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题
展开
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位科学家建立了运动三大定律,构建经典力学体系(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玻尔 D.伽利略
2.下列应用实例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拦河大坝 B.茶壶 C.托盘天平 D.水银气压计
3.把漂浮在酒精面上的木块放入到水中(木块不吸水),关于木块所受浮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力变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变小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对力是否做功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人提着滑板在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走,人对滑板做了功
B.乙图中人推着货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走,人对货车做了功
C.丙图中人用力搬石头但石头仍保持静止,人对石头做了功
D.丁图中人举着杠铃保持静止的过程中,人对杠铃做了功
5.假如在地球上通过地心挖一条贯通的隧道,一个人坠入隧道,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并不考虑其它因素,这个人会( )
A.一直坠入地心,被吸住不再运动
B.一直下落,当接近地心时,开始反向运动,并从原落下的隧道口飞出
C.下落接近对面的隧道口时,又返回向原来的隧道口
D.一直下落,并冲出对面的隧道口飞离地球
6.如图所示的摩天轮是武汉的一个地标建筑——“东湖之眼”,直径达49.9米,有28个座舱,游客可以通过它看到东湖的别样之美。若小明随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小明受到的力是不平衡的
C.从最高点转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从最低点转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7.两位工人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将同样重的一袋沙子提到同一高度处,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能省力,但不能省功
B.乙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甲和乙做的有用功相同
D.甲更省力,所以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8.如图轻杆(不计杠杆重力),O为支点,物重为30N,OA:0B=1:2,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杠杆与镊子类型相同
B.图甲位置时,拉力大小为15N
C.图甲位置时,若仅增加物重,则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的变化量之比为3:1
D.如图乙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轻杆匀速提到虚线位置,拉力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9.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在它下面能挂较重的物体而不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10.小明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盆景内水面下降至低于瓶口时,瓶内的水由于 的作用而流出,使盆景内水面升高,当水面刚浸没瓶口,水不再流出,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压。
11.2021年3月12日凌晨,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七改”将填补我国运载火箭高轨轨道运载能力的空白。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推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 ,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12.如图所示是男孩荡秋千的一个瞬间,此时男孩具有的动能为E1,当男孩荡到最高点后返回,再次经过该点时,男孩具有的动能为E2,在空气阻力不能忽略的情况下E1 E2(选填“>”“ =”或“<”)。
13.国产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配备15000KW总动力,能以2-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2019年11月23日,雪龙2号完成了南极中山站附近的航道破冰任务。若此次破冰所用功率为6000KW,向前破冰行驶速度是3.6km/h,则破冰船产生的向前推力大约是 N。
三、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4.为什么同向疾速行驶的两条船不能靠的太近?
15.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怎样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怎样变化?
四、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6.请在图中画出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受力示意图.
17.如图,请作出杠杆上动力F1的力臂L1和杠杆所受阻力F2
18.两个高为0.1m外形完全相同圆柱体A、B,A密度为0.6g/cm3,B密度为2.7g/cm3,分别放置在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水深为0.2m,在甲图中画出放圆柱体A的容器中注水质量以与水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在乙图中画出圆柱体B所受浮力F与水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9.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 。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实验时,小明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6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 pa;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4)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5)小明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1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1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表示)。
2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杠杆的刻度均匀。
(1)如图甲,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乙,在A点下方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在B点下方挂 个相同的钩码。若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1格,则杠杆 端下沉。
(3)如图丙,人行走时,脚可视为杠杆,支点O位于脚掌前端,动力是小腿肌肉施加的力F,阻力是人体受到的重力G。由此可判断,人行走时,脚属于 杠杆。
21.小明为了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
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
(2)用质量不同的小球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木块。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 比较小球的动能的大小。
(3)小红认为根据乙、丙两图可以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 。
(4)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失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 的(正确/错误)。
(5)通常来说,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超载或超速,用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超载/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2题7分,第23题8分,共15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2.岳阳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使用如图的炮雾车对街道进行除尘。已知总质量为 4.8×103kg 的炮雾车在大小为 6×103N 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某平直道路匀速行驶50S。通过的路程为100m,忽略其质量变化,车轮与路面总接触面积为0.12m3。求:
(1)该炮雾车的总重力;
(2)该过程中此炮雾车对路面的压强;
(3)该过程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据报道:2021年2月8日,“海巡06”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团双柳造船基地正式下水,列编后将成为驻守我国东南沿海水域的最大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总长128.6米,型宽16米,型深7.9米,设计排水量5560吨,设计航速20节(1节1.852km/h,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续航里程1万海里,在没有外界补给的情况下能在海上巡航执法60天。求:
(1)将其他船只上的货物装到“海巡06”上后,“海巡06”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海巡06”吃水深度为4.2m时,水对船底的压强为多大?
