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高考真题汇编物理-答案第1页
    2019高考真题汇编物理-答案第2页
    2019高考真题汇编物理-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所属成套资源:2019高考真题汇编物理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19高考真题汇编物理-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9高考真题汇编物理-答案,共18页。
    参考答案 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解析:C.本题应用逆向思维求解即运动员的竖直上抛运动可等同于从一定高度处开始的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因此有23<<4选项C正确2解析:根据题述物块加速下滑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A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可读出B点对应的刻度为1.20 cmC点对应的刻度为3.15 cmD点对应的刻度为5.85 cmE点对应的刻度为9. 30 cmAB1.20 cm, BC1.95  cm, CD2.70 cm, DE3.45  cm.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T5× s0.10 s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C0.233 m/s.由逐差法可得a解得a0.75 m/s2.答案:A 0.233 0.753解析: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通过每隔一定时间的拍摄确定小球位置所以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米尺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用米尺测量小球位置间的距离利用逐差法由公式ΔxaT2可得ag9.7 m/s2.答案:(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3)9.7专题2 相互作用1解析:BD. N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N的重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和细绳的拉力T是一对平衡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拉力的大小逐渐增大细绳的拉力也一直增大选项A错误B正确;M的质量与N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设斜面倾角为θmNgmMgsin θ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会一直增大mNg<mMgsin θ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C错误2解析:A.设物块的质量最大为m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平衡条件在沿斜面方向有Fmgsin 30°μmgcos 30°解得m150 kgA项正确3解析:D.分析可知工件受力平衡对工件受到的重力按照压紧斜面的效果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结合几何关系可知工件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1mgcos 30°mg 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2mgsin 30°mg选项D正确ABC均错误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1解析:AB.由题图(c)可知木板在02 s内处于静止状态再结合题图(b)中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02 s内逐渐增大可知物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判断木板受到的水平外力F也逐渐增大选项C错误;由题图(c)可知木板在24 s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1 m/s20.2 m/s245 s内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2 m/s20.2 m/s2另外由于物块静止不动同时结合题图(b)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f故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fma1Ffma2解得m1 kgF0.4 N选项AB均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D错误2解析:(1)对铁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解得μ.(2)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5× s0.10 s由逐差法ΔxaT2可得a1.97 m/s2代入μ解得μ0.35.答案:(1) (2)0.35 专题4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1解析:AC.PQ的质量分别为mPmQMN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密度分别为ρ1ρ2MN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g2.在星球M弹簧压缩量为0时有mPg13mPa0所以g13a0G密度ρ1;在星球N弹簧压缩量为0时有mQg2mQa0所以g2a0G密度ρ2;因为R13R2所以有ρ1ρ2选项A正确当物体的加速度为0时有mPg13mPa0kx0mQg2mQa02kx0解得mQ6mP选项B错误根据ax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和质量的乘积表示合外力做的功可知EkmPmPa0x0EkmQmQa0x0所以EkmQ4EkmP选项C正确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Q下落时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4x0P下落时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2x0选项D错误2解析:D.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随着h的增大探测器所受的地球引力逐渐减小但并不是均匀减小的故能够描述Fh变化关系的图象是D.3解析:BD.根据vt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选项A错误;根据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综合分析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小选项C错误;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又运动员每次滑翔过程中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相同(等于倾斜雪道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切值)故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选项B正确;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选项D正确4解析:A.