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展开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2021年7月超强台风“烟花”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陆,给当地带来了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2.(2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时甚至11时才入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脑垂体在夜晚能旺盛地分泌(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
3.(2分)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数值变化大
4.(2分)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a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其数值( )
A.大于a克/厘米3 B.小于a克/厘米3
C.等于a克/厘米3 D.无法判断
5.(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2分)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带负电的橡胶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
A.小球甲可能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可能带负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7.(2分)中医药体现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熬
C.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
8.(2分)如图所示,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探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对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9.(2分)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考试时比较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人酗酒后会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这与小脑有关
C.触碰含羞草,含羞草叶片会闭合属于反射
D.幼年时生长激素泌过少,患的是侏儒症
10.(2分)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在筷子中间放两只乒乓球,用吸管向中间吹气,球靠拢
B.水面上放两只小纸船,用水管向船中间水域冲水,船靠拢
C.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气,硬币跳过栏杆
D.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
11.(2分)小明前几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在表中(在15:00测定体温后小明服用了退烧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个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12.(2分)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13.(2分)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4.(2分)图片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某同学记录的有关科学知识与图片对应正确的是( )
A.图甲:单侧光导致生长激素分布不均
B.图乙:头发带异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C.图丙:潜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
D.图丁: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15.(2分)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分析实验过程,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16.(2分)2021年12月9日,“感觉良好”组合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的天宫课堂如约而至,其中浸没在水中无法上浮的乒乓球让人印象深刻,你认为以下哪一选项是乒乓球无法上浮的解释( )
A.水在乒乓球上下表面无法形成压力差
B.太空中的乒乓球可等同于浸没在液体中但与容器底部紧贴的蜡块
C.根据阿基米德浮力推导公式,可能太空中该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太小
D.乒乓球受到液体张力影响
17.(2分)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18.(2分)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如图所示,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9.(2分)某军舰长约235米,宽约36米,排水量约为3.5×104吨,下列关于该军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军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为3.5×104牛
B.该军舰受到的浮力与该军舰对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该军舰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船体会下沉一些
D.直升机从该军舰上飞走后,军舰受到的浮力减小
20.(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泡L1、L2都能正常发光,两只电表都有示数。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L2突然熄灭,L1仍然正常发光,两只电表均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B.L2断路 C.电压表短路 D.L2短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18空格,每空1分,共18分)
21.(2分)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司机见到紧急情况,迅速刹车,感受器是
(2)检测人的反应快慢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 (选填“上”或“下”)方的手是被测试者的手。
22.(3分)如图所示为一种电解水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能观察到A、B两支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是 。
(2)通过电解水实验,可推测水是由 组成的。
23.(2分)参加跑步项目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跑完后,感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主要是在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使得循环系统和 系统加速运转,使人体供氧更充分,使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顺利排出体外
24.(3分)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科学问题,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多选,填字母,下同)。
A.珍珠奶茶
B.碳酸饮料
C.牛奶
D.矿物质水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在处理达标后才排放
25.(2分)将碳棒AB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填“导体”或“绝缘体”)。接着用酒精灯给碳棒加热,发现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碳棒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
26.(4分)某地各学校开展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由学生抽签来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完成相应实验。
(1)A组的实验如下:①过滤含泥沙的食盐水;②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③测某种盐水的密度。甲同学抽到的是A组中的一个实验,则他抽到的实验是 (填序号)。
(2)乙同学抽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在她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实验结束后,她发现滤液是浑浊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的一个实验: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若丙同学用提纯后的精盐进行实验,则下列选项中,会导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多选,填字母)。
A.提纯后所得的精盐不纯净,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溶液配制好后装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洒到桌面上
D.用天平称取精盐时左物右码
27.(2分)如图1,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排)随时间(t)发生如图2所示的变化,由此推出温度的改变方式为 (填“升温”或“降温”).随温度的改变,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不变”、“增大”或“减少”).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14空格,每空、每图2分,共28分)
28.(10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
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2)B组的作用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 (填“A”或“B”)组相同。
29.(8分)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流程,其中弹簧测力计下所挂的是同一金属块。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牛。
(2)分析图丙、丁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 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得出图中盐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
30.(10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伏,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R有5欧、10欧、20欧和40欧各一个。
(1)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存在连线错误,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能纠正该错误,再用笔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 (填“左”或“右”)端。
(3)实验过程中,需要更换定值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当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填字母)。
A.变阻器的滑片
B.电压表
C.电流表
D.电源
(4)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电流I与电阻的倒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
(5)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择 (多选,填字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50Ω 1.0A”
B.“100Ω 1.2A”
C.“200Ω 0.6A”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4分,第32、33题各5分,共14分)
31.(4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将二氧化氯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室、食堂、寝室等的卫生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求:
二氧化氯消毒液(1000毫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3
具有强腐蚀性,应在阴冷环境中密封储藏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为 克,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 克。
(2)学校欲配制6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
32.(5分)“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150克2,高度为15厘米,水的密度ρ水=1×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为多少?