(3)“海巡06”满载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4)若“海巡06”输出功率为 104kW ,其匀速巡航180km,需要5个小时,则此过程中它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了三大运动定律,构建经典力学体系,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分析判断。
2.【答案】B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A.拦河大坝的原理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A不合题意;
B.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面开口,底部连通,为连通器,故B符合题意;
C.托盘天平的工作原理为杠杆的平衡条件,故C不合题意;
D.水银气压计的工作原理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上面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为连通器。
3.【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木块漂浮在水中时,或者漂浮在酒精中时,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而木块的重力不变,则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选B。
【分析】根据漂浮条件分析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A.甲图人提着滑板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走,人对滑板施加了力的作用,但滑板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人对滑板不做功,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人推着货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走,人对货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货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人对货车做了功,B符合题意;
C.丙图中人用力搬石头但石头仍保持静止,人对石头施加了力,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人对石头没有做功,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人举着杠铃不动,人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杠铃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5.【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
【解析】【解答】如果忽略空气阻力,一个人坠入隧道,由于地球的重力作用,在经过地心前后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对称性知,下落到接近对面隧道口时速度为零又返回原来的隧道口,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地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而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据此分析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平衡力的辨别;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以小明为参照物,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即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小明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虽然速度不变,但是方向改变,因此不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故B正确;
C.从最高点转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明的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质量和速度都不变,则动能不变,那么二者之间不存在转化关系,故C错误;
D.从最低点转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明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小明的机械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2)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注意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即可;
(4)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7.【答案】D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甲为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省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乙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沙子的重力相同,升高的高度相同,根据W有=Gh可知,二者做的有用功相等,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中对动滑轮做额外功,而乙对滑轮不做功,根据η=W有W总=GG动+G可知,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判断;
(2)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判断;
(3)根据W有=Gh比较有用功的大小;
(4)根据η=W有W总=GG动+G比较机械效率大小。
8.【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根据图甲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该杠杆为省力杠杆;而镊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因此它们的类型不同,故A错误;
B.已知物重为30N,图甲位置时,OA:AB=1:2,且动力臂为OB,阻力臂为OA;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G×OA,
F×(1+2)=30N×1;
则拉力:F=10N,故B错误;
C.图甲位置时,原来杠杆平衡,则有F×OB=G×OA-------①,
若仅增加物重,杠杆再次平衡时,有(F+ΔF)×OB=(G+ΔG)×OA--------②,
②-①可得:ΔF×OB=ΔG×OA,
那么:ΔFΔG=OAOB=13;
即拉力的变化量与物重的变化量之比为1:3,故C错误;
D.如图乙,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轻杆匀速提到虚线位置,其力臂如图所示:
OB′为动力臂,OA′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
因为ΔOA′A∽ΔOB′B,所以OA′:OB′=OA:OB=1:3,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G×OA′,
F′×3=G×1,
F′×3=30N×1,
解得:F′=10N;
由此可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轻杆匀速提到虚线位置,拉力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求出拉力的大小;
(3)利用杠杆平衡的条件表示出拉力变化量与物重变化量的关系,从而进行判断;
(4)如图乙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轻杆匀速提到虚线位置,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找出动力臂的阻力臂,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关系,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
