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第一单元阅读训练(答案与解释)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部编版

    2、第一单元阅读训练(答案与解释)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部编版第1页
    2、第一单元阅读训练(答案与解释)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部编版第2页
    2、第一单元阅读训练(答案与解释)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部编版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第一单元阅读训练(答案与解释)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第一单元阅读训练(答案与解释)五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共3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训练
    (答案与解释)
    阅读理解。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1.请在选文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下列选项中与画“ ”的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恰到好处 B.适可而止 C.过犹不及
    4.选文是赞美白鹭的,但选文第二自然段插入了对白鹅、朱鹭、苍鹭的描述,这是运用 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答案】1.长   短   白   黑 2.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3.A 4. 对比 通过对比更形象地突出了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突出了白鹭的美。
    【解析】1.本题考查了课文的背诵。
    选自《白鹭》。课文原句: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对于中心句的辨析。
    中心句即是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或表现主题的句子。一般处在句首或句尾。本语段主要写了白鹭颜色和身段的大小。所以首句是中心句。即: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3.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词语辨析。
    恰到好处:(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由“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可知,本段讲了白鹭的外形恰到好处。
    4.本题考查对比写法。
    短文第②自然段“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将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作比较,是为了突出了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白鹭是一首 的诗。
    色素的 , 的大小,一切都很 。
    太大而 ,(      )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    )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 了。
    (      )白鹭却(      )它的常见,(      )被人wàng què了它的美。
    那 ,那 ,那 ,那 , 则 ,
    则 , 则 , 则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在bō li kuàng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jìng xiá。
    晴天的qīng chén,每每看见它gū dú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 yōu rán。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wàng shào吗?
    huáng hūn 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 ēn huì。那是 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       
    或许有人会感到 ,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5.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适宜yí  yí       长喙 yuán huì       玻璃框kuāng kuàng
    黛之dài hēi      镶嵌qiàn qì        镜匣jiá xiá
    嗜sì shì好       清澄chéng dèng 铿锵kēng jiān qiāngjiàng
    按要求填一填。
    7.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孤独——( )      嗜好——( )      或许——( )      悠然——( )
    8.在文段“ ”上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关联词语。
    9.“嗜好”的意思是“ ”,白鹭的“嗜好”是 。
    10.“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是怎样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这幅画的“镜匣”就是 。
    11.作者认为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来回答)
    12.“美中不足”的意思是 。选文中的“不足”指的是 。
    13.“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
    作者 。
    14.上面文段描绘了三幅关于白鹭的优美的图画,画名分别为 、 、 。
    15.你从 ,体会到“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答案】
    5. 6.yí     huì    kuàng
    dài    qiàn     xiá
    shì   chéng   kēng qiāng 7. 孤单 爱好 也许 悠闲 8.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白鹤  嫌生硬  寻常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  嵌  清澄   美中不足
    即使  也  然而  因为  而 9. 爱好和习惯 晴天的清晨,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 10.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
    清水田 11.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2. 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白鹭不会唱歌 13. 反问和比喻 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14. 水田钓鱼 枝头闲立 空中低飞 15.白鹭的外形美、觅食、停息、飞行的姿态美

    【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忘、框、悠”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适宜:[shì yí]合适;相宜。
    长喙:[cháng huì]1.长嘴。比喻说空话或搬弄是非。2.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
    玻璃框: kuàng
    黛之:dài
    镶嵌:[xiāng qiàn](动)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镜匣:[jìng xiá]通常指小型的,盖可以开合的盛梳妆用品的匣子,且配备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
    嗜好:[shì hào]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他没有别的~,就喜欢喝点儿酒。  
    清澄:[qīng chéng](形)清澈;澄澈:湖水~。
    铿锵:[kēng qiāng](形)形容声音和谐响亮:~有力|音调~。
    7.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识记能力。
    孤独:(形)独自一个;孤单。近义词:独立、零丁、孤苦、孑然、独处、孑立、落寞、孤立、伶仃、寂寥、孤傲、孤寂、寥寂、单独、寂寞、孤单。
    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近义词:爱好、喜欢、喜好、喜爱、癖好。
    或许:(副)也许;有可能。近义词:只怕、或者、大概、或然、能够、恐怕、也许、可能。
    悠然:悠闲的样子。近义词:悠闲、清闲、安闲。
    8.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白鹭》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出自课文《白鹭》语段: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9.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嗜好”的意思是特别爱好。白鹭的“嗜好”是清晨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
    10.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原文: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是: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
    这幅画的“镜匣”就是清水田。
    1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原文“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可知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1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美中不足”意思是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原文: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选文中的“不足”指的是白鹭不会唱歌。
    1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及仿写句子,仔细读句子分析作答。
    从句子的“吗”及问号可知这是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句中把“白鹭”比作“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表达的意思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使句子语气表达更强烈,强调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14.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加标题的能力。
    阅读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可知,这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钓鱼的画面,故标题可为“水田垂钓图”。
    阅读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可知,这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站立于小树绝顶望哨的画面,故标题可为“树顶望哨图”。
    阅读句子“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可知,这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低飞的画面,故标题可为“空中低飞图”。
    1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白鹭,一种普普通通的鸟,经过郭沫若这位大作家寥寥数笔的描摹,就显得那么动人,那么栩栩如生。在作家的笔下,“白鹭是一首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然没有浓妆淡抹的词藻,显得那样的朴实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同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作者先是拿白鹭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色素配合的适宜,身段大小的适宜,什么是美?美就是恰到好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不是吗?白鹭“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这里化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人家是写绝代佳人,可作者却恰到好处地嫁接于白鹭身上,且居然觉得正好,真让人惊叹白鹭的独特之美了!自然,那些美丽的白鹤、朱鹭、苍鹭定会自叹不如了。