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a解得aG结合题中R<R<R可得a>a>a选项A正确B错误;同理Gm解得v再结合题中R<R<R可得v>v>v选项CD均错误专题5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解析:AD.根据题给图象可知h4 m时物体的重力势能mgh80 J解得物体质量m2 kg抛出时物体的动能为Ek100 J由动能公式Ekmv2可知h0时物体的速率为v10 m/s选项A正确B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fh|ΔE|20 J解得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f5 N从物体开始抛出至上升到h2 m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hfhEk100 J解得Ek50 J选项C错误;由题给图象可知物体上升到h4 m机械能为80 J重力势能为80 J动能为零即物体从地面上升到h4 m物体动能减少100 J选项D正确2解析:C.设物体的质量为m则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直向下的恒定外力F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F)×3 m(3672) J;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外力F再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F)×3 m(4824) J联立解得m1 kgF2 N选项C正确ABD均错误专题6 碰撞与动量守恒1解析:B.根据动量定理有FΔtΔmv0解得1.6×103 kg/s所以选项B正确2解析:(1)根据图(b)v1为物块A在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大小为其碰撞后瞬间速度的大小设物块B的质量为m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1mmv mvmmv2  联立①②式得m3m. (2)在图(b)所描述的运动中设物块A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下滑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为s1返回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为s2P点的高度为h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有mgHfs1mv0 (fs2mgh)0m 从图(b)所给出的vt图线可知s1v1t1 s2··(1.4t1t1) 由几何关系 物块A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s1fs2 联立④⑤⑥⑦⑧⑨式可得WmgH. (3)设倾斜轨道倾角为θ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改变前为μWμmgcos θ· 设物块B在水平轨道上能够滑行的距离为s由动能定理有μmgs0mv2 设改变后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 θ·μmgs0 联立①③④⑤⑥⑦⑧⑩⑪⑫⑬式可得. 答案:(1)3m (2)mgH (3)3解析:(1)vt图象如图所示(2)设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v1t1时刻的速度也为v1t2时刻的速度为v2.t2时刻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Δt1 s设汽车在t2(n1)Δtt2nΔt内的位移为snn123.若汽车在t23Δtt24Δt时间内未停止设它在t23Δt时刻的速度为v3t24Δt时刻的速度为v4由运动学公式有s1s43a(Δt)2 s1v2Δta(Δt)2 v4v24aΔt 联立①②③代入已知数据解得v4=- m/s 这说明在t24Δt时刻前汽车已经停止因此式不成立由于在t23Δtt24Δt内汽车停止由运动学公式v3v23aΔt 2as4v 联立②⑤⑥代入已知数据解得a8 m/s2v228 m/s 或者a m/s2v229.76 m/s 式情形下v3<0不合题意舍去(3)设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时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f1.由牛顿定律有f1ma t1t2时间内阻力对汽车冲量的大小为If1(t2t1) 由动量定理有Imv1mv2 由动能定理t1t2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mvmv 联立⑦⑨⑪⑫代入已知数据解得v130 m/s W1.16×105 J 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s约为sv1t1(v1v2)(t2t1) 联立⑬⑮代入已知数据解得s87.5 m 答案:(1)见解析图 (2)28 m/s 8 m/s2 (3)30 m/s 1.16×105 J 87.5 m4解析:(1)设弹簧释放瞬间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以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条件有0mAvAmBvB EkmAvmBv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A4.0 m/svB1.0 m/s. (2)AB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因而两者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假设AB发生碰撞前已经有一个物块停止此物块应为弹簧释放后速度较小的B.设从弹簧释放到B停止所需时间为tB向左运动的路程为sB则有mBaμmBg sBvBtat2 vBat0 在时间tA可能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A将向左运动碰撞并不改变A的速度大小所以无论此碰撞是否发生A在时间t内的路程sA都可表示为sAvAtat2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sA1.75 msB0.25 m 这表明在时间tA已与墙壁发生碰撞但没有与B发生碰撞此时A位于出发点右边0.25 mB位于出发点左边0.25 m两物块之间的距离ss0.25 m0.25 m0.50 m (3)t时刻后A将继续向左运动假设它能与静止的B碰撞碰撞时速度的大小为vA由动能定理有mAv2 AmAv=-μmAg(2lsB) 联立③⑧⑩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A m/s AB将发生碰撞设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vB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A(vA)mAvAmBvB mAvmAvmBv 联立⑪⑫⑬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A m/svB=- m/s 这表明碰撞后A将向右运动B继续向左运动设碰撞后A向右运动距离为sA时停止B向左运动距离为sB时停止由运动学公式2asAv2asBv ⑭⑮式及题给数据得sA0.63 msB0.28 m sA小于碰撞处到墙壁的距离由上式可得两物块停止后的距离ssAsB0.91 m 答案:(1)4.0 m/s 1.0 m/s (2)B先停止 0.50 m (3)0.91 m专题7 静电场1解析:D.PQ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整体所受电场力为零所以PQ必带等量异种电荷选项AB错误;对P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匀强电场对它的电场力应水平向左Q对它的库仑力平衡所以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选项D正确C错误2解析:AC.