(3)此浮力秤一次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33.(5分)某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是用飞机头部的空速管来测定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的,如图甲所示。空速管内有一个由压敏电阻Rx组成的传感器(传感器的电阻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与飞行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若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压敏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 伏。
(2)当飞行速度为340米/秒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 欧。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气温一定)下飞行,飞行速度达到1020米/秒,电源电压为12伏,则当电流表A的示数为1安时
2021-2022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2021年7月超强台风“烟花”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陆,给当地带来了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答案】A
【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解答】解:台风登陆是通过大气运动将海洋的水汽输送向陆地,故属于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BC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水循环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2.(2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时甚至11时才入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脑垂体在夜晚能旺盛地分泌(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
【答案】B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解答】解: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青少年人睡的最佳时间是在21:00一22:00点之间,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
故选:B。
【点评】关于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难度较小.
3.(2分)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数值变化大
【答案】D
【分析】根据气温和气温的测定方法知识可知。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值范围是36﹣37℃人体感觉适宜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不符合题意;
C.夏季正午温度较高知了不停的鸣叫,而温度在25℃以下,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
故选:D。
【点评】这道题主要根据生活常识考查学生对气温和气温的测定方法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4.(2分)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a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其数值( )
A.大于a克/厘米3 B.小于a克/厘米3
C.等于a克/厘米3 D.无法判断
【答案】C
【分析】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其密度不变。
【解答】解: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食盐溶液上部与下部的密度相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均一、稳定的特点,难度较小。
5.(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2分)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带负电的橡胶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
A.小球甲可能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可能带负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A
【分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丙是带负电的橡胶棒;由图知,相互吸引,也可能不带电;
丙靠近乙时,发现排斥;
将甲、乙靠近时,甲,因乙一定是带负电的,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7.(2分)中医药体现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熬
C.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
【答案】C
【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中草药煎制过程中取液弃渣,属于过滤操作。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操作的原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分)如图所示,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探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对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答案】B
【分析】杯中装满水后倒置或倾斜,纸片都不会掉下来,是因为被大气压给“支持”住了,即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然后根据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的存在,因此探究的各环节应该围绕大气压存在进行探究,该实验并不能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解答】解: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因此针对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吗;目的是探究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过程,以及各环节的问题及结论的正确与否。
9.(2分)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考试时比较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人酗酒后会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这与小脑有关
C.触碰含羞草,含羞草叶片会闭合属于反射
D.幼年时生长激素泌过少,患的是侏儒症
【答案】C
【分析】(1)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解答】解:A、考试时比较紧张,呼吸,代谢加快。
B、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人酗酒后会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B正确。
C、含羞草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C错误。
D、幼年时生长激素泌过少,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反射的概念、小脑的功能、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控制。
10.(2分)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在筷子中间放两只乒乓球,用吸管向中间吹气,球靠拢
B.水面上放两只小纸船,用水管向船中间水域冲水,船靠拢
C.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气,硬币跳过栏杆
D.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A、没有吹气时,当向中间吹气时,压强减小,乒乓球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乒乓球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B、用水管向船中间水域冲水,压强小,压强大,所以向中间靠拢;
C、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气,压强小;压强大,所以硬币跳过栏杆;
以上三个实验表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D、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11.(2分)小明前几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在表中(在15:00测定体温后小明服用了退烧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个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答案】D
【分析】①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则会发生变化;
②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
③人体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时体温才能保持平衡。
【解答】解:A、在平静状态下。A正确;
B、正常情况下,是相对恒定的。B正确;
C、由数据知,小明的体温保持不变。C正确;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4小时内,说明体内的产热速度小于散热速度。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与人体温度有关的应用题,掌握基本生物常识,了解人体温度变化特点,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2.(2分)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答案】A
【分析】(1)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在水中上浮过程中,气泡所处的深度减小,由液体压强公式知道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气泡的体积变大,据此分析气泡内压强的变化;
