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1. 传说杜康的儿子杜杼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等到第 21 d开缸时发现酒液变酸却香气扑鼻,酸甜可口。于是杜杼把“廿一日”加“酉”凑成“醋”字,这就是杜杼造醋的故事。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果皮上有野生酵母菌和醋酸菌,葡萄酒制好后直接通入无菌空气即可制醋
    B. 酿酒时糖未耗尽,酵母菌发酵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
    C. 杜杼酿酒反成醋可能是因发酵装置密封不严导致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引起
    D. 醋酸菌在O2和糖源匮乏时,可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2. 某科研机构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和分离
    B.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 土壤样品在使用前应充分灭菌
    D. 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不必在酒精灯火焰旁
    3. 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它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如图是育种工作者选育高品质草莓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法一选甲作为组织培养材料的原因是该部位细胞的分裂能力强
    B. B过程常采用显微注射法将SMYELV-CP导入草莓细胞
    C. A、B、C过程都属于细胞工程的操作,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 判断两种选育方法的效果时,只有方法二需要通过病毒接种实验
    4. 2019年1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一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猕猴甲,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5只生物节律紊乱的克隆猕猴,用于研究生物节律机制,技术流程如图所示(①②表示操作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技术得到的敲除BMAL1基因的克隆猕猴的遗传物质与猕猴甲基本相同
    B. ①是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核,去核前需要先将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Ⅱ时期
    C. ②可以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形成重构胚
    D. 代孕猴应提前做好同期发情处理,以避免对移植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5. 如图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干细胞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
    B. iPS细胞分化成胰岛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C. 除图中的成纤维细胞,已分化的T细胞和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
    D. 将分化得到的胰岛细胞移植回病人体内治疗,理论上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6. 基因敲除是指利用相应技术手段使特定基因丧失功能。制备基因敲除小鼠需要将编辑过的敲除基因转入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至正常小鼠的早期胚胎中,再植入代孕母鼠子宫。出生的F1小鼠发育成熟后互相交配,鉴定F2代小鼠的基因型,筛选得到纯合的基因敲除小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F1代小鼠体细胞中均含有敲除基因
    B. 进行胚胎移植前,要对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 可选取桑椹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进行有效分割以获得更多子代个体
    D. 利用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即可制备基因敲除小鼠
    7. 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研究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对T4溶菌酶第3位上的异亮氨酸改成半胱氨酸,该处半胱氨酸可与第97位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获得了热稳定性高的T4溶菌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与中心法则的流程方向一致,即DNA→mRNA→蛋白质
    B. 不能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对该酶进行检测
    C.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根本区别是操作对象的差异
    D. 上述改造过程会使基因发生定向改变,产生一种全新的基因
    8. 在PCR扩增仪中完成DNA分子的扩增后,常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PCR产物。实验人员用EcoRⅠ和SmaⅠ两种限制酶处理某DNA分子,得到如图所示的电泳图谱,其中1号是标准DNA样品,2号、3号、4号分别是EcoRⅠ单独处理、SmaⅠ单独处理、两种酶共同处理后的电泳结果。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DNA分子可能含1000个碱基对
    B. EcoRⅠ和SmaⅠ两种限制酶切割位点不同
    C. 每次PCR扩增DNA分子时均需要引物
    D. EcoRⅠ和SmaⅠ的切割位点最短相距约800bp
    9. 通过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下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识别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4种游离脱氧核糖核苷酸、ATP、TaqDNA聚合酶等
    B. 第3轮PCR结束后,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占14
    C. 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利于D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
    D. 第2轮PCR,引物2能与图中模板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等长的突变基因
    10. 下列关于生物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
    B. 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涉及细胞核移植技术,中国政府不接受任何克隆实验
    C. 只要有证据表明某种转基因产品有害,就应该全面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D. 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技术技术流程基本相同,都需要进行特定基因的检测
    11. 如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B. 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C. 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
    D. 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
    12. 捕蝇草每片叶子的顶端长有一个形似贝壳的小夹子。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当昆虫在叶片上来回走动摄取蜜汁时会碰到触发毛,“小夹子”就能“感知”到猎物从而快速关闭将其夹住。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下列关于捕蝇草说法错误的是(  )
    A. 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B. 捕蝇草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
    C. 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D. 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才合拢叶片,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
    13. 对下列教材中常见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  )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水绵
    ⑤流感病毒
    ⑥大肠杆菌
    A. 具有核膜的生物是②③④ B. 具有核糖体的生物①②③⑥
    C. 没有染色体的生物是①⑤⑥ D. 自养生物是①④
    14. 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正确的是(  )
    A. 该学说认为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