9.【答案】引力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在它下面能挂较重的物体而不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分析】根据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的知识分析解答。
10.【答案】重力;小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①小明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盆景内水面下降至低于瓶口时,瓶内的水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而流出,使盆景内水面升高,
②当水面刚浸没瓶口,水不再流出,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和水柱的压强之和等于瓶外大气压强,即p大气=p内+p水,因此瓶内上方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分析】①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②根据p大气=p内+p水比较瓶内气压和瓶外大气压强的大小。
11.【答案】大于;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1)火箭加速升空时,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F-G>0,即F>G,那么火箭推力大于重力;
(2)卫星脱离火箭时,由于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分析】(1)当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分析解答。
12.【答案】>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解答】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那么男孩的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即运动时间越长,机械能的损耗越多,也就是机械能越小,那么前者的机械能大于后者的机械能。在同一位置时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等。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前者的动能大于后者的动能,即E1>E2。
【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且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结合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分析解答。
13.【答案】6×106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破冰船的速度3.6km/h=1m/s;
破冰船产生的向前推力:F=Pv=6000×103W1m/s=6×106N。
【分析】根据功率的计算式P=Fv计算破冰船产生的推力。
14.【答案】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同向航行的两艘船之间水的流速大于两船外侧,船之间的压强要小于外面的压强,两艘船如果靠的太近,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两舰会挤在一起,造成危险。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同向航行的两艘船之间水的流速大于两船外侧,船之间的压强要小于外面的压强,两艘船如果靠的太近,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两舰会挤在一起,造成危险。
【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并排行驶的两船之间水的压强变化即可。
15.【答案】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因为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把压缩空气压入潜水艇的压力舱,将海水排出,潜水艇自重减小,当 F浮>G 时,潜水艇上浮;打开压力舱的阀门,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内,潜水艇自重G增大,当 F浮
【解析】【分析】根据浮沉条件可知,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受到浮力是否变化,再说明水舱内海水的流入或排出对自身重力的影响,从而说明潜水艇浮沉的方法。
16.【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它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共同作用,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静止,分析物体所受的力,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几个力.
17.【答案】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①根据图片可知,动力F1沿绳子的方向向上,从支点O作F1的作用线的垂线,从O到垂足之间的距离为动力臂L1;
②杠杆受到的阻力F2由物体的重力产生,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分析】(1)力臂是从杠杆的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18.【答案】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①圆柱体A密度为0.6g/cm3,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则在缓慢注水的过程中,圆柱体A会漂浮,
当圆柱体A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F浮=GA,
ρ水gV排=ρAgVA,
ρ水gSh排=ρAgShA,
ρ水h排=ρAhA,
1×103kg/m3×h排=0.6×103kg/m3×0.1m;
解得:h排=0.06m=6cm,
由上述计算可知,当水深至6cm时,圆柱体A漂浮。当圆柱体A漂浮前,注水质量随着水深度h的增加而增加,由于A占有一定体积,因此水深度h增加量较快,当圆柱体A漂浮后,A跟随水面升高,此时不再占有下面水的体积,则但此时水深度h增加量缓慢,故注水质量与水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如下图所示:
②B密度为2.7g/cm3,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圆柱体B在水中处于沉底状态,当缓慢注水的过程中,圆柱体B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注水深度等于0.1m时,圆柱体B完全浸没,此时圆柱体B受到的浮力最大,之后注水深度增加,圆柱体B受到的浮力不变,则圆柱体B所受浮力F与水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如下图所示:
【分析】①将A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终A的浮沉状态。随着水的不断注入,水的深度肯定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增大的速度不同。A漂浮前,它占有一定体积;漂浮后,它不再占有下面容器的体积,据此对两个阶段深度和水的质量的变化关系进行判断。关键是通过漂浮条件计算出A开始漂浮时水面的深度,这是图像的拐点。
②将B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B的浮沉状态,进而分析B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它受到浮力的变化即可。
19.【答案】(1)不漏气;B
(2)600
(3)增加
(4)密度
(5)ρ水ℎ4ℎ2 。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是拆除软管重新安装,故选②;
(2)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p=ρ液gh=103kg/m3×10N/kg×0.06m=600Pa;
(3)根据图片可知,③中深度大,则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也大,那么得到: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 根据图片可知,实验③④中液体的密度大小不同,那么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当橡皮膜变平时,左右两侧液体压强相等,即p水=p液体;
