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3平行与垂直证明(含解析)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3平行与垂直证明(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3平行与垂直证明(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3平行与垂直证明(含解析)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3平行与垂直证明(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3平行与垂直证明(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平行与垂直证明,面面平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一 《立体几何》讲义
    11.3 平行与垂直证明
    知识梳理.平行与垂直证明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l∥a,a⊂α,l⊄α,∴l∥α
    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l∥α,l⊂β,α∩β=b,∴l∥b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a∥β,b∥β,a∩b=P,a⊂α,b⊂α,∴α∥β
    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α∥β,α∩γ=a,β∩γ=b,∴a∥b


    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l⊥α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a∥b

    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α⊥β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l⊥α








    题型一. 平行问题
    考点1.线面平行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PCD,M,N分别是AB,PC的中点.求证:
    (1)直线MN∥平面PAD;

    【解答】证明:(1)根据题意,取PD的中点G,连接NG、AG,
    G是PD的中点,N是PC的中点,则NG∥DC且NGDC,
    则四边形MNGA是平行四边形,则有MN∥AG,
    又由MN不在平面PAD中,而AG在平面PAD中,则有直线MN∥平面PAD;
    2.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PD⊥平面ABCD,梯形ABCD中,CD∥AB,且PD=AB=2CD=4,PB=AD=5,E是PC上一点,满足PE=2EC.
    (1)证明:PA∥平面BDE;

    【解答】(1)证明:连结AC交BD于点F,连结EF,
    在梯形ABCD中,CD∥AB,AB=2CD,
    所以AF=2FC,又因为PE=2EC,
    所以PA∥EF,又PA⊄平面BDE,EF⊂平面BDE,
    所以PA∥平面BDE;
    考点2.面面平行
    3.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点E、D分别是B1C1与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EB∥平面ADC1.

    【解答】证明:连结A1B、AC1,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点E、D分别是B1C1与BC的中点,
    ∴A1E∥AD,BDC1E,∴四边形BDC1E是平行四边形,∴C1D∥BE,
    ∵AD∩C1D=D,A1E∩BE=E,
    AD、C1D⊂平面ADC1,A1E、BE⊂平面A1EB,
    ∴平面A1EB∥平面ADC1.
    4.如图所示,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在AA1上,点F在CC1上,G在BB1上,且AE=FC1=B1G=1,H是B1C1的中点.
    (1)求证:E、B、F、D1四点共面
    (2)求证:平面A1GH∥平面BED1F.

    【解答】证明:(1)如图:在DD1上取一点N使得DN=1,
    连接CN,EN,则AE=DN=1.CF=ND1=2、
    因为CF∥ND1所以四边形CFD1N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1F∥CN.
    同理四边形DNEA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N∥AD,且EN=AD,
    又BC∥AD,且AD=BC,所以EN∥BC,EN=BC,
    所以四边形CNEB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N∥BE,
    所以D1F∥BE,
    所以E,B,F,D1四点共面;
    (2)因为H是B1C1的中点,所以B1H,
    因为B1G=1,所以,
    因为,且∠FCB=∠GB1H=90°,
    所以△B1HG∽△CBF,
    所以∠B1GH=∠CFB=∠FBG,
    所以HG∥FB,
    由(1)知,A1G∥BE且HG∩A1G=G,FB∩BE=B,
    所以平面A1GH∥平面BED1F.
    考点3.线线平行
    5.如图所示,在多面体A1B1D1DCBA中,四边形AA1B1B,ADD1A1,ABCD均为正方形,E为B1D1的中点,过A1,D,E的平面交CD1于F.
    (Ⅰ)证明:EF∥B1C;

