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填,我会算,我会画,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我会选。(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
A.515÷5 B.427÷7 C.726÷6 D.904÷8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转动的地球仪 B.掉落的苹果
C.提升的货物 D.发射的运载火箭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
A.两 B.三或两 C.三或四 D.四或五
4.下面算式中,积最接近600的是( )
A.105×6 B.106×5 C.230×2 D.202×3
5.如图图形中,有( )个是轴对称图形。
A.1 B.2 C.3 D.4
6.人教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 )
A.分米 B.平方厘米 C.平方分米 D.平方米
7.一个数除以6,商是45,余数是3,这个数是( )
A.270 B.274 C.273 D.141
8.与48×60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408×6 B.480×6 C.48×6 D.48×600
9.3□9÷3,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 )
A.5 B.4 C.3 D.2
10.三(1)班班主任与19名同学周末租船游湖,最省钱的租船方案是( )
A.租1条大船和2条小船 B.租2条大船和1条小船
C.租3条大船 D.租4条小船
11.甲、乙、丙、丁比身高,丙不是最高的,乙比丁高,乙没有丙高,这四人中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如图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
A. B. C. D.
13.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A.20平方米 B.80平方米 C.400平方米 D.6400平方米
14.如图的“”向左平移了( )格。
A.1 B.5 C.2 D.9
15.按☆☆●□□□◎☆☆●□□□◎……的规律排列下去,从左往右数第46个图形是( )
A.☆ B.● C.□ D.◎
二、我会填。
16.在横线上填上“>”“<”或“=”。
480÷3 360÷4
480×3 360×4
1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的面积约56
一个苹果重约220
18.
7吨= 千克
4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9.比56的3倍多12的数是 。
20.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位数.
21.如果□18÷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
22.如图阴影部分占整体的,空白部分占整体的。
23.将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材锯成2段,需要3分钟,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 分钟。
24.用两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三、我会算。
26.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26×38=
945÷9=
☆916÷5=
27.用递等式计算。
735÷7÷5
327﹣27÷3
5×16×4
(179+206)÷5
四、我会画。
28.根据下列要求作图,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
(1)把三角形向上平移4格。
(2)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
五、我会解决问题。
29.深圳到潮州有352千米,一辆汽车上午10时从深圳出发,下午2时到达潮州,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
30.王阿姨的果园今年共收获了2吨西瓜,卖了13袋,每袋6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西瓜没卖?
31.将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每个小正方形纸片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32.淘气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一样多,第三天看了这本书的,这三天能看完这本书吗?
33.如图是王老师调查三(1)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图。(每人只选一样)
(1)喜欢 的人最多。
(2)喜欢看书的比喜欢看电视的多 人。
(3)喜欢旅游的比喜欢运动的少 人。
(4)这个班一共有 人。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会选。(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
A.515÷5 B.427÷7 C.726÷6 D.904÷8
【分析】根据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分别确定出四个选项中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即可。
【解答】解:选项A,被除数515百位上的5等于除数5,够商1,商是三位数;
选项B,被除数427百位上的4小于除数7,不够商1,商是两位数;
选项C,被除数726百位上的7大于除数6,够商1,商是三位数;
选项D,被除数904百位上的9大于除数5,够商1,商是三位数。
故选:B。
【点评】一位数除三位数,若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若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转动的地球仪 B.掉落的苹果
C.提升的货物 D.发射的运载火箭
【分析】平移是指物体做的直线运动,物体平移时,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它的位置;旋转是指物体绕一个固定的点做的圆周运动,物体旋转时,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可能改变它的方向,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上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故选:A。
【点评】这是一道关于平移与旋转的题目,熟练掌握平移与旋转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
A.两 B.三或两 C.三或四 D.四或五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两位数分别是10与10,或99与99,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两位数分别是10与10,或99与99;
10×10=100,100是三位数;
99×99=9801,9801是四位数;
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故选:C。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4.下面算式中,积最接近600的是( )
A.105×6 B.106×5 C.230×2 D.202×3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根据积的大小来确定最接近600的算式.
【解答】解:A、105×6=630,630﹣600=30,
B、106×5=530,600﹣530=70,
C、230×2=460,600﹣460=40,
D、202×3=606,606﹣600=6,
6<30<40<70
所以最接近600的是606.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灵活应用.