在两个同种点电荷的电场中一带同种电荷的粒子在两电荷的连线上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粒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正确;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若运动到N点的动能为零则带电粒子在NM两点的电势能相等;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带电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可知若粒子运动到N点时动能不为零则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小于在M点的电势能即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选项C正确;若静电场的电场线不是直线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不会与电场线重合选项B错误;若粒子运动轨迹为曲线根据粒子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不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选项D错误3解析:BC.ab两点到两点电荷连线的距离相等且关于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对称可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BC均正确;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等量异种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ab在两点电荷q和-q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两侧a点和b点的电势不相等选项A错误;电势是标量q和-qab两点产生的电势分别相加可得φb>φa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错误4解析:(1)PGQG间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粒子在PG间所受电场力F的方向竖直向下设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aE FqEma 设粒子第一次到达G时动能为Ek由动能定理有qEhEkmv 设粒子第一次到达G时所用的时间为t粒子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l则有hat2 lv0t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解得Ekmvqh lv0. (2)若粒子穿过G一次就从电场的右侧飞出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由对称性知此时金属板的长度LL2l2v0. 答案:(1)mvqh v0 (2)2v05解析:(1)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和题给条件mgqEma a()2gt2 解得E. (2)BO点发射时的速度为v1到达P点时的动能为EkOP两点的高度差为h根据动能定理有EkmvmghqEh 且有v1·v0t hgt2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Ek2m(vg2t2) 答案:(1) (2)2m(vg2t2) 专题8 恒定电流1解析:(1)量程为250 μA的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量程扩大了80需要将定值电阻与微安表并联然后根据题图(a)的原理图连线(2)当标准毫安表示数为16.0 mA对应的微安表读数为160 μA说明量程扩大了100因此所改装的电表量程是25 mA选项C正确(3)当标准毫安表示数为16.0 mA对应的微安表读数应为200 μA而实际测量时微安表读数为160 μA实际测量时微安表读数偏小R值计算无误而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则说明微安表实际内阻大于1 200 Ω选项A正确B错误;若微安表内阻测量无误R值计算错误则并联接入的电阻的阻值偏小R的分流较大导致微安表中电流较小选项C正确D错误(4)预期目的是将量程为250 μA的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量程扩大80根据并联电路规律有IgRg79IgkR;当标准毫安表示数为16.0 mA对应的微安表读数为160 μA量程扩大了100根据并联电路规律有IgRg99IgR;联立解得k.答案:(1)连线如图所示 (2)C(3)AC (4)2解析:(1)实验中硅二极管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由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1IR0 50.0 μA×100 Ω5.00 mV;由图(b)可知当控温炉内温度升高时硅二极管两端电压减小又图(b)对应的电流恒为50.0 μA可知硅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变小串反规律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V1示数增大应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以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从而使电压表V1示数保持不变故应将R的滑片向B端移动(2)由图(b)可知 V/2.8×103 V/.答案:(1)5.00 变小 增大 B(2)2.83解析:(1)由题知当两表笔间接入15 kΩ的电阻时电流表示数为50 μ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R900 Ω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R1.(2)欧姆表的内阻RgRgrR0R15 kΩ当电流为25 μA时有Rx3Rx45 kΩ;当电流为75 μA时有RxRx5 kΩ.(3)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表指针指向0题图(c)中电阻箱读数为35 000.0 Ω. 答案:(1)如图所示 900 R1 (2)45 5 (3)0 35 000.0 专题9  1解析:B.电子从a点射出时其轨迹半径为ra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evaBmk解得va;电子从d点射出时由几何关系有rl2解得轨迹半径为rd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evdBmk解得vd选项B正确2解析:B.设带电粒子进入第二象限的速度为v在第二象限和第一象限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对应的轨迹半径分别为R1R2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T可得R1R2T1T2带电粒子在第二象限中运动的时间为t1在第一象限中运动的时间为t2T2又由几何关系有cos θ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t1t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选项B正确ACD均错误3解析:(1)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加速后的速度大小为v.由动能定理有qUmv2               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              由几何关系知dr 联立①②③式得. (2)由几何关系知带电粒子射入磁场后运动到x轴所经过的路程为srtan 30° 带电粒子从射入磁场到运动至x轴的时间为t 联立②④⑤⑥式得t. 