    【解答】(Ⅰ)证明:∵B1C=A1D且A1B1=CD,
    ∴四边形A1B1CD为平行四边形,
    ∴B1C∥A1D,
    又∵B1C⊄平面A1EFD,
    ∴B1C∥平面A1EFD,
    又∵平面A1EFD∩平面B1CD1=EF,
    ∴EF∥B1C;
    6.如图所示,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平面PAD∩平面PBC=l.
    (1)求证:l∥BC.
    (2)MN与平面PAD是否平行?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答】解:(1)证明:因为BC∥AD,BC⊄平面PAD.
    AD⊂平面PAD,所以BC∥平面PAD.
    又因为平面PBC∩平面PAD=l,所以BC∥l(6分)
    (2):平行.如图,取PD的中点E,连接AE、NE,
    ∵N是PC的中点,E是PD的中点
    ∴NE∥CD,且NE
    ∵CD∥AB,M是AB的中点
    ∴NE∥AM且NE=AM.
    所以四边形AMNE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MN∥AE.
    又MN⊄平面PAD,AE⊂平面PAD,所以MN∥平面PAD.(12分)


    题型二. 垂直问题
    考点1.线面垂直
    1.如图,已知三棱锥A﹣BCD中,平面ABD⊥平面ABC,AB⊥AD,BC⊥AC,BD=3,AD=1,AC=BC,M为线段AB的中点.
    (Ⅰ)求证:BC⊥平面ACD;

    【解答】(I)证明:∵平面ABD⊥平面ABC,AB⊥AD,平面ABD∩平面ABC=AB,AD⊂平面ABD,
    ∴AD⊥平面ABC,又BC⊂平面ABC,
    ∴BC⊥AD,又BC⊥AC,AD∩AC=A,
    ∴BC⊥平面ACD.
    2.如图,在四棱锥A﹣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BED=90°,AB=CD=2,DE=BE=1,AC.
    (Ⅰ)证明:DE⊥平面ACD;

    【解答】证明:(Ⅰ)在直角梯形BCDE中,由DE=BE=1,CD=2,得BD=BC,
    由AC,AB=2得AB2=AC2+BC2,即AC⊥BC,
    又平面ABC⊥平面BCDE,从而AC⊥平面BCDE,
    所以AC⊥DE,又DE⊥DC,从而DE⊥平面ACD;
    考点2.面面垂直
    3.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解答】证明:设⊙O所在平面为α,由已知条件,PA⊥α,BC在α内,
    所以PA⊥BC
    因为点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AB是⊙O的直径,
    所以∠BCA=90°,即BC⊥AC
    又因为PA∩AC=A,所以BC⊥平面PAC
    又因为BC⊂平面PBC,所以平面PAC⊥平面PBC.
    4.如图,四面体ABCD中,△ABC是正三角形,△ACD是直角三角形,∠ABD=∠CBD,AB=BD.
    (1)证明:平面ACD⊥平面ABC;

    【解答】(1)证明:如图所示,取AC的中点O,连接BO,OD,
    ∵△ABC是等边三角形,∴OB⊥AC,△ABD与△CBD中,
    AB=BD=BC,∠ABD=∠CBD,
    ∴△ABD≌△CBD,∴AD=CD,
    ∵△ACD是直角三角形,∴AC是斜边,∴∠ADC=90°,
    ∴,∴DO2+BO2=AB2=BD2,
    ∴∠BOD=90°,∴OB⊥OD
    又DO∩AC=O,∴OB⊥平面ACD.
    又OB⊂平面ABC,∴平面ACD⊥平面ABC.
    考点3.线线垂直
    5.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BAD=45°,AD=1,AB,△PAD是正三角形,平面PAD⊥平面PBD.
    (Ⅰ)求证:PA⊥BD;
    (Ⅱ)设二面角P﹣BD﹣A的大小为α,直线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为β,求cos(α+β)的值.

