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4分)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2.(4分)“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 )
A.CO2和CH3OH B.H2和CO C.CO2和H2 D.CH3OH
3.(4分)小科用研钵将约20克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倒入一小烧杯.在玻璃片上洒上少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0克氯化铵晶体,发现烧杯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静止片刻后提起烧杯,出现“结冰”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性质
C.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把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4.(4分)宇宙飞船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固体混合物作燃料,点燃时,铝粉被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分解4ClO4=4N2↑+4H2O+Cl2↑+2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飞船飞行
C.该反应中有能量形式上的变化
D.在反应中铝粉是起催化作用
5.(4分)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为,“”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生成物甲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 C.CO D.CO2
6.(4分)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2SO4、Na2CO3、NaOH,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待测液( )
A.盐酸、BaCl2、酚酞 B.BaCl2、盐酸、酚酞
C.BaCl2、酚酞、盐酸 D.酚酞、盐酸、BaCl2
7.(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Ⅱ、Ⅲ、Ⅳ、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8.(4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CO→CO2 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4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表示等质量的锌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片反应
D.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
10.(4分)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铁、氯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②和①、②和⑤反应都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与②、①与③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③、⑤和⑥都是盐
C.③与⑥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D.②和③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11.(3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
活动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
铜析出
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滴入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产生
氢氧化钾溶液
已变质
C
检验固体中是否
含有CO32﹣
取少量该固体,加入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
产生
证明该固体中
一定含有CO32﹣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
含有Cl﹣
先加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
产生
证明含有Cl﹣
A.A B.B C.C D.D
12.(3分)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3%,若这些氮元素都以尿素[CO(NH2)2]形式存在,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 )
A.0.2% B.1% C.2% D.3%
13.(3分)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方法
反应类型
A
CuO粉
Cu粉
在空气中加热
化合反应
B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置换反应
C
H2
HCl
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分解反应
D
KCl
K2SO4
溶解,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14.(3分)有一包不纯的K2CO3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CO3、Ba(OH)2、FeCl3、KCl、KNO3、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分析含有的杂质,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溶于足量水中,得无色溶液;②取上述溶液适量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为确定Na2CO3是否存在,某同学准确称取6.9g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9.85g沉淀质量。经分析,得出了下面几个结论2CO3和KCl ②杂质中可能存在KNO3 ③粉末样品中至少有2种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5.(3分)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16.(6分)(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 ,产生氧气的有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标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e.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7.(6分)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
D.盐酸
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2)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而变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A.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D.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18.(10分)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1)实验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的试管的是 。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且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气泡出现 。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可能是 。
19.(10分)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 ;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 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 ;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20.(2分)在相同条件下,取相等质量的块状CaCO3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根据实验测定:其中粉末状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块状Ca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
21.(6分)已知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D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三、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2.(6分)某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研究其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请回答:
(1)若该气体中含有H2,则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A处没有明显现象,据此现象2的存在吗?请说明理由 。
23.(15分)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
是: .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
24.(16分)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及原理)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 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
(2)经操作a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在煅烧炉中高温分解生成X和Y两种物质,该工艺中,Y被作为原料之一循环利用。Y的化学式为 。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
(3)判断(NH4)2SO4化肥中有无NH4HCO3:
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的 ,无气泡产生,则可判断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
(4)化肥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已确定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杂质):
查阅资料:
①已知:(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
②工业判断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下:
指标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
≥21.0%
≥20.5%
实验设计: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5)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
(6)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产生的氨气,下列最适宜的试剂是 。
①水
②浓HCl
③稀H2SO4
④NaOH溶液
烧杯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
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7)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 (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否则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