    B. 施旺和施莱登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即“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 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 该学说认为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15. 水是生命之源,在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的结合水既是良好溶剂又可参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
    B. 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形成的氢键较弱易被破坏,所以水在常温下呈液态
    C. 正常情况下,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D. 骆驼驼峰中富含脂肪,脂肪中氢的含量高,氧化分解产生较多水,有利于骆驼抵御干旱环境
    16. 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一个非还原性二糖。它是一种典型的应激代谢物,能够在高温、高寒及干燥失水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在酵母菌表面形成独特的保护膜。在正常生存环境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G6P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B. 休眠状态的酵母菌中,G6P含量会增加
    C. 休眠状态的酵母菌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D. 代谢旺盛的酵母菌中,海藻糖含量会增加
    17. 蜂蜡和蜂蜜都是良好的保健品,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而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下列关于蜂蜡和蜂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蜂蜡在室温下呈液态
    B. 蜂蜜的主要成分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C. 蜂蜜的主要成分都是单糖且都属于还原糖
    D. 蜂蜡的主要成分与蜂蜜的相比,其氢的含量低但氧的含量高
    18. 在下列几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 ①和⑥,④和⑤ B. ②和③,④和⑤ C. ③和④,②和⑤ D. ①和③,⑤和⑥
    19. 兰州人早餐的标配,就是一碗红彤彤的牛肉面。牛油熬制的面汤,香气扑鼻,喝上一口,牛油的醇厚与碱水面的筋道融为一体,再吃上一块卤牛肉,回味无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牛肉中的蛋白质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肽键断开使其结构松散,利于人体消化
    B. 面汤中的牛油大多含有饱和脂防酸,室温时呈固态
    C. 碱水面中富含的植物多糖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D.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0. 核孔复合物(NPC)结构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近日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附着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
    B. NPC保证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自由进出
    C. 非洲爪蟾NPC可为细胞质中核糖体上的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提供原料
    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NPC数量较少,因此代谢较弱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21. 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施入土中的磷大多数与 Ca2+等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科研人员拟从贡柑果园土中选出可以将难溶性或不溶性磷转化成可溶性磷的高效解磷菌,主要流程如图。步骤④中的培养基的成分是:葡萄糖、(NH4)2SO4、NaCl、MgSO4•7H2O、KCl、FeSO4•7H2O、MnSO4、Ca3(PO4)2、琼脂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土样应取自贡柑果园表层土壤,步骤③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00倍
    B. 步骤②需充分振荡20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
    C. 步骤④中待菌落长好后挑出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较小的菌落
    D. 运用④中计数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大
    22.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悬浮培养人参细胞,提取人参苷,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D. 脱毒草莓的培育需要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PRRSV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为诊断和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科学家制备出抗PRRSV-GP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小鼠血清中出现抗GP3蛋白抗体,则说明小鼠发生了相应的体液免疫
    B. ①过程中可通过PEG融合法、电融合法诱导细胞甲和sp20细胞融合
    C. 第2次筛选无需克隆培养细胞丙,可直接通过抗体检验筛选出细胞丁
    D. 细胞丁扩大培养后得到的抗体是一群识别不同抗原的抗体混合物
    24. 梅花鹿属于单胎动物,季节性发情,育种工作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对优良品种进行扩大繁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梅花鹿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能促使其超数排卵
    B. 梅花鹿的胚胎在早期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可能
    C. 胚胎分割技术可取样内细胞团细胞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D. 胚胎移植入受体母畜的子宫后,还需对受体进行是否妊娠检查
    25. 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病患者(Hh),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注射性激素促进超数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
    B. 从囊胚中分离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 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到基因型为hh的胚胎的概率为14
    D. 将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
    26. 植物生物反应器主要以整株植物、植物组织或植物悬浮细胞为加工场所,生产药物蛋白。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植物生物反应器。叶绿体转化是以同源重组原理将外源目的基因整合到目标叶绿体基因组中的一种方式,是一种高表达、安全性极高的遗传转化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生物反应器涉及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是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
    B. 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叶绿体特异启动子,使得目的基因只能在叶绿体中表达
    C. 植物叶绿体表达体系可以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在自然界中扩散
    D. 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一定含有此目的基因
    27. 研究者从某微生物提取出抗旱基因,将其与载体DNA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玉米中增加玉米的抗旱性,如图表示该转基因玉米的培育过程,其中字母a、b表示具体的结构,数字①~④表示具体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微生物细胞中获取的基因需要加工后才能作为目的基因导入玉米细胞中
    B.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需要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
    C. 图中b是愈伤组织,③与④过程中所需植物激素的含量、比例相同
    D. 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没有杂交带出现,说明目的基因导入不成功
    28. 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很少的无机物,仅占细胞鲜重的1%~1.5%。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Na+缺乏会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B.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 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
