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共41页。
9 古诗三首第1课时第2课时忆江南第1课时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他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深入浅出。 主要作品:《琵琶行》《长恨歌》等。暮江吟yín “暮”字上面是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是一个“日”,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 读一读诗题,“吟”字可以读得舒缓一些,再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mùsèyínsì 根据注释,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①半江红。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注释[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可怜]可爱。[真珠]这里指珍珠。 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江水受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光处呈现出青绿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诗人什么时候站在江边,看到了哪些景物?暮:残阳 江水夜:露珠 月亮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读第一、二句诗,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写得好? 朗读指导:读出夕阳西下,光芒已经比较微弱的感觉。 “铺”字能换成“射”或“照”字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铺”写出了夕阳余晖洒满江面的样子,与“射、照”相比,“铺”字更柔和,更宏大,有动感。半江瑟瑟半江红 朗读指导:读出颜色的对比。感悟颜色的丰富。 为什么会出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现象? 由于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上皱起细小的波纹。残阳斜射下,受光照多的部分,呈现出一片“红色”;未受到残阳照射的部分,就呈现出青绿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江面上的这两种颜色的变化,将江水的美丽展现了出来。 展开想象,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上皱起了细小的波纹。傍晚时分,夕阳西沉,残阳将柔和的余晖铺洒在江面上。在残阳的斜照下,受光多的部分,呈现出一片红色;未受到残阳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青绿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夜幕降临,诗人看见了什么?露月似真珠似弓 “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可怜”在诗中意为“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中间的“日”要写得扁,下面的“日”要写得瘦长。右边是“今”。一道__________,半江瑟瑟______。____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将古诗补充完整。暮江吟残阳铺水中半江红可怜露似真珠月似弓残阳 一道、铺江水 瑟瑟、红暮江吟傍晚夜晚露水 似真珠月亮 似弓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第2课时 自读《题西林壁》《雪梅》两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hìyuántícèfēnɡlú雪 梅[宋] 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 梅[宋] 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lú yuèxiánɡsāoxùnshūfèixū降xiánɡ投降从天而降jiànɡ①下落,落下;②使下落;③姓。①投降;②降服,使驯服。结合注释和插图,说说诗意。题①西林②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③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注释[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缘]因为。雪 梅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②阁③笔费评章④。梅须逊⑤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注释[降]服输。[骚人]诗人。[阁]同“搁”,放下。这里读ɡē。[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逊]不及,比不上。题/西林壁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唐宋时期题壁成风,原因之一是当时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题壁”就成为“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之一。“山岭”和“山峰”分别是什么样的?角度不同连一连。高耸入云的连绵起伏的山岭山峰 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么位置看庐山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角度:正面、侧面位置:远、近、高、低启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朗读指导:朗读时,把“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重读;“岭”可把语音延长,读出连绵之意,高耸入云的“峰”则要语调上扬,读出山峰之高。 思考: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两句诗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对庐山分别从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及____、近、高、____四个不同位置进行了仔细观察。在诗人的眼中,随着________的变化,庐山呈现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题西林壁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正面侧面远低观察点庐山风景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读《雪梅》前两句,说说梅与雪竞争出结果了吗。梅雪争春难分高下 诗人将雪和梅进行对比,巧妙地写出了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雪花洁白无瑕却无清香,梅花芬芳高雅却不够洁白。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朗读指导:读这两句诗时要把语调降下来,着重读“逊”和“输”字,体会二者各有所长。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中“逊”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与这两句诗中“____”字的意思相似。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梅花____、雪花____的特点,让我想到了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比不上输对比香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想全面地看问题,就应该跳出局部,从整体上进行观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我们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右上角是“互”少一横,写好撇折与横撇。“俞”要写得瘦长,不要忘写短横。题西林壁写景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不同不识——真面目只缘——此山中赞美庐山奇景蕴藏深刻哲理明理变幻莫测寄意深远梅雪争春对比梅——逊雪三分白雪——输梅一段香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上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他遍游庐山之后的题咏。全诗道出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梅和雪,从而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 我登上飞来峰顶那座高高的塔,听说晨鸡初鸣时在塔上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远望的视野,只是因为我在飞来峰的最高处。背诵这三首古诗。收集一些赞颂梅花的古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谢谢观看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