(8)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正确的干燥装置后进行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低,理由是 。
实验测定:
经讨论后,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排除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
取硫酸铵化肥样品13.5 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
该化肥的等级为 品。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25题8分、26、27题各6分、28题8分,共28分)
25.(8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图为酒后驾车出事多,就专门为警察设计的一款执法的检测工具﹣﹣酒精检测仪,通过测定驾驶者的呼气,很快计算出受测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有效减少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其原理是:把呈黄色的酸化的三氧化铬(CrO3)载带在硅胶上,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而人体呼出的乙醇(酒精),两者发生以下反应: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
生成物硫酸铬是蓝绿色的.通过这一颜色变化,可据此检测酒精蒸气.根据这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硫酸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 ;
(2)这里的反应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3)根据以上信息,请分别写出一条三氧化铬(CrO3)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26.(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
(2)写出C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称10克不出纯氧化铁试样放入C中硬质玻璃管内,称得U形管和氯化钙干燥剂的质量为23.4克,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则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27.(6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 (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8.(8分)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g水中,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1)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2)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4分)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答案】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C、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
D、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D。
2.(4分)“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 )
A.CO2和CH3OH B.H2和CO C.CO2和H2 D.CH3OH
【答案】B
【分析】宏观上,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微观上,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总数反应前后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物的种类。
【解答】解:A.如用CO2和CH3OH,碳、氧原子个数比大于2:2,碳、氢,所以错误。
B.如用H2和CO,当二者按5:1的比例混合时,碳、氢,所以正确。
C.如用CO2和H5,碳、氧原子个数比等于1:2,碳、氢,所以错误。
D.如用CH6OH,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4:8。
故选:B。
3.(4分)小科用研钵将约20克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倒入一小烧杯.在玻璃片上洒上少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0克氯化铵晶体,发现烧杯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静止片刻后提起烧杯,出现“结冰”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性质
C.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把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答案】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氨气进行分析;
B、根据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反应后,发现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出现“结冰”现象进行分析;
D、根据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的速率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钡,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故B正确;
C、反应后,出现“结冰”现象,化学能不会转化为内能;
D、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
故选:C。
4.(4分)宇宙飞船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固体混合物作燃料,点燃时,铝粉被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分解4ClO4=4N2↑+4H2O+Cl2↑+2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飞船飞行
C.该反应中有能量形式上的变化
D.在反应中铝粉是起催化作用
【答案】D
【分析】A、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判断。
B、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判断。
C、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判断。
D、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判断。
【解答】解:A、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4ClO4=4N2↑+4H7O+Cl2↑+2O6↑知,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
B、由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5=4N2↑+7H2O+Cl2↑+4O2↑知,反应生成高温气体,所以正确。
C、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铝粉被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分解”知,所以正确。
D、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点燃时,铝参加了反应且生成氧化铝,不是催化剂。
故选:D。
5.(4分)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为,“”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生成物甲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 C.CO D.CO2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析生成的甲的构成,写出化学式。
【解答】解:在反应前有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甲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甲的化学式是:CO2.故A、B、C错误。
故选:D。
6.(4分)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2SO4、Na2CO3、NaOH,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待测液( )
A.盐酸、BaCl2、酚酞 B.BaCl2、盐酸、酚酞
C.BaCl2、酚酞、盐酸 D.酚酞、盐酸、BaCl2
【答案】C
【分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碳酸根离子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水以及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是强碱,能使酚酞显红色.
【解答】解:A、加入盐酸,现象为产生气泡,会和碳酸钠,不能鉴别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加入氯化钡、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但是也和氢氧根中和了,故B错误;
C、先加入氯化钡、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变红,最后加盐酸,可以鉴别碳酸根的存在(碳酸钡可以和盐酸反应);
D、加酚酞,可以鉴别氢氧根和碳酸根的存在(碳酸钠水解显示碱性),可以与碳酸根以及氢氧根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7.(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Ⅱ、Ⅲ、Ⅳ、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答案】B
【分析】A.根据实验目的来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收集氧气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解:A.该实验是制取干燥的氧气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干燥;Ⅲ,故错误;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最后根据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即可计算出H7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正确;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应从b端进入,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D.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故选:B。
8.(4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CO→CO2 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①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②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④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解答】解:
①中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②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
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