    D. 玉米缺Mg时植株矮小、叶片也小且呈暗绿偏紫色
    29.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已知某一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个S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分子除含有S外,还含有C、H、O、N
    B. 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以得到21钟氨基酸
    C. 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
    D. 该蛋白质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30. 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B. 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五种
    C. 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
    D. 若①③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31. 如图1表示科研人员利用紫外线照射获得高产青霉菌的过程,其中A0为野生型青霉菌,A1~A6为经紫外线照射处理的青霉菌,①②③为相关步骤。图2表示对获得的青霉菌变异菌株的产青霉素能力的检测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青霉菌时,锥形瓶中需要加入有机碳源物质并通入无菌氧气,由此可知青霉菌的代谢类型为 ______ 。进行目的菌扩大化培养时,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 ______ 。
    (2)②过程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接种的培养基为 ______ (填物理形态)培养基。
    (3)用紫外线照射获得高产青霉菌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由图2可知A0~A6的青霉素产量不同,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______ 的特点。其中A2和A5与A0的青霉素产量相同,是否能说明A2和A5菌株一定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______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______ 。
    32. 如图表示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2N)、乙(2N)两种植物(各含有一种不同的优良性状)培育高产耐盐植株的过程,其中序号代表过程或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高产耐盐植株时,用化学方法诱导甲、乙原生质体融合时,一般用① ______ 作为诱导剂。
    (2)由获得的细胞③培养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叫作 ______ ,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发育成植株幼苗。
    (3)上述通过植物细胞工程培育高产耐盐植株的技术叫作 ______ 。
    (4)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上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______ 。由③发育成幼苗④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______ 。
    (5)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淋巴细胞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两种细胞膜也能“融合”在一起,说明细胞膜 ______ 。所形成的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有 ______ 种,从中得到所需细胞的方法是用选择培养基培养。该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 ______ 。
    33.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叶片细胞中的P蛋白是一种水通道蛋白,由P基因编码,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吸收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超量表达P蛋白的转基因玉米,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以图1中的DNA片段为模板扩增P基因,需要的引物有 ______ (从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择)。上述过程中,至少经过 ______ 次循环后会产生双链等长的P基因片段,循环4次共需要的引物数为 ______ 。
    (2)研究人员利用PCR技术获得了P基因,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
    A.需要了解P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B.新链的合成只能从3′→5′
    C.反应体系加入的酶需具有热稳定性
    D.G/C含量高的引物在与模板链结合时,复性的温度较高
    (3)图2中强启动子是 ______ 的结合位点,可驱动基因的表达。在P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所需的原料是 ______ 。
    (4)培育超量表达P蛋白的转基因玉米过程中所用DNA片段和Ti质粒的酶切位点如图2所示。为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应优先选用 ______ 酶组合,理由是 ______ 。
    (5)将农杆菌浸泡过的玉米愈伤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需加入 ______ (填“潮霉素”“卡那霉素”或“潮霉素或卡那霉素”)进行筛选,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经 ______ 形成丛芽,最终获得多个转基因玉米株系。
    (6)P蛋白在玉米株系的表达量如图3所示,可作为超量表达P蛋白转基因玉米的生理特性研究实验材料的有 ______ 。
    34. 生态学家对盐城市某海岸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之前,该地区工业园区密布,入海排污口数量多,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集中排放,造成局部区域水质恶化。如图1是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A~G表示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图2是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注: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过程①~⑧中,碳以CO2形式进行传递的有①②和 ______ (填写数字序号),构成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生物类群除E、F、G外,还有 ______ (填写字母)。图1中还必需有的箭头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和“→”作答)。
    (2)为持续获得某种植食性鱼类的最大经济效益,经合理捕捞后,种群数量约为 ______ ,此时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图2中肉食性动物对应于图1中的字母是 ______ 和G。
    (4)据图2分析,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是 ______ J/(cm2•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______ (请保留整数)。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能量去路之外,还有通过 ______ 散失的热能和未被利用等去路。
    (5)综合整治之前,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中所示以外,还应该包括流入该区域的污水 ______ 中的化学能。当排入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染物不多时,不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
    (6)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该湿地群落的影响,综合整治时,主管部门将某些区域划定为野生动物禁猎区,这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属于 ______ 保护。
    35. 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2种,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酶则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

    (1)若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则会得到 ______ 个氨基酸.
    (2)短肽A、B、C中的氧原子总数比四十九肽中的氧原子数少 ______ 个.
    (3)该四十九肽第 ______ 号位为赖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 ______ 号位上.