    阅读。
    白鹭(节选)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6.这几段话的作者是(    )
    A.徐志摩 B.郭沫若 C.闻一多
    17.这三幅画面里的白鹭各是什么样子的?分别具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填写在表格里)
    时间或地点
    白鹭的样子
    白鹭的特点
    清水田里


    晴天的清晨


    黄昏的空中


    18.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段话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B.“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悠然。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说明村民对白鹭有恩。
    D.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答案】16.B 17. 站着钓鱼 和谐自然 枝头闲立 悠闲舒适 低飞 生机勃勃 18.C

    【解析】16.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
    课文《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故选B。
    1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可知,在清水田里,白鹭是站着在钓鱼,此时的白鹭是和谐自然的,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
    由“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可知,在晴天的清晨里,白鹭是站立于小树的绝顶,此时的白鹭是非常悠然的。
    由“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可知,在黄昏的空中,白鹭是低飞着的,此时的白鹭是是生机勃勃的,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18.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正确。这几段话分别描绘了白鹭清田独钓图、清晨放哨图、黄昏低飞图。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B.正确。“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中“这”指代的内容是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够让人提心吊胆了,可白却处之泰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悠然。
    C.不正确。“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乡居生活中,偶见白鹭低飞能领略白鹭与乡野的和谐悠然之美,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恩惠。并没有说明村民对白鹭有恩。
    D.正确。选文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来体现白鹭的美。静态描写,描写了白鹭静静地站在树上的样子,表现了白鹭的静态之美,悠闲地姿态。动态描写,描写了白鹭的飞翔,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表达出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外阅读。
    鸟(节选)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③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④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9.作者开头就交代“我爱鸟”。短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20.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用排比句式排除了麻雀和乌鸦,再刻画林中的鸟鸣。
    B.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鸟的声音的喜爱和欣赏。
    C.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不同的鸟鸣的特点。
    D.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鸣的清脆、嘹亮和悦耳。
    21.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22.请用“~~~”在文中画出描写鸟的身躯俊俏的句子。
    23.“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9.从爱鸟的声音、爱鸟的形体两方面。 20.A 21.承上启下,将描写从鸟鸣转向鸟的形体。 22.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23.作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以往美好生活的思念和向往。

    【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0.本题考查的是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分析和描写手法的分析,仔细分析文章和四个选项,可以得出错误的是用排比句式排除了麻雀和乌鸦,再刻画林中的鸟鸣。
    21.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语句的分析和理解,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句话位于文章的中间,所以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将描写从鸟鸣转向鸟的形体。
    22.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在原文中找出答案即可。
    2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以往美好生活的思念和向往。

    课外阅读
    海鸥
    ①沙滩上,一群海鸥在用橘黄色的小嘴啄脖子上的羽毛,尖嘴在身上蹭蹭,再啄啄再蹭蹭,走到有海水的地方,抖一抖,嘴往水里轻轻一点,回头再啄蹭一番。相互对看一下,让对方当自己的参谋,迎着太阳望望远方的海,抖擞抖擞精神;迎风吹吹稍有凌乱的羽毛,理顺。②面朝大海梳洗打扮,如对镜梳妆。黄黄的嘴巴,白白细羽的脖颈,灰白的身体,尾巴尖上恰当的一抹黑,多么典雅的装束。小小的桔红色爪子,轻轻点跳、弹跳,把沙滩当成了大舞台,自由跳出轻盈又有节奏的舞蹈,跳一曲海之恋,鸥之情。
    海面上,成群的海鸥星罗棋布,一会扎个猛子,一会潜一下水,有一对远离了鸥群,潜水嬉戏,双宿双飞很甜蜜。多数海鸥安静地漂在那儿,享受阳光海风,小小的头偶尔抖动一下。忽而又展翅高飞,一只飞起来,两只开始扇动翅膀,紧接着一群开始起飞,盘旋、鸣叫!张开的翅膀让人看到了它更优美的舞姿。白白的肚皮,一会儿翻转过来,灰白的翅膀又迎面而来,待你抬头看时,它已展翅回旋到海的上空。
    多美啊!这海上的精灵,与海绘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常叫人留恋海边。
    远望,阳光的道道光束始终对着起飞的海鸥,像追光灯一样照耀它们。③海风一下下轻抚,把金片吹散合拢,又合拢吹散,在闪闪的光芒里,海鸥展翅高飞!
    2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
    25. 句①抓住了海鸥的 进行描写,让人感受到这些小家伙们的 和 。句②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鸥 时的样子。
    26.对句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海风一吹,把金片吹散合拢,又合拢吹散,描写了海鸥在金片上飞舞。
    B.“轻抚”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风的温柔;“金片”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海鸥的羽毛比作金片,写出了海鸥在阳光下美丽的样子。
    C.读这句话,眼前浮现的是阳光下海鸥展翅高飞的优美画面。
    27.想象画面。
    读第一自然段,眼前浮现的画面是沙滩上 ;读第二自然段,眼前浮现的画面是海面上 。