ρ水gh4=ρ液gh2;
解得: ρ液=ρ水ℎ4ℎ2。
【分析】(1)①当U形管压强计密封性良好时,一旦橡皮膜上受到压强,则两侧液面会出现明显的高度差。
②如果还未使用时就出现高度差,那么说明软管内气压较大,此时可以拆掉软管,再重新组装即可。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计算;
(3)根据图像分析②③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即可;
(4)根据图片分析③④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5)所谓深度是从液面到研究位置的距离,当橡皮膜变平时,左右两侧液体压强相等,据此结合p=ρ液gh分析计算即可。
20.【答案】(1)右;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2)3;右
(3)省力。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杠杆的右端上翘,说明杠杆的右端轻,则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2)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2G×3L=nG×2L,解得:n=3;
②若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1格,左边:2G×4L=8GL;右边:3G×3L=9GL。比较可知,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更大,则杠杆右端下沉。
(3)根据丙图可知,当人行走时,肌肉到支点的距离更大,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相当于省力杠杆。
【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钩码产生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悬挂点到支点的杠杆长度就是力臂,通过上面的刻度可以方便的读出来。
(2)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计算。
②比较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小即可;
(3)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21.【答案】(1)A
(2)速度;木块移动的距离
(3)没有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
(4)错误
(5)超载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将机械能传递给木块,再通过木块移动距离反映它的大小,故选A。
(2)用质量不同的小球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木块。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比较小球的动能的大小。
(3)我认为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没有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
(4)我认为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二者的机械能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内能的形式存在了。
(5)实验甲和丙中高度相同,即速度相同,只有质量不同,那么说明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可以解释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大的原因。
【分析】(1)小球撞击木块,将小球的动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木块移动时克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根据W=fs可知,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则克服摩擦做功越多,那么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越大。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速度越大。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则小球的动能越大。
(3)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只改变质量。而乙和丙中,小球的高度和质量都不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4)根据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分析;
(5)根据图片分析甲和丙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2.【答案】(1)解:该炮雾车的总重力 G=mg=4.8×103kg×10N/kg=4.8×104N ;
答:该炮雾车的总重力为 4.8×104N ;
(2)解:该过程中此炮雾车对路面的压力: F=G=4.8×104N ,
该过程中此炮雾车对路面的压强: p=FS=4.8×104N0.12m2=4×105Pa ;
答:该过程中此炮雾车对路面的压强为 4×105Pa ;
(3)解:牵引力做的功: W=Fs=6×103N×100m=6×105J ;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P=Wt=6×105J50s=1.2×104W 。
答:该过程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1.2×104W 。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炮雾车的总重力;
(2)首先根据F=G计算炮雾车对路面的压力,再根据 p=FS 计算炮雾车对地面的压强;
(3)根据W=Fs计算牵引力做的功,再根据 P=Wt 计算牵引力的功率。
23.【答案】(1)变大
(2)解:水对船底的压强为: p=ρ海水gℎ=1.0×103kg/m3×10N/kg×4.2m=4.2×104Pa ;
答:“海巡06”吃水深度为4.2m时,水对船底的压强为 4.2×104Pa ;
(3)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海巡06”满载时排水量为: m=5560t=5.56×106kg ,
故“海巡06”满载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F浮=G=mg=5.56×106kg×10N/kg=5.56×107N ,
根据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F浮ρ海水g=5.56×107N1.0×103kg/m3×10N/kg=5560m3 ;
答:“海巡06”满载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5.56×107N ,排开水的体积是 5560m3 ;
(4)解:“海巡06”巡航180km,需要5个小时,其速度为: v=st=180×103km5×3600s=10m/s ,
救助船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等于牵引力,可得此过程中它受到的阻力为: f=F=Pv=104×103W10m/s=106N 。
答:此过程中它受到的阻力为 106N 。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1)“海巡06”始终在水面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将其它船的货物装上后,它的重力增大,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变大。
【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分析“海巡06”受到浮力的变化;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体gh计算水对船底的压强;
(3)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计算“海巡06”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V排=F浮ρ海水g 计算它排开时的体积。
(4)首先根据v=st计算行驶速度,再根据 f=F=Pv 计算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卷,共6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