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河南2022-2023学年九上历史期中试题选编 单元试题 (含答案)(7份)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试题 (含答案)河南2022-2023学年九上历史期中试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试题 (含答案)河南2022-2023学年九上历史期中试题选编,共7页。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练习题河南2022-2023学年九上历史期中试题选编一、选择题1.(2022秋·河南周口·九年级校考期中)某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了下面方框中的材料。其所选的专题是( )1、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2、金字塔3、法老……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两河流域 D.古代希腊2.(2022秋·河南南阳·九年级统考期中)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既寄托了古埃及人对死后重生的向往,又证明了新一代法老王权统治的神圣不可侵犯( )A.金字塔B.狮身人面像C.圆形竞技场 D.《汉谟拉比法典》3.(2022秋·河南周口·九年级统考期中)胡夫的金字塔之后,古代埃及的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A.古代埃及的国土面积缩小 B.古代埃及王权逐步衰落C.古埃及国王注重节约土地 D.古代埃及社会矛盾日益激化4.(2022秋·河南许昌·九年级统考期中)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哪一项不属于古埃及文明( )A.B.C. D.5.(2022秋·河南商丘·九年级统考期中)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有学者认为,“关心死亡,为来世,尤其是国王的来世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修建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象形文字 D.种姓制度6.(2022秋·河南洛阳·九年级统考期中)秦始皇给自己修建了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古埃及法老也为自己修建了气势庞大的金字塔。大河流域的古代国家能够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主要是因为( )A.实行君主专制,便于集中人力物力 B.帝王都重视墓葬规模C.经济高度发达,建筑技术十分先进 D.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7.(2022秋·河南新乡·九年级校考期中)旅游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你来到埃及,参观金字塔,可以学到的历史知识是( )A.认识人类的法制传统B.体会国王地位与权力C.探究阿拉伯数字起源 D.看到罗马帝国的强盛8.(2022秋·河南商丘·九年级统考期中)古代西亚巴比伦王国广泛使用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字母9.(2022秋·河南安阳·九年级校考期中)《汉谟拉比法典》第278至282条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不属于人的范畴。这说明该法典( )A.条文非常不完备B.还不是成文法典C.维护奴隶主利益 D.公平公正无歧视10.(2022秋·河南开封·九年级金明中小学校考期中)《汉谟拉比法典》中曾提及当时十多种手工业行业,如纺织、制陶、冶金、木工、皮革、造船、制砖和建筑等。这些内容有利于研究( )A.欧洲成文法的发展演变 B.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C.古埃及的农业发展水平 D.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11.(2022秋·河南濮阳·八年级统考期中)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C.印度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12.(2022秋·河南安阳·九年级统考期中)威尔·杜兰特在评述某古代文明时说“这里之所以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主要是由于河流的定期泛滥。”这表明,该古代文明能够存在的原因是( )A.农业十分发达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土地十分肥沃 D.先进的生产技术13.(2022秋·河南许昌·九年级统考期中)《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此法典维护的是( )A.奴隶的利益 B.奴隶主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婆罗门的利益14.(2022秋·河南信阳·九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片共同反映了( )A.古老文字象形表意 B.原始社会神灵崇拜C.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D.亚洲古国文明领先15.(2022秋·河南驻马店·九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一种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合的是( ) A.古代中国——分封制 B.古希腊——民主政治吠舍C.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焚天首陀罗 D.古印度——种姓制度16.(2022秋·河南南阳·九年级统考期中)香蕉叶饭(如图)是一种典型的印度菜。印度贵族婚礼宴席上招待客人时,仍把香蕉叶当餐盘。据说是因为居上位者很忌讳接触较低阶级碰过的器皿,所以用后即丢的香蕉叶自然成了最佳选择。这个习俗适合用来说明( ) A.佛教影响人的生活 B.印度的环保意识C.种姓制度的影响 D.印度的贫富分化严重17.(2022秋·河南濮阳·八年级统考期中)梁启超在1900年所作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提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对外进行军事扩张④都存在等级制度,阶级划分明显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8.(2022秋·河南周口·九年级统考期中)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在印度的社会阶层中他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19.(2022秋·河南周口·九年级统考期中)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古代印度在使用梵文:中国古代有体系较为完整的甲骨文。材料说明( )A.人类早期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B.文字是进入文明的唯一标志C.古代文明呈多元化发展 D.世界各国都平行发展,从未中断20.(2022秋·河南洛阳·九年级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里,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 )A.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种姓制度宣告废除C.佛教宣扬忍耐顺从 D.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二、综合题21.(2022秋·河南郑州·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均写出图片字母代号即可)(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22.(2022秋·河南濮阳·九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材料二:正文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正文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1)材料一、二中的内容出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问它是哪部法典?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它具有怎样的价值?(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如其所说吗?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对此你有何认识?23.(2022秋·河南濮阳·八年级统考期中)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他们使最早的欧亚大陆诸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材料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只是初步形成三个阶层,武士、祭司以及部落民,不存在种姓的意识,职业也不是世袭的……当时没有清规戒律限制这些阶层之间通婚,也没有不能与某种人共餐的禁忌。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打败达萨人后,雅利安人为把他们拒斥在社会之外,尤其走恐惧自己被同化,才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林太《印度通史》材料四:“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长阿含经》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哪一世界古代文明?列举其文明成果一例。(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古代哪一王国?据材料二,指出汉谟拉比宣称其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三,指出雅利安人“开始了种姓制度的第一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祭司”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哪一等级?(4)材料四体现了佛教的什么主张?24.(2022秋·河南驻马店·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观察上述四幅图片,按照文明发源地的不同分成两类。(2)请根据你分类的情况,任选其中一类,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3)指出你上问所选的一类属于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并再举一例。25.(2022秋·河南新乡·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材料三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压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征。(2)材料二中哪些屈于古代亚洲的文明成果?请写山它们的名称。(3)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深化 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
参考答案:1.B2.A3.B4.D5.A6.A7.B8.B9.C10.B11.B12.B13.B14.C15.D16.C17.C18.C19.C20.D21.(1)物质文化遗产:ACD;非物质文化遗产:B。(2)金字塔: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法老的陵墓。(3)保护近代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有助于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有助于维护国家独立,提高人们保护和普及文化遗产的意识。22.(1)《汉谟拉比法典》。通过该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2)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事实并非如其所说。“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23.(1)古埃及文明;金字塔、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2)古巴比伦王国;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3)恐惧自己被同化;婆罗门(4)众生平等。24.(1)大河文明:图一和图三;海洋文明:图二和图四。(2)图三是图一传入中国后的影响;图四是图二将希腊文化传入后的影响。(3)图一和图三是和平往;事例: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事例:希波战争。25.(1)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或国家的产生。(2)图一:《汉谟拉比法典》;图二:佛教。(3)引进来、走出去。认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