    (4)若通过酶切等方法确定某多肽由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三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称取此多肽415g,完全水解得到氨基酸505g,已知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00,每摩尔多肽含有S元素51mol.则一分子此多肽由 ______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三种氨基酸的数量比约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酵母菌的最适温度为18~30℃,是兼性厌氧性生物,醋酸菌的最适温度为30~35℃,是好氧型生物,葡萄果皮上有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好葡萄酒后,可以直接通入无菌空气,同时还需适当提高发酵温度才能制醋,A错误;
    B、酿酒时糖类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对发酵起抑制作用,从而导致酵母菌发酵停止,B正确;
    C、醋酸菌是好氧菌,杜杼酿酒反成醋是因为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导致的,这可能是由于发酵装置密封不严造成的,不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C错误;
    D、醋酸菌在O2充足,但糖源匮乏时,可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D错误。
    故选:B。
    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原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本题主要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2.【答案】B 
    【解析】解:A、平板划线法能对细菌分离纯化,但是不能计数,A错误;
    B、该实验目的是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培养基的配方应以石油为唯一碳源,B正确;
    C、土壤样品在使用前应不能灭菌,否则不能获得分解石油的细菌,C错误;
    D、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关键技术是无菌技术,因此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过程中,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等活动要在火焰旁进行,D错误。
    故选:B。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用该方法可以将菌种分离,也能观察菌落的特征,但是不能用于计数。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一定的梯度浓度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该方法可以分离菌种,也可以观察菌落的特征,并且能够用于计数。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掌握培养基的制备及无菌技术,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答案】D 
    【解析】解:A、方法一中选择甲作为组织培养材料的原因主要是该部位含有病毒少或不含有病毒,A错误;
    B、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不能采用显微注射法,B错误;
    C、结合流程图分析可知,A、C两个过程属于细胞工程范畴,B属于基因工程范畴,C错误;
    D、图中方法一获得的无病毒苗应根据植株性状检测,不需要接种病毒;方法二获得的抗病毒草莓需要通过接种病毒检测,D正确。
    故选:D。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脱分化再分化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答案】D 
    【解析】解:A、该技术得到的敲除BMAL1基因的克隆猕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猕猴甲,少量来自卵母细胞细胞质,A正确;
    B、①是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核,去核前需要先将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Ⅱ时期,MⅡ时期细胞具备受精能力,B正确;
    C、②可以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组胚,C正确;
    D、胚胎移植操作前需对多只代孕母猴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保证受体和供体生理状态相同,对移植的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D错误。
    故选:D。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营养: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种类和所需量严格配置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无菌、无毒的环境:添加抗生素温度、pH和渗透压:36.5±0.5℃7.2~7.4。气体环境:O2是细胞代谢所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进行培养。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
    本题主要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答案】B 
    【解析】解:A、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A正确;
    B、诱导iPS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变化,B错误;
    C、iPS细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和B细胞等均能被诱导为iPS细胞,C正确;
    D、用患者自己的体细胞通过体外诱导成胰岛细胞,并将胰岛细胞细胞移植回病人体内,由于移植的细胞是由病人自身细胞得到的,理论上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故选:B。
    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
    本题考查干细胞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F1代小鼠是嵌合体小鼠,此代小鼠体细胞有的含有敲除基因,有的体细胞不含有敲除基因,A错误;
    B、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几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对受体进行免疫检查,B错误;
    C、胚胎分割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切割桑椹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成二、四或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生物学新技术,故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子代个体,C正确;
    D、制备基因敲除小鼠需要将编辑过的敲除基因转入小鼠胚胎干细胞,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D错误。
    故选:C。
    1、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产生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理论基础:哺乳动物的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规律。
    2、实验中F1代小鼠是通过将编辑过的敲除基因转入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至正常小鼠的早期胚胎中,植入代孕母鼠子宫,出生后发育成熟的,是一种嵌合体小鼠。
    本题考查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蛋白质工程与中心法则的流动方向相反,A错误;
    B、T4溶菌酶本质为蛋白质,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对该酶进行检测,B错误;
    C、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都是基因,C错误;
    D、获得热稳定性高的T4溶菌酶的过程需要对基因进行改造,进而表达出不一样的蛋白质,该过程使基因发生定向改变,产生一种全新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工程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8.【答案】D 
    【解析】解:A、据图可知,用EcoRⅠ单独处理2号或用 SmaⅠ单独处理3号都只得到一种大小为1000bp的DNA片段,该DNA分子可能含1000个碱基对,A正确;
    B、由题知,两种限制酶同时切割时则产生800bp和200bp两种长度的DNA片段,故EcoRⅠ和SmaⅠ两种限制酶切割位点不同,B正确;
    C、每次PCR扩增DNA分子时均需要引物,PCR技术中引物需要和各自互补的DNA单链的3'端结合,C正确;
    D、由题知,两种限制酶同时切割时则产生800bp和200bp两种长度的DNA片段,所以两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至少相距200bp,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用EcoRⅠ单独处理或用SmaⅠ单独处理都只得到一种大小为1000bp的DNA片段,而用 EcoRⅠ和SmaⅠ共同处理甲后得到长度为200bp和800bp的两种DNA片段,说明甲最可能是含1000bp的环状DNA分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限制酶,要求学生识记限制酶的作用,能分析题文和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9.【答案】B 
    【解析】解:A、在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Taq酶等,不需要加入ATP,A错误;
    B、在第3轮PCR结束后,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有2个,总DNA分子共8个,所以比例为14,B正确;
    C、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可以配合载体的限制酶识别位点,帮助目的基因定向定点插入运载体,避免发生自身环化,C错误;
    D、第2轮PCR,引物1能与图中②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不等长的突变基因,其中②较长,D错误。
    故选:B。
    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步骤包括高温变性、复性、延伸。该过程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需要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做原料。