④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故选:D。
9.(4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表示等质量的锌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片反应
D.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
【答案】C
【分析】A、根据铝的活动性比锌强,等质量的锌、铝和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多进行分析;
B、根据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首先发生的是硫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即开始不会产生沉淀,所以图象不应该从原点开始画进行分析;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条件与实际操作,然后与图象反映出的关系相比较,进行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A、铝的活动性比锌强、铝和酸反应,所以铝先出现转折点,故A错误;
B、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即开始不会产生沉淀,而应该从x轴右方某点开始画;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4═ZnSO3+H2↑,故加入锌粒后溶液质量逐渐增加,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水,故D错误。
故选:C。
10.(4分)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铁、氯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②和①、②和⑤反应都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与②、①与③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③、⑤和⑥都是盐
C.③与⑥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D.②和③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答案】D
【分析】根据②和①、②和⑤反应都有气泡出现,结合盐酸能够和铁、碳酸钠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碳;其中⑤能够和③④⑥反应,碳酸钠能够和氢氧化钙、氯化钙、硝酸银反应,铁只能和硝酸银反应,因此①是铁,与铁反应的③是硝酸银,⑤是碳酸钠;⑥能够和硝酸银、碳酸钠反应,因此⑥是氯化钙,则④是氢氧化钙,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解:②和①、②和⑤反应都有气泡出现、碳酸钠反应产生氢气;其中⑤能够和③④⑥反应、氯化钙,铁只能和硝酸银反应,与铁反应的③是硝酸银;⑥能够和硝酸银,因此⑥是氯化钙,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A、①与②反应是铁和盐酸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③、⑤和⑥分别是硝酸银、氯化钙都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C、③与⑥是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硝酸钙和氯化银白色沉淀;
D、②和③反应是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因此不是中和反应;
故选:D。
11.(3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
活动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
铜析出
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滴入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产生
氢氧化钾溶液
已变质
C
检验固体中是否
含有CO32﹣
取少量该固体,加入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
产生
证明该固体中
一定含有CO32﹣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
含有Cl﹣
先加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
产生
证明含有Cl﹣
A.A B.B C.C D.D
【答案】B
【分析】A、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
B、氢氧化钾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C、碳酸盐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比较活泼的金属,例如锌、铁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D、银离子能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解答】解:A、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说明铝比铜活泼,而属于实验结论;
B、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取少量该固体,有无色气体产生38﹣,也可能含有比较活泼的金属,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加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也可能不含有氯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3分)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3%,若这些氮元素都以尿素[CO(NH2)2]形式存在,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 )
A.0.2% B.1% C.2% D.3%
【答案】C
【分析】由于人尿中的氮元素只存在于尿素中,可根据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计算出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再由尿素质量与人尿质量的比求得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解答时可假设人尿的质量,通过假设的质量可简化计算。
【解答】解:假设人尿的质量为100g,则100g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100g×0.93%=0.93g
则100g人尿中含尿素的质量=≈1.993g
人尿中含尿素[CO(NH7)2]的质量分数==2.993%≈2%
故选:C。
13.(3分)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方法
反应类型
A
CuO粉
Cu粉
在空气中加热
化合反应
B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置换反应
C
H2
HCl
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分解反应
D
KCl
K2SO4
溶解,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A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u粉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符合除杂原则,属于化合反应;
B、CO能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符合除杂原则,不属于置换反应;
C、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但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反应类型归类错误;
D、K2SO4溶解后,能与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A。
14.(3分)有一包不纯的K2CO3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CO3、Ba(OH)2、FeCl3、KCl、KNO3、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分析含有的杂质,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溶于足量水中,得无色溶液;②取上述溶液适量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为确定Na2CO3是否存在,某同学准确称取6.9g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9.85g沉淀质量。经分析,得出了下面几个结论2CO3和KCl ②杂质中可能存在KNO3 ③粉末样品中至少有2种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分析】根据硫酸钡不溶于水和酸,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根离子和硝酸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硫酸钡不溶于水和酸,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
①取样溶于足量水中,无固体残留,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氯化铁、氢氧化钡;
②取上述溶液适量,先加入足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钾;
③为确定Na2CO3是否存在,某同学准确称取6.3g粉末,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9.85g沉淀质量
假设7.9g纯碳酸钾产生碳酸钡的质量为x。
K2CO5+BaCl2═BaCO3↓+6KCl
138
6.9g x
=
x=9.85g
假设5.9g纯碳酸钠产生碳酸钡的质量为y。
Na2CO6+BaCl2═BaCO3↓+7NaCl
106
6.9g y
=
y≈12.8g
粉末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氯化钾会使生成的沉淀质量减少,含有碳酸钠时会使生成的沉淀质量增大,所以粉末中还一定含有碳酸钠
①杂质中一定有Na3CO3和KCl,故正确;
②杂质中可能存在KNO3,故正确;
③粉末样品中至少有3种物质,故错误。
故选:A。
15.(3分)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分析】根据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由于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8+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故①错误;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溶液中无硫酸铜,如果硫酸的量不足、FeO、C、Cu五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了硫酸是过量的,不一定是碳;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硫酸铜,不能判断固体乙中是否有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说明有铁置换出的铜.故⑤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16.(6分)(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 ①②④⑤ ,产生氧气的有 ③⑥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e (填字母标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e.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有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等;
(2)氧气既有消耗,又有获得,但空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不变,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事物都有多面性,适中最好.
