
    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如图表示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则:
    温度关系:T 1_______ T2( 填 “>”“
    【解析】
    【小问1详解】
    a.2:1:2是该平衡反应的计量数,与浓度无关,不能作为平衡标志,不选;
    b.因为是恒容环境下的反应,当压强不变的时候说明气体总量已经不变,可以说明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选;
    c.因为是恒容条件下,化学反应质量守恒,所以密度始终没有变化,不能作为平衡标志,不选;
    d.生成物SO3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说明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选;
    e.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以说明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选;
    故选bde。
    【小问2详解】
    ①用三段式法设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列方程式: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 0.7 倍,=0.7,解得x=0.18,所以SO2的转化率为=90%;
    ②参与反应的SO2有0.36m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放热0.36ml×196kJ=35.28kJ;
    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250。
    【小问3详解】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增大,得到温度关系:T1>T2。
    22.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中,催化氧化生成:,混合体系中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①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___________(填“>”“

    相关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