(2)气泡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气泡受到浮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解: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距离液面越来越近,故气泡的体积变大,体积变大,所以气泡内的压强变小;
气泡的体积在不断变大,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气泡受到的浮力在不断变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和浮力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深度,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难点是知道气泡体积在变大的情况下,气泡内气体压强减小。
13.(2分)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电动门由电动机控制,三把钥匙相当于三个开关,题意要求三个开关任一闭合,都能使电动机工作,根据电路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
由题意知,三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电动机而打开门锁,故C符合要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设计,要知道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开关断开,整个电路都断路,并联电路各支路间互不影响。
14.(2分)图片有助于知识的记忆。某同学记录的有关科学知识与图片对应正确的是( )
A.图甲:单侧光导致生长激素分布不均
B.图乙:头发带异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C.图丙:潜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
D.图丁: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答案】C
【分析】A.根据光照对植物生长激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B.从摩擦起电的角度进行分析;
C.从浮力与重力相互关系切入;
D.根据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进行分析。
【解答】解:A.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生长快,生长慢,但是A选项中没有设置对照组,故A错误;
B.当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由于摩擦起电使梳子带上了一种电荷,因为头发之间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头发会越梳越松;
C.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因为F浮=ρ水V排g,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将海水排出,当F浮>G时,潜水艇上浮,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内,当F浮<G时,潜水艇下沉浮=G时,潜水艇悬浮;由此可见,故C正确;
D.神经冲动传导方向: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物体的沉浮条件,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植物激素等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5.(2分)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分析实验过程,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结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①→②,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②→③过程中,温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③→④过程,温度升高,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②是恰好饱和的溶液,恒温蒸发;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恒温蒸发、升温蒸发的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分)2021年12月9日,“感觉良好”组合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的天宫课堂如约而至,其中浸没在水中无法上浮的乒乓球让人印象深刻,你认为以下哪一选项是乒乓球无法上浮的解释( )
A.水在乒乓球上下表面无法形成压力差
B.太空中的乒乓球可等同于浸没在液体中但与容器底部紧贴的蜡块
C.根据阿基米德浮力推导公式,可能太空中该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太小
D.乒乓球受到液体张力影响
【答案】A
【分析】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在太空中,和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会消失;液体张力不受重力的影响。
【解答】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压力差产生了浮力,水不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力,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
17.(2分)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答案】A
【分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测量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实验电路图都是相同的,并且在做“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实验过程都需要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解答】解:A、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不正确;
B、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电路图都相同,不符合题意;
实验过程为了减小误差,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进行分析解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结合两个电学实验进行分析考查对物理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情况。
18.(2分)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如图所示,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当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当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浮力等于重力;
当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浮力小于重力。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判断鸡蛋所受浮力的变化。
【解答】解:当鸡蛋在浓盐水中漂浮时,此时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
当给浓盐水中缓慢加入水时,混合液的密度开始减小,虽然鸡蛋开始缓慢下沉,只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在增大,所以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仍等于鸡蛋的重力;
当混合液的密度逐渐减小到等于鸡蛋的密度时,此时鸡蛋在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当加入的清水越来越多而引起混合液的密度比鸡蛋密度小的时候,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就会小于重力。
由此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是先不变,所以选项D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一是浮沉条件的使用,二是鸡蛋自重和体积不变(隐含条件),三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时要同时考虑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19.(2分)某军舰长约235米,宽约36米,排水量约为3.5×104吨,下列关于该军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军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为3.5×104牛
B.该军舰受到的浮力与该军舰对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该军舰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船体会下沉一些
D.直升机从该军舰上飞走后,军舰受到的浮力减小
【答案】D
【分析】(1)排水量是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利用F浮=G排=m排g求此军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此军舰从长江驶入东海后,都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军舰的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由于江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
(4)当直升机飞离舰艇后,舰艇自重减小,舰艇仍然漂浮,据此分析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化。
【解答】解:
A、此军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3.5×105×103kg×10N/kg=3.5×108N,故A错误;
B、军舰受到的浮力和军舰对水的压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军舰不管是在海水中还是在江水中,浮力始终等于军舰的重力,所以军舰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从长江驶入东海后,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故C错误;
D、直升机起飞时,但自重G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平衡力的辨别、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是一道基础题,掌握课本知识即可解答。