【解答】解:(1)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有动植物的呼吸、金属锈蚀等,产生氧气的有③⑥;
(2)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基本不变;
b.空气中的氧既有消耗,但空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不变,故b正确;
c.空气中氧气浓度太高也会使人和动植物中毒;
d.氧气会使金属锈蚀,故d错误;
e.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故e正确
故答案为:(1)①②④⑤,③⑥;
(2)b、e.
17.(6分)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
(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A 。
A.食醋
B.熟石灰
C.纯碱
D.盐酸
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加热后易分解 。
(2)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而变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C 。
A.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D.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答案】(1)A;加热后易分解;
(2)C。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食品安全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1)新鲜芋艿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
A、食醋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B、熟石灰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纯碱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盐酸虽然显酸性,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A。
靠近火源烘一烘、将带皮芋艿煮熟,说明该物在受热容易分解;
故答案为:加热后易分解;
(2)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B.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元素,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甲醛有毒,若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会危害人体健康;
D.纯碱能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故答案为:C。
18.(10分)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1)实验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的试管的是 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稀盐酸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无色酚酞 。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且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气泡出现 Ca(OH)2+Na2CO3═CaCO3↓+2NaOH 。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可能是 Na2CO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反应是否产生沉淀来分析;
(2)根据碱能使酚酞变色、碱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盐和酸都不能使酚酞变色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4)根据物质间反应的规律、实验现象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2)氢氧化钙能使酚酞变红色,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稀盐酸有可能过量;故填:稀盐酸;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由此推断,故为:Ca(OH)2+Na2CO6═CaCO3↓+2NaOH;
(4)分析各反应生成的产物情况可知:与碳酸钠不反应且溶液无色,只能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产物,所以该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碳酸钠2CO3。
19.(10分)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 过滤 ;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 2.2 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 硫酸钡、碳酸钙 ;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硫酸铜 ;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1)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经过操作I,得到了固体甲和溶液A,所以操作Ⅰ;
(2)7.33g的固体甲,充分灼烧得到了5.13g的固体乙和无色气体;
(3)固体甲加过经过加热灼烧,得到了固体乙和无色气体;
(4)白色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后,所以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5)依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氧化钙的质量,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6CaO+CO2↑
100 56
x y
==
x=5g
y=2.4g
所以固体乙中含有硫酸钡的质量为:5.13g﹣2.3g=2.33g,
设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m,硝酸钡的质量为n
Na2SO3+Ba(NO3)2=BaSO3↓+2NaNO3,
142 233
m 8.33g
==
m=1.42g
n=5.61g
第二次加硝酸钡后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z
Na2SO4+Ba(NO3)2=BaSO4↓+7NaNO3,
142
z
=
z=8.84g
(5)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为:5g+2.61g+3.84g+1.42g=11.87g。
故答案为:(1)过滤;
(2)2.4;
(3)硫酸钡、碳酸钙;
(4)硫酸铜;
(5)11.87g。
20.(2分)在相同条件下,取相等质量的块状CaCO3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根据实验测定:其中粉末状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块状CaCO3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5+H2O+CO2↑
100
Na6CO3+2HCl═6NaCl+H2O+CO2↑
106 44
可知,等质量的CaCO7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碳酸钙的大于碳酸钠的。
但是粉末状Na3CO3比块状CaCO3与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的速率快。所以可用如下图示来表示:。
故答案为:;相等质量的块状CaCO4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充分反应时,碳酸钙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21.(6分)已知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D的化学式为 Fe 。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Fe2O3+3CO2Fe+3CO2 ② 6CO2+6H2OC6H12O6+6O2 。
【答案】(1)Fe;
(2)Fe2O3+3CO2Fe+3CO2;6CO2+6H2OC6H12O6+6O2。
【分析】根据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所以C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化碳,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氧化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D是单质,所以D是铁,F是盐酸盐,B和氧化铁反应生成F和G,所以E是盐酸,F是氯化铁,G是水,一氧化碳和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H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葡萄糖,则I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组成A,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A是一氧化碳,所以B是氧化铁,D是单质,F是盐酸盐,所以E是盐酸,G是水,所以H是氧气,则I是葡萄糖,推导正确;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5CO2Fe+3CO4;
