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A)班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77963/0-16966737527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次月考(A)班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77963/0-16966737527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次月考(A)班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77963/1-16966737533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第一次月考A班试题docx、第一次月考A班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A)班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语文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其一)》)(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3)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5)欲为圣明除弊事, !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道德经》中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能几于道”,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能润生命,亦能养德悟道。请你写出九上第三单元中含有“水”字的一句古诗词 (7)在古诗词中,月亮,一般指思乡,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 ”;杨柳,因“柳”与“留”谐音,一般指离别,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 ,何人不起故园情”;子规,象征凄惨的氛围,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闻道龙标过五溪”等。(3分)2.参考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将登太行雪满山”和“雪拥蓝关马不前”中“雪”的暗示含义。(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对(1)guǎng mào 宇宙的向往, 于中华民族之魂。苍穹之外,寄托着华夏儿女的无限遐想。随着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飞天梦得到了进一步实现。靠着自力更生,中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着陆、空间站建造陆续化为现实。这些成就 的是几代航天人的心血,汇集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通过航天事业开拓者 的探索,(2)zī zī bùjuàn的钻研,谱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丽诗篇。未来,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永(3)chù lì寰宇间,在岁月淬炼中熠熠生辉。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guǎng mào( )(2)zī zī bùjuàn( )(3)chù lì(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种植 汇聚 风餐露宿 B.根植 凝聚 风餐露宿C.种植 汇聚 筚路蓝缕 D.根植 凝聚 筚路蓝缕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航天事业开拓者 的探索,(2)zī zī bùjuàn的钻研,编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丽诗篇。 B.航天事业开拓者通过 的探索,(2)zī zī bùjuàn的钻研,编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丽诗篇。C.航天事业开拓者 的探索,(2)zī zī bùjuàn的钻研,谱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丽诗篇。D.航天事业开拓者通过 的探索,(2)zī zī bùjuàn的钻研,谱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丽诗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材料一】 近几年,微短剧逐渐走向风口,在影视行业占据一席之地。每集只有三分多钟,截至2022年9月30日,长短视频平台共上线13000多部微短剧,2022年微短剧总分账体量达2.5亿元以上。【材料二】从创作逻辑上来说,微短剧的构成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并不是单纯的影视剧情节切片,再发展剧情,自始至终保持着强冲突、强反转的模式。 (摘编自《大众日报》)6.为【材料一】拟写标题,不超过16字。(2分) 7.请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微短剧”的时代特色。(2分)例句:在“微”中彰显时代大主题; 在“短”中 ; 在“剧”中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6分)8.某班为了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准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四位同学按要求初步确定了演讲稿的标题,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伟人和英雄都有可亲可爱的一面——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B.散发着浓浓“京味儿”的语言——《骆驼祥子》语言特点探究C.鲁迅最富生活情趣的一组散文——读《朝花夕拾》有感D.博学多才、冲动鲁莽的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探究9.