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声的世界(A卷)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声的世界(A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沪科版)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 一、单选题1.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由扬声器发出,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有传递信息和传播能量的作用,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正确;C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D错误。故选B。2.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 B. C. D.【答案】D【解析】声音都在海水中传播,所以速度相同,根据公式可知,当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长,由题知,所以,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答案】D【解析】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拨动时振动的频度越慢,音调越低,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会场,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故B错误;C.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利用回声定位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A【解析】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声,但振幅较小,难以观察。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振动的音叉弹开,幅度较大,现象明显,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那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答案】A【解析】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CD错误.6.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答案】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跟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解析】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用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改用小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即钢尺会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故选C。7.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答案】A【解析】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由图可知,A距离鲸鱼较近,B距离鲸鱼较远,因为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故选A。 8.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A.鼓面的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与敲击鼓面的快慢无关,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的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的响度无关,故B错误;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这一现象说明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9.“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师生宣誓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师生宣誓的声音是由师生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音色是由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音色也不相同,故C错误;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10.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答案】B【解析】A.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考场周围大声播放音乐,影响考试,所以属于噪声,故A错误;B.禁止鸣笛是为了避免噪声的产生,所以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正确;C.固体也能传声,所以关闭门窗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理想的安静环境噪声在30dB~40dB之间,故D错误。故选B。11.如图是汽车利用超声波倒车的情景,该情景说明( ) A.超声波就是电磁波B.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声源的振动C.该情景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倒车时,汽车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那是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答案】C【解析】A.超声波属于声波,故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的产生需要声源的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C.倒车时汽车遇到障碍物,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D.超声波是指的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人耳听不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速等于光速【答案】A【解析】A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故A正确,B错误;C.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D.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故选A。13.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 1 金属管做的传音筒, 有图 2 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 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 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D.甲声源比乙声源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答案】B【解析】A.甲、乙、丙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路径相同,传播介质也相同,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同,根据可知,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一样,故A错误;B.由图2甲丙的波形图可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声音响度相同,故B正确;C.金属管是中空管,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金属管和管内空气,故C错误;D.由图2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故D错误。故选B。14.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的反射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答案】B【解析】人站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内说话,其他人可以在壁内的任何位置听到他的多次说话声,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利用声音的反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5.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A.能听到声音,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C.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D.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答案】B【解析】月球上是真空,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敲击音叉,音叉可以振动,音叉接触音叉,音叉的振动会引起乒乓球被弹起。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听不到声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6.如图所示,小陈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A【解析】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填空题17.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 振动 音调【解析】[1]拨动尺子时,尺子会振动发出声音,所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振动频率影响声音的音调。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调也不相同。18.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小来反映音叉 。如果敲击音叉的力度变大,音叉轻触乒乓球时,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 。【答案】 振幅的大小 大【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的振动幅度太小,不便于观察,将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发声的音叉振动将乒乓球弹起,将音叉的振动放大,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小来反映音叉振幅的大小,采用了转换法。[2]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小来反映音叉振幅的大小,当敲击音叉的力度变大时,音叉振动的幅度变大,所以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19.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是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 控制噪声的;“鱼群感觉不到”说明声音的 (填乐音的三要素)很小。 【答案】 声源处 响度【解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鱼群感觉不到”指的是鱼群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响度小。20.如图所示,观察音叉和长笛声音波形可以知道,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与 (选填“响度”或“音色”)相同, (选填“响度”或“音色”)不同。 【答案】 响度 音色【解析】[1]比较图中音叉和长笛的声音波形图,二者波形的振幅和频率都相同,因为声波的振幅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声波的频率高低影响声音的音调,所以二者发出的声音响度和音调都相同。[2]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比较图中二者的声音波形可知,音叉的声音波形变化单一,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现;长笛的声音波形中,一个“大波”后紧跟着一个“小波”,说明二者的音色不同。21.两位同学用纸杯和棉线制成了如图所示的“土电话”。他们站在相距较远的地方,在不使用“土电话”时,其中一位同学小声讲话,另一位同学听不见;使用“土电话”时保持声音大小和距离与上次 进行通话,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这说明了 (选填“固体”或“气体”)能传播声音。