    【解答】(Ⅰ)证明:∵∠BAD=45°,AD=1,,
    ∴由余弦定理,得:
    BD1,…(2分)
    ∴AD2+BD2=AB2,∴AD⊥BD,
    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BD平面ABCD
    又PA⊂平面PAD,∴PA⊥BD.…(5分)
    6.如图,四棱锥E﹣ABCD中,EA=EB,AB∥CD,AB⊥BC,AB=2CD.
    (Ⅰ)求证:AB⊥ED;
    (Ⅱ)线段EA上是否存在点F,使DF∥平面BCE?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Ⅰ)证明:取AB中点O,连接EO,DO.
    因为EA=EB,所以EO⊥AB. …(2分)
    因为AB∥CD,AB=2CD,
    所以BO∥CD,BO=CD.
    又因为AB⊥BC,所以四边形OBCD为矩形,
    所以AB⊥DO. …(4分)
    因为EO∩DO=O,所以AB⊥平面EOD. …(5分)
    所以AB⊥ED. …(6分)
    (Ⅱ)解:点F满足,即F为EA中点时,有DF∥平面BCE.…(7分)
    证明如下:取EB中点G,连接CG,FG. …(8分)
    因为F为EA中点,所以FG∥AB,.
    因为AB∥CD,,所以FG∥CD,FG=CD.
    所以四边形CDF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CG. …(11分)
    因为DF⊄平面BCE,CG⊂平面BCE,…(12分)
    所以DF∥平面BCE. …(13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7/7 21:31:29;用户:15942715433;邮箱:15942715433;学号:32355067



    题型三.存在性问题
    1.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PA⊥AC,AB⊥BC.设D,E分别为PA,AC中点.
    (Ⅰ)求证:DE∥平面PBC;
    (Ⅱ)求证:BC⊥平面PAB;
    (Ⅲ)试问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过三点D,E,F的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PBC平行?若存在,指出点F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Ⅰ)证明:因为点E是AC中点,点D为PA的中点,所以DE∥PC.
    又因为DE⊄面PBC,PC⊂面PBC,
    所以DE∥平面PBC. ….(4分)
    (Ⅱ)证明:因为平面PAC⊥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又PA⊂平面PAC,PA⊥AC,
    所以PA⊥面ABC,
    因为BC⊂平面ABC,
    所以PA⊥BC.
    又因为AB⊥BC,且PA∩AB=A,
    所以BC⊥面PAB. ….(9分)
    (Ⅲ)解:当点F是线段AB中点时,过点D,E,F的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PBC平行.
    取AB中点F,连EF,连DF.
    由(Ⅰ)可知DE∥平面PBC.
    因为点E是AC中点,点F为AB的中点,
    所以EF∥BC.
    又因为EF⊄平面PBC,BC⊂平面PBC,
    所以EF∥平面PBC.
    又因为DE∩EF=E,
    所以平面DEF∥平面PBC,
    所以平面DEF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PBC平行.
    故当点F是线段AB中点时,过点D,E,F所在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PBC平行. ….(14分)
    2.如图,矩形ABCD所在平面与半圆弧所在平面垂直,M是上异于C、D的点.
    (1)证明:DM⊥平面BMC;
    (2)在线段AM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MC∥平面PBD?说明理由.

    【解答】解:(1)证明:根据题意,平面CMD⊥平面ABCD,交线为CD.
    因为BC⊥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CMD,故BC⊥DM.
    因为M为半圆弧上异于C,D的点,且DC为直径,所以DM⊥CM.
    又BC∩CM=C,BC⊂平面BMC,CM⊂平面BMC,
    所以DM⊥平面BMC;
    (2)当P为AM的中点时,MC∥平面PBD.
    证明如下:连结AC交BD于O.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O为AC中点.
    连结OP,因为P为AM中点,所以MC∥OP.MC⊄平面PBD,OP⊂平面PBD,
    所以MC∥平面PBD.
    3.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分别为对角线BD、CD1上的点,且.
    (1)求证:PQ∥平面A1D1DA;
    (2)若R是CD上的点,当的值为多少时,能使平面PQR∥平面B1C1BC?请给出证明.

