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78044/0-16966755719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范读课文,强调生字的音,师生共同正音,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评,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读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马说》教学设计仁寿县始建镇初级中学校:李志刚核心素养:读准本文中生字的音。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领会文章的寓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重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过手。记背课文。教学难点: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讨交流法、讲练法教学过程:一、由“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话题引入新课。二、教师范读课文,强调生字的音。 三、师生共同正音、断句。1.祗( zhǐ )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pián)死于槽枥(cáo lì)之间。3.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4.食( sì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才美不外见( xiàn )。 6.其真无马邪( yé )。四、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五、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评。六、抓住本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1.祗辱于( 同“只”,仅 ) 2.食马者(同“饲”,喂 ) 3.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 4.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才”,才能 ) 5.虽有千里之能(即使 ) 6.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名作动 ) (有时 ) 7. 不以千里称也(因为 )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 8.虽有千里之能(能力 )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 9.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动 ) 执策而临之(鞭子,名) 七、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 千里马:指人才 伯 乐:批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最终的命运如何呢?(用文中语句回答)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造成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语句回答)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造成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语句回答)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懑之情。八、读书感悟:学习《马说》一文之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教育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写下来并在班上进行交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正课学习,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马说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指导提示,讲解要点1,讲解要点2,讲解要点3,讲解要点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