5.如图图形中,有( )个是轴对称图形。
A.1 B.2 C.3 D.4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上列图形中,第1个、第2个和第3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有3个轴对称图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运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6.人教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 )
A.分米 B.平方厘米 C.平方分米 D.平方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人教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由此选择。
【解答】解:人教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平方分米。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7.一个数除以6,商是45,余数是3,这个数是( )
A.270 B.274 C.273 D.141
【分析】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45×6+3
=270+3
=273
答:这个数是273。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求这个数实际是求被除数,熟悉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与48×60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408×6 B.480×6 C.48×6 D.48×60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那么积不变,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与48×60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480×6。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9.3□9÷3,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 )
A.5 B.4 C.3 D.2
【分析】在除法算式3□9÷3中,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3能被3整除,则商的最高位为百位,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要使商的中间有0,则□<3,即□里可以填0、1、2。
【解答】解:3□9÷3,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0、1、2。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10.三(1)班班主任与19名同学周末租船游湖,最省钱的租船方案是( )
A.租1条大船和2条小船 B.租2条大船和1条小船
C.租3条大船 D.租4条小船
【分析】乘坐大船每人需65÷8=8.125(元),小船每人需:60÷6=10(元),所以尽量租大船,少租小船,而且保证空位最少,这样租船最省钱。
【解答】解:乘坐大船每人需:65÷8=8.125(元)
小船每人需:60÷6=10(元)
8.125<10
所以尽量租大船,少租小船,而且保证空位最少,这样租船最省钱。
19+1=20(人)
20=1×8+2×6
所以租1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答:租1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最优化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尽量租大船,少租小船,而且保证空位最少,这样租船最省钱。
11.甲、乙、丙、丁比身高,丙不是最高的,乙比丁高,乙没有丙高,这四人中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分析】乙比丁高,乙没有丙高,可推理出:丙>乙>丁,由于丙不是最高的,说明甲>丙,所以甲>丙>乙>丁,甲是四人中最高的,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四人身高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甲>丙>乙>丁,甲是四人中最高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12.如图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
A. B. C. D.
【分析】把整个图形看作单位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占1份,用分数表示是。
【解答】解:
如图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掌握。
13.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A.20平方米 B.80平方米 C.400平方米 D.6400平方米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列式计算,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接下来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列式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80÷4=20(米)
20×20=400(平方米)
答:面积是400平方米。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如图的“”向左平移了( )格。
A.1 B.5 C.2 D.9
【分析】根据图示,图中的“”向左平移了5格,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图中的“”向左平移了5格。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5.按☆☆●□□□◎☆☆●□□□◎……的规律排列下去,从左往右数第46个图形是( )
A.☆ B.● C.□ D.◎
【分析】每7格图形一循环,计算底46格图形是第几组循环零几个,即可判断其形状。
【解答】解:46÷7=6(组)……4(个)
答:从左往右数第46个图形是□。
故选:C。
【点评】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二、我会填。
16.在横线上填上“>”“<”或“=”。
480÷3 > 360÷4
480×3 = 360×4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即可。
【解答】解:480÷3=160
360÷4=90
160>90
所以480÷3>360÷4。
480×3=1440,360×4=1440
所以480×3=360×4。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1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的面积约56 平方米
一个苹果重约220 克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
教室的面积约56平方米
一个苹果重约220克
故答案为:平方米,克。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8.
7吨= 7000 千克
4000平方厘米= 40 平方分米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
7吨=7000千克
4000平方厘米=4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7000;40。
【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比56的3倍多12的数是 180 。
【分析】先用56乘3求出积,再用求出的积加上12即可。
【解答】解:56×3+12
=168+12
=180
答:比56的3倍多12的数是180。
故答案为:180。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0.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三 位数.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乘是99,最小的两位是10,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最大的两位数乘是99,最小的两位是10;
99×10=990;
990是三位数;
所以,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三位数.
故答案为:三.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最大的两位数乘与最小的两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21.如果□18÷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5 .
【分析】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由此求解.
【解答】解:要使□18÷6的商是两位数,那么□<6,□里面可以填5,4,3,2,1;
最大是5.
故答案为:5.
【点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百位上的数字去除以一位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数字比较,如果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就够除,商就是一个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小,就要用百位和十位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去除以一位数,商要商在十位上,就是一个两位数.