    本题主要考查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0.【答案】A 
    【解析】解:A、在生物恐怖威胁不断上升、全球传染病疫情频发的情况下,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扩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A正确;
    B、克隆人技术并未完全成熟。中国政府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但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错误;
    C、转基因技术中,只要有证据表明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该产品的使用,而不是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C错误;
    D、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需要进行基因检测,D错误。
    故选:A。
    生物安全在农业领域中,指遗传修饰生物(如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在生态领域中,指外来有害生物的引进和扩散,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传染病、害虫、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和杂草等。除此之外,生物安全还包括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药性、生物恐怖袭击等。生物安全是人的健康、动植物健康、生态环境健康三者安全统一的概念。
    本题考查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曝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提升需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A错误;
    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正确;
    CD、借助植物浮床,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的固定在水体中,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物质,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植物生长,从而起到了改善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可见,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过程的目标之一,CD正确。
    故选:A。
    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进而引起水生生物衰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2、利用需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植物的根系能够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矿质营养的作用,依据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合理设计,对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改善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恢复工程和治污生态工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治污生态工程的原理答题。
    12.【答案】C 
    【解析】解:A、捕蝇草既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属于生产者,又能“捕捉”飞虫、蚂蚁等,属于消费者,故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A正确;
    B、捕蝇草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B正确;
    C、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植物没有内分泌腺,C错误;
    D、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捕蝇草的这种机制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D正确。
    故选:C。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都分布着许多能分泌物质的腺体。在这些分泌腺中,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具有核膜的生物是真核生物,包括②酵母菌、③变形虫和④水绵,A正确;
    B、具有核糖体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因此包括①②③④⑥,B错误;
    C、没有染色体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和病毒,包括①颤蓝细菌、⑤流感病毒和⑥大肠杆菌,C正确;
    D、①颤蓝细菌和④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自养生物,D正确。
    故选:B。
    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14.【答案】C 
    【解析】解:A、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A错误;
    B、施旺和施莱登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则是魏尔肖提出的,B错误;
    C、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C正确;
    D、细胞学说未指出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C。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识记虎克和魏尔肖两位科学家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贡献。
    15.【答案】A 
    【解析】解:A、细胞中的自由水既是良好溶剂又可参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A错误;
    B、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形成的氢键比较弱,易被破坏,只能维持极短时间,这样氢键不断地断裂,又不断地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正确;
    C、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反之,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C正确;
    D、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故脂肪氧化分解产生较多水,有利于骆驼抵御干旱环境,D正确。
    故选:A。
    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化学反应和运输物质等。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小,细胞抗逆性越强。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体内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及作用,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一般。
    16.【答案】C 
    【解析】解:A、海藻糖是非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
    B、休眠时海藻糖含量增多能帮助酵母菌度过不良环境,则细胞G6P含量会减少,B错误;
    C、休眠时酵母菌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上升,提高抗逆性,C正确;
    D、代谢旺盛的酵母菌中G6P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海藻糖含量会降低,D错误。
    故选:C。
    1、可溶性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当结合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抗逆性增强。
    本题考查糖类的鉴定、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7.【答案】C 
    【解析】解:A、蜂蜡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等脂类物质,在室温下呈固态,A错误;
    B、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B错误;
    C、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为还原糖,C正确;
    D、蜂蜡的主要成分是脂类物质,与蜂蜜的相比,其氢的含量高但氧的含量低,D错误。
    故选:C。
    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蔗糖、乳糖和麦芽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多糖和二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8.【答案】B 
    【解析】解:①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形成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其中“O”表示腺嘌呤;
    ②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O”表示腺嘌呤和核糖形成的腺苷;
    ③是ATP的结构简式,其中“O”表示腺嘌呤和核糖形成的腺苷;
    ④是ATP的结构简式,其中“O”表示腺苷和一分子磷酸形成的AMP(一磷酸腺苷),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单位中的一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⑤是RNA片段,其中“O”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⑥是DNA片段,其中“O”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由以上①~⑥的分析可知,题图②和③中的“O”所示含义相同、均为腺苷,④和⑤中的“O”所示含义相同、均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故选:B。
    分析题图:
    ①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形成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②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③和④均是ATP的结构简式;
    ⑤中含有碱基U,是RNA片段;
    ⑥中含有碱基T,是DNA片段.
