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8练 金属材料(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86812/0-16968955017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8练 金属材料(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86812/0-1696895501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8练 金属材料(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86812/0-16968955018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 (含解析)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8练 金属材料(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8练 金属材料(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的是,金属一般具有的特点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铁 金属材料
第08练 金属材料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明矾 B.生铁 C.不锈钢 D.赤铁矿
【答案】A
【解析】A项,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为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属于化合物,A项正确;B项,生铁是铁与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工业上生铁的含碳量一般在2.5%~4%,B项错误;C项,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其基本合金元素除碳外还可能含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结构和性能的要求。不锈钢属于混合物,工业上钢的含碳量一般在0.04%-2.3%,C项错误;D项,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天然矿石往往含有多种杂质,为混合物,D项错误;故选A。
2.某种钢铁材料含碳为2.4%,这种材料是( )
A.生铁 B.特种钢 C.碳素钢 D.高碳钢
【答案】A
【解析】生铁的含碳量为2%~4.3%,这种含碳量为2.4%的钢铁材料是生铁。钢(不论是特种钢,还是普通钢)含碳量在0.03%~2%之间。故选A。
3.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的是( )
A.NaCl B.AlCl3 C.FeCl2 D.CuCl2
【答案】C
【解析】A项,Na与Cl2化合可制得NaCl,故A不符合题意;B项,Al与Cl2化合可制得AlCl3,故B不符合题意;C项,Fe与Cl2化合得到FeCl3,不能生成FeCl3,故C符合题意;D项,Cu与Cl2化合得到CuCl2,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常温下,将铝片投入浓H2SO4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被钝化 B.不发生反应 C.产生大量SO2 D.产生大量H2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铝发生钝化反应,铝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故A正确。
5.金属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
A.有金属光泽,能导电,有延展性 B.熔点和沸点较低
C.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不易被氧化 D.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答案】A
【解析】A项,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有延展性,能被压成片或拉成丝,A正确;B项,常温下除了金属汞,金属都是固体,熔点和沸点较高,B错误;C项,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错误;D项,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在反应中作还原剂,D错误;故选A。
6.合金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用品中所用的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铁锅 (生铁) B.刀具(不锈钢) C.体温计(水银) D.高压锅(硬铝)
【答案】C
【解析】A项,生铁为铁与碳合金,A不符合题意;B项,不锈钢刀具为铁与镍等合金,B不符合题意;C项,水银为汞单质,不属于合金,C符合题意;D项,硬铝为铝的合金,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锈钢是含铁、铬、镍的合金 B. 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C. 合金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 D.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组分金属的低
【答案】C
【解析】A项,不锈钢的主要成分为为铁、铬、镍,A正确;B项,钢材的主要成分为铁和碳,B正确;C项,合金: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C错误;D项,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组分金属的熔点低,D正确。
8.下列有关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法炼铜的原理属于置换反应
B.1 000年前中国就能炼锌,现代炼锌主要利用热还原法
C.铝热法应用很普遍,可冶炼Mn、Mg、W等金属
D.钠、镁、铝等活泼金属的冶炼采用电解法
【答案】C
【解析】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很强的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如钾、钙、钠、镁、铝等;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采用热还原法冶炼,如锌、铁、锡、铅、铜等;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一般采用热分解法冶炼,如银、汞等。本题C项中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铝的强,所以铝不能置换出镁。
9.在Mg、Al、Cu、Fe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不同于其他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铁元素,则选择的理由正确的是( )
A.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在不同化合物中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C.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D.能被磁铁吸引
【答案】D
【解析】A项,Fe、Al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均发生钝化,错误;B项,Fe、Cu均有可变化合价,错误;C项,Fe、Mg均与盐酸反应而不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D项,“被磁铁吸引”是金属铁的特性,正确。
10.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NaOH溶液除去Fe2O3粉末中少量的Al2O3
B.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不适合用于制造机器零件
C.铝制品廉价易得,适用于厨房蒸煮和长期存放碱性食物
D.铝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因此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
【答案】C