    【答案】24.形容海鸥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25. 动作 可爱 淘气 拟人 清理羽毛 26.A 27. 一群海鸥梳理羽毛 海鸥翻飞

    【解析】24.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字词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字词的意思。根据语境来理解“星罗棋布”形容海鸥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2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描写方法的理解及修辞方法的判断。句①中“啄”“蹭蹭”“抖一抖”等动词可知本句抓住了海鸥的动作进行描写,句②“梳洗打扮”是人的动作,吧海鸥拟人化,所以运用了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海鸥清理羽毛时的样子
    26.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③海风一下下轻抚,把金片吹散合拢,又合拢吹散,在闪闪的光芒里,海鸥展翅高飞!这句话中,“轻抚”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风的温柔,“金片”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吧海鸥的羽毛比作金片,写出了海鸥在阳光下美丽的样子,读完这句话,眼前浮现的是阳光下海鸥振翅高飞的优美画面。因此海风一吹,把金片吹散合拢,又合拢吹散,描写了海鸥在金片上飞舞。这个解释错误。故选A
    27.考查根据短文内容想象画面。第一段从“沙滩上,一群海鸥在用橘黄色的小嘴啄脖子上的羽毛,尖嘴在身上蹭蹭,再啄啄再蹭蹭,走到有海水的地方,抖一抖,嘴往水里轻轻一点,回头再啄蹭一番。相互对看一下,让对方当自己的参谋,迎着太阳望望远方的海,抖擞抖擞精神;迎风吹吹稍有凌乱的羽毛,理顺。面朝大海梳洗打扮,如对镜梳妆。”看出沙滩上一群海鸥梳理羽毛的画面;海面上海鸥翻飞的画面。


    白鹭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28.这几段话的作者是(    )。
    A.徐志摩 B.郭沫若 C.闻一多
    29.用小标题分别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
    、 、 。
    30.这三幅画面白鹭各是什么样子的?分别表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简单词语概括,填写在表格里。)
    清水田里


    晴天的清晨


    黄昏的空中


    31.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几段话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B.“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优秀。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说明村民对白鹭的一种恩惠。
    D.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答案】28.B 29. 白鹭钓鱼图 白鹭瞭望图 白鹭低飞图 30.水田钓鱼  枝头闲立
    和谐自然  悠闲舒适  生机勃勃 31.C
    【解析】略


    课外阅读。
    鸽子
    这是一只(非常  特别)漂亮又可爱的鸽子。它全身(披着  穿着)灰褐色的羽毛,嘴尖尖的,嫩黄嫩黄的,上面还有一撮灰褐色的绒毛。它眼睛虽然很小,但滴溜溜地转动着,显得特别有神。鸽子翅膀上的羽毛有点特别,灰褐色上罩着一层绿莹莹的(色泽  光泽),在太阳光的(反射  照射)下,一闪一闪的。这时鸽子张开了翅膀,呼扇了几下,看上去真像两把五颜六色的扇子,美丽极了。鸽子的脚是红色的,爪子尖尖的,脚踝上还套着一个塑料圈。听老师介绍说,那是脚套,是信鸽的(标志    象征)。
    32.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用“___”画出来。
    33.作者是按照 、 、 、 和 的顺序来介绍鸽子的。
    34.请写出短文的中心句。

    35.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并写出第二层的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非常  披着   光泽   照射   标志 33. 羽毛 嘴 眼 翅膀 脚 34.这是一只非常漂亮又可爱的鸽子。 35.第一句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第二层写鸽子的样子既美丽又可爱。

    【解析】32.考查了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非常、十分”为近义词,非常比十分程度更深,选"非常”更合适。 “穿着、披着”穿着:是指将衣物套在身上,披着是指盖在背上等,结合信鸽的体态,用“披着”合适。“特别、特殊”近义,都有不一般的意思;“特别”有“尤其”、"格外”、 “特地”的含义,而"特殊"没有。“特别”可修饰形容词,而"特殊”一般不能修饰。结合语义,填"特殊”更合适。“光泽、光芒"光泽一般指光线照在物体上反射出的光。光芒指太阳等发出光线,填“光泽”。答案为:非常  披着   光泽   照射   标志。
    33.这是一篇介绍信鸽的短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总说这是一只非常漂亮又可爱的鸽子。然后分别介绍了信鸽的羽毛、嘴、眼睛、翅膀、脚。表达对信鸽的喜爱之情。答案为:羽毛  嘴  眼  翅膀  脚。
    34.这是一篇介绍信鸽的短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总说这是一-只非常漂亮又可爱的鸽子。然后围绕中心句分别介绍了信鸽的羽毛、嘴、眼睛、翅膀、脚。表达对信鸽的喜爱之情。答案为:这是一只非常漂亮又可爱的鸽子。
    35.考查了学生概括层意的能力,第二层中心句分别介绍了信鸽的羽毛、嘴、眼睛、翅膀、脚。表达对信鸽的喜爱之情。层义为:写鸽子的样子既美丽又可爱。答案为:第一句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第二层写鸽子的样子既美丽又可爱。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36.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7.“慕”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想念;②向往,敬仰。“爱慕”中的意思是 。
    38.用“要……不要”写一句话。