    本题利用表象相同或相似但实质不同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图为题材,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的知识,考生掌握AT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构成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解:A、牛肉中的蛋白质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其结构松散,利于人体消化,但肽键没有断开,A错误;
    B、面汤中的猪油属于动物脂肪,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防酸,室温时呈固态,B正确;
    C、多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碱水面中富含的植物多糖,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C正确;
    D、胆固醇可构成动物细胞膜,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如果过多摄入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D正确。
    故选:A。
    脂肪酸的“骨架”是一条由碳原子组成的长链。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结合。如果长链上的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碳原子以单键连接,那么该碳原子就可以连接2个氢原子,这个碳原子就是饱和的,这样形成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如果长链中存在双键,那么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数目就不能达到饱和,这样形成的脂肪酸就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
    本题考查糖类与脂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A 
    【解析】解:A、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外膜与内质网膜相连,A正确;
    B、NPC保证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蛋白质进细胞核、RNA出细胞核,而不是自由进出,B错误;
    D、核孔复合物(NPC)是核膜结构,不能为细胞质中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提供原料,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含NPC,D错误。
    故选:A。
    细胞核包括: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1.【答案】AB 
    【解析】解:A、步骤①土样应取自贡柑果园表层的土壤,步骤③中的稀释梯度依次为10,100,1000 倍,所以步骤③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000倍,A正确;
    B、步骤②需充分振荡20 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B正确;
    C、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越大说明细菌分解磷酸盐的能力越强,所以步骤④中待菌落长好后挑出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较大的菌落,C错误;
    D、④中计数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运用④中计数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低,D错误。
    故选:AB。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比实际值偏低的原因: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该数值与活菌的实际数目相比偏低。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2.【答案】AC 
    【解析】解:A、转基因羊的培育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但克隆羊“多利”并没有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错误;
    B、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悬浮培养人参细胞,提取人参苷,没有获得个体,不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脱毒草莓的培育需要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
    故选:AC。
    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简单题。
    23.【答案】AB 
    【解析】解:A、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对小鼠注射GP3蛋白,若小鼠血清中出现抗GP3蛋白抗体,说明小鼠发生体液免疫并产生相应的GP3抗体,A正确;
    B、①过程是将细胞甲和sp20细胞融合,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B正确;
    C、第二次筛选前,需先对细胞丙进行克隆培养细胞丙,再通过专一抗体检测筛选出细胞丁,C错误;
    D、细胞丁扩大培养后得到的抗体是一群识别相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D错误。
    故选:AB。
    1、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具有特异性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
    2、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作用: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本题考查制备出抗PRRSV-GP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24.【答案】AC 
    【解析】解:A、促性腺激素属于多肽类物质,不能口服,否则会被分解而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不能添加在饲料中,A错误;
    B、梅花鹿的胚胎形成后,早期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可能,B正确;
    C、胚胎分割技术可取样囊胚时期的滋养层进行DNA分析,鉴定性别,C错误;
    D、胚胎移植入受体母畜的子宫不代表妊娠成功,故需对其进行是否妊娠检查,D正确。
    故选:AC。
    1、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本题考查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5.【答案】BC 
    【解析】A、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超数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A错误;
    B、胚胎移植前,需要从囊胚中分离少量滋养层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B正确;
    C、基因型为HH的个体在早期会死亡,所以一对为Hh的夫妻产生的后代中,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到基因型为hh的胚胎的概率为14,C正确;
    D、人类进行胚胎移植的时间一般8~16个细胞时期,原肠胚期后不能移植,D错误。
    故选:BC。
    1、设计试管婴儿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2、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个体早期死亡,因此应该选择基因型为hh的胚胎进行移植。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设计试管婴儿、胚胎移植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识记设计试管婴儿的概念及相关操作;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难度不大。
    26.【答案】ABC 
    【解析】解:A、植物生物反应器首先需要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其次需要采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或转基因植物组织或转基因植物悬浮细胞,因此涉及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A正确;
    B、要使得目的基因只能在叶绿体中表达,则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要含有叶绿体特异性启动子,B正确;
