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84191/0-16968261559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84191/0-16968261559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84191/0-16968261559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如图: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当打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起,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B. 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C. 瓶内有白雾,是因为瓶中水发生汽化
D. 往瓶中打气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在实验探究中小明得到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的结论。图是实验装置,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A.
B.
C.
D. 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雪后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雪中加入盐后熔点降低了
B. 冬天早晨,地面上会有一层“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的“白气”就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 北方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说明冰变成水蒸气不需要吸收热量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增加时,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会增加
C. 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球,温度升高得多的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
D.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5.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水银铅 A. 的酒精是液态
B. 气温接近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铅在时是固态6.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和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和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比热容与的比热容之比为:
B. 的比热容与的比热容之比为:
C. 都加热时间,和吸收热量之比为:
D. 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之比为:7.两位同学为探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在相同环境下用相同装置,利用“水浴法”分别对液体、加热如图甲,描绘出它们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时刻后,液体和沸腾
B. 此时的沸点等于的沸点
C. 若、为同种液体,则比量多
D. 若、为不同液体,则吸热升温比快
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4.0分)8.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____ 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 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填物态变化名称;学生在家进行炒菜实践活动时,不小心将一滴水掉进了烧热的油锅里时“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______ 。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__ 选填“甲”“乙”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沸腾前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是: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水蒸气温度将______ 选填“降低”“升高”“不变”发生______ 选填“汽化”“液化”“凝华”。10.常温下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里,用气球套在试管口上如图,会看到气球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一段时间,试管壁外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这种物态变化时需要______ 热量。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_____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11.如图所示,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酒精。在一个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乙容器内的酒精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当水温达到______时,会在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12.小诚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______ 杯.填“甲”或“乙”13.有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质量之比是:,放出相同热量,他们降低温度之比为:,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______。14.如图所示为一种防风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出气口上方设计了一个金属网罩,点火后网罩温度很快升到很高的温度,当火焰被风吹灭后,打火机内喷出的燃气又会被灼热的网罩重新点燃,制成网罩的金属必须选用熔点______ 选镇“高”或“低”的材料。打火时,转动砂轮,就可以点燃,这是通过______ 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的。15.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图像,______ 图线表示的是蜡烛的熔化曲线,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______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16.小明自制了一支粗细均匀的液体温度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用该温度计分别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分别为、。当用此温度计测量一物体的温度时,液柱的长度为,则所测物体的温度为______ 。17.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块里,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地加热。则烧杯中的冰块温度达到熔点后,还______填“能”、“不能”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冰______填“能”、“不能”熔化。由于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会______,试管中的冰在温度达到熔点后,就______填“能”、“不能”从烧杯中吸收热量,故试管中的冰______填“能”、“不能”熔化。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18.探究水沸腾的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器材有铁架台、烧瓶、温度计、秒表、石棉网等。
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固定______ 的位置用图中字母表示;
实验中,其中一次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 ;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紧瓶口,把冷水倒在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可重新沸腾,原因是烧瓶内空气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 。19.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质量温度升高所需要的时间温度升高所需要的时间温度升高所需要的时间沙子水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及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
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 ;
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关于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
A.酒精灯火焰的大小相同
B.火焰与烧杯底距离相等
C.烧杯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沙子
D.使用相同的烧杯
20.图甲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如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 段选填“”或“”其熔点为______ ,在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用质量的海波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丙中的,若用质量为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______ 选填“”“”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1.在广州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
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
提出一个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2.一质量为的金属块,被加热到后,立即投入质量为,温度为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求:
求:水吸收的热量?
金属块的比热容?23.为探究某种晶体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小兰用酒精灯做热源加热,在理想的情况下均匀加热火焰大小保持不变且不计热损失该固体,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出图线如图所示。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求:
该物质在段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多大?