答案:(1) (2) 专题10 电磁感应1解析:B.设三角形边长为l通过导体棒MN的电流大小为I则根据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通过导体棒MLLN的电流大小为如图所示依题意有FBlI则导体棒MLLN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F1BlIF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所以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1.5F选项B正确2解析:BC.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在0t0时间内磁感应强度减小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圆环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左t0t1时间内磁感应强度反向增大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圆环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右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πr2·根据电阻定律可得R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3解析:AD.根据题述PQ进入磁场时加速度恰好为零两导体棒从同一位置释放则两导体棒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相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若释放两导体棒的时间间隔足够长PQ通过磁场区域一段时间后MN进入磁场区域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流过PQ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由于两导体棒从同一位置释放两导体棒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MN进入磁场区域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不可能小于I1B错误;若释放两导体棒的时间间隔较短PQ没有出磁场区域时MN就进入磁场区域则两棒在磁场区域中运动时回路中磁通量不变两棒不受安培力作用二者在磁场中做加速运动PQ出磁场后MN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且感应电流一定大于I1受到安培力作用由于安培力与速度成正比MN所受的安培力一定大于MN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所以MN一定做减速运动回路中感应电流减小流过PQ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DC错误4解析:D.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在克服这种阻碍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选项D正确5解析:AC.ab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使整个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判断可知棒ab受到方向与v0方向相反的安培力的作用而做变减速运动cd受到方向与v0方向相同的安培力的作用而做变加速运动它们之间的速度差Δvv1v2逐渐减小整个系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逐渐减小回路中感应电流逐渐减小最后变为零即最终棒ab和棒cd的速度相同v1v2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cd组成的系统在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上运动时不受外力作用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v1mv2解得v1v2选项AC均正确BD均错误专题11 近代物理1解析:A.因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是1.633.10 eV所以氢原子至少要被激发到n3能级要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最少为E(1.5113.60) eV12. 09 eV即选项A正确2解析:C.核反应质量亏损Δm4×1.007 8 u4.002 6 u0.028 6 u释放的能量ΔE0.028 6×931 MeV 26.6 MeV选项C正确专题12  1解析:(1)由于初始时封闭在容器中的空气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容器中空气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容器中的空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空气内能减小根据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可知活塞缓慢移动后容器中空气的温度降低即容器中的空气温度低于外界温度因压强与气体温度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当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压强相同时容器中空气温度小于外界空气温度故容器中空气的密度大于外界空气密度(2)(i)设初始时每瓶气体的体积为V0压强p0;使用后气瓶中剩余气体的压强为p1.假设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压强变为p1其体积膨胀为V1.由玻意耳定律p0V0p1V1              被压入炉腔的气体在室温和p1条件下的体积为V1V1V0 10瓶气体压入完成后炉腔中气体的压强为p2体积为V2.由玻意耳定律p2V210p1V1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23.2×107 Pa. (ii)设加热前炉腔的温度为T0加热后炉腔温度为T1气体压强为p3.由查理定律 联立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31.6×108 Pa. 答案:(1)低于 大于 (2)(i)3.2×107 Pa (ii)1.6×108 Pa2解析:(1)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为定值pV图象可知2p1·V1p1·2V1>p1·V1所以T1T3>T2.状态1与状态2时气体体积相同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相同但状态1下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更大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更多所以N1>N2;状态2与状态3时气体压强相同状态3下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更大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较少所以N2>N3.(2)(i)设抽气前氢气的压强为p10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p10p)·2S(p0p)·S p10(p0p) (ii)设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1V1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2V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2·Sp1·2S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10·2V0 p2V2p0V0 由于两活塞用刚性杆连接V12V02(V0V2) 联立②③④⑤⑥式解得p1p0p V1. 