    C、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因此植物叶绿体表达体系可以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在自然界中扩散,C正确;
    D、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叶绿体DNA存在于细胞质中,在配子产生过程中并不遵循遗传定律,所以将来产生的配子中不一定含有该目的基因,D错误。
    故选:ABC。
    1、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7.【答案】BCD 
    【解析】解:A、从微生物细胞中获取的基因需要加工后才能作为目的基因导入玉米细胞中,A正确;
    B、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需要DNA连接酶、限制酶,不需要DNA聚合酶,B错误;
    C、图中b是愈伤组织,③为脱分化过程,④为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中所需植物激素的含量、比例都不相同,C错误;
    D、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没有杂交带出现,说明目的基因没有成功表达,但不能说明目的基因导入不成功,D错误。
    故选:BCD。
    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获取目的基因,a表示目的基因;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表示脱分化过程;④表示再分化过程。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8.【答案】AC 
    【解析】解:A、人体内钠离子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A正确;
    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错误;
    C、血钙含量过低会导致肌肉抽搐,说明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C正确;
    D、Mg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缺Mg时叶片发黄,D错误。
    故选:AC。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离子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本题主要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9.【答案】ACD 
    【解析】解:A、构成除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由题干信息知该蛋白质分子还含有S,A正确;
    B、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而该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一个S原子,据此推测该蛋白质分子最多由21种氨基酸构成,其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以得到21种氨基酸,B错误;
    C、每种蛋白质分子是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的,C正确;
    D、该蛋白质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D正确。
    故选:ACD。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1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
    本题考查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等相关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ACD 
    【解析】解: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且含有S元素,则①可能为蛋白质,载体蛋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A正确;
    B、③可能为DNA、RNA、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等,不止两种,B错误;
    C、脂肪、淀粉、糖原的元素组成为C、H、O,且都为储能物质,C正确;
    D、①③共同组成物质可能为染色体,真核生物中,染色体只分布在细胞核内,D正确。
    故选:ACD。
    据图分析,图中①含有C、H、O、N、S等元素,可能为蛋白质;②含有C、H、O,应为糖类或脂肪,③含有C、H、O、N、P,可能为核酸、核苷酸、磷脂或ATP。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根据图解判断①②③可能对应的物质,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1.【答案】异养需氧型  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由于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有利于繁殖,可以增大菌株的数量(扩大培养)  稀释涂布平板法  固体  不定向性  不能  有可能是发生中性突变或者是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 
    【解析】解:(1)锥形瓶中需要加入有机碳源物质并通入无菌氧气,由此可知青霉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挑取单菌落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由于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有利于繁殖,可以增大菌株的数量(扩大培养)。
    (2)②过程用于青霉素的分离,根据培养结果的菌落位置,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培养基需要用固体培养基。
    (3)图2可知A0~A6的青霉素产量不同,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2和A5与A0的青霉素产量相同,不一定是没有发生基因突变,有可能是发生中性突变或者是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
    故答案为:
    (1)异养需氧型     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由于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有利于繁殖,可以增大菌株的数量(扩大培养)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固体
    (3)不定向性     不能     有可能是发生中性突变或者是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
    图中①过程是紫外线照射诱导变异,②过程为青霉菌的分离,③过程为扩大培养。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答案】聚乙二醇(或PEG)  脱分化  植物体细胞杂交  偏低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产生专一的抗体 
    【解析】解:(1)培育高产耐盐植株时,用化学方法诱导甲、乙原生质体融合时,一般用①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2)由获得的细胞③培养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叫作脱分化,愈伤组织再经再分化发育成植株幼苗。
    (3)上述通过植物细胞工程培育高产耐盐植株的技术叫作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4)植物组织培养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降低,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由此可见,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上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偏低。由③发育成幼苗④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淋巴细胞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过程②所形成的细胞有3种:①B-B细胞、②骨髓瘤—骨髓瘤细胞、③杂交瘤细胞,从中得到所需细胞的方法是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该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故答案为:
    (1)聚乙二醇(或PEG)
    (2)脱分化
    (3)植物体细胞杂交
    (4)偏低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5)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产生专一的抗体