22.如图阴影部分占整体的,空白部分占整体的。
【分析】把整个五角星的面积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其中4份涂阴影,表示,空白部分占6份,表示。
【解答】解:如图:
阴影部分占整体的,空白部分占整体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3.将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材锯成2段,需要3分钟,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 15 分钟。
【分析】锯的次数=段数﹣1,先用除法求出锯一次需要的时间,再乘平均锯成6段需要的次数即可。
【解答】解:3÷(2﹣1)×(6﹣1)
=3×5
=15(分钟)
答: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15分钟。
故答案为:15。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锯的次数=段数﹣1。
24.用两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0 厘米,面积是 50 平方厘米.
【分析】把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有2条边重合,所以用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减去重合两条边的长度,即可得到拼合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拼合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2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周长:5×4×2﹣5×2
=40﹣10
=30(厘米);
面积:5×5×2
=25×2
=5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0厘米,面积是 5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0,50.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运用.
25.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7 厘米。
【分析】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即得出正方形的周长,再除以4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解答】解:(8+6)×2÷4
=14×2÷4
=28÷4
=7(厘米)
答: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
故答案为:7。
【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三、我会算。
26.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26×38=
945÷9=
☆916÷5=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按照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进行验算即可。
【解答】解:26×38=988
945÷9=105
☆916÷5=183……1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正确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27.用递等式计算。
735÷7÷5
327﹣27÷3
5×16×4
(179+206)÷5
【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解答】解:(1)735÷7÷5
=105÷5
=21
(2)327﹣27÷3
=327﹣9
=318
(3)5×16×4
=80×4
=320
(4)(179+206)÷5
=385÷5
=77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四、我会画。
28.根据下列要求作图,如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
(1)把三角形向上平移4格。
(2)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
【分析】(1)根据平移的方法,把三角形向上平移4格即可。
(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16÷2=8(厘米),据此可以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画法不唯一)
【解答】解:(1)把三角形向上平移4格。如图:
(2)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如图:
(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以及长方形的画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五、我会解决问题。
29.深圳到潮州有352千米,一辆汽车上午10时从深圳出发,下午2时到达潮州,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下午2时=14时,根据到达时刻﹣出发时刻=行驶时间,算出汽车的行驶时间,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求出平均每时行的路程。
【解答】解:下午2时=14时
14时﹣10时=4时
352÷4=88(千米)
答:平均每时行88千米。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时间”求出上午10时到下午2时经过的时间。
30.王阿姨的果园今年共收获了2吨西瓜,卖了13袋,每袋6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西瓜没卖?
【分析】先将2吨换算成2000千克,再用13乘60,求出卖出的千克数,最后用2000千克减去卖出的千克数即可。
【解答】解:2吨=2000千克
2000﹣13×60
=2000﹣780
=1220(千克)
答:还剩下1220千克西瓜没卖。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整数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
31.将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每个小正方形纸片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24÷2=12(厘米)
12×4=48(厘米)
12×12=144(平方厘米)
答:每个小正方形纸片的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144平方厘米。
【点评】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淘气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一样多,第三天看了这本书的,这三天能看完这本书吗?
【分析】把看完这本书的天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把淘气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看的分率加起来,再与1比较即可。
【解答】解:++=
<1
答:这三天不能看完这本书。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加法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相加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33.如图是王老师调查三(1)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图。(每人只选一样)
(1)喜欢 看书 的人最多。
(2)喜欢看书的比喜欢看电视的多 7 人。
(3)喜欢旅游的比喜欢运动的少 3 人。
(4)这个班一共有 45 人。
【分析】(1)观察统计图中“×”所在的高度即可作答;
(2)喜欢看书的人数减喜欢看电视的人数;
(3)喜欢运动的人数减喜欢旅游的人数;
(4)将所有人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1)喜欢看书的人最多。
(2)13﹣6=7(人)
答:喜欢看书的比喜欢看电视的多7人。
(3)11﹣8=3(人)
答:喜欢旅游的比喜欢运动的少3人。
(4)13+11+8+6+7=45(人)
答:这个班一共有45人。
故答案为:看书;7;3;45。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第一、二单元)数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第一、二单元)数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第一、二单元)数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