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6CO2+5H2OC6H12O4+6O2。
故答案为:(1)Fe;
(2)Fe6O3+3CO2Fe+3CO2;5CO2+6H8OC6H12O6+2O2。
三、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2.(6分)某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研究其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请回答:
(1)若该气体中含有H2,则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C处黑色粉末变红,D处白色粉末变蓝 ;
(2)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A处没有明显现象,据此现象2的存在吗?请说明理由 不能确定,应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剂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才可以确定 。
【答案】(1)C处黑色粉末变红,D处白色粉末变蓝;
(2)不能确定,应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剂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才可以确定。
【分析】(1)根据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分析;
(2)根据混合气中的HCl气体会与二氧化碳反应,需要先排除混合气中的HCl气体才能进行判断。
【解答】解:(1)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氧化铜是黑色,所以C处黑色粉未变红,遇到水会变成蓝色,所以D处白色粉末变蓝,D处白色粉末变蓝;
(2)不能确定,应先排除混合气中的HCl气体才能进行判断,如果硝酸银溶液变浑浊,如果不变浑浊,如果有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说明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不能确定,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才可以确定。
23.(15分)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 铁>锰>铜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硫酸铜溶液 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将两片锰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
是: 都有气泡产生,锰片的反应比铁片的反应剧烈 .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实验③;因实验①②④已可验证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没必要进行实验③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作出猜想】根据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三种金属中锰的金属性比它们都强、只比铜强、比它们都弱来猜想;
【设计实验】(2)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铁>铜>锰,可选择硫酸铜试剂来分析;
(3)根据猜想三,利用同种金属在不同盐溶液反应的现象来得出结论;
【实现及结论】根据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归纳总结,得出金属的活泼性比较;
【拓展探究】根据给出的实验方案,利用活泼金属可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来分析没有必要做的实验.
【解答】解:【作出猜想】因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由猜想一和二可知,故答案为:铁>锰>铜;
【设计实验】(2)由猜想二可知,验证金属性铁>铜>锰,将锰片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生成,猜想二错误;
(3)验证猜想三,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观察现象可知溶液的颜色都发生变化、硫酸亚铁溶液都反应,故答案为:将两片锰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
【实现及结论】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锰片的反应比铁片的反应剧烈,即猜想一是正确的,锰片的反应比铁片的反应剧烈;
【拓展探究】根据金属可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且验证甲、乙、丙,由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可验证丙>丁,即实验③没有必要做;实验①②④已可验证4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4.(16分)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及原理)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 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漏斗 。
(2)经操作a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在煅烧炉中高温分解生成X和Y两种物质,该工艺中,Y被作为原料之一循环利用。Y的化学式为 CO2 。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
(3)判断(NH4)2SO4化肥中有无NH4HCO3:
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的 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或硝酸(HNO3)等 ,无气泡产生,则可判断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
(4)化肥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已确定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杂质):
查阅资料:
①已知:(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
②工业判断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下:
指标项目
优等品
合格品
氮(N)含量
≥21.0%
≥20.5%
实验设计: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5)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
(6)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产生的氨气,下列最适宜的试剂是 ③ 。
①水
②浓HCl
③稀H2SO4
④NaOH溶液
烧杯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防倒吸 。
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7)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 碱石灰 (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否则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
(8)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正确的干燥装置后进行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低,理由是 图中缺少赶尽反应装置中残留氨气的装置(或有氨气残留在装置中) 。
实验测定:
经讨论后,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排除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
取硫酸铵化肥样品13.5 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
该化肥的等级为 合格 品。
【答案】(1)漏斗;
(2)CO2;
(3)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或硝酸(HNO3)等;
(6)③;防倒吸;
(7)碱石灰;
(8)合格。
【分析】(1)根据过滤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以及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进行分析;
(2)根据固体物质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盐的性质,确定碳酸氢铵是否存在;
(6)从所给试剂的化学物理性质方面确定哪种效果最好;因氨气极易被吸收,要从防止倒吸的角度考虑干燥管的作用;
(7)根据A中可能产生水蒸气,要防止它也作为氨气被吸收分析;
(8)根据要使结果准确,还要保证A中的氨气全部被B吸收.