20.(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泡L1、L2都能正常发光,两只电表都有示数。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L2突然熄灭,L1仍然正常发光,两只电表均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B.L2断路 C.电压表短路 D.L2短路
【答案】A
【分析】由图知,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并联,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L2支路电流,再结合选项逐一进行判断。
【解答】解:A、电流表断路无示数,L2断路不发光;电压表断路无示数1不受影响仍然发光,故A正确;
B、L3断路,则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
C、如果电压表短路,灯泡都不能发光;
D、如果L2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并联电路故障的判断,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18空格,每空1分,共18分)
21.(2分)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司机见到紧急情况,迅速刹车,感受器是 视网膜
(2)检测人的反应快慢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 下 (选填“上”或“下”)方的手是被测试者的手。
【答案】(1)视网膜;(2)下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解答】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产生的神经冲动,就形成视觉,迅速刹车,感受器是视网膜。
(2)检测人的反应快慢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
故答案为:(1)视网膜;(2)下
【点评】关键是把握视觉形成的过程。
22.(3分)如图所示为一种电解水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能观察到A、B两支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
(2)通过电解水实验,可推测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答案】(1)2: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氢元素和氧元素。
【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
【解答】解:(1)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A与电源负极相连,B与电源正极相连,A、B两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氢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
(1)3: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证明是氧气;
(2)氢元素和氧元素。
【点评】明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与结论是解答本题关键。
23.(2分)参加跑步项目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跑完后,感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主要是在 神经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使得循环系统和 呼吸 系统加速运转,使人体供氧更充分,使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顺利排出体外
【答案】神经;呼吸。
【分析】人体内有八大系统,各有各的功能,但这八大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解答】解:人在运动时,大脑皮层就会异常兴奋。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速。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吸进新鲜氧气,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肾排出。正是人体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故答案为:神经;呼吸。
【点评】要了解人体八大系统的作用,虽分工不同,但密切配合。
24.(3分)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科学问题,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 升高 (填“升高”或“降低”)。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C (多选,填字母,下同)。
A.珍珠奶茶
B.碳酸饮料
C.牛奶
D.矿物质水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BC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在处理达标后才排放
【答案】(1)升高;
(2)AC;
(3)BD。
【分析】(1)根据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分析;
(2)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3)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解答】解:(1)高压锅密闭较好,内部压强大,这样高压锅内的温度就会更高一些.所以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
(2)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
A.珍珠奶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不属于溶液;
B.碳酸饮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不属于溶液;
D.矿物质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3)A.使用节水型马桶,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在处理达标后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故选:BC。
故答案为:(1)升高;
(2)AC;
(3)B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压、溶液、水资源的保护等知识,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25.(2分)将碳棒AB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导体 (填“导体”或“绝缘体”)。接着用酒精灯给碳棒加热,发现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碳棒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
【答案】导体;减小。
【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2)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根据实验过程分析控制的量和改变的量,得出探究的因素。
【解答】解:(1)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灯泡发光,所以是导体;
(2)给碳棒加热,灯泡变亮,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说明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故答案为:导体;减小。
【点评】此题是探究温度对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注意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得出探究的因素,同时涉及到了电阻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
26.(4分)某地各学校开展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由学生抽签来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完成相应实验。
(1)A组的实验如下:①过滤含泥沙的食盐水;②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③测某种盐水的密度。甲同学抽到的是A组中的一个实验,则他抽到的实验是 ② (填序号)。
(2)乙同学抽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在她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实验结束后,她发现滤液是浑浊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
(3)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的一个实验: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若丙同学用提纯后的精盐进行实验,则下列选项中,会导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BD (多选,填字母)。
A.提纯后所得的精盐不纯净,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溶液配制好后装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洒到桌面上
D.用天平称取精盐时左物右码
【答案】(1)②;
(2)引流;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3)ABD。
【分析】(1)根据蒸发需要器材有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分析。
【解答】解:(1)提供的器材有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则他抽到的实验是②。
(2)图乙的实验是过滤,玻璃棒作用是引流,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
(3)A.提纯后所得的精盐不纯净,溶质质量偏小;
B.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大;
C.溶液配制好后装入试剂时有部分洒到桌面上,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D.天平称取精盐时左物右码颠倒,从而导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ABD。
故答案为:(1)②;