【解析】A项,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溶于NaOH溶液,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不和NaOH反应,所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Fe2O3粉末中少量的Al2O3,故A正确;B项,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不适合用于制造机器零件,可以用铝合金制造机器零件,故B正确;C项,铝能和碱反应,不适用于厨房蒸煮和长期存放碱性食物,故C错误;D项,铝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因此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故D正确;故选C。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2Fe2++Cl2=2Fe3++2Cl-
B.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钠:2Na+Cu2+=Cu+2Na+
C.向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粉:2Al+6OH-=2AlO2-+3H2↑
D.Fe2O3溶于稀硫酸中:Fe2O3+6H+=2Fe3++3H2O
【答案】D
【解析】A项,Fe2+的还原性小于I-,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氯水把I-氧化为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故A错误;B项,钠是活泼金属,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钠,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2Na++H2↑,故B错误;C项,向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粉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 AlO2-+3H2↑,故C错误;D项,Fe2O3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3H2O,故D正确;选D。
12.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钢
C.合金是两种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D.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
【答案】C
【解析】A项,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是铜、锡合金,故A正确;B项,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钢,是铁合金,故B正确;C项,合金可以是金属与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如生铁是铁与碳的合金,故C不正确;D项,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故D正确;故选C。
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Al2O3的两性,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B.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C.Fe2O3是碱性氧化物,Fe2O3可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抗坏血酸(维生素)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水果罐头中的抗氧化剂
【答案】A
【解析】A项,Al2O3具有两性,与酸、碱都能反应,加热能加快反应速率,加速铝的腐蚀,所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故A正确;B项,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且碱性较弱,所以可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无关,故B错误;C项,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Fe2O3可作红色油漆和涂料,与其是碱性氧化物无关,故C错误;D项,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水果罐头中的抗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A。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
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
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
D.Al2O3和Na2O按物质的量之比1:1投入水中可得到澄清溶液
【答案】D
【解析】A项,氧化铝可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虽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A错误B项,Al2O3是两性氧化物,B错误;C项,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跟强酸强碱反应,不能与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C错误;D项,Al2O3和Na2O按物质的量比1 : 1投入水中,生成的氢氧化钠恰好与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所以可得到澄清溶液,D正确;故选D。
1.1825年丹麦化学家用无水AlCl3与钾作用第一次获得金属铝,当时由于价格非常昂贵,被称为“银色的金子”。直到19世纪后期发明了电解法生产铝,才使铝的价格大大下降,使铝成为当今广泛应用的一种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常温下,铝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冶金工业中常作还原剂
D.铝锅不易生锈,所以可以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
【答案】C
【解析】A项,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故A错误;B项,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并非不反应,故B错误;C项,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故C正确;D项,金属铝可以和强酸以及强碱反应,所以不可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故D错误;故选C。
2.等量的金属铝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气体( )
A.与酸反应放出的多 B.与碱反应放出的多 C.无法判断 D.一样多
【答案】D
【解析】金属铝不论是和盐酸反应,还是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失去3个电子,铝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3,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等量的金属铝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气体一样多。故选D。
3.铝制品不易被腐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铝(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熔点高 C.表面有致密氧化膜 D.密度小
【答案】C
【解析】铝制品不易被腐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铝表面有致密氧化膜能够阻止内部的金属被氧化,答案选C。
4.不锈钢通常不与酸、碱、盐反应,是因为加入了( )
A.Ni和Cr B.Ni和Au C.Cr和Au D.Cr和Pt
【答案】A
【解析】不锈钢中添加的合金元素主要是Ni和Cr,Ni、Cr元素的加入使不锈钢在多种酸、碱、盐溶液中也能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5.下列有关铝及其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有氢气生成 B.都生成盐和H2O
C.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形式存在 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
【答案】C
【解析】A项,Al2O3与强碱溶液反应没有H2生成;B项,Al与强碱溶液反应没有H2O生成;D项,Al、Al2O3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6.下面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
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
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腐蚀
