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联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85379/0-16968539938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津南区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联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885379/0-16968539939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天津市津南区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联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津南区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联考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诗歌默写,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加点字字音正确的一项( )
A.粗犷 guǎng 莅临 lì 高邈mà 姹紫嫣红 chā
B.黄晕 yùn 贮蓄 chù 干涩sè 呼朋引伴 yǐn
C.澄清 chéng 吝啬 lìn 酝酿 niàng 水何澹澹 zhàn
D.棱镜 léng 倾诉 qīng 应和 hè 咄咄逼人 duō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幻想(huàn) 烘托(hōng) 慈善 响晴
B.地毯(tǎn) 着落(zhuó) 害羞 摇篮
C.镶嵌(xiāng) 发髻(jì) 狭窄 宽敝
D.看护(kàn) 济南(jǐ) 水藻 暖和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人技艺超群,不到一会儿的__________ 就做出了一件漂亮的泥塑作品。
②叫喊声,嬉闹声, __________着潺潺的流水声,使得夏天的田野更加热闹了。
③在学校日常管理上,我们强调组织纪律性并不反对发展学生的个性, __________,我们还要保护这种个性。
A.功夫 附和 反之 B.工夫 应和 相反
C.工夫 附和 反之 D.功夫 应和 相反
4.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阳春三月,锦城公园的樱花如期开放,不少喜出望外的成都市民呼朋引伴来此踏青。进入园中,明丽的花草配上潺潺的小溪,相得益彰。女孩子们花枝招展,走着,笑着。一抬头,遥见蓝天,白云映衬着远山黛青的影子,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 B.呼朋引伴 C.花枝招展 D.心旷神怡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刚的脸红起来了。
D.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6.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拟人,比喻)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比喻)
7.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②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③经典常读常新,是否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不枯竭的源泉。④阅读经典,可以接触人类智慧的精华,大有益处。
A.第①句 B.第②句 C. 第③句 D.第④句
8.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9.下面对《观沧海》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诗的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动静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惊人的力量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皆为实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D.这首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10.《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闹”字用得好,选出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叫着,显示出春天的热闹。
B、突出蜜蜂之多,群蜂之乐,衬托花开之艳。
C、突出蜜蜂之多,衬托花朵繁茂。
D、闹字表现了花下蜜蜂、蝴蝶、蜻蜓等昆虫数量多、阵容大。
11.下列对《春》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杨柳风”是指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B.“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表现了春雨洗涤后小草青绿的颜色特别浓烈、特别耀眼。
C.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是正面描写,烘托出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D.选段在语言方面多用叠词,使语句节奏舒缓且有韵律美。如“稀稀疏疏”“舒活舒活”“抖擞抖擞”等。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
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冬天里人们的活动。
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动人图景。
13.对课文《济南的冬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二、诗歌默写
15.(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6-18题。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 ② 缟: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16.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游于不用之国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所长______________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花开屋外,福藏心中》一文,回答19-22题。
花开屋外,福藏心中
若蝶
一年冬天,我去外省的一个女友处小住了一段时间。
临近年关,女友带我去山上采风,下山时,顺道看望了一位老人。冬日的村庄,寂静安
详,透着几分荒凉。女友带我来到一户农家,几间老旧的土坯房 静静地卧在北风中,四周围着篱笆院墙。
③推开半掩的斑驳木门,扑进眼帘的是满地的红。像一片片玫瑰花瓣洒落在院中,仔细看是一幅幅写着“福”字的春联。
④院中站着一位穿着藏青色旧棉袍,戴着风雪帽,满脸沟壑的老人,正手握毛笔在院中的一张木桌上书写春联。
⑤每写好一张,就有一个五六岁穿着红花棉袄的小女孩,接过去铺在地上。灰白的泥土地面上,铺满了一张张红纸,像一朵朵盛开的梅花。一个个大写的“福”字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院中
⑥来的路上,女友告诉我,这户人家只剩下祖孙两人。老人唯一的儿子,五年前不幸因病去世,不久儿媳妇离开了家,从此再无音讯。一老一小朝夕相伴,冷暖相依。女友在民政部门工作,逢年过节会给老人送些慰问品。
⑦老人见到我们,忙放下手中的笔,搬出一条长凳,用袖子抹了一把浮灰,招呼我们坐下。
⑧我低头看着一地的红纸,老人的字写得不算好,但每个“福”字都匀称周正,力透纸背。满地的红,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炸开在灰土地上。满脸喜气的小女孩,像欢快的音符,在火苗上不停地跳动着。
⑨陋室破衣,命运多舛,福在哪里?