实验测定:B增重的质量为生成氨气的质量,根据它算出硫酸铵的质量,再进一步求出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判断是否合格。
【解答】解:(1)因为是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此操作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还需漏斗;
(2)根据CO2+2NH7+CaSO4+H2O═CaCO4↓+(NH4)2SO8可知,固体物质是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该工艺中,Y是二氧化碳4;故答案为:CO2;
(3)碳酸氢铵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放出现象、稀硫酸(H2SO3)或硝酸(HNO3)等判断是否存在,因此判断(NH4)6SO4化肥中有无NH4HCO7: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则可判断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
故答案为:稀盐酸(HCl)、稀硫酸(H4SO4)或硝酸(HNO3)等;
(6)①水,②浓HCl7SO4,④NaOH溶液四种物质中,水不如酸吸收效果好,不能采用,所以选③,要防止倒吸;防倒吸;
(7)A中可能产生水蒸气,要防止它也作为氨气被吸收,也吸收氨气;故答案为:碱石灰;
(8)要使结果准确,还要保证A中的氨气全部被B吸收;故答案为:图中缺少赶尽反应装置中残留氨气的装置(或有氨气残留在装置中);
实验测定:解:增重的3.3g为氨气的质量;
设13.5g样品中含有(NH4)8SO4的质量为x.
(NH4)6SO4+2NaOHNa8SO4+2NH8↑+2H2O
132 34
x
=
解得:x=13.2g
13.8g××100%=2.5g
×100%=20.7%
20.5%<20.2%<21.0%,为合格品.
故答案为:合格。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25题8分、26、27题各6分、28题8分,共28分)
25.(8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图为酒后驾车出事多,就专门为警察设计的一款执法的检测工具﹣﹣酒精检测仪,通过测定驾驶者的呼气,很快计算出受测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有效减少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其原理是:把呈黄色的酸化的三氧化铬(CrO3)载带在硅胶上,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而人体呼出的乙醇(酒精),两者发生以下反应: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
生成物硫酸铬是蓝绿色的.通过这一颜色变化,可据此检测酒精蒸气.根据这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硫酸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 +3 ;
(2)这里的反应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属于: D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3)根据以上信息,请分别写出一条三氧化铬(CrO3)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黄色 ,化学性质 强氧化性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r2(SO4)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2)根据化学反应的分类知识进行分析,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解答】解:(1)硫酸根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得:2x+(﹣6)×3=0.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三种,均是化合物,也都是化合物,但该反应有化合价升降7中铬元素化合价为+6价,反应后硫酸铬中铬元素为+3价.
(3)三氧化铬(CrO8)呈黄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三氧化铬(CrO3)具有氧化性需要在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1)+3;(2)D;(4)强氧化性.
26.(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 ;
(2)写出C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H2+Fe2O32Fe+3H2O ;
(3)称10克不出纯氧化铁试样放入C中硬质玻璃管内,称得U形管和氯化钙干燥剂的质量为23.4克,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则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气体的干燥、反应的原理结合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解答即可
【解答】解:(1)A发生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其优点为: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
(2)氢气和氧化铁加热反应生成铁和水,故填:3H2+Fe4O32Fe+6H2O;
(3)生成水的质量为:26.1g﹣23.5g=2.7g,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
5H2+Fe2O22Fe+3H7O
160
x
x=8g
故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故填:80%.
27.(6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 B (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 ②④ (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反应产物进行分析解答;
(2)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盐酸过量,碳酸钠全部反应,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证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0.22g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得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A中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B中生成氢气,B中气球仍胀大;
(2)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盐酸过量,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2CO7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②④;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3HCl═2NaCl+H2O+CO8↑
106 44
x 0.22g
x=4.53g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6%
答:原Na6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28.(8分)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g水中,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1)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50 g。
(2)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曲线的折点所对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即恰好完全反应,分析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碳酸钠的质量或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氯化钠溶液,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产品中氯化钠与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和,滤液的质量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由反应计算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后,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所得滤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曲线可知,当加入碳酸钠溶液50g时;
(2)设样品中BaCl2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BaCl2+Na6CO3═BaCO3↓+7NaCl
208 106
x 50g×10.6% y
==
x=10.4g
y=5.85g
所以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6.25g﹣10.4g=4.85g
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100%=35.9%
(3)水的密度为3g/cm3,则143.6mL水的质量为143.4mL×1g/cm3=143.8g;
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6.25g+143.6g+50g﹣9.85g=200g;
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85%。
故答案为:(1)50;
(2)35.2%;
(3)5.8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0,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9,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2),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向其中逐滴,7%,85,5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9,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科学试题(2),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向其中逐滴,7%,85,5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