    分析题图:该图是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以及植物细胞培养过程图,①表示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融合细胞,②表示融合的原生质体,③表示杂种细胞,④表示杂种植株。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条件等;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3.【答案】BC  3  30  CD  RNA聚合酶  核糖核苷酸  BamHI和SacI  能将P基因和强启动子完整切割,且在与Ti质粒连接的过程中可避免自身环化等问题  潮霉素  再分化  a1、a2、a3 
    【解析】解:(1)已知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由图1可知,5'端对应的引物分别是B和C。一般需要获得的基因是有一定长度的,而模板长度很长。设计的引物决定了扩增产物的长度。第一个循环,引物与模板互补,此时变成两个模板,但因为模板很长,没有什么终止扩增,所以第一个循环扩增出来的新片段很长很长;第二个循环以新的长片段为模板进行,但新片段的一端是引物开头的,所以第二个循环得到的片段就是我们需要的长度,但只是一条链,所以还不能分离出目的基因;第三个循环,当以第二个循环得到的新片段为模板时,因为这个片段的长度就是需要扩增的长度,所以当第三个循环完成时,这个片段是需要的长度,且是双链DNA,这就得到了需要的目的基因了,所以至少要3个循环才能分离出目的基因;循环四次共需要引物(24-1)×2=30个。
    (2)A、不需要了解P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但需要一小段能与该基因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链核苷酸作为引物,A错误;
    B、新链的合成只能从5′→3′,B错误;
    C、反应体系加入的酶需要具有热稳定性(耐高温的聚合酶),C正确;
    D、A-T碱基对含有2个氢键,C-G碱基对含有三个氢键,因此G-C含量高的引物在与模板链结合时,复性的温度较高,D正确。
    故选:CD。
    (3)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能驱动基因的转录。在P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合成RNA,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4)为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则需要强启动子,因此应优先选用BamHⅠ和SacⅠ酶组合,因为上述两种限制酶能将P基因和强启动子完整切割,且在与Ti质粒连接的过程中可避免自身环化等问题。
    (5)由图可知,标记基因是潮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将农杆菌浸泡过的玉米愈伤组织去菌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需加入潮霉素进行筛选。愈伤组织是一种相对没有分化的薄壁细胞团,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分散成胚性单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这种单细胞可以再分化形成丛芽,再继续发育成转基因玉米株系。
    (6)由图示柱形图可知,a4玉米株系的P蛋白表达量与野生型玉米差异不显著,所以不能选择a4玉米株系作为超量表达P蛋白转基因玉米的生理特性研究的实验材料,而应当选择a1、a2、a3做研究实验材料。
    故答案为:
    (1)BC     3       30
    (2)CD
    (3)RNA聚合酶      核糖核苷酸
    (4)BamHⅠ和SacⅠ能将P基因和强启动子完整切割,且在与Ti质粒连接的过程中可避免自身环化等问题
    (5)潮霉素再分化
    (6)a1、a2、a3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能正确分析题图;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4.【答案】⑥  ACD  G→B K2  增长型  F  1.96×105  12%  呼吸作用  有机物  自我调节  就地 
    【解析】解:(1)图1过程①~⑧中,碳以CO2形式进行传递的有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和⑥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构成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生物类群除E、F、G外,还有A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图1中还所有生物都会通过呼吸释放碳元素,则需要存在G指向B的箭头,即G→B。
    (2)捕捞某种经济鱼时,剩余量为K2才能持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此时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
    (3)图中G是肉食动物,据图可知G的食物为E,图中F也以E为食,则F也是肉食动物。
    (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31×107J•cm-2•a-1。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生产者的同化量。已知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2.31×107J•cm-2•a-1,流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为3.27×105-1.31×105=1.96×105J•cm-2•a-1;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2-0.84)=2.36×104J•cm-2•a-1,故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36×104÷(1.96×105)=12%;植食动物固定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去路之外,还有呼吸消耗的能量和未利用的能量。
    (5)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外,还应该包括流入该区域的污水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排入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污染物不多时,不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通常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
    (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主管部门将某些区域划定为野生动物禁猎区,这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故答案为:
    (1)⑥ACD     G→B
    (2)K2   增长型
    (3)F
    (4)1.96×105     12%     呼吸作用
    (5)有机物     自我调节
    (6)就地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2、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本题考查物种群数量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5.【答案】49;1;22、23、49;17、31、32;101;37:13:51 
    【解析】解:(1)该四十九肽是由4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其水解后会得到49个氨基酸.
    (2)短肽A、B、C的形成过程中共去掉3个苯丙氨酸(C9H11NO2),这需要断裂5个肽键,消耗5个水分子,该过程中氧原子数减数2×3-5=1个.
    (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四十九肽只有第22、23、49号位为赖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17、31、32号位上.
    (4)假设一分子多肽由X个氨基酸组成,则505:415=100X:[100X-18(X-1)],解得X=101;该多肽中只有半胱氨酸含有S,则该多肽中含有51个半胱氨酸;设此多肽分子含甘氨酸y个,则含丙氨酸101-51-y=50-y,有101×100=51×121+75y+89×(50-y),解得y≈37,因此三种氨基酸的数量比37:13:51.
    故答案为:
    (1)49
    (2)1
    (3)22、23、49     17、31、32
    (4)101    37:13:51
    分析题图:图示是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其中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经酶1处理后,形成1-16、18-30、33-49三个片段,说明第17、31和32位为苯丙氨酸;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经酶2处理后,形成1-21、23-49两个片段,说明第22、23和49位为赖氨酸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有一定难度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种群某增长曲线,其增长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十二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