    39.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40.画横线的句子是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 )的精神。
    41.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42.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

    【答案】36.:“ , , 。” 37. 艹 11##十一 ② 38.我们学习要踏实认真,不要好高骛远。 39.C 40.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41.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只讲体面,而要做有真正本领和内心世界美的人,并赞扬那些默默无闻,为人民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42.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如:清洁工人、农民、送报人、教师……

    【解析】36.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
    提示语在前,“说”后面加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说”后加句号。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句子未结束,加逗号。
    “可是很有用”句子结束,陈述句,加句号。
    37.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
    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慕”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艹”,再查11画。
    “爱慕”的“慕”意思是羡慕,仰慕。
    38.本道题考查了学生的造句能力。
    学生在造句的时候注意前后句子的内容意思要相反。即:人要做诚实善良的人,不要做虚伪自私的人。
    39.本题考查了语段的理解。
    结合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质的确很可贵。
    40.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可知父亲教育子女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
    41.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意思是:人要做一个好人,对社会,对自己负责的人,不做对社会,对自己有害的事情,面对别人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会尊重别人。
    4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示例:我们身边还有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如清洁工、警察、防疫志愿者、消防人员。


    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4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爱慕——( )      分辨——( )     可贵——( )
    44.“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
    45.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 、 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 、 的可贵品质。
    46.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43. 仰慕 辨别 珍贵 44.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45. 石榴 苹果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46.教育孩子们做人不应徒有其表,应踏踏实实。

    【解析】43.本题考查了近义词。
    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故近义词“仰慕”。
    分辨:辨别。故近义词“辨别”。
    可贵:值得珍视或重视。故近义词“珍贵”。
    44.本题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45.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石榴、苹果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46.本题考查了中心思想的理解。
    结合内容理解,这段文字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石榴、苹果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用意是教育孩子们做人不应徒有其表,应踏踏实实。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雨那样挟雷鸣电闪以炫耀它们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
    47.文中的“它”是指 。
    48.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49.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50.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


    51. 这篇短文主要赞扬了露珠 、 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
    的思想感情。
    52.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具有“露珠精神”? (请列举至少两种人物)


    【答案】47.露珠 48.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 49.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50.示例: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因为这句话体现了露珠不求回报的精神。 51.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 露珠和具有露珠精神的人的敬佩与赞美 52.示例:交通警察在烈日下指挥交通,边防战士们日夜在哨所执勤。他们都具有“露珠精神”。

    【解析】47.本题主要考查对代词的理解。
    从“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可知,“它”指的是露珠。
    48.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喻句的掌握。
    “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句子把露珠比作慈母,运用比喻的手法。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句子把露珠比作园丁,运用比喻的手法。
    49.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本段主要写露珠生命虽然短暂,但不平凡,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一切。因此,本段的中心句是: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50.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可从句子的修辞、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如:“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我喜欢这句话,这句话把露珠比作老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露珠的默默贡献。
    51.本题主要考查对思想感情的掌握。
    从“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可知,这篇短文主要赞扬了露珠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露珠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52.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露珠精神”指的是无私奉献,将生活中具有这样精神的人写出来即可,如:逆行者、清洁工、航天员等等。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5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     爱慕—( )     分辨—( )
    54.“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 。
    55.选文第一段话写出了(  )。
    A.花生果实的特点 B.花生的好处 C.花生的可贵之处
    56.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 、 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 、 的可贵品质。
    57.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53. 珍贵 仰慕 辨别 54.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55.C 56. 石榴 苹果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57.教育孩子们做人不应徒有其表,应踏踏实实。

    【解析】53.本题考查了近义词。
    可贵:值得珍视或重视。故近义词有:珍贵、宝贵等。
    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故近义词有:仰慕、钦慕等。
    分辨:辨别。故近义词有:辨别、辨识等。
    54.本题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55.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出了花生的可贵之处。故选C。
    56.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可知,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石榴、苹果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57.本题考查了中心思想的理解。
    结合内容理解,这段文字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石榴、苹果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用意是教育孩子们做人不应徒有其表,应踏踏实实。

    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58.本文作者是著名作家 文章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 和 ,借花生的特点来写 的道理。
    59.“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来。
    60.这段话写出了(     )。
    A.花生果实的特点 B.花生的好处 C.花生的可贵之处
    61.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通过“ ”“挂”和“ ” “高高地”这两组反义词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 、 这些水果相对比,生动地写出了花生具有 、 的可贵品质。
    62.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58. 许地山 尝花生 议花生 做人 59.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60.C 61.埋    矮矮地   石榴   苹果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62.教育孩子们做人不应徒有其表,应踏踏实实。(意思对即可)
    【解析】略