    【解答】(1)证明:连接CP,并延长与DA的延长线交于M点,

    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C∥AD,
    故△PBC∽△PDM,所以,
    又因为,所以,所以PQ∥MD1.
    又MD1⊂平面A1D1DA,PQ⊄平面A1D1DA,
    故PQ∥平面A1D1DA.
    (2)当时,能使平面PQR∥平面Bl∁lBC.
    证明:因为,即有,故,所以QR∥DD1.
    又∵DD1∥CC1,∴QR∥CC1,
    又CC1⊂平面Bl∁lBC,QR⊄平面Bl∁lBC,
    所以QR∥平面Bl∁lBC,
    由,得PR∥BC,BC⊂平面Bl∁lBC,PR⊄平面Bl∁lBC,
    所以PR∥平面Bl∁lBC,
    又PR∩RQ=R,
    所以平面PQR∥平面Bl∁lBC.

    题型四. 折叠问题
    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P中,AP∥BC,AP⊥AB,AB=BC,D是AP的中点,E、F分别为PC、PD的中点,将△PCD沿CD折起得到四棱锥P﹣ABCD,
    (Ⅰ)G为线段BC上任一点,求证:平面EFG⊥平面PAD;
    (Ⅱ)当G为BC的中点时,求证:AP∥平面EFG.

    【解答】证明:(I)∵△PDC中,E、F分别是PD、PC的中点,∴EF∥CD,
    ∵CD⊥PD,CD⊥AD,PD∩AD=D
    ∴CD⊥平面PAD,
    ∴EF⊥平面PAD,
    ∵EF⊂平面EFG,
    ∴平面EFG⊥平面PAD;
    (II)∵G为BC的中点,F为PD的中点,
    ∴GF∥BP
    ∵GF⊄平面PAB,BP⊂平面PAB,
    ∴GF∥平面PAB,
    由(I)知,EF∥DC
    ∵AB∥DC,∴EF∥AB
    ∵EF⊄平面PAB,AB⊂平面PAB,
    ∴EF∥平面PAB,
    ∵EF∩GF=F
    ∴平面EFG∥平面PAB
    ∵PA⊂平面PAB
    ∴AP∥平面EFG.
    2.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中,D为PA的中点,PA⊥AB,CD∥AB,且PA=CD=2AB=4,将此平面四边形ABCD沿CD折成直二面角P﹣DC﹣B,连接PA、PB,设PB的中点为E,
    (Ⅰ)求证:平面PBD⊥平面PBC;
    (Ⅲ)在线段BD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EF⊥平面PBC?若存在,请确定点F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I)证明:直二面角P﹣DC﹣B的平面角为∠PDA=90°,且PD⊥DC,DA∩DC=D,
    ∴PD⊥平面ABCD,
    ∵BC⊂平面ABCD,∴PD⊥BC,
    则BC=BD,
    在三角形BCD中,BC2+BD2=CD2,
    ∴BD⊥BC,
    ∵PD∩BD=D,∴BC⊥平面PBD,
    ∵BC⊂平面PBC,
    ∴平面PBD⊥平面PBC.
    (III)∵F∈BD,故可设F(m,m,0),而PB的中点E(1,1,1),
    ∴,
    ∵,,
    ∴,解得m,
    ∴线段BD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EF⊥平面PBC.

    3.如图甲,⊙O的直径AB=2,圆上两点C,D在直径AB的两侧,使∠CAB,∠DAB.沿直径AB折起,使两个半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如图乙),F为BC的中点,E为AO的中点.P为AC的动点,根据图乙解答下列各题:

    (1)求三棱锥D﹣ABC的体积.
    (2)求证:不论点P在何位置,都有DE⊥BP;
    (3)在BD弧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FG∥平面ACD?若存在,试确定点G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在图甲中,∵AB是圆O的直径,∴AD⊥BD,AC⊥BC,
    ∵AB=2,∠DAB,∴AD,BD,
    ∴S△ABDAD•BD.
    ∵∠CAB,∴OC⊥AB,OCAB=1.
    在图乙中,∵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BD=AB,OC⊥AB,
    ∴OC⊥平面ABD
    ∴VD﹣ABC=VC﹣ABD.
    (2)∵OA=OD,∠DAB,∴△OAD是等边三角形,
    ∵E是OA中点,∴DE⊥OA,
    ∵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BD=AB,DE⊥AB,
    ∴DE⊥平面ABC,∵BP⊂平面ABC,
    ∴DE⊥BP.
    (3)上存在一点G,满足,使得FG∥平面ACD,
    理由如下:取BD中点M,连结FM,MG,FG,
    则MG⊥BD,∴MG∥AD,
    ∵F,M分别是BC,BD的中点,
    ∴FM∥CD,
    ∵FM⊂平面FMG,MG⊂平面FMG,CD⊂平面ACD,AD⊂平面ACD,AD∩CD=D,FM∩MG=M,
    ∴平面FMG∥平面ACD,
    ∵FG⊂平面FMG,
    ∴FG∥平面ACD.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7/7 21:47:10;用户:15942715433;邮箱:15942715433;学号:32355067

    题型五.平行与垂直选填综合
    1.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l,且m⊥α,则l⊥α;
    ②若α⊥β,m∥α,n⊥β,则m⊥n;
    ③若l∥α,且m∥α,则l∥m;
    ④若m⊥n,m⊥α,n∥β,则α⊥β.
    则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
    A.4 B.3 C.2 D.1
    【解答】解:①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知,若m∥l,且m⊥α,则l⊥α正确;故①正确,
    ②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知,若α⊥β,m∥α,n⊥β,则m⊥n正确;故②正确,
    ③若l∥α,且m∥α,则l∥m不一定正确,有可能相交,也有可能异面;故③错误,
    ④若m⊥n,m⊥α,n∥β,则α⊥β不一定成立,有可能相交.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B.
    2.在△ABC中,∠BAC=90°,PA⊥平面ABC,AB=AC,D是BC的中点,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5 B.8 C.10 D.6
    【解答】解:①∵PA⊥平面ABC,∴PA⊥AB,PA⊥AD,PA⊥AC,∴△PAB,△PAD,△PAC都是直角三角形;
    ②∵∠BAC=90°,∴△ABC是直角三角形;
    ③∵AB=AC,D是BC的中点,∴AD⊥BC.∴△ABD,△ACD是直角三角形.
    ④由三垂线定理可知:BC⊥PD,∴△PBD,△PCD也是直角三角形.
    综上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8个.
    故选:B.
    3.已知E,F,G,H分别为四面体ABCD的棱AB,BC,DA,CD上的点,且AE=EB,BF=FC,CHHD,AGG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平面EFH
    B.四边形EFHG是梯形
    C.直线EG,FH,BD相交于同一点
    D.BD∥平面EFG
    【解答】解:∵AE=EB,BF=FC,
    ∴EF是△ABC的中位线,
    ∴EF∥AC,且EFAC,
    ∵EF⊂平面EFH,AC⊄平面EFH,
    ∴AC∥平面EFH,故A正确,
    ∵CHHD,AGGD,
    ∴GH∥AC,且GHAC,
    则EF∥GH,∴四边形EFHG是梯形,故B正确;
    则直线FH,EG相交,设交点为M,
    则M∈EG,M∈平面ABD,M∈FH,M∈平面BCD,
    则M是平面ABD和平面BCD的公共点,
    又平面ABD∩平面BCD=BD,
    ∴M∈BD,
    即直线EG,FH,BD相交于同一点,故C正确,D错误,
    故选:D.

    4.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D1,A1B1的中点,过直线BD的平面α∥平面AMN,则平面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  )

    A. B. C. D.
    【解答】解:取B1C1的中点E,C1D1的中点F,连接EF,BE,DF,B1D1,则EF∥B1D1,B1D1∥BD,所以EF∥BD,故EFBD在同一平面内,
    连接ME,因为M,E分别为A1D1B1C1的中点,
    所以ME∥AB,且ME=AB,
    所以四边形ABEM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M∥BE,又因为BE⊂平面BDFE,AM不在平面BDFE内,
    所以AM∥平面BDFE,
    同理AN∥平面BDFE,
    因为AM∩AN=A,
    所以平面AMN∥平面BDFE,
    即平面a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为平面BDFE
    BD,EF,DF,梯形BDFE如图:
    过E,F作BD的垂线,则四边形EFGH为矩形,
    ∴FG,
    故四边形BDFE的面积为.
    故选:B.