该物质在段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错误;
B、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B正确;
C、瓶内有白雾,是因为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故C错误;
D、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对物体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本题考查了液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要明确: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2.【答案】 【解析】解:、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只烧杯中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AB错误;
、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较小,故D错误,C正确。
故选:。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不同,质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将物理规律以图像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该学会分析此类问题。3.【答案】 【解析】解:、雪后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故A正确;
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火锅上的“白气”就是水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北方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说明冰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本题考查的时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4.【答案】 【解析】解: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时,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A正确;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会增加,故B正确;
C.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量有关,铁块和铜球的比热容不同,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球,温度升高得多的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故C正确;
D.晶体在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故D错误。
故选:。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由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量有关;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本题考查了内能大小的改变方式、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吸热公式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属于基础内容,一定要熟练掌握。5.【答案】 【解析】解:、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故A不正确。
B、气温接近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
C、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故C正确。
D、铅的凝固点是,铅在时是液态,故D不正确。
故选:。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6.【答案】 【解析】解:、由于、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表示、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升高了,温度升高了,根据可得,的比热容,的比热容,:::,故A、均错误;
C、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表示、吸收的热量相同,由此可知,都加热,、吸收的热量相同,即、吸收的热量之比::,故C正确;
D、由于、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吸收的热量,、吸收的热量之比:::,故D错误。
故选:。
、由于、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表示、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升高了,温度升高了,根据可求出、的比热容之比,由此可得出结论;
C、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表示、吸收的热量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
D、由于、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可求出、吸收的热量之比。
本题主要考查比热容概念,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计算,其中正确理解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公式求解比例题目是解题的一个技巧。7.【答案】 【解析】解:、采用“水浴法”加热时的优点在于受热缓慢且均匀,局限是加热的温度最高只能是水的沸点;
时刻后,如果液体和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则液体、可能都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则和都处于沸腾状态,的沸点等于的沸点,如果液体和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则说明时刻和的温度升高到与水的沸点相同后不再吸热,故A和B错误。
C、根据公式,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质量大的升高的温度小,故C正确。
D、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两液体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由图乙知吸热升温快,故D错误。
故选:。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采用“水浴法”加热时的优点在于受热缓慢且均匀,局限是加热的温度最高只能是水的沸点。
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低温物体吸收热量,能量增加。
根据公式,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质量大的升高的温度小。
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两液体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由图乙可知吸热升温慢。
本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水浴法”的特点、热传递的条件和公式的应用。8.【答案】蒸发 液化 高 【解析】解: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填物态变化名称;学生在家进行炒菜实践活动时,不小心将一滴水掉进了烧热的油锅里时“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
故答案为:蒸发;液化;高。
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知道蒸发致冷;知道液化现象;知道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9.【答案】乙 降低 液化 【解析】解: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其中图乙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沸腾前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是: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水蒸气温度将降低发生液化。
故答案为:乙;液化。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致使下部分的水温较高,上部分的水温较低,气体遇冷收缩,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
本题考查水沸腾的特点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属于基础题。10.【答案】升华 凝华 放出 压缩体积 【解析】解:如果在管口上套一个气球,由于管内的干冰升华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所以气球会鼓起;干冰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试管壁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管外,形成霜,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放出;压缩体积。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的了解,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1.【答案】会 【解析】解: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酒精。因为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故在一个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乙容器内的酒精会沸腾;
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因此,当水温达到时,会在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这就是沸腾。
故答案为:会;。
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本题主要考查了沸腾及其条件,特别应该知道的是,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要低,这是解答的关键。12.【答案】甲 【解析】解:装有热水的甲杯子,热水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杯壁时,在内表面液化为小水滴.而乙杯盛冰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杯壁,在外表面液化为小水滴.