学校“读书会”举办“青春书海第一帆”名著推介活动。你作为社团负责人,建议他们先阅读下面的哪一部名著。请你参考示例,结合阅读体验,简述推荐理由。(4分)A.《艾青诗选》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我推荐先阅读《朝花夕拾》。因为这部书写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书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和藤野先生方正,博学、严谨,就像我们的初中老师令人尊敬;雪地捕鸟、养隐鼠等情节,读起来童趣盎然,让我们觉得读经典作品并不困难;同时,从书中还能学到不少写人记事的方法,对初中阶段的写作十分有帮助。二.阅读(4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越明年( )(2)南极潇湘( )(3)先天下之忧而忧(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乙】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⑧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⑨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强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⑩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注】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汉沔:汉江、沔江。⑤浸灌:水势浩大。⑥清河:张君(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黄州。⑧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⑨篷户瓮牖:篷户,用篷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⑩乌:哪里。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览观江流之胜/射者中,弈者胜 B.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C.始得平地/蒙乃始就学 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14.【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 、 于一体,都体现出了古人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但两文“乐”的内涵不同,【甲】文之“乐”是______________,【乙】文之“乐”是______________。(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立足文化根基,打造古镇特色品牌孟繁哲①“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升温,各地古镇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放眼望去,处处是排起长龙的小吃摊位和“今日客满”的民宿招牌。然而,面对旺盛的旅游需求,古镇同质化现象让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感到失望。大同小异的外观设计,千篇一律的制式产品,连商业业态都有些雷同,烤肉、酒吧、网红奶茶、手工银饰……你有我有大家都有。如何立足文化根基打造特色品牌,让游客走了之后还想再来,是不少古镇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②部分古镇越来越相似,并非历史遗留或自然形成,而是不合理商业开发的结果。古镇需要开发,才能更好满足游客需求。但一些新开发的古镇,未能处理好商业化和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只是照搬照抄已有商业模式,不注重挖掘自身文化内涵,导致景区里只能看到批量生产、脱离地域属性的旅游产品,看不到有活力、有特色的文化产品,让游客失去新鲜感。③如今,许多游客到古镇等文化景点旅游,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拍照留念,而是希望进行文化体验游、沉浸式旅游。人们想看到古镇历经岁月洗礼留下的历史记忆,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欣赏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讲,避免古镇同质化发展,需要统筹处理好古镇发展定位与文旅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④要把游客吸引来,留下好口碑,各地古镇要在彰显文化独特性方面下更多功夫。古镇居民是古镇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让古镇有了独特的生活气息、持久的文化吸引力。比如,乌镇之所以能长盛不衰,除了本身景致优美之外,还在于当地把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当作重要的财富精心呵护,并对当地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层次挖掘。一些古镇为了实现商业功能迁走当地居民,反而失去了文化之根、独特之美。把古镇原来的居民留住,把传统的生活方式留住,找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商业开发才能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形成良性循环。⑤人们总是希望在旅途中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对于有一定文化底蕴和开发历史的古镇而言,要想避免让游客陷入审美疲劳,除了找准自身特色,还要结合已有文化属性不断推陈出新,为游客提供新的体验。周庄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古镇之一。近年来,面对全国各地古镇类景区的激烈竞争,周庄依托江南的夜文化,以光影科技、艺术设计点亮古镇,打造夜游品牌,助力景区向休闲度假基地转型。在当前的文旅市场,复制他人的商业开发模式绝非长久之计,已经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古镇,也要继续创新,以此赢得更多回头客。