    5.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N为BC的中点.当点M在平面DCC1D1内运动时,有MN∥平面A1BD,则线段MN的最小值为(  )
    A.1 B. C. D.
    【解答】解:取CD的中点P,DD1的中点Q,连接PQ、PN、QN,D1C,A1D,BD,A1B,
    如图所示:

    因为P、N分别为CD、BC中点,
    所以PN//BD,
    因为PN⊄平面A1DB,BD⊂平面A1DB,
    所以PN∥平面A1DB,
    同理,P、Q分别为CD、DD1中点,
    所以PQ//D1C,
    因为A1D1=BC,且A1D1//BC,
    所以四边形BCD1A1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1B//D1C,
    所以PQ//A1B,
    因为PQ⊄平面A1DB,A1B⊂平面A1DB,
    所以PQ//平面A1DB,
    又PQ∩PN=P,PQ⊂平面PQN,PN⊂平面PQN,
    所以平面PQN//平面A1BD,
    因为MN//平面A1BD,
    所以MN⊂平面PQN,又点M在平面DCC1D1内运动,
    所以点M在平面PQN和平面DCC1D1的交线上,即M∈PQ,
    在△PQN中,PN,PQCD1,QN,
    所以cos∠NPQ,
    所以∠NPQ=120°,

    所以N点到PQ的最小距离d=PN•sin(180°﹣120° ),
    所以线段MN的最小值为.
    故选:B.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AP⊥平面ABCD,AB=1,,点M在线段BC上,且AM⊥MD,则当△PMD的面积最小时,线段BC的长度为(  )

    A. B. C.2 D.
    【解答】解:设BM=x,MC=y,则BC=AD=x+y,
    ∵PA⊥平面ABCD,MD⊂平面ABCD,∴PA⊥MD,
    又AM⊥MD,PA∩AM=A,∴MD⊥平面PAM,
    由题意知AM,MD,
    在Rt△AMD中,AM2+MD2=AD2,
    即x2+1+y2+1=(x+y)2,化简,得xy=1,
    在Rt△PMD中,PM,MD,
    ∴S△PMD,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此时,BC=x+y.
    故选:B.

    7.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  .

    【解答】解:∵EF∥平面AB1C,EF⊆平面AC,平面AB1C∩平面AC=AC,
    ∴EF∥AC,
    又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
    ∴点F是CD的中点,
    ∴EF.
    故答案为.

    8.如图,棱长均为1的正三棱柱ABC﹣A1B1C1,M,N分别为线段A1B,B1C上的动点,若点M,N所在直线与平面ACC1A1不相交,点O为MN中点,则O点的轨迹的长度是   .

    【解答】解:因为M,N分别为线段A1B,B1C上的动点,点M,N在直线与平面ACC1A1不相交,
    所以MN∥平面ACC1A1,
    则A1M=CN,
    当A1M=CN=0时,此时MN的中点O为平面ACC1A1的中心,即A1C的中点,
    当A1M=CN时,此时MN的中点O为BB1的中点,
    所以点O的轨迹为△DEF的高,且△DEF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
    故点O的轨迹长度是.
    故答案为:.

    9.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过点E作平面a,使得平面a∥平面AB1C,则平面a在正方体表面上截得的图形的周长为 6 .
    【解答】解:如图,F,G,H,I,J分别为棱AD,AA1,A1B1,B1C1,CC1的中点,则HI∥A1C1∥GJ,故GHIJ四点共面,同理EFGJ四点共面.
    因为EJ∥AB1,EF∥AC,EF∩EJ=E,所以平面EFGJ∥平面AB1C,
    又因为HE的中点为正方体的中心,FI的中点也是正方体的中心设正方体中心为O,则HE∩FI=O,∴H,I∈平面EFGJ,所以平面EFGHIJ即为平面a,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六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等于正方体表面对角线的一半,即每边长都等于,故六边形的周长为:6.
    故填:6.