(2)引流;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AB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7.(2分)如图1,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排)随时间(t)发生如图2所示的变化,由此推出温度的改变方式为 降温 (填“升温”或“降温”).随温度的改变,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减少 (填“不变”、“增大”或“减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m=ρgV排,V排越大,说明溶液的密度越小,即溶液中的溶质减少,结合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m=ρgV排,观察图象可知,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溶解的溶质减少,可采取降温的方法,溶解的溶质减少,可使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随温度的改变,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降温;减少.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对溶液密度的影响、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14空格,每空、每图2分,共28分)
28.(10分)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
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2)B组的作用是 对照 。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
(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 甲状腺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 B (填“A”或“B”)组相同。
【答案】(1)控制变量。
(2)对照。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甲状腺;B。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本题通过探究实验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首先明确的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解答】解:(1)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2)A组中放入了甲状腺激素,为实验组,为对照组。
(3)根据实验现象观察结果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实验方案设计:将选择10只同一批的小蝌蚪,发现蝌蚪发育停止,说明蝌蚪发育成成蛙与甲状腺有关,要求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余条件应与B组相同、干扰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
(1)控制变量。
(2)对照。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甲状腺;B。
【点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过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9.(8分)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流程,其中弹簧测力计下所挂的是同一金属块。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2 牛。
(2)分析图丙、丁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 丁、戊 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得出图中盐水的密度为 1.2×103 千克/米3。
【答案】(1)2;(2)无关;(3)丁、戊;(4)1.2×103。
【分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数;根据称重法求出浮力的大小;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判定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4)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别表示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进一步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求得盐水的密度。
【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金属块的重力为G=5.8N浮=G﹣F水=4.4N﹣2.8N=2N;
(2)分析丙、丁可知,在水中的深度不同,浮力的大小相同;
(3)要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就要让液体密度不同,对比图示、戊两图分析;
(4)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2N;
由F浮=ρ液gV排得,金属块的体积V=V排===6×10﹣4m3,
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盐水=7.8N﹣2.3N=2.4N,
则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1.2×105kg/m3。
故答案为:(1)2;(2)无关、戊;(4)5.2×103。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关键是将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不难做出。
30.(10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伏,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R有5欧、10欧、20欧和40欧各一个。
(1)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存在连线错误,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能纠正该错误,再用笔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 右 (填“左”或“右”)端。
(3)实验过程中,需要更换定值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当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B (填字母)。
A.变阻器的滑片
B.电压表
C.电流表
D.电源
(4)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电流I与电阻的倒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反比 。
(5)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择 BC (多选,填字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50Ω 1.0A”
B.“100Ω 1.2A”
C.“200Ω 0.6A”
【答案】(1)如图所示;(2)右;(3)B;(4)反比;(5)BC。
【分析】(1)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
(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
(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3)根据表中电流与电阻之积为一定值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解:(1)电流表应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应将定值电阻的右端接线柱与电压表的“﹣”接线柱相连
(2)为了保护电路,闭开关实验前,由图乙知,所以滑片应到阻值最大的右端;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故B符合题意;
(4)由表中数据可知,导体的电阻的倒数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乘积保持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5)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IR=0.1A×10Ω=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U﹣UV=6V﹣2V=2V,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4×40Ω=80Ω,即为顺利完成实验;故B;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右;(4)反比。
【点评】本题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考查电路连接、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等知识,其中改接电路,写出实验步骤是本题的难点。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4分,第32、33题各5分,共14分)
31.(4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将二氧化氯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室、食堂、寝室等的卫生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求:
二氧化氯消毒液(1000毫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3
具有强腐蚀性,应在阴冷环境中密封储藏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为 1200 克,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 960 克。
(2)学校欲配制6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
【答案】(1)1200;960;
(2)7.5kg。
【分析】(1)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2)根据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解答】解:(1)1000mL=1000cm3,溶液的质量为1000cm3×4.2g/cm3=1200g;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含溶质二氧化氯的质量为1000cm3×1.2g/cm7×80%=960g;故答案为:1200;
(2)设需要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为x,则:
60kg×10%=x×80%
x=7.5kg
答:需要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6.5k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32.(5分)“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150克2,高度为15厘米,水的密度ρ水=1×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为多少?