    阅读。
    _______________
    夏去秋来,秋姑娘悄悄来到了人间。她带来了凉爽的天气,带来了黄蝶飞舞,还带来了在秋日里悄悄绽   放的桂花。
    桂花树亭亭玉立在我家门口。它枝繁叶茂,青绿色的叶片中间,一朵朵可爱的小桂花好似   害羞的小姑娘,在茂盛的枝叶中若隐若现,有时躲起来,有时露出半个脸,好像在与我们捉迷藏呢![   ]它是那么小,那么不起眼,[   ]它那浓浓的香味能让整个小区变得香味浓浓的。[   ]那香味很香很香,香中还有一丝丝的清凉味,[   ]让我们都很喜欢。有时,桂花还好像在用香味告诉我们:“秋天到,秋天到,天气变冷,要多加衣服哦!”桂花就是秋天的预报者!
    我最喜欢的花就是桂花。每当秋天来临,[   ]周六或周日有空   ,我[   ]会来到桂花树下。我有时会望着一朵朵小桂花,静静地闻着它浓浓   的香味;有时会围着桂花跑,一阵风吹过来,那桂花树枝轻轻摇晃,好像在向我点头问好。还有时,我会拾起掉在地上的几朵桂花,放在手心里,细细观察它,那桂花有六、七片花瓣,好看极了。然后我吹一口气,桂花就在蓝天上飞舞,把香味带给远方。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桂花,桂花甚至成了我的好朋友。
    啊!可爱的桂花,我太喜欢你了,谢谢你用你的香味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
    63.给短文加上一个适当的题目。
    64.在文中的横线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65.在文中的[]处选择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只要……就……;因为……所以……;只有……才……;虽然……但是……
    66.现学现卖。
    ①模仿第一段的写法,完成下面的句子。
    冬去春来,春姑娘悄悄来到了人间。她带来了 ,带来了 ,还带来了 。
    ②注意第三段文字的结构方法,用上划线的词语写几句话:有时……有时……还有时,我会……

    67.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第二自然段从 和 两个方面描写了桂花。
    ②第三自然段通过“我”的 、 和 三个动作细节的刻画,表达出“我”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68.语言积累。
    ①摘录两个四字词语,并用它们各写一句话。


    ②摘录文中一个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佳句摘录:
    喜欢原因:

    【答案】63.《我爱桂花》 64.zhàn sì kòng nóng 65.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 66. 温暖的天气 可爱的燕子操场上 在春天绽放的美丽的花 我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我们有时会分成几组踢毽子,有时会围在一起你来我往的跳绳,还有时,我会和同学们来“贴烧饼”的游戏,操场上热闹极了。 67. 桂花的样子 香味 望 闻 围 68. 亭亭玉立 她像模特一样亭亭玉立。 枝繁叶茂 枝繁叶茂的大树在夏天总会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她带来了凉爽的天气,带来了黄蝶飞舞,还带来了在秋日里悄悄绽放的桂花。 这句话写出了秋天的样子,凉爽的天气、黄黄的树叶随风飘舞、桂花开放,十里飘香。

