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卷,4g,9×103g/cm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3分)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小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金属块的质量为
B. 金属块的体积为
C. 金属块的密度为
D. 金属块的密度为2.(3分)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这时应A. 向右盘中加砝码 B. 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3.(3分)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简测体积
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简测体积4.(3分)以下是某同学测量木塞体积的实验,其中四个步骤中不需要的是A. B. C. D. 5.(3分)要想尽可能一次就准确量出质量为、密度为的酒精的体积,下列四组量筒中适当的是A. , B. ,
C. , D. ,6.(3分)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A. 面积 B. 体积 C. 质量 D. 密度7.(3分)小丁找了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经查阅资料后了解到蜡块的密度大约为,他想准确测量出蜡块的密度。以下方案合理的是
A. 先用量筒测出体积,再用天平测出蜡块质量,得出密度
B. 测量体积时,用木棒将蜡块压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出体积为
C. 测量体积时,可以将蜡块放入装有适量酒精的量筒中,测出体积为
D. 以上三种方案都不合理8.(3分)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小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了俯视读数,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 )A. 小于40毫升 B. 等于40毫升 C. 大于40毫升 D. 无法确定9.(3分)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A.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B. 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
C.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
D. 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10.(3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定某液体密度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在烧中装一些水,用天测出总质量,再用记号笔在烧杯外壁和水面相平处作上记号:
③倒掉烧杯中的水。擦干烧杯,再往烧杯中添加某种液体至记号处,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④将该液体倒一部分于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⑤测出量筒中所盛液体的体积;几位同学利用上述实验步骤中的部分数据,写出了计算这种液体密度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1.(4分)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枓“碳海绵”一一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______较小,将“碳海绵”压缩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______形变选填“弹性”或“塑性”。
12.(4分)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mL.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mL。
13.(4分)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橡皮的密度。如图所示,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为 ______,橡皮的硬度比钢尺 ______。
14.(4分)测量物质的密度原理是 ______。用 ______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用 ______直接或间接测出体积。15.(4分)李丽同学家里新买了一包A4打印纸。她用刻度尺测出这包A4打印除去外包装后的总厚度,如图甲所示。该打印纸的外包装如图乙所示,上面标“500张/包”“”等字样,其中“70“表示“一张的打印纸质量是”。由此可知一张打印纸的厚度是_______________cm;该打印纸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16.(6分)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小明同学用图甲、乙、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记作
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至;
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______,液面上升至.
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木块密度______.
17.(6分)小明想测量咸鸭蛋的密度,由于咸鸭蛋无法放入量筒中,于是他找来了烧杯和足量的水水的密度,利用天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已经调好的天平,你认为他在调节天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改正错误后,他应该向 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天平才能重新平衡。
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咸鸭蛋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咸鸭蛋的质量为 ______。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将咸鸭蛋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浸没,待液面静止时,用记号笔在烧杯侧壁水面的位置做标记;
取出烧杯中的咸鸭蛋,用天平测出此时咸鸭蛋的质量;
_____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小明忘记将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表格中,只将数据写在了草纸上如图丙所示,这些数据正确的填法是 ______填选项。由此可知咸鸭蛋的密度为 ______。咸鸭蛋的质量①烧杯和水的总质量②咸鸭蛋的质量③烧杯和水的总质量④咸鸭蛋的密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18.(6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 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______,由图乙可知,酱油的体积是 ______,酱油的密度为 ______。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由图甲知,物体的质量;故错误;
、由图乙知,水的体积为,由图乙右图知,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
则金属块的体积为:,故错误;
、金属块的密度:,故错误,正确。
故选:。
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金属块的体积应等于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得出金属块的密度。
本题是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主要考查了天平读数及量筒的读数和密度的计算,都属于基础性的知识。
2.【答案】B;【解析】解:、指针偏右,说明物体的质量偏小,砝码质量偏大,所以此时不能向右盘中加砝码,故A错误;
B、指针偏右,说明物体的质量偏小,砝码质量偏大,此时应减小砝码,故B正确;
C、指针偏右,说明物体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所以可以将游码向左移少许,故C错误;
D、如果是在调节过程中出现指针偏右,才能向左移动平衡螺母,称量中不可以移动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
在调节过程中如果天平出现不平衡,应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其平衡,如果是在称量过程中出现不平衡则应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使其平衡,不可再调节平衡螺母。
出现指针偏转的不平衡状态,在调节时和称量中有着不同的应对方法,这是我们在使用天平时应特别注意的,这也是学生在使用天平时出现错误之处,应引起注意
3.【答案】B;【解析】略
4.【答案】D;【解析】解:木塞放在水中,木塞漂浮在水面上,要测量木塞的体积,采用针压法或下吊金属块法,由图可知,本题利用下吊金属块法测量木塞的体积,只用到和,不需要和,故正确,错误。
故选:。
木塞放在水中,木塞漂浮在水面上,要测量木塞的体积,采用针压法或下吊金属块法。
此题主要考查了下吊金属块法测物体体积,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C;【解析】解:酒精的体积
由选项可知和都可以一次性的测完酒精的体积,但量筒更精确。
故选:。
可以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得出体积的计算公式求出酒精的体积。根据体积选择量筒,选择的这个量筒最好能够一次性的测完酒精的体积,而且分度值尽量更精确一些。
此题主要考查量筒的选择问题。我们要能够根据已有的数据算出液体的体积,从而选择合适的量程。
6.【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知,完整面具变为残片,其面积、重力、质量都减小,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因此完整面具变为残片的密度不变。
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的应用和物质鉴别,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可解答此题。
7.【答案】C;【解析】解:
、先用量筒测量测出体积,再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会因蜡块上沾有液体使质量偏大,故不合理;
、用木棒将蜡块压入适量的水中,测出体积,此时因木棒有一部分浸入水中,所以测量体积结果偏大,故不合理;