    1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O为底面ABCD的中心,点P在侧面BB1C1C的边界及其内部运动.若D1O⊥OP,则△D1C1P面积的最大值为  .

    【解答】解: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当P位于点C时,D1O⊥OC,
    当点P位于BB1的中点P1时,DD1=2,DO=BO,BP1=B1P1=1,B1D1,
    求得,,
    所以,故OD1⊥OP1,
    又OP1∩OC=O,所以D1O⊥平面OP1C,
    故点P的轨迹在线段P1C上,
    由C1P1=CP1,可得∠C1CP1为锐角,而CC1=2,
    故点P到棱C1D1的最大值为,
    所以△D1C1P面积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课后作业. 平行与垂直证明
    1.如图所示,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平面PAD∩平面PBC=l.
    (1)求证:l∥BC.
    (2)MN与平面PAD是否平行?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答】解:(1)证明:因为BC∥AD,BC⊄平面PAD.
    AD⊂平面PAD,所以BC∥平面PAD.
    又因为平面PBC∩平面PAD=l,所以BC∥l(6分)
    (2):平行.如图,取PD的中点E,连接AE、NE,
    ∵N是PC的中点,E是PD的中点
    ∴NE∥CD,且NE
    ∵CD∥AB,M是AB的中点
    ∴NE∥AM且NE=AM.
    所以四边形AMNE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MN∥AE.
    又MN⊄平面PAD,AE⊂平面PAD,所以MN∥平面PAD.(12分)

    2.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为AC的中点,点D1是A1C1中点
    (1)求证:BC1∥平面AB1D1
    (2)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

    【解答】证明:(1)连结A1B,交AB1于O,连结OD1,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为AC的中点,点D1是A1C1中点,
    ∴OD1∥BC1,
    ∵OD1⊂平面AB1D1,BC1⊄平面AB1D1,
    ∴BC1∥平面AB1D1.
    (2)∵在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为AC的中点,点D1是A1C1中点,
    ∴BD∥B1D1,
    ∵BD⊂平面AB1D1,B1D1⊂平面AB1D1,
    ∴BD∥平面AB1D1,
    又BC1∥平面AB1D1,BD∩BC1=B,
    BD、BC1⊂平面C1BD,
    ∴平面AB1D1∥平面C1BD.

    3.直三棱柱ABC﹣A1B1C1 中,AC=BC=1,∠ACB=90,AA1,D 是A1B1 中点.
    (1)求证C1D⊥平面A1B;
    (2)当点F 在BB1 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AB1⊥平面C1DF?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答】证明:(1)如图,∵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A1C1=B1C1=1,且∠A1C1B1=90°.
    又 D是A1B1的中点,∴C1D⊥A1B1.
    ∵AA1⊥平面A1B1C1,C1D⊂平面A1B1C1,
    ∴AA1⊥C1D,∴C1D⊥平面A1B.
    解:(2)作DE⊥AB1交AB1于E,
    延长DE交BB1于F,连结C1F,则AB1⊥平面C1DF,点F即为所求.
    事实上,∵C1D⊥平面AA1BB,AB1⊂平面AA1B1B,
    ∴C1D⊥AB1.又AB1⊥DF,DF∩C1D=D,
    ∴AB1⊥平面C1DF.

    4.如图,在空间几何体A﹣BCDE中,底面BCDE是梯形,且CD∥BE,CD=2BE=4,∠CDE=60°,△ADE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1)若F为AC的中点,求证:BF∥平面ADE;
    (2)若AC=4,求证:平面ADE⊥平面BCDE.

    【解答】证明:(1)如图所示,取DA的中点G,连接FG,GE.

