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一剪梅/李清照课堂检测
展开13一剪梅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翔(xiáng)鸟 获骋(chěng) 鹧(shú)鸪
B.红藕(yǒu) 玉簟(diàn) 罗裳(cháng)
C.锦(jǐn)书 须臾(yú) 绸缪(móu)
D.柁(duò) 杳(yǎo)悠悠 吹襟(jǐ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帷幕 商榷 文过饰非 飞皇腾达
B.缘分 倦殆 不经之谈 老羞成怒
C.坐落 差池 浮想联翩 甘之如饴
D.凭吊 踌躇 披星带月 弥天大谎
3.下列各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忧思独伤心 B.只今惟有鹧鸪飞
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念此怀悲凄
4.“词”这种新诗体产生和盛行于哪个朝代?选出正确的一项( )
A.汉代、唐代 B.南北朝、宋代
C.唐代、宋代 D.宋代、元代
二、名句默写。
(1)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 。
(2)花自飘零水自流, ,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3题。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
B.上片写相思,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2.词的上片,首句先写秋景。词人通过 、 、 三方面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以景物侧面烘托自己的绵绵思情。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四、我们以前学过李清照后期的一首词《声声慢》,同样是写愁,这两首词表达的愁情有什么不同?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五、语言运用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每到春运,许多人因急于回家或到达目的地,明知车辆超员却仍然选择乘坐,结果使得车厢里的所有乘客几乎都重足而立,东倒西歪。
B. 长期以来,市民对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在怨天尤人的同时,能否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马路,跨越防护栏等太不可理喻的行为。
C. 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 中国人寿的一张宣传画上是一个鼎,其寓意是中国人寿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D. 沈从文以他的独特审美视角构建了一个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翠翠是这个世界养育出的一个天真可爱,纯朴善良,玲珑剔透的小姑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良好的家教不仅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为重要的精神财富,更是构建和谐家庭,搞好邻里关系的必备要素。
B.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我国将把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以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孩子完成学业。
C.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D.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3.依据示例,以“李清照”为话题仿写两个句子组成完整的一段话。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
示例:“蓦然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未谙世事、青春正好的李清照;
;
。
4.欣赏右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不超过80字。
参考答案
一、1.C(A鹧:zhè;B藕:ǒu;D襟:jīn)
2.C 解析:A项,“皇”应为“黄”;B项,“殆”应为“怠”;D项,“带”应为“戴”。
3.B解析:B项,间接抒情,其余为直抒胸臆。
4.C
二、(1)红藕香残玉簟秋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2)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三、1.C( C项, “云中”句不是词人的主观臆想,而是词人的美好心愿 )
2.视觉 嗅觉 触觉
3.点明相思之情绵绵不断,无法排遣。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愁绪又涌上心头。这里,词人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才下”“却上”两个词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四、《一剪梅》表达的愁是相思之愁,少妇的闺愁,带着未经人事的天真浪漫;而《声声慢》表达的饱经忧患历尽沧桑之后的寡居之愁,更加深沉凄楚。
《声声慢》这首词所表达的是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以一个“愁”字收束全篇,却用反问形式,含无穷之意于言外,更显“愁”之深重。
五、1. D.解析:A.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不是站不住脚。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 C.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不是表明诚信的。 D.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此处用第二种解释。
2.B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是构建和谐家庭,搞好邻里关系的必备要素,更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为重要的精神财富”;C项结构混乱,“借口……为名”杂糅,是“借口……”与“以……为名”的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删掉“鉴于”。
3.参考示例:“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新婚别离、浓情似水的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是国破家亡、身世苦寒的李清照。
4.(1)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2)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解析:本题要求为“天鹅戏水图”写诗或配文。答题时,应先仔细观察图片,几只天鹅在水中嬉戏,柳丝倒影在水中,由此可以引发很多联想,如天鹅戏水、杨柳依依,当记起“春江水暖鸭先知”“二月春风似剪刀”等佳句。突出景物特征,就是要描写杨柳,体现“早春”季节特征。语言生动,描写细致。注意写作短文当以天鹅为中心。
中职语文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一剪梅/李清照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一剪梅/李清照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A,A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模块 上册15 雷雨(节选)/曹 禺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基础模块 上册15 雷雨(节选)/曹 禺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