    【解析】63.考查了加题目的能力。本文主要从桂花的样子和香味以及桂花带给作者的欢乐写出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故题目是《我爱桂花》。
    64.考查了字音。“绽放”就是开放的意思。“绽”的读音是【zhàn】;“好似”好像。“似”的读音是【sì】;“有空”有时间。“空”的读音是【kòng】;“浓浓”指香味很重,很深,很厚。“浓”的读音是【nóng】
    65.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它是那么小,那么不起眼”与“它那浓浓的香味能让整个小区变得香味浓浓的”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关联词“虽然……但是……”;“那香味很香很香,香中还有一丝丝的清凉味”与“让我们都很喜欢”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择关联词“因为……所以……”;“周六或周日有空”与“我会来到桂花树下”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择关联词“只要……就……”。
    66.考查了仿写句子。①“夏去秋来,秋姑娘悄悄来到了人间。她带来了凉爽的天气,带来了黄蝶飞舞,还带来了在秋日里悄悄绽放的桂花。”这段话的后面的句子是一个排比句。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的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本句中“凉爽的天气、黄蝶飞舞、桂花开放”是意思密切相关秋天的特点,照此仿写即可。②根据题干的要求,是用“有时……有时……还有时,我会……”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如“操场上我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我们有时会分成几组踢毽子;有时会围在一起你来我往的跳绳;还有时,我会和同学们来“贴烧饼”的游戏。操场上热闹极了。”
    67.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第二自然段从桂花的样子和桂花香味两个方面写了桂花。②第三自然段“我有时会望着一朵朵小桂花,静静地闻着它浓浓香味;有时会围着桂花跑,一阵风吹过来,那桂花树枝轻轻摇晃,好像在向我点头问好。”在这句的描写中作者用了“望、闻、围”三个动词,写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68.考查了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①“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枝繁叶茂”形容植物长得很茂盛。根据词语的意思造句即可。②“她带来了凉爽的天气,带来了黄蝶飞舞,还带来了在秋日里悄悄绽放的桂花。”这是文中描写最美的句子。这句话写出了秋天的样子:凉爽的天气、黄黄的树叶随风飘舞、桂花开放,十里飘香。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温暖的雪
    噢,好大的雪呀!梅花瓣大小的雪花儿漫天飞舞着。
    天是阴的,但一点儿也不暗,远山朦朦胧胧的,天地一色,是柔和的雪白。树儿在飘飘的雪花儿中舒展着她的身姿,枝干上挂满了雪,似乎太寂寞了,她等不得绿叶出来,就只好先用这雪花儿打扮一下自己了。早起觅食的牛踏出的几行脚印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有两只大黑狗,在雪地里戏耍,煞是显眼;草垛边的篱笆里安静地吃着草的羊儿如雪团一般,要不是那几只黑色的山羊跳来跳去,你还一下很难觉到这儿竟有一群羊儿。篱笆是用很粗的茅柳编的,带了厚厚的雪,平添了无限的韵味。篱笆、羊群、草垛、土屋和炊烟,这是怎样的一幅水墨画?
    这里的雪天很温暖,农家的篱笆院很大,满院是雪,随意地堆积着,这场大雪是布尔津人真正进入冬季的标志。各家各户的冬宰也大都在这一天开始了。
    牧民的冬宰是很隆重的事,要请来有威望的长者和亲朋好友,聚餐庆贺。
    大家盘腿坐在绣花毡上喝着茶,吃着奶酪、水果、各种油炸的小食品,非常具体地互致问候,天南地北地拉着家常,也不时地开着玩笑,引起阵阵笑声。有时是几代人团坐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啊!洗好手,主人用一个可以盛下半只羊的大盘,端上满满一大盘肉,那上面一定要有一个羊头,在坐的最有威望的长者做个"祷告",主人从羊头的脸上割下一块肉给尊贵的客人,再割下耳朵给年纪最小的,羊头就端下去了,女主人切碎了洋葱用滚汤的肉汤浇成汁浇在这大盘肉上,这抓肉也就正式开吃了。
    炉火很旺,肉香酒酣,老人弹起了冬不拉,大家唱起歌,跳起舞。夜已很深,有时竟不觉东方将白。雪或许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但布尔津牧民的家里是全世界最温暖的地方。
    这温暖的布尔津的雪啊!
    69.请将短文中“AA”式、“AABB”式词语摘录下来。

    70.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并把自己的体会批在旁边。
    71.羊儿也像雪团一样,人们能从雪地里找到羊群是因为 。
    72.牧民们冬宰宴请亲朋时的规矩是:把羊脸上的一块肉先割给 ,割下耳朵送给 。
    73.作者说布尔津的雪是“温暖”的,是因为               (    )
    A.布尔津下雪的时候天气是温暖的,所以感觉雪也是温暖的。
    B.布尔津下雪时,人们会在帐篷里点上炉火喝酒,感觉很温暖。
    C.布尔津的雪天很温暖,牧民的家里也很温暖,这里人们更是热情好客,所以感觉这里的雪也是温暖的。

    【答案】69.飘飘、厚厚、阵阵、满满、朦朦胧胧、弯弯曲曲、纷纷扬扬 70.树儿在飘飘的雪花儿中舒展着她的身姿,枝干上挂满了雪,似乎太寂寞了,她等不得绿叶出来,就只好先用这雪花儿打扮一下自己了。
    批注:这句话把树写出了人的情感和动作,形象地写出了雪中树的美丽。 71.那几只黑色的山羊跳来跳去 72. 尊贵的客人 年龄最小的 73.C

    【解析】69.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结构特点的分析、理解和运用。到文章中即可找到答案。
    7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7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首先到原文找题干的重点句子“羊儿如雪团一般”,接着浏览上下文即可找打答案:那几只黑色的山羊跳来跳去
    72.本题是信息提取题。答案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注意不写错别字。
    73.本题考查对句子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句子中的“温暖”,本来的意思是指温度高,但是在文中指布尔津的雪天很温暖,牧民的家里也很温暖,这里人们更是热情好客,所以感觉这里的雪也是温暖的。