    ∵F为AC的中点,
    ∴GF∥DC,且GFDC.
    又DC∥BE,CD=2BE=4,
    ∴EB∥GF,且EB=GF,
    ∴四边形BFGE是平行四边形,
    ∴BF∥EG.
    ∵EG⊂平面ADE,BF⊄平面ADE,
    ∴BF∥平面ADE.
    (2)取DE的中点H,连接AH,CH.
    ∵△ADE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AH⊥DE,且AH.
    在△DHC中,DH=1,DC=4,∠HDC=60°
    根据余弦定理可得HC2=DH2+DC2﹣2DH•DCcos60°=12+42﹣2×1×413,即HC.
    在△AHC中,AH,HC,AC=4.
    所以AC2=AH2+HC2,即AH⊥HC.
    因为AH⊥DE,AH⊥HC,且DE⊂平面BCDE,HC⊂平面BCDE,DE∩HC=H,
    ∴AH⊥平面BCDE.
    又AH⊂平面ADE,
    ∴平面ADE⊥平面BCDE.
    5.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6,∠BAD=60°,AC∩BD=O.将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得到三棱锥B﹣ACD,点M是棱BC的中点,.

    (1)求证:OM∥平面ABD;
    (2)求证:平面ABC⊥平面MDO;
    (3)求三棱锥D﹣ABC的体积.
    【解答】解:(1)证明:因为点O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
    所以O是AC的中点,又M是棱BC的中点,
    所以OM是△ABC的中位线,OMAB,
    因为OM⊄平面ABD,AB⊂平面ABD,
    所以OM∥平面ABD;
    (2)证明:由题意,OM=OD=3,
    因为,所以∠DOM=90°,OD⊥OM.
    又因为菱形ABCD,所以OD⊥AC.
    因为OM∩AC=O,
    所以OD⊥平面ABC,
    因为OD⊂平面MDO,
    所以平面ABC⊥平面MDO.
    (3)解:由(Ⅱ)知,OD⊥平面ABC,
    所以OD=3为三棱锥D﹣ABC的高,
    因为菱形ABCD的边长为6,∠BAD=60°,
    所以S△ABC9,
    所以所求三棱锥的体积为V,V9.
    即三棱锥D﹣ABC的体积9.
    6.已知正△ABC的边长为a,CD是AB边上的高,E、F分别是AC和BC边的中点,现将△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如图所示.
    (Ⅰ)试判断折叠后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Ⅱ)若棱锥E﹣DFC的体积为,求a的值;
    (Ⅲ)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BP⊥DF?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Ⅰ)AB∥平面DEF,
    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C,BC的中点,∴EF∥AB,
    又AB不包含于平面DEF,EF⊂平面DEF,
    ∴AB∥平面DEF.…(4分)
    (Ⅱ)∵AD⊥CD,BD⊥CD,将△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
    ∴AD⊥BD,AD⊥平面BCD,取CD中点M,则EM∥AD,
    ∴EM⊥平面BCD,且EM,
    ∵棱锥E﹣DFC的体积为,
    ∴V,解得a=2.…(8分)
    (Ⅲ)线段AC上存在一点P,使BP⊥DF.
    三角形BDF为正三角形,过B做BK⊥DF,
    延长BK交DC于K,过K做KP∥DA,交AC于P.则点P即为所求.
    证明:∵AD⊥平面BCD,KP∥DA,
    ∴PK⊥平面BCD,PK⊥DF,又 BK⊥DF,PK∩BK=K,
    ∴DF⊥平面PKB,DF⊥PB.又∠DBK=∠KBC=∠BCK=30°,∴DK=KF=KC/2.
    故AP:OC=1:2,AP:AC=1:3 …(12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相关试卷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4空间角与空间距离(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4空间角与空间距离(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空间角与空间距离,0°≤φ≤9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1空间几何体(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专题11 立体几何 11.1空间几何体(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空间几何体,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 专题11 立体几何 11.4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题型归纳讲义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题型归纳讲义 专题11 立体几何 11.4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题型归纳讲义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1立体几何114空间角与空间距离题型归纳讲义解析版docx、专题11立体几何114空间角与空间距离题型归纳讲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