D.镁铝合金在冷的浓硫酸中不反应
【答案】D
【解析】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高温时铝很容易被氧化;镁铝合金中的铝能与烧碱反应;Mg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反应。
7.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铝易被氧化,而Al3+则很难被还原
【答案】C
【解析】A项,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3个电子,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铝原子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仅次于地壳中非金属元素氧、硅的含量,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在常温下,铝易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铝,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项,铝最外层有3个电子易失去,即具有还原性,而Al3+相对稳定,不易被还原,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常用的重要思维方法,但所得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Mg燃烧不能用Mg灭火,故燃烧也不能用CO2灭火
B.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故Fe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C.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故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D.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故Mg与NaOH溶液反应也生成H2
【答案】A
【解析】A项,由于钠比镁活泼,镁能与CO2反应,则钠也能与CO2反应,故Mg燃烧不能用CO2灭火,故Na燃烧也不能用CO2灭火,A项正确;B项,Fe在O2中燃烧生成Fe3O4,B项错误;C项,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4,C项错误;D项,具有两性,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而Mg不具有两性,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D项错误;故选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可以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铁主要以价和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之中,游离态的铁单质存在于陨铁中
C.铝制餐具可以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储氢合金指的是能够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吸收氢气的合金,如镧镍合金等
【答案】B
【解析】A项,金属钠着火会产生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干粉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故金属钠着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应该用沙子盖灭,A错误;B项,铁是活泼金属,铁主要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之中,游离态的铁单质存在于陨铁中,故B正确;C项,铝、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故C错误;D项,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并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镧镍合金等,故D错误;故选B。
10.下列关于铝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不能用铝制的器皿来盛放酸梅汤或碱水是因为铝会和酸或碱反应
C.铝和NaOH溶液反应:2Al+OH-+2H2O=2AlO2-+3H2↑
D.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会滴落下来,是因为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答案】B
【解析】A项,铝为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保护内部铝不被氧气氧化,故A错误;B项,无论铝单质或氧化物都能与酸或碱反应,因此不能用铝制的器皿来盛放酸梅汤或碱水,故B正确;C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是2Al+2OH-+2H2O=2AlO2-+3H2↑,故C错误;D项,铝是活泼金属,在酒精灯上加热,铝表面迅速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保护内部铝不与氧气反应,因为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单质,因此出现现象熔化而不滴落,故D错误;故选B。
1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B.水泥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根据胶体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
C.食品包装袋里面装有硅胶和铁粉,硅胶和铁粉的作用相同,都可以防止食品氧化
D.高速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方便,高铁车厢大部分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的
【答案】D
【解析】A项, 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故A错误;B项, 水泥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根据胶体粒子带电这个性质而设计的,胶体不带电,故B错误;C项,食品包装袋里面装有硅胶和铁粉,硅胶和铁粉的作用不相同,铁粉可以防止食品氧化,硅胶具有吸水性,用作干燥剂,故C错误;D项,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大,抗腐蚀能力比较强的性质,高铁车厢大部分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的,故D正确;故选D。
12.下列对金属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Na与Na2O2投入水中都可生成氢气
B.Al与Al2O3都可溶于NaOH溶液,它们都是两性物质
C.Na2O与Al2O3都可溶于水,形成对应的碱NaOH和Al(OH)3
D.Al(OH)3与Fe(OH)3都可以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对应的氧化物Al2O3和Fe2O3
【答案】D
【解析】A项,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A错误;B项,两性物质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且和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且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Al2O3属于两性物质而铝不是两性物质,B错误;C项,Al2O3不能与水反应形成对应的碱,C错误;D项,Al(OH)3与Fe(OH)3属于难溶性碱,加热分解得到相应的氧化物和水,D正确;故选D。
13.下列有关金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都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B.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C.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都能发生焰色反应,这种化学变化可用于验证金属元素的存在
D.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答案】C
