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1_1_4.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docx
    • 练习
      1_01-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docx
    • 练习
      1_01-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分层集训word).docx
    • 练习
      1_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础拓展.pdf
    1_1_4.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1页
    1_1_4.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2页
    1_1_4.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3页
    1_01-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1页
    1_01-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2页
    1_01-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3页
    1_01-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分层集训word)第1页
    1_01-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分层集训word)第2页
    1_01-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分层集训word)第3页
    1_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础拓展第1页
    1_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础拓展第2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_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展开

    这是一份1_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文件包含1_1_4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docx、1_01-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docx、1_01-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分层集训worddocx、1_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础拓展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基础篇考点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无机物1.(2023届重庆一中月考,1)适时施肥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农作物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施肥时补充Mg等微量元素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C.农作物吸收的P主要用于合成核糖、磷脂、ATP等化合物D.农作物吸收的N主要参与构成蛋白质,并主要存在于氨基上答案 A 2.(2023届河北邢台二中月考,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C.镁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失水皱缩或吸水涨破答案 A 3.(2022湖北十堰三模,4)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纤维素、糖原、丙酮酸、脂肪酸的化学元素的种类相同B.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往返过程C.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的细菌在含31P的培养基中繁殖,子一代细菌都含放射性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作用大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答案 D 4.(2022湖北武汉二模,3)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加快B.风干种子上的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增强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降低答案 B 考点二 糖类与脂质5.(2023届重庆八中入学考,4)俗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前的柿子硬邦邦的,又苦又涩(主要是鞣酸引起的),难以下口;霜降后的柿子颜色红似火,尝起来甜腻可口。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与柿子苦涩相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壁中B.甜腻可口的原因是细胞内二糖和单糖等分子含量增多C.霜降后植物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抗寒能力增强D.霜降后柿子中的鞣酸可能基本上被转化成了糖类答案 A 6.(2023届福建漳州一中月考,4)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该过程称为糖基化。最新研究发现:糖类还能与细胞中的RNA结合形成glyco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糖结合RNA形成glycoRNA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B.glycoRNA的基本骨架是碳原子构成的长链C.RNAglycoRNA在元素组成上存在差异D.多糖可以分布于细胞膜,也可以分布于细胞质答案 C 7.(2022江西七校一联,1)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是麦芽糖,“是酥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的麦芽糖和酥油相比较,麦芽糖被彻底氧化分解耗氧更多B.用显微镜观察苏丹染液染色后的小饼切片,可见细胞中橘黄色的脂肪滴C.“属于还原糖,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用水浴加热处理有砖红色沉淀生成D.糖类和脂质是细胞的能源物质,多食小饼等富含糖与脂质的食品不会影响健康答案 C 8.(2022湖北武汉二模,1)几丁质是一种非还原性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该多糖的基本单位是N-乙酰葡糖胺(化学式为C8H15NO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几丁质的化学元素有CHON四种B.几丁质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C.几丁质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斐林试剂无法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几丁质答案 C 9.(2023届辽宁六校期中,17)(不定项)糖链是细胞内除蛋白质、核酸之外的另一类大分子物质,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中都有分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链是生物体内糖的主要存在形式,如淀粉、糖原都是常见的糖链B.糖链都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根据长度不同,糖链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D.可用斐林试剂在沸水浴情况下检测糖链的存在答案 BCD 考点三 蛋白质与核酸10.(2023届黑龙江鹤岗一中开学考,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多聚体,其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和肽链的条数无关B.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组成DNARNA的单体分别按不同的方式聚合成链C.淀粉的单体是麦芽糖,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D.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在肽键所在的化学基团上,核酸中的氮在含氮碱基上答案 D 11.(2023届福建龙岩一中月考,8)谷胱甘肽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小分子活性肽。谷胱甘肽中的巯基(—SH)为其活性基团,易与某些药物、毒素等结合,使其具有整合解毒的作用,其在人体中还可发挥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谷胱甘肽中必定含有CHONS五种元素B.组成谷胱甘肽的氨基酸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C.谷胱甘肽具有多种功能是因其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D.多吃富含谷胱甘肽的食物可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答案 A 12.(2023届河北秦皇岛摸底,1)2021年美国肥胖症周大会上公布了肥胖症新药Wegovy(一种多肽)。数据显示:接受Wegovy治疗的成人患者,2年研究期间实现了显著和持续的体重减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egovy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B.组成Wegovy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C.Wegovy加热后和双缩脲试剂不能发生紫色反应D.Wegovy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答案 D 13.(2022河北衡水一模,1)肌球蛋白在肌肉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由两条重链和多条轻链构成,能够水解ATP释放末端磷酸基团,同时也能水解GTPCTP,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各种形式的运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球蛋白中存在肽键等多种化学键B.肌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游离核糖体C.肌球蛋白为肌肉的运动提供能量D.肌球蛋白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答案 C 14.(2022重庆八中摸底,3)将蛋白质暴露在高浓度的尿素中会发生蛋白质的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可以恢复,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一定影响C.向经尿素处理后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D.胰蛋白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转入pH=8.0的缓冲液中活性丧失答案 B 15.(2022重庆三调,9)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两种病毒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均有UA间的碱基互补配对B.RNA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含核糖、特有碱基U,一般为单链C.DNA病毒遗传物质为DNA,含脱氧核糖、特有碱基T,多为双链D.由于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故与DNA病毒相比,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答案 A 考点四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16.(2023届广东四校一联,2)染色和显色反应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和显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 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 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65 ℃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B.2 mL鸡蛋清中加入40.01 g/mLCuSO4溶液,混匀后出现紫色C.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切片,直接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能否被麦芽糖酶水解答案 A 17.(2022河北衡水二模,21)在生物学实验中,特定颜色的出现成为鉴定某种物质的重要依据。下列相关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组织样液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的颜色可确定还原糖的种类B.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病毒遗传物质与甲基绿吡罗红的染色情况确定病毒核酸的种类C.在添加了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可根据紫色深浅情况确定氨基酸含量D.利用显微镜观察被苏丹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临时装片,可在细胞内和细胞间隙看到脂肪颗粒答案 D 