答案:(1)大于 等于 大于(2)(i)(p0p) (ii)p0p 3解析:(1)由于分子直径非常小极少量油酸所形成的单分子层油膜面积也会很大因此实验前需要将油酸稀释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可以用累积法测量多滴溶液的体积后计算得到一滴溶液的体积油酸分子直径等于油酸的体积与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之比d故除测得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2)(i)设细管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面积为S水银柱高度为h初始时设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h1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细管倒置时气体体积为V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pVp1V1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p0ρgh p1p0ρgh 式中ρg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VS(Lh1h) V1S(Lh) ①②③④⑤式和题给条件得L41 cm. (ii)设气体被加热前后的温度分别为T0T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数据得T312 K 答案:(1)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 把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测出1 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得到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 (2)(i)41 cm (ii)312 K 专题1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电磁波与相对论1解析:(1)t时刻题图(b)表示介质中的某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而题图(a)中质点Qt时刻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所以质点Q的振动图象与题图(b)不同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题图(b)所示选项A错误D正确;在t0时刻质点P处在波谷位置速率为零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大加速度最大而质点Q运动到平衡位置速率最大加速度为零即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小质点P的加速度比质点Q的大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选项B错误CE正确(2)(i)设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P点的水平距离为x2;桅杆高度为h1P点处水深为h2;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有tan 53° tan θ 由折射定律有sin 53°nsin θ 设桅杆到P点的水平距离为xxx1x2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x7 m (ii)设激光束在水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从水面出射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i由折射定律有sin insin 45° 设船向左行驶的距离为x此时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P点的水平距离为x2x1x2xx tan i tan 45° 联立⑤⑥⑦⑧⑨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x(63) m5.5 m 答案:(1)CDE (2)(i)7 m (ii)5.5 m2解析:(1)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小球在钉子右侧时振动周期为在左侧时振动周期的2所以BD项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在左、右最大位移处距离最低点的高度相同但由于摆长不同所以小球在左、右两侧摆动时相对平衡位置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同当小球在右侧摆动时最大水平位移较大A项正确C项错误(2)(i)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需要减小条纹间距由公式Δxλ可知需要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l或增大双缝间的距离dB项正确ACD项错误(ii)由题意可知λλ.(iii)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解得λ630 nm.答案:(1)A (2)(i)B (ii) (iii)6303解析:(1)在波的干涉实验中质点在振动加强区的振幅是两列波振幅之和质点在振动减弱区的振幅是两列波振幅之差A项错误;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波不停地向外传播故各质点的相位不都相同C项错误;两波源振动频率相同其他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故频率均与振源频率相同周期均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BD项正确;同一质点到两波源的距离确定故波程差恒定即相位差保持不变E正确(2)(i)光路图及相关量如图所示光束在AB边上折射由折射定律得n 式中n是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αβ60° 由几何关系和反射定律得ββB 联立①②③并代入i60°n. (ii)设改变后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α由折射定律得n 依题意光束在BC边上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θCsin θC 由几何关系得θCα30° ④⑤⑥⑦式得入射角的正弦为sin i. 答案:(1)BDE (2)(i) (ii)

    相关试卷

    2022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正文:

    这是一份2022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正文,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是可用来制作豆腐的石磨,图是滑雪道的示意图,[物理——选修3-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答案:

    这是一份2022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正文:

    这是一份2021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正文,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