故答案为:甲.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和压缩体积部分气体.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3.【答案】: 【解析】解:比热容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无关,由题知两物体由同种物质组成,比热容相同,故比热容之比为:。
故答案为::。
比热容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无关,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特性,关键是知道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14.【答案】高 做功 【解析】解:火焰的温度很高,因此金属网罩的熔点必须比火焰的温度高,才不至于熔化,因此网罩的金属须具有熔点高的特性;
打火时,转动砂轮,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就可以点燃。
故答案为:高;做功。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温度就叫晶体的熔点,熔点越高,物质越不容易熔化;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改变内能方式的认识和了解等知识点,是一道基础题。15.【答案】乙 增加 【解析】解:由题图像可知,甲图线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而乙图线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甲图线是海波晶体的熔化曲线,乙图线是蜡烛非晶体的熔化曲线: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不断增加。
故答案为:乙;增加。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改变。
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属于基础题。16.【答案】 【解析】解: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用该温度计分别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分别为、,冰水混合物为,沸水的温度为,从到水银柱变化的长度,
温度计每变化液柱的变化量,
当液柱的长度为时,物体的温度。
故答案为:。
要正确测量温度计的温度,首先要知道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确定出单位长度所代表的温度,从而计算出实际的温度。
此题关键是搞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和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计算出每厘米的温度。17.【答案】能 能 保持不变 不能 不能 【解析】解:
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块温度达到熔点后,还能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答案为:能;能;保持不变;不能;不能。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
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同时还考查了产生热传递的条件。18.【答案】 降低 【解析】解: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酒精灯放置好后,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石棉网的位置,然后放置烧杯,最后温度计的高度要确保温度计的液泡不碰到烧杯底部和侧壁,且液泡完全放入被测物质中,应先固定的位置;
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每一个小格代表,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示数是;
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
故答案为:;;降低。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酒精灯放置好后,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石棉网的位置,然后放置烧杯,最后温度计的高度要确保温度计的液泡不碰到烧杯底部和侧壁,且液泡完全放入被测物质中;
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
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本题考查了水沸腾实验仪器组装顺序、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19.【答案】秒表 吸收热量的多少 大于 【解析】解: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要用到秒表。
在此实验中,由于物质吸收的热量无法直接观察或测量,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了转换法。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的时间比沙子长,则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加热时要控制酒精灯火焰大小相同、火焰与烧杯底距离相等、使用相同的烧杯装入等质量的水和沙子,由于水和沙子的密度不同,所以体积不同,故C错误,ABD正确,故选:。
故答案为:秒表;吸收热量的多少;大于;。
实验需要测量水与煤油的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
利用转换法,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运用转换法,根据加热时间进行比较;
根据控制变量法回答。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是热学最主要的实验。此实验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过程的掌握情况,更进一步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0.【答案】 不变 【解析】解:如丙图,海波在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加热时间应延长,但是、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不变;。
根据晶体熔化图象,找到熔化的相关信息;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属于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加热时间应延长。
本题考查了结合熔化图象分析海波熔化的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21.【答案】解:课室内潮湿甚至“出水”,原因是广州地处我国的南方,春季南风吹来温暖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墙壁、黑板和地板就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上造成的;
故答:春天到来,气温上升较快,墙壁、黑板、地板温度上升较慢,南风吹来温暖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黑板、地板上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
根据此现象属于液化现象,而液化满足的条件是水蒸气遇冷,因此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是可以减少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或降低水蒸气的温度;
故答:可以关闭门窗、开空调抽湿不能打开门窗。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可知它们是液态的小水滴,再思考它们形成的原因,结合南方春季气候的特点作出合理的解释;
液化满足的条件是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因此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可从两个方面考虑:
可以减少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降低水蒸气的温度。
此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了液化的形成原因,以及防止液化的方法,答题时要抓住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以及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来分析。22.【答案】解:水吸收的热量:
;
不计热量损失,到平衡后,水、金属块的末温相同,为,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
根据可得金属块的比热容:
。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
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解析】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放热公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二者具有相同的末温。
知道水的比热容、质量、初温和末温,利用公式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不计热量损失,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根据求金属块的比热容。23.【答案】解:由图像知,该物质液态时在第的温度为,在第的温度为,加热时间为,
则该物质在段吸收的热量为:;
该物质固态时在第的温度为,在第的温度为,加热时间为,由于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所以物质在固态阶段时吸收的热量为:,
由可得,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
该物质在段加热的时间为,由于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所以该物质在段吸收的热量为:。
答:该物质在段共吸收了的热量;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
该物质在段共吸收了的热量。 【解析】根据计算该物质吸收的热量;
根据加热时间关系求出段吸收的热量,根据变形可求得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根据加热时间关系求出段吸收的热量。
此题是有关晶体熔化图像的分析,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掌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4,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