    课外阅读。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松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挟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上红白的馅儿,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童年的我深深迷恋。
    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cuō)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最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儿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棕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yīn yūn)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着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晾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作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棕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74.本文围绕“粽子”这个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 。
    75.短文画线的句子中,奶奶的话表现了她对“我”的 ,“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 。
    76.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77.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
    A.总结全文。 B.首尾照应。 C.设置悬念。
    78.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答案】74.“我”对奶奶的思念 75. 美好愿望 喜爱 76.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77.B 78.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解析】74.本题考查对文段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结合文中的关键信息,分析出叙述脉络和文章结构层次即可。
    75.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这一句运用了语言描写,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的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句“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是“我”包粽子失败后奶奶对“我”说的话,运用语言描写具体传神地表现了奶奶对孙女的疼爱和美好祝愿,但“我”认为享福就是每天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这体现了“我”对奶奶包的粽子的喜爱。
    7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作答。从文章叙述的奶奶包粽子的用料和方法来看,都是“简单至极”的,但奶奶包的粽子承载着“我”儿时美好、温馨的回忆,奶奶包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清香,也包含着奶奶对“我”的关爱,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77.本题考查对首尾照应的判断与理解,首尾照应指头和尾相互接应,是写作手法的一种。本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端午歌谣,所以是首尾照应。
    78.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解答时,找到和自己关系密切的故乡的某个事物,写出它和自己的紧密关系即可。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按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79.选文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我”童年时 的情景。
    80.联系上下文,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桂花的香气浓郁,持久飘浮在空中,让大家长时间没在香气里,这里的全年指的是时间长。
    B.因为桂花的香气让人沉醉,让人难忘,全年都在回味着。
    C.因为乡亲们全年都在品味着桂花,桂花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81.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答案】79.摇桂花 80.C 81. 深化中心 对故乡桂花和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解析】79.本题考查理解段落大意。
    从“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揺,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可知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摇桂花的情景。
    80.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过年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本题选答案C 。
    81.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和含义。
    最后一句话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因此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桂花及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找寻桑梓的味道
    关于故乡,我有诸多的记忆;关于故乡,我有太多的情感。找寻故乡,思绪翻滚着,沸腾着,如潮水一般……
    野菜,永远的佳肴
    烂漫的春天,暖暖的阳光洒遍大地,姐姐经常带着我到故乡的田野、地头挖一些新鲜的野菜。它们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客,其色、香、味俱佳,自然,饭便多吃了许多。一盘散发着清香的枸杞头炒鸡蛋,色泽碧绿,清香宜人。荠菜馅的饺子鲜美可口,让人觉得这才是天下美味。母亲包出的荠菜饺子皮薄如纸,映出馅心,色如翡翠。
    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
    槐花,最美的记忆
    记忆中,我家东边的京浦铁路旁,有许多株老态龙钟的槐树,粗裂的皮儿,满身的刺儿,却偏是生了秀气的叶,纯真的花。暮春初.夏,槐花儿便争相开放,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姐姐拿来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带着挎着篮子的我,追着花香,找到一棵花繁叶稀的槐树,把那些或盛开或含苞的槐花捋下来,放到篮子里。我们把采来的槐花大把地塞入嘴里,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欢乐。母亲总会在彩霞满天的时候,系上花围裙,把我们采的槐花清洗一番,然后将其在火热的油锅里翻个身儿,接着把它们和着八分熟的大米下锅,文火至熟。掀开锅盖,厨房里便弥漫了浓郁的清香。那糯而不粘的槐花米饭,从此在记忆里有了一席之地。
    记忆里的画面总是很清晰,穿着的确良的年轻母亲,流着长长鼻涕的童年伙伴,在开.满荷花的池塘边洗衣服的姐姐,站在铁皮船上的沧桑的摆渡人,白花挂满枝头的老槐树,青青的新鲜野菜……
    故乡之味令我永远回味。
    82.读文中画“﹏﹏﹏”的句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83.作者记忆里的故乡有哪些清晰的画面?用“ ”在文中画出来。
    84.“桑梓”一词是什么意思?请写写你对文章题目“找寻桑梓的味道”的理解。


    85.读完短文,针对文章内容或写法,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写下来。


    【答案】82.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挖野菜和吃野菜情景的怀念。 83.穿着的确良的年轻母亲,流着长长鼻涕的童年伙伴,在开满荷花的池塘边洗衣服的姐姐,站在铁皮船上的沧桑的摆渡人,白花挂满枝头的老槐树,青青的新鲜野菜…… 84.“桑梓”借指故乡。文章标题“找寻桑梓的味道”就是指作者回忆过去关于故乡生活的一幅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留恋和热爱。 85.作者为什么选择野菜和槐花两个事物来写?

    【解析】8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通过阅读句子“永远的佳肴,如今只能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了,每每见到,总嘴角含笑地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可知,“永远的佳肴”指野菜,作者每每在菜场上见到这些野菜时“总嘴角含笑想起儿时挖野菜的快乐”。由此可知这句话表达出了作者对儿时挖野菜和吃野菜情景的怀念。
    83.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
    解答时根据要求,找出作者记忆里的故乡清晰画面的描写。
    通过阅读短文,文中倒数第二自然段是作者“记忆里的画面总是很清晰”的描写,即把句子“穿着的确良的年轻母亲,流着长长鼻涕的童年伙伴,在开满荷花的池塘边洗衣服的姐姐,站在铁皮船上的沧桑的摆渡人,白花挂满枝头的老槐树,青青的新鲜野菜……”用横线画出来即可。
    84.考查学生对词语与文章题目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注意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再结合文中主题写出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通过阅读全文可知,“桑梓”一词用来比喻故乡。题目“找寻桑梓的味道”也就是指找寻故乡的味道,即回忆关于故乡的美味的一幅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留恋和热爱。据此整理作答。
    85.考查学生自我提问能力。
    解答时根据文章内容或写法,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即可。
    若示例“作者为什么要找寻故乡的味道?”或“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故乡的事物?”等等。