    综合篇提升一 化合物种类、功能的分析与判断1.(2023届福建上杭一中期初,5)如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乙、丙都是生物大分子B.可用苏丹染液来检测物质丙C.物质丙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组成D.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可能同时出现在线粒体中答案 C 2.(2023届广东惠州一检,1)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蛋白质,那么N主要存在于游离的氨基中B.是糖原,那么吃糖过多时会释放到内环境中C.DNA,则其水解后产物有6D.是脂肪,则与糖类分子相比,氧的含量多,氢的含量少答案 C 3.(2022吉林实验中学一诊,1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m1m2m3m4可构成物质M1M2M3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M1M2被彻底氧化分解,M1的耗氧量多,且产能也多B.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成分是M3,少数酶的化学成分是RNAC.m3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D.不同的M4的遗传信息不同主要是由于m4的连接方式不同答案 B 提升二 巧解多肽合成中的计算情境试题4.(2023届河北邢台二中月考,5)图甲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数字表示相应位置),图乙表示该蛋白质分子的一条肽链,其中有2个丙氨酸(R基为—CH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99个肽键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2—NH2C.200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 584D.图乙中肽链脱去2个丙氨酸后的产物(含丙氨酸)与原肽链相比,氢原子数目增加2,氧原子数目增加4答案 D 5.(2022江西七校一联,2)初步研究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  )A.β-分泌酶起催化作用时消耗水分子        B.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C.β-AP寡聚合物可能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答案 B 6.(2023届河南洛阳一高月考,39改编)(不定项)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如表所示为人体某种蛋白质的结构组成,该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一个S原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名称氨基酸总数氨基总数羧基总数R基上羧基数数目207242724A.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20B.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构成C.合成该蛋白质时至少失去207分子的水D.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接,构成多肽链答案 ABD 
    高考真题篇1.(2022江苏,1,2)下列各组元素中,大量参与组成线粒体内膜的是 (  )A.OPN B.CNSi C.SPCa D.NPNa答案 A 2.(2022湖北,1,2)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关水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酶促反应的环境   B.参与血液中缓冲体系的形成C.可作为维生素D等物质的溶剂  D.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答案 C 3.(2022江苏,13,2)下列物质的鉴定实验中所用试剂与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B.DNA—台盼蓝染液蓝色C.脂肪苏丹染液橘黄色   D.淀粉碘液蓝色答案 B 4.(2022全国甲,1,6)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B.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C.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D.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答案 B 5.(2022浙江1月选考,9,2)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  B.X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C.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答案 B 6.(2021重庆,1,2)香蕉可作为人们运动时的补给品,所含以下成分中,不能被吸收利用的是 (  )A.纤维素 B.钾离子 C.葡萄糖 D.答案 A 7.(2021天津,4,4)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磷是组成藻类细胞的微量元素B.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C.藻类的ATP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D.生态系统的磷循环在水生生物群落内完成答案 B 8.(2021海南,1,2)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植物和蓝藻(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易溶于水,在人体内可被消化C.与淀粉一样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D.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 D 9.(2021重庆,3,2)某胶原蛋白是一种含18种氨基酸的细胞外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中的该蛋白可被人体直接吸收B.人体不能合成组成该蛋白的所有氨基酸C.未经折叠的该蛋白具有生物学功能D.该蛋白在内质网内完成加工答案 B 10.(2021辽宁,1,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存在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B.胰岛B细胞能分泌调节血糖的蛋白质C.唾液腺细胞能分泌水解淀粉的蛋白质D.线粒体膜上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答案 D 11.(2021江苏,1,2)核酸和蛋白质都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元素都有CHONB.细胞内合成新的分子时都需要模板C.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分布D.高温变性后降温都能缓慢复性答案 D 12.(2021全国甲,1,6)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 C 13.(2021全国乙,3,6)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答案 C 14.(2021辽宁,6,2)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N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染液染色B.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内环境C.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D.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 C 15.(2021湖北,2,2)很久以前,勤劳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制饴(麦芽糖)技术,这种技术在民间沿用至今。麦芽糖制作的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含有淀粉酶,不含麦芽糖B.麦芽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C.55~60 ℃保温可抑制该过程中细菌的生长D.麦芽中的淀粉酶比人的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低答案 C 16.(2020江苏,1,2)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答案 D 17.(2020海南,1,2)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B.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第二性征D.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答案 C 18.(2020江苏,17,2)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B.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C.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D.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答案 C 19.(2020山东,16,3)(不定项)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B.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C.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D.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答案 BC 20.(2019江苏,30,8)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    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   (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    ,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 ℃温育30 min,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                   试管2中应加入的X      的提取液。 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       。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 (1)双缩脲 ①②③ (2)碘液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 (3)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发芽前玉米 蓝色砖红色 淀粉酶已失活

    相关试卷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精练【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块精练【新教材新高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含解析),共38页。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教师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教师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年备考时应注意,糖类的合成场所、种类及相互关系,脂质的合成场所、种类及功能,细胞中的水,无机盐,细胞内的大分子具有重要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