【解析】A项,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都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A项正确;B项,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高锰酸根离子、偏铝酸根离子等离子为阴离子,B项正确;C项,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都能发生焰色反应,但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D项,铝、氧化铝都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所以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D项正确;故选C。
14.中国航空铝材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下列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
B.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溶液腐蚀
C.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
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
【答案】D
【解析】A项,镁铝合金是合金,合金比各成分熔点低,所以比纯铝的熔点低,选项A正确;B项,铝合金中的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腐蚀,选项B正确;C项,铝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可隔绝空气,防止高温铝液被O2氧化,选项B正确;D项,镁铝都能与盐酸反应,能完全溶解,选项D不正确;故选D。
15.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
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答案】D
【解析】氧化性Fe3+>Cu2+>Fe2+,加入铁粉后有固体剩余,Fe3+一定不存在;若剩余固体全部都是Cu,溶液中还可能有Cu2+,也可能恰好被完全置换;若剩余固体是Cu和Fe,则溶液中不可能有Cu2+。
16.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中过量CO2可以用过量HCl代替
C.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③应在蒸发皿中进行
D.反应①中的主要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
【答案】D
【解析】铝土矿中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偏铝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分解为氧化铝,电解得到铝单质。A项,①②③中均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项,反应中过量CO2不能用过量代替,因氢氧化铝溶于盐酸,故B错误;C项,反应应在坩埚中进行,加热固体分解,故C错误;D项,氧化铝与NaOH反应,则反应中的主要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故D正确;故选D。
1.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出版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有关“五金”的内容:“∙∙∙∙∙∙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生铁)一万六千倍,然使釜、鬵(xín,一种炊具)、斤(这里指菜刀、镰刀、锄头等)、斧不呈效于日用之间∙∙∙∙∙∙ ∙∙∙∙∙∙贸迁有无,∙∙∙∙∙∙”,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明代使用的釜、鬵一类的炊具都属于青铜合金
B.添加了铬、镍的不锈钢菜刀和农具使用后即使不保养,也不会生锈
C.金属的另一个用途就是铸成钱币作为贸易交往中的流通手段
D.黑铁在空气中发生的腐蚀主要是化学腐蚀
【答案】C
【解析】A项,明代使用的釜、鬵一类的炊具都属于铁合金,故A错误;B项,不锈钢制作就是在普通钢中添加铬、镍等元素改变了钢铁内部结构,不锈钢不容易生锈;家里用的农具是铁合金,如果没及时冼干净后晾干,铁能与氧气、水分同时接触,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容易生锈,故B错误;C项,金属可以用来铸成钱币作为贸易交往中的流通手段,故C正确;D项,生铁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错误;故选C。
2.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的质量在一定范围内
B.若无E导管,结果偏大
C.若D管中液面高,结果偏大
D.NaOH溶液换成稀H2SO4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C
【解析】A项,由于量气管具有一定量程,则若合金质量太大将使产生的气体体积超出量程,若合金质量太小,产生的气体太少,将引来实验误差,故合金的质量在一定范围内,A正确;B项,题干图示中有E导管,则滴入的液体的体积,将由产生的气体通过E导管进入分液漏斗A中,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若无E导管,则滴入的液体体积将算作产生气体的体积,则使结果偏大,B正确;C项,若D管中液面高,将使气体的压强高于外面的大气压,气体的体积将偏小,则是结果偏小,C错误;D项,NaOH溶液换成稀H2SO4则发生反应为: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由固体的质量和气体的体积通过解方程组的方法也可以求出Al的质量,即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正确;故选C。
3.铝热反应有广泛的用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的方法焊接钢轨
C.在图反应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由图2可推出铝热反应是放热的反应
【答案】C
【解析】A项,该铝热反应是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项A正确;B项,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铁从氧化铁中置换出来且呈液态,选项B正确;C项,在图反应过程中镁条在空气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选项C不正确;D项,由图2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推出铝热反应是放热的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C。
4.(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铝电解厂烟气净化的一种简单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
B.采用溶液喷淋法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
C.合成槽中产物主要有Na3AlF6和CO2
D.滤液可回收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
【答案】C
【解析】烟气(含HF)通入吸收塔,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发生反应Na2CO3+2HF=2NaF+H2O+CO2↑,向合成槽中通入NaAlO2,发生反应6NaF+NaAlO2+2CO2=Na3AlF6+2Na2CO3,过滤得到Na3AlF6和含有Na2CO3的滤液。A项,陶瓷的成分中含有SiO2,SiO2在高温下与Na2CO3发生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因此不宜用陶瓷作吸收塔内衬材料,故A正确;B项,采用溶液喷淋法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塔内烟气吸收效率,故B正确;C项,由上述分析可知,合成槽内发生反应6NaF+NaAlO2+2CO2=Na3AlF6+2Na2CO3,产物是Na3AlF6和Na2CO3,故C错误;D项,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的主要成分为Na2CO3,可进入吸收塔循环利用,故D正确;故选C。
5.(2020·山东新高考卷)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答案】A
【解析】A项,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错误;B项,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放完后,密度小的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正确;C项,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该离子在乙醚中生成缔合物,乙醚与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为无色,则水相中不再含有Fe3+,说明已经达到分离目的,C正确;D项,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馏分全部转移到锥形瓶中,而不会残留在冷凝管中,D正确;故选A。