、由于,蜡块放入酒精中会沉入底部,此时测出的体积就是蜡块的体积,故合理,不合理。
故选:。
本题是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实验原理是,故应测出质量和体积,同时注意减小误差。
此题主要考查了测量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主要对物体体积的考查,分析哪种情况下测量的体积准确。
8.【答案】A;【解析】略
9.【答案】B;【解析】
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用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密度》部分要求掌握的实验,各有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到的原理是,两种测量方法应达到理解且熟练背诵的程度。
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则石块的密度为
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测量量筒的质量是没有必要的,无用。
故选。
10.【答案】A;【解析】解:由③④得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
由⑤知液体的体积为,
则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故正确,错误;
由①②知水的质量为,
由①③液体的质量为:,
由得烧杯内液体的体积,
则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故错误。
故选:。
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量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表示出液体的密度;
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液体,称量水和液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液体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密度测量的两种方法,测量液体密度时,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采用被测液体和水的体积相同进行测量。
11.【答案】密度 ; 弹性 ;【解析】解:“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由可知,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
将“碳海绵”压缩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故答案为:密度;弹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的“碳海绵”和其它物质相比,质量最小,据此分析;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外力撤去时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本题以“碳海绵”为内容,考查了密度的特性及应用,以及对弹性形变概念的理解,难度不大。
12.【答案】0~100;10;【解析】略
13.【答案】21.2 小;【解析】解:由图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橡皮的质量是;
由生活经验可知,橡皮的硬度小,钢尺的硬度大。
故答案为:;小。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值之和;
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刻划时,表面被刻出划痕的物体硬度较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天平的读数和不同物质硬度的比较,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4.【答案】ρ= 天平 量筒或量杯;【解析】解:要测量物体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或间接测量出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天平;量筒或量杯。
要测量物体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或间接测量出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这是间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无论是测量密度,还是计算密度,都是从它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出发的。这种测量虽然是间接的,但却是最常用和最方便的。
15.【答案】0.01;;【解析】略
16.【答案】木块完全浸没;;【解析】解:测量密度需要知道质量和体积,故需要知道木块体积,故需要补充: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完全浸没,液面上升至
由图乙可知,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
由甲乙可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
由和可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即,
则木块的质量:
,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甲丙可知,木块的体积:
,
木块的密度:
.
故答案为:.
由图乙可知,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甲乙两次容器内液体的差值即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出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等式求出木块的质量,由甲丙可知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木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该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的应用,从甲乙丙中得出木块的体积和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关键.
17.【答案】null;【解析】解:由图甲可知,在调节天平过程中,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由于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改正错误后,指针将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天平才能重新平衡;
由图乙可知,咸鸭蛋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之和,即;
根据前面可知,取出鸭蛋后,水面从标记处下降,此时应该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由可知咸鸭蛋的质量是,取出烧杯中的咸鸭蛋,咸鸭蛋沾有水,质量稍大于,由图丙可知,咸鸭蛋的质量;
将咸鸭蛋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浸没,水面升高,将咸鸭蛋拿出,向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大于原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所以,,故选。
咸鸭蛋从烧杯中取出,再加水至原标记处,测得水和烧杯的质量,减去咸鸭蛋浸没水之前的水和烧杯的质量即为充当咸鸭蛋体积的水的质量;
又已知水的密度,故咸鸭蛋的体积;
所以咸鸭蛋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没有将游码移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右;;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称量物体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将咸鸭蛋取出后,再加水使其液面恢复到原标记,由水的质量变化和水的密度求咸鸭蛋的体积;
由密度公式求其密度。
值得注意的是:咸鸭蛋在浸没水中到取出后再加水至原标记处,吸水的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8.【答案】null;【解析】解: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右边,说明左侧质量略大,应旋动衡量右端的螺母,使之向左移动。
在天平的标尺上,之间有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即天平的分度值为;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空烧杯的质量,
烧杯中酱油的质量:,
量筒的分度值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
酱油的密度为。
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左;;;;偏大;烧杯内的酱油倒入量筒内时,烧杯内壁有残留,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①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使用之前要进行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与标尺左端的刻度线对齐,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②为使横梁平衡,无论是平衡螺母还是游码,相对于指针的偏转,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
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
已知烧杯和酱油的质量,烧杯的质量,可以得到烧杯中酱油的质量;已知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得到酱油的密度。
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明确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判断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题主要考查了天平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对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读数方法,求出酱油的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当堂检测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后复习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