【答案】 相同 固体【解析】[1][2]实验中,需要保持声音大小和距离与上次相同进行通话。由题中的实验现象可知:纸杯和棉线能传播声音,即固体能传播声音。22.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超声波的,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 (选填“高于”或“低于”)20000Hz的声音。如图所示,这是超声波清洗机,把眼镜放入其中,利用超声波可以把眼镜上的污物清洗下来。此现象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答案】 高于 能量【解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而人耳听不到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2]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洁眼镜时,声波可以作用于眼镜表面的污物,使污物脱离眼镜,所以可以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三、简答题23.人们在挑选西瓜时,往往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较清脆,是生瓜;声音较沉闷,则是熟瓜,请解释为什么?【答案】见解析【解析】挑选西瓜时,往往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较清脆,说明声音的音调高,就知道是生瓜;声音较沉闷,说明声音的音调低,就知道是熟瓜,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四、实验题24.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一部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另一部手机拨打瓶内的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瓶内手机的铃声;(2)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拨打瓶内的手机,他听到瓶内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选填“铃声变弱”或“铃声变强”);(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能 铃声变弱 见解析【解析】(1)[1]当没有抽气时,有传声的介质,所以能听见手机铃声。(2)[2]当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由于基本没有传声介质,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比上次声音变小。(3)[3]由(1)(2)进而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5.佳怡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如左图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在本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2)如中间的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 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如图所示,实验推理可以得出真空 。 【答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不能传声【解析】(1)[1]由题意可知,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即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由于音叉的振动幅度较小,不易观察,所以借助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泡沫塑料球将会明显摆动,从而说明音叉振动,所以在本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3]由题意得,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了左边,即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3)[4]由题意得,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 逐渐抽出其中空气,空气逐渐减少,发现铃声明显减小,因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26.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闹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闹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依次将各种材料盖在闹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钟声的距离/m2.12.83.75.21.2(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大/小)的原理;(2)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材料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3)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你认为 (蓬松多孔/平整光滑)的材料隔声效果好。【答案】 小 袜子 蓬松多孔【解析】(1)[1]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2)[2]实验中,听不见钟声的距离越短,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反之隔音性能越差,由小华记录的数据可见,材料隔音性能最好的是袜子,隔音性能最差的是塑料袋。(3)[3]由实验可知,袜子的隔音效果最好,袜子表面粗糙、多孔,由此可知,蓬松多孔的材料隔声效果好。27.如图所示,用塑料尺子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把尺子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塑料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幅度与快慢。 (1)本实验中应该听 发出的声音(选填“A”或“B”)。A.塑料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B.塑料尺拍打桌面部分振动(2)实验时,保持拨动塑料尺的力度不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就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选填“高”或“低”)。(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 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4)钢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进耳朵,引起鼓膜 ,人便听到声音。(5)实验中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 。【答案】 A 慢 低 音色 空气 振动 钢尺振动得太慢,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解析】(1)[1]把塑料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部分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A。(2)[2][3]实验时,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越难振动,所以振动越慢,振动的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3)[4]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振动的材料不同,所以声音的主要差异是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4)[5][6]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空气中传播,所以钢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进耳朵,然后引起鼓膜振动,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5)[7]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频率较低,为次声波,人听不到次声波。 五、计算题28.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 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 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少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威海。 【答案】(1)68m;(2)0.75h【解析】解:(1)根据公式 可得,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2)由标志牌可知,从标志牌到威海的距离是45km,该路段限速为60km/h,根据公式 可得,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少需用时答:(1)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68m;(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少需用0.75h才能到达威海。29.如图所示,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2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 【答案】1500m【解析】解: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答: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为1500m。30.火车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108km/h,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司机在鸣笛2s后听到自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1)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2)当听到自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又是多少?【答案】(1)370m;(2)310m【解析】解:(1)声音的是传播速度为v声=340m/s,时间t=2s,火车的速度v车=108km/h=30m/s由可知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2s=680m火车的路程为s车= v车t=30m/s2s=60m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2)听到自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L2=L1-s车=370m-60m=310m答:(1)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370m;(2)当听到自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为31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声的世界(培优真题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声的世界培优真题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声的世界培优真题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声的世界(B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B卷提升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B卷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考点讲义】(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单元 声的世界 单元考点讲义,文件包含期中单元考点讲义速记清单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声的世界单元考点讲义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考点讲义速记清单沪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声的世界单元考点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