⑥古镇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用好这笔资源,既能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也能满足游客旅游度假的需求,还能为保护古镇历史文化提供资金支持,是多赢之举。把握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良性商业开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古镇定能让当地居民诗意地栖居,也能让远道而来的人们体会到“诗与远方”的美好。15.下列对文章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由“五一”假期古镇旅游的现状引出论题,能够引发读者的同感和思考。B.文章在分析了部分古镇越来越相似的原因后,提出解决办法,论证思路清晰。C.文章④⑤两段提出观点后,分别列举乌镇、周庄的事例,增强了论证说服力。D.文章最后一句从保护古镇资源的角度,总结出本文中心论点,照应文章标题。16.关于古镇发展问题,本文讨论的三个问题是什么?。(3分) 17.古镇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用好这笔资源,谈谈你的看法?(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两株桂花苗吕善景①去年秋天,我在网上看到有卖桂花树苗的,图片十分诱人。盆栽的桂花树,碧绿的球体上分布着金黄的桂花,似乎隔着手机屏幕就能闻到那浓郁的扑鼻而来的香味。我情不自禁地用微信付了16元,买了两棵,栽在两个花盆里,放在我的办公室里,希望它枝繁叶茂,桂花飘香。老师一进门,就可以闻到桂花香,那该多好啊!②两棵小树苗像两根细细的筷子一样矗立在两只花盆里。有几片叶子明显是快递运输时给弄伤了,正有气无力地耷拉着。由于它们目前的丑陋,我没有把它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没有让它们与电脑、打印机、煮茶壶等放在一起,就直接把它们放置在阳台上了。 ③一个冬天过去了,两棵小树苗没有生长的迹象。叶子枯萎,叶尖处有的变成了白黄色,细筷子一样的树干也泛着白光。我感觉它们是要死了。有时我自己打趣说,校园是一方净土,我们师生都没有感染上“甲流感”病毒,难道你们两个中枪了?随它们去吧,不就是16元钱买来的吗?④有一天,擅长养花的卢主任看到我的杰作,说:吕老师,小树苗要旱死了,该浇水了。我才想起来给两棵小树苗浇水。我拎起塑料桶,去卫生间灌满水,拎回来就往花盆里倒水,直到水从花盆的边缘上溢出来,我才罢休。花盆的水面上冒着气泡,我似乎听到小树苗“咕嘟、咕嘟”的喝水声。一会功夫,花盆底部就流出了水。估计,这是小树苗喝饱水了。看来,我真的不会养花,以前要把花树旱死,现在又将它淹死。不管它们了,要死要活,看它们的造化了,我是尽力了。⑤过了一段时间,小树苗依然显出枯萎的模样,像深秋田野里的两株枯草。我再看看旁边的主任养的花,那才叫“花”:叶子绿油油地发着润泽之光,可以照出绿影;那花朵,或含苞窥探,或姹紫嫣红,或娇羞欲滴,美极了!我想把自己养的两棵小树苗,连根拔起,扔进垃圾桶!但又想想,自己已经为它浇水了,再等几天看看。如果还没有生命的迹象,那就杀无赦,连根拔起扔进垃圾桶,就再不用牵挂了。⑥没有想到的是,刚过几天,我再去看看,左边花盆的小树苗在一片叶子和躯干连接处,竟然冒出黄黄的红红的嫩芽!我欣喜万分,兴奋地想用手指头抚摸一下那黄红的嫩芽。忽然我心里的一个声音大喊道:住手!那么柔弱的嫩芽要被你摸掉的!我赶忙把手缩回来。再看看右边的小树苗,依然是枯焦的样子,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估计不是早就旱死了,就是被我淹死了。这时候,我又一次想把右边的小树苗连根拔起,扔到垃圾桶里去。但看着那几片叶子虽已枯黄,隐隐约约的叶脉中还存在一丝绿意,它似乎在做着一个朦胧的绿色的梦,我就改变了注意。如果我连根拔起,它的根须一定“嘎嘣嘎嘣”断裂,于根是痛苦的,于我也是残忍的。如果它的叶脉完全枯黄了,估计它就真的没有生命了,到那时,它就不再痛苦,我也就可以坦然地连根拔起了。想到这里,我就没有对它痛下杀手。⑦又过了四五天,又一个奇迹让我瞪大了眼睛。右边的小树苗,也像左边的小树苗那样也有了生命的迹象了!它那黄红的小芽害羞地看着我,似乎在说:主人,我也要活下去!我专注地看着那黄红凝成的小精灵,心里隐隐作痛。幸亏我多了一些耐心,否则这个小生灵就会依依不舍地离开与它朝夕相处的花盆,离开它左边的兄弟,来到垃圾桶里。它最后的结局,不是被腐土掩埋,永不见天日,就是被村妇当柴火捡到家里,在熊熊燃烧后的火光中化为袅袅炊烟,含恨离开人间,泪洒人间!我又庆幸自己似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圣者,一颗包容之心与日月同光,一段耐心历程重塑了生命。⑧两棵小树苗给我上了一课。从此以后我会善待我的学生,尤其是要善待那些还在学习中苦苦挣扎的学生。(选自《吕善景散文集》)18.根据文章内容,填表格。(2分)时间两棵树苗的状况我的感受一个冬天过去了没有生长的迹象 随他去吧(我是尽力了)过了一段时间依然显出枯萎的模样(1)刚过几天左边花盆的小树苗竟然冒出黄黄的红红的嫩芽欣喜万分又过了四五天右边的小树苗也有了生命的迹象了(2) 19.写出下面三句话的言外之意。(3分)(1)“我专注地看着那黄红凝成的小精灵,心里隐隐作痛”中“小精灵”表现“我”的惊讶赞叹;(2)“不管它们了,要死要活,看它们的造化了,我是尽力了。”(3)“它那黄红的小芽害羞地看着我,似乎在说:主人,我也要活下去!”20.赏析句子。(4分)(1)同事一进门,就可以闻到桂花香,那该多好啊!(从描写人物的角度)(2分)(2)但看着那几片叶子虽已枯黄,隐隐约约的叶脉中还存在一丝绿意,它似乎在做着一个朦胧的绿色的梦。(赏析加点的词)(2分)21.作者说“两棵小树苗给我上了一课”。作者从两棵小树苗身上学到了什么?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5分)三.作文(50分)22.南海风云、台海状况、俄乌战争、华为芯片、杭州亚运会、国庆8天假、“小犬”台风等,扑面而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家国情怀。你比较关心的是什么?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75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拟写下联,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A)卷 (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默写古诗文, 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训练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古诗文,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按照要求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