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共11页。
    www.ks5u.com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知识点一 村落的产生1.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2.村落的出现(1)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2)表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3)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4)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知识点二 集镇的出现 1.兴起(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过程①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②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2.中国古代的集镇(1)原因:为军事目的而设的。(2)表现①两宋时期:出现了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②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知识点三 城市的产生1.产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2.城市的含义: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3.中国古代的城市(1)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2)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3)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4.西方古代的城市(1)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2)表现知识点四 世界各地的民居 1.影响民居的因素(1)居住地的自然环境。(2)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2.两河流域的民居(1)自然环境: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2)特点①建筑材料: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和木材。②布局: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结构都是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3.古埃及的民居(1)建筑材料: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在上面搭上屋梁;用椰子叶铺成屋顶,用以防晒保温。(2)特点: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4.中国古代的民居(1)远古: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①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②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2)先秦以来①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②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③结构:木构抬梁结构。(3)明朝①结构: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②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5.古希腊罗马民居(1)民居的核心: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2)建筑材料: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3)建筑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4)集体住宅①原因: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②表现:3世纪古罗马出现了集体住宅;4世纪时,出现复合式公寓。③影响:对后世的建筑影响深远。6.古代北美的民居(1)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2)亚马孙雨林中的印第安人:从事耕作,两三年后迁徙到别处;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1.阅读教材P54“史料阅读”:我国远古居民结束“穴居而野处”,实现定居生活的因素有哪些?提示: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建造房屋的技术等。批注:                                    2.阅读教材P54“历史纵横”“耶莫遗址中的房屋示意图”:从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村落的出现有什么作用?提示:信息:两河流域出现了村落,形成有规模的定居生活;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作用: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批注:                                    3.阅读教材P60“问题探究”:观察图片,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古代村落的选址特点。提示:依山傍水,有充足的水源;适宜农耕和放牧;交通便利。批注:                                                                        4.阅读教材P55“历史纵横”:分析明清时期的集镇有什么特点。其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特点:以经济功能为主,市场规模扩大,专业分工明显。兴起的原因:地处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人口增加迅速。批注:                                    5.拉文纳姆小镇拉文纳姆小镇是英国最小的小镇,别看它娇小,但它是英国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小镇。这一小镇在当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英国商业贸易的复兴。批注:                                    6.阅读教材P56“学思之窗”:上述材料对城市的布局有何规定?提示:规定:周朝建造城市的基本制度,对城市面积、道路数量及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批注:                                    7.阅读教材P57“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雅典城市布局有哪些功能?提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功能。批注:                                    8.阅读教材P57“历史纵横”:古罗马的城市有什么特点?对后世有何影响?提示:特点:有完善的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影响:成为后来西方国家城市建设的标准。批注:                                    9.阅读教材P58“史料阅读”:我国远古时期存在什么严峻问题?人们如何解决居住问题?提示:问题:洪水泛滥。解决:在地势低洼潮湿之地用树木营巢,在地势高亢干燥之处挖穴而居,巢居和穴居构成我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批注:                                    10.阅读教材P58“学思之窗”:你如何理解唐朝房屋建造的规定?提示:唐朝不同品级的官员的住房拥有的“间”“架”数量有着严格的区分,体现出等级制度与衣食住行的生活水平关系密切。批注:                                    11.阅读教材P59“史料阅读”: 材料反映了罗马时代的民居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的民居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提示:特点:由好几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复合式公寓,专供租住。背景: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影响:是集体公寓式楼房的原始形态,对后世的建筑影响深远。批注:                                    [思维导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材料一 徽州古村落是指明清时期以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以宗族制度为社会基础,以宋明理学为思想基础,在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村落。西递和宏村是徽州古村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论血缘因素对村落结构的影响》材料二 宗祠是传统村落中住民们精神活动的中心,但在祖先祭祀场所的意义上,宗祠与其他各种规模和形式的祠堂具有同样的功能。——《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对村落的空间构造的影响》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作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四 平遥古城礼制建筑布局图欧洲中世纪城市维也纳局部图(注:教堂居于城市中心位置)(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徽州古村落有哪些地方文化特色。提示:以工商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祠为中心布局;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设计。(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集镇的发展出现什么新的气象?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3)根据材料四概括古代东西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提示:平遥古城:按照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欧洲维也纳:以教堂为中心,形状不规则。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及发展历程1.布局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1)统治机构(宫廷、官署)。(2)手工业区和商业区。(3)居民区。2.发展演变(1)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其城市中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此时的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仍带有氏族部落的色彩。(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城市发展高潮。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产生: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一定时间开闭的“市”中。这一时期的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4)开放式街市期:宋朝以后的城市模式。在唐末一些城市开始突破里坊制的基础上,北宋都城汴梁也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1.明清年间,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 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天下四大聚”,材料体现了以佛山为代表的(  )A.江南工商业集镇发展B.由于闭关锁国松弛,沿海城市的发展C.我国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D.近代城市兴起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批工商业集镇,以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为典型代表,故A项正确;闭关锁国松弛不符合明清时期的史实,故B项错误;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在宋朝,故C项错误;近代城市兴起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2.雅典的城市布局中,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歌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是最为显著的建筑物;集体性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些现象都是雅典(  )A.社会稳定的反映  B.文化繁荣的表现C.政治制度的产物 D.自然环境的折射C [集体活动场所是雅典最为显著的建筑物,集体活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制度有关,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无关,错误。] 世界各地的民居 材料一 中国有广大地域具有特色的多民族的传统的民居,无论在繁华的城市或偏僻的乡村,乡土民居建筑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源远流长,它们广泛地集中了民间的传统营建经验,强烈地显示了各地的地方特色,其中千差万别的、瑰丽多姿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材料二 北京的四合院强调对称的平面布局,对外封闭,对内开敞,中间设有多个庭院,反映严格的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宗法思想。全宅分为内外院,外宾、仆役不得随意入内院,内眷不轻易到外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正房不仅是实际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家族精神的象征。此外对各种朝向、质量、面积不同的住房皆按照尊卑、长幼的次序安排使用。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左次间住祖父母,右次间住父母。正房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子侄等晚辈居住,大哥住左厢,二弟住右厢。而仆役等只能住在外院从房内。材料三 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居所体现的地域特色。 提示:多民族的传统;因地制宜,扎根民间;世代相沿,源远流长;具有地方特色。(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民居的特点。提示:体现了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3)根据材料三概括古罗马民居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示:特点:体现对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色彩。原因:吸收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地民居及特色1.重视环境、风水、落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处阳光地段,是全世界乡土地方性民居的建筑特色。2.世界各地人类的房屋多是以天然材料修建的,天然材料的运用构成地方性民居的主要特征。3.世界的乡土民居还反映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并融汇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民居的地域性特征表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诸多要素,反映方正严明的哲理思想和秩序,表现出建筑群体组合中的渐进的层次,向心的朝内院的家族组合体,堂屋是家庭生活的核心。3.世界各地发现的干栏式陶屋、陶囷以及栅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湿的建筑形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B.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C.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D.村落的兴衰决定民居建筑B [题干材料“防潮湿的建筑形制”反映了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4.北京的四合院(如右图)是中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称的厢房,供晩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下列陈述中最能反映的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  )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B.尊老扶幼、长幼有序C.就地取材、因地制宜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B [从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和功能划分看,体现了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故选B项。] 课 标 解 读时 空 坐 标1.结合史料概括世界各地不同的民居,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古人类居住环境的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2.通过学习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演变历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