    课内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①“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②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86.文中标有序号的两个画线句,各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第①句:
    第②句:
    87.这段文字讲的是 ,一个 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 的心情。文中形象直接地体现作者的心情的句子是: 。
    8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作者详细写“摇桂花”不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还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C.作者详细写“摇桂花”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

    【答案】86. 急切 兴奋(快乐) 87. 摇桂花 “乐” 开心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88.B

    【解析】86.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
    在朗读时应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文中的“①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句话是说作者当时迫切希望早些摇桂花,在朗读时,要表现出作者急切的心情。文中的“②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这句话是说作者摇桂花时,桂花落得有多又香,朗读时要读出作者兴奋的心情。
    87.本题考查了语段的理解。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句子“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看出写的是摇桂花;“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句中的“乐”;写出了作者的开心。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句话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这种心情。
    88.本题考查了语段的概括能力。
    结合语段写了摇桂花的情景,联系全文看出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B选项正确。


    阅读丰子恺的《白象(节选)》,完成练习。
    白象真是可爱的猫!
    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为了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89.白象是一只 ,作者取这个名字,是因为“ ”。
    90.选文中作者着重刻画了白象的 这一部位,将这一部分比喻成 。
    91.选文抒发了作者对白象的 之情,我是通过“ 、 、 、
    ”这些词句体会到的。
    92.用“ ”画出能体现“见者无不惊奇赞叹”的句子。

    【答案】89. 猫 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 90. 眼睛 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 91. 喜爱与赞美 可爱 浑身雪白 伟大如象 见者无不惊奇赞叹 92.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解析】89.考查内容理解。
    由句子“白象真是可爱的猫!”可知白象是一只猫。根据原文“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为了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可知取名的原因。
    90.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原文“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可知作者着重刻画了白象的“眼睛”这一部位,并使用比喻的修辞,将眼睛比作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表现了对其眼睛的惊奇、赞叹。
    91.考查内容理解。
    本文作者记叙了白象的可爱体现在浑身雪白,伟大如象,眼睛一黄一蓝,表现了对于白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象真是可爱的猫!”“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从其中“真是”“可爱”“无不”“惊奇赞叹”可以体会到对于白象的喜爱。
    92.考查内容理解。
    由原文“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可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白象令人惊奇赞叹。


    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93.从文段中的“小家伙”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小珍珠鸟的 之情。
    94.用“——”画出表现小珍珠鸟信赖“我”的语句。
    9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者所说的“美好的境界”指(  )
    A.鸟儿不再怕人,和人在屋子里共同生活。 B.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相亲相爱。
    96.信赖可以是什么?想一想,写一写。
    信赖 。
    信赖 。

    【答案】93.喜爱 94.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95.B 96. 是一杯热茶,将温暖与关爱传递给大家 是一根红烛,把光明与希望带给人们

    【分析】9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词语表达情感的理解。
    “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句话中的“小家伙”本义是对少年儿童的爱称,这句话中指珍珠鸟,感受到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94.本题考查从文中找句子。
    认真审题可知,本题要求画出出表现小珍珠鸟信赖“我”的语句。
    阅读文段可知,“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两句话均体现了小珍珠鸟对“我”的信赖。
    9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所给语段,根据“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及《珍珠鸟》这篇文章的内容(文章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分析可知,作者所说的“美好的境界”指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相亲相爱。
    96.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认真审题可知,本题要求我们想一想信赖可以是什么,再将句子补充完整,如:信赖是一缕阳光,将温暖传递给人们;信赖是一盏明灯,为人们驱散黑暗,带来光明。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阅读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所以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岩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人手中,它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我国南方,(         )是塘边河岸,(         )是丘陵山地,一经扦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几十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97.请把下列关联词语分别填入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还……        不但……而且……
    98.有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把这个过渡段用“ ”画出来。
    99.本文主要是从 、 以及 这几个方面介绍垂柳的。
    10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数学说明 B.打比方 C.举典型例子

    【答案】97.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无论……还…… 98.柳树不但是最早的报春使者,而且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99. 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柳树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为强 100.A

    【分析】97.本题考查的是给短文加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结合原文的语境进行分析即可。第一处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用不但......而且......连接。第二处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转折关系,用虽然......但是......连接。第三处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用无论......还 ......连接。
    98.本题考查的是找出文段中的过渡句。
    过渡句的作用是承接上文的内容,引起下文的内容。所以文段中的过渡句一般位于文章的中间,本段文字中的过渡句是“柳树不但是最早的报春使者,而且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9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文段的内容“柳树不但是最早的报春使者,而且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柳树枝不仅纤细,而且很有韧性。在农村人手中,它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我国南方,无论是塘边河岸,还是丘陵山地,一经扦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可以得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垂柳的,分别是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柳树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柳树性喜潮湿,适应为强。
    100.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划线句的内容“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几十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从“十年左右”“高达几十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等内容可以得出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