⑩忽而一阵风过,一缕幽香挟裹而来。啊,是腊梅的香气,我循着花香寻找到东院篱墙边的一树梅花。朵朵鹅黄色的花蕾俏立枝头,像一粒粒米黄的珍珠串在枝干上。我环顾一下小院,发现小院的四周都种着花草,有芍药、月季、一串红、大丽菊……都是些普通的花草,但春有红月季,夏有美人蕉,秋有菊,冬有梅,祖孙二人的生活里,一年四季都有花香缭绕。
⑪“大爷,写这么多福字干什么用呀?”女友问。
⑫“送给乡亲们的。每年我都给每户人家送几张福字,我也识不了几个字,写不出啥好东西,只能给大伙儿写几个福字。”老人的声音洪亮有力,听不出沧桑浸泡过的味道。
⑬“大爷,这娃的娘有消息吗?”我爱怜地看着正在摆弄“福”字的女娃,追问老人。
⑭老人看了小孙女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⑮“大爷,你恨她吗?”
⑯“恨啥呀,孩子有自己的难处。”老人说着深嗅了一口梅香:“腊梅真香呀!”
⑰临走时,我在女友耳边叮咛了几句,塞给她 五百 元钱。女友把钱递给老人:“大爷,国家又给你发钱了,过年了,买点好吃的。”
⑱老人忙用手挡了回来:“怎么又给钱?我们祖孙俩够用了,钱留给别人家吧,我这把老骨头暂时还能拉扯孩子几年,不能老花国家的钱。”在女友的再三坚持下,老人才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⑲老人进屋,拿出一个布口袋递给女友:“这袋花生拿着,自家种的,可香呢。”
⑳谢过老人,我们起身告辞,回头又看到了土墙边的梅花,莹黄剔透,朵朵生香。
给荒寂的小院一抹亮色。
(21)福在哪里?就在老人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上。我又望一眼满目春波的小女孩,知道她活在春意荡漾的庭院,爷爷将人世的风雪挡在了门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心上也是开着花的。
(22)花开屋外,福藏心中。那一天我给老人送去了物质救济,老人却还给我一份精神救济。
19.选文写了老人的哪几件事?请仿照例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把救济款留给别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满地的红,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炸开在灰土地上。满脸喜气的小女孩,像欢快的音符,在火苗上不停地跳动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文中第⑩段是对小院环境的描写,说明老人生活条件舒适,懂得享受生活。
B.第⑯段中“恨啥呀,孩子有自己的难处吧”一句写出了老人内心的绝望。
C.老人把福记在心中,所以写出的“福”字匀称周正,力透纸背。
D. 文章末段巧妙点题,意味深长,同时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引人深思。
E.文章第⑨段承上启下,从上文对爷孙俩居住环境差、衣着简陋和命运多舛的描写,转入后文对“福在哪里”的叙写,增加文章的条理性和语言的流畅性。
22.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老人却还给我一份精神救济”,你认为作者能从老人那儿得到哪些精神救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七年级某班开展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23.古人在描写春景时,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诗句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请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加点字是从哪个感官角度写春的。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 )
③踏花归去马蹄香( )
24.因为人类无休止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或悲伤,或欣喜,或遗憾,或刻骨铭心,或感动不已,或后悔不止,或沉醉其中,或捧腹大笑的各类事情,有许多事情以它的独特长存于我们的脑海,历经岁月浮沉,不曾逝去……
请以《那件事,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要套作或抄袭,表达真实感情;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津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两部分,试卷满分分钟,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