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佳市八中2023-2024学年度(上)高一学年月考历 史 试 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A.禅让制取代了世袭制 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部落取代了氏族 D.铁器取代了青铜器3.《尚书•酒诰》在追述商朝的制度时说:“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这反映出商朝实行A.王位世袭制 B.内服外服制度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4.诗人杜甫《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源于( )A.中央集权制 B.秦朝郡县制C.西周宗法制 D.西周分封制5.《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 )A.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B.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C.注重血缘的宗法制 D.手工业经营基本方式6.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重大变化的判断,最确切的是( )A.“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发展 B.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歧视蛮夷C.各民族一律平等 D.华夏族分布范围缩小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荀子8.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为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和教育对象的扩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下列思想主张能够体现“教育对象扩大”的是:A.为政以德 B.相生相胜 C.有教无类 D.无为而治9.从西周“千耦其耘”到战国“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无饥”;再到秦汉以后“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的逐渐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10.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世袭制与集权制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宗法制与郡县制11.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是最高监察官。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12.下列图示为中国古代某朝代形势图的图例说明(部分),该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东汉13.秦朝的政令暴虐,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等_▲_后,此起彼伏的农民大起义迅速蔓延开来,最终把秦王朝推翻。 ▲ 处的农民起义是( )A.黄巢起义 B.绿林、赤眉起义 C.黄巾军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14.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刘姓子孙大量封王。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 )A.推广郡县制 B.创设中外朝 C.颁布推恩令 D.建立行省制15.如图所示是出土于山东的汉代官印。印面上部铸有兽形凹纹,寓意国家盐法的威严,下部铸有“右盐主官”四个大字。这反映汉代( )A.打击豪强地主 B.改革选官制度 B.推行盐业官营 D.削弱地方权力1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的是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 D.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17.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一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外戚势力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官僚机构脆肿18.两汉时期史学得到新的发展,著名史学家班固撰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部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19.两汉时期科技成就突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唐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20.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尊重大司马的治国意见B.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C.东晋时期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21.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史称“五胡内迁”。其中不包括( )A.匈奴 B.鲜卑 C.羌 D.突厥22.下图是《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四分五裂23.直接导致唐朝衰亡并最终灭亡的是( )A.吐蕃入侵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24.孟浩然在《陪卢明府泛舟回作》中惋惜,“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白居易在《劝酒》中则讴歌了“春闱未了冬登科,九万抟风谁与继”。这两首唐诗共同反映了唐代的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卿世禄制25.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门下省负责( )A.草拟诏令 B.审核诏令 C.执行诏令 D.监察百官26.南朝时某思想家抨击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亡的观点,提出“岂容形亡而神在”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A.荀子 B.墨子 C.范缜 D.韩愈27.“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唐代某高僧一路向西,抵达印度那烂陀寺,留下了壮游取经的“神话”。该高僧最有可能是( )A.法显 B.玄奘 C.僧一行 D.鉴真28.唐代中期实行赋税改革,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赋税制度是(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租调制 D.郡国并行制2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A.孙思邈 B.贾思勰 C.祖冲之 D.裴秀30.中国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其中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下列作品属于该种书法艺术的是( )A. B.C. D.第II卷(非选择题)本试题共2个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把每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面。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国的商鞅变法基本上解决了由奴隶制所引起的种种社会矛盾,并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经过商鞅变法,使偏僻落后的秦国变得“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且使过去那种诸侯卑秦的状况变成“诸侯畏惧”的局面。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设立太乐宫,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通过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涉及的商鞅变法措施及影响。(1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行“汉化”政策的主要内容。(8分) 32.(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先后对楼兰、大宛进行了征讨,皆以胜利告终。在征伐大宛之后,“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犂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宣帝时期,西域都护设立。西域都护是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人员均由中央任免。西域的一切事务均由都护去处理,包括屯田、西域诸国国内的事务,而且西域都护府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在西域的权限已经超过了国内的一般地方行政,似乎拥有与诸侯相等的权力,其权力最大的表现就是行使中央对于西域诸国的任命、册封与奖惩。——摘编自张《“天下”与“统一”:汉与西域关系的再认识》材料二 高昌与西突厥结成军事联盟,在贞观九年、十年,大举攻掠丝路上的商队和贡使。唐朝于贞观十四年灭高昌后,首先在高昌故地设立西昌州,旋改为西州。西昌州属于羁縻州,而西州作为地方正州,与中原其他正州一样推行州县制。不久,唐朝又在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派兵镇守;并将乡里制、均田制、赋役制等措施迅速推行至西州。——摘编自董永强《平高昌前后的争论与唐初西域政策的转向》(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和唐朝在经营西域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和唐朝在经营西域政策的异同。(12分) 高一历史月考参考答案:选择题:1.C 2.B 3.B 4.D 5.B 6.A 7.B 8.C 9.B 10.C11.D 12.A 13.D 14.C 15.C 16.B 17.A 18.B 19.C 20.B21.D 22.A 23.D 24.C 25.B 26.C 27.B 28.B 29.C 30.B 非选择题31.(1)措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普遍推行郡县制; 措施8分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其他依课文相关内容作答也可得分)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影响4分)(2)内容:迁都洛阳;学习汉族的礼仪;仿照汉人建立的官制;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内容8分) 32.(1)西汉: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 派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4分) 唐朝:政府突厥族; 设置安息都护府、北庭都护府。(4分)(2)相同点:都对西域进行了军事征讨,为进一步治理西域创造了条件;都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将之纳入中央王朝版图;都在西域驻扎军队,保护来往商旅。(6分)不同点:西汉时,西域都护府通过对西域诸国的任命、册封进行间接统治;唐朝则在西域推行州县制,进行直接统治。(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佳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月考),共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