(3)此浮力秤一次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是1.5N。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5米。
(3)此时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0.3kg。
【分析】(1)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算出它受到的浮力;
(2)可先根据F浮=ρ水gV排算出该玻璃杯在水中的V排,然后再用V排=Sh算出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5cm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我们需要先算出杯子的体积,即为最大V排,然后根据F浮=ρ水gV排算出杯子受到的最大浮力,最后用最大浮力减去第(2)问中的浮力为增加的浮力,增加的浮力等于增加的重力,即物体的最大重力,由mmax==算出该浮力秤的最大称量。
【解答】解:(1)杯子的重力:
G=mg=150×10﹣3kg×10N/kg=1.7N,
因为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杯子受到的浮力F浮=G=1.5N;
(2)由F浮=ρ水gV排得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1.3×10﹣4m3,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h===0.05m;
(3)当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5cm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
则最大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3×103kg/m3×10N/kg×30×10﹣5m2×15×10﹣2m=2.5N,
浮力的增大量:ΔF浮=F浮′﹣F浮=4.8N﹣1.5N=8N,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称量物体的最大重力G物=ΔF浮=3N,
由G=mg得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
mmax===8.3kg。
答:(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是1.8N。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5米。
(3)此时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0.4kg。
【点评】本题中计算浮力用到了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去计算(它是通用公式),二是根据F浮=G去计算(它只适合于漂浮或悬浮)。要明确: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一个最大值,那就是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不过该题中玻璃杯是不能浸没在液体中的,因为它的上端是开口的。
33.(5分)某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是用飞机头部的空速管来测定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的,如图甲所示。空速管内有一个由压敏电阻Rx组成的传感器(传感器的电阻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与飞行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若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压敏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 6 伏。
(2)当飞行速度为340米/秒时,压敏电阻Rx的阻值为 8 欧。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将 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气温一定)下飞行,飞行速度达到1020米/秒,电源电压为12伏,则当电流表A的示数为1安时
【答案】(1)6;
(2)8;变大;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1.0安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680m/s。
【分析】由图甲知,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电压;
(1)根据电压表选用的大量程确定分度值,然后读数;
(2)根据图乙读出飞机飞行速度为340m/s时Rx的阻值,根据图乙可知压敏电阻阻值与飞行速度的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即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3)根据图乙读出飞行速度达到1020m/s时Rx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时电路的电阻,进而求出R0的阻值;
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表的示数为1.0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计算出Rx的阻值,根据图乙读出此时飞机的飞行速度。
【解答】解:由图甲知,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电压;
(1)由图丙可知,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则电压表示数为6V;
(2)由图乙可知,飞机的飞行速度是340m/s时,Rx=6Ω;
由图乙可知,随着飞行速度的减小,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由图乙可知,飞行速度为1020m/s时Rx的阻值为0,
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1.7A时R0的阻值:R0===8Ω,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3.0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12Ω,
此时Rx的阻值:Rx'=R'﹣R6=12Ω﹣8Ω=4Ω,
由图乙可知,此时飞行速度为680m/s。
答:(1)5;
(2)8;变大;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1.5安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680m/s。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能正确分析电路,并与图象结合,从图象中找到有用数据。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B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B卷),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B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B卷),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