6.(2020·山东新高考卷)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SiO2,Fe2O3和A12O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O2,Fe(OH)3和Al(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出镁的反应为MgO+2NH4Cl=MgCl2+2NH3↑+H2O
B.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3、NH4Cl
D.分离Mg2+与Al3+、Fe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sp的不同
【答案】B
【解析】菱镁矿煅烧后得到轻烧粉,MgCO3转化为MgO,加入氯化铵溶液浸取,浸出的废渣有SiO2、Fe(OH)3、Al(OH)3,同时产生氨气,则此时浸出液中主要含有Mg2+,加入氨水得到Mg(OH)2沉淀,煅烧得到高纯镁砂。A项,高温煅烧后Mg元素主要以MgO的形式存在,MgO可以与铵根水解产生的氢离子反应,促进铵根的水解,所以得到氯化镁、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2NH4Cl=MgCl2+2NH3↑+H2O,故A正确;B项,一水合氨受热易分解,沉镁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会造成一水合氨大量分解,挥发出氨气,降低利用率,故B错误;C项,浸出过程产生的氨气可以回收制备氨水,沉镁时氯化镁与氨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又可以利用到浸出过程中,故C正确;D项,Fe(OH)3、Al(OH)3的Ksp远小于Mg(OH)2的Ksp,所以当pH达到一定值时Fe3+、Al3+产生沉淀,而Mg2+不沉淀,从而将其分离,故D正确;故选B。
7.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含氧化铁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试剂X是稀硫酸溶液
B.试剂Y是二氧化碳,它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包含2个氧化还原反应
D.将X与Y试剂进行对换,最终可以达到相同结果
【答案】B
【解析】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根据流程图可知,应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Al2O3+2OH-=2AlO2-+H2O,过滤,滤渣C为氧化铁,滤液A为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盐酸、硫酸等,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且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反应②发生NaOH+CO2=NaHCO3,NaAlO2+CO2+2H2O=Al(OH)3↓+NaHCO3,过滤,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得到氧化铝,电解氧化铝冶炼金属铝。A项,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加入硫酸溶液,氧化铝、氧化铁均与硫酸反应生成相应可溶盐,与流程图不符,根据上述分析,X应为氢氧化钠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B项,试剂Y为二氧化碳,发生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故B符合题意;C项,只有电解氧化铝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项,Y为二氧化碳,氧化铝、氧化铁不与碳酸反应,因此两者互换,不能达到相同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废铁屑制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操作a是萃取
C.冰水既可洗去杂质又可减少固休的溶解
D.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
【答案】B
【解析】A项,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故A正确;B项,操作a是过滤,故B错误;C项,冰水既可洗去杂质又降低温度,减少固休的溶解,故C正确;D项,Fe2O3俗名铁红,可用作红色颜料,故D正确;故选B。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并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B
向废FeCl3蚀刻液X中加入少量的铁粉,振荡
未出现红色固体
X中一定不含Cu2+
C
用c(Fe3+)相同的Fe2(SO4)3和FeCl3溶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
FeCl3溶液清洗得较干净
Fe3++AgFe2++Ag+是可逆反应,且AgCl更难溶于水
D
用3 mL稀硫酸与纯锌粒反应,再加入几滴 Cu(NO3)2浓溶液
迅速产生无色气体
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了制取H2的速率
【答案】C
【解析】A项,D项,实验现象错误,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金属铝,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由于外面包了一层氧化铝并不滴落下来,A错误;B项,由于氧化性Fe3+>Cu2+,加少量Fe,先发生Fe与Fe3+反应,Fe3++Fe=3Fe2+,因此不能确定C中是否含Cu2+,B错误;C项,氯化银的溶解度比硫酸银的小,Fe3++Ag=Fe2++Ag+,FeCl3溶液中的氯离子能使平衡向右移动,FeCl3溶液清洗得干净,C正确;D项,加Cu(NO3)2浓溶液,在酸性条件下,H+、NO3-起硝酸的作用,表现强的氧化性,将Zn氧化为Zn2+,HNO3被还原为无色的NO气体,因而可加快反应速率,故不能证明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了制取H2的速率,D错误;故选C。
10.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铝的主要流程如下:
(注:SiO2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I增大NaOH溶液的用量可以提高Al2O3的浸取率
B.操作II、III均为过滤
C.NaAlO2溶液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2AlO2-+CO2+3H2O=2Al(OH)3↓+CO32-
D.实验室进行操作IV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等
【答案】C
【解析】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用氢氧化钠溶解,Al2O3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Si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沉淀,Fe2O3和氢氧化钠不反应,过滤出Fe2O3、硅酸钠;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过滤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分解为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A项,Al2O3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操作I增大NaOH溶液的用量可以提高Al2O3的浸取率,故A正确;B项,操作II、III均为固液分离,所以操作II、III是过滤,故B正确;C项,NaAlO2溶液通入过量C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故C错误;D项,操作IV是灼烧氢氧化铝固体,实验室进行操作IV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等,故D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专题 03 铁 金属材料(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58练 核酸(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下图表示一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51练 卤代烃(含解析),共1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