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永州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永州市一中2023年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化学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按规定贴好条形码。
3.请将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命题人:雷兰林 审题人:刘保华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通过观察外观的方法可以区别胶体和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2.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
5.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碱 | 酸 | 盐 |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A | |||||
B | |||||
C | |||||
D |
7.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浓) D.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
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a时刻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9.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Z中分散系(除石灰石外)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0.对于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原子和被还原的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是氧化产物
11.汽车安全气囊是在发生撞车时、产生二次碰撞前能够自动膨胀保护乘员的装置,碰撞时发生的反应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中N元素被还原
C.每生成16个分子转移30个电子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
12.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在一起时,先与氧化性强的粒子反应,待强的反应完后,再与氧化性弱的反应,称为反应先后规律。已知,且氧化性:,在溶有和的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
B.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
C.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则溶液中一定无
D.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则溶液中一定有,一定无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盐酸溶液加到氢氧化铁中: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少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4.是食品添加剂,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有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被还原 B.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被消耗
C.生成6个水分子时,转移10个电子 D.横线上的粒子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Ⅰ.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氨水,出现白色沉淀,写出与白色沉淀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
Ⅱ.现有三种可溶性物质A、B、C,其中A是一种钠盐、B属于一种强酸式钠盐,C属于碱,它们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所有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
|
阴离子 |
|
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A溶液与B溶液反应可生成气体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请写出B这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
16.(14)Ⅰ.现有下列物质:a.;b.;c.;d.;e.;f.;g.;h.(乙醇)。
(1)按组成进行分类,属于酸的有______(填字母,下同)
(2)属于盐的有______。
(3)上述八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
Ⅱ.(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A.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一定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把少量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成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向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17.(14分)Ⅰ.(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
A. B. C.
(2)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把人体内的转化为而失去与结合的能力,这说明具有______性(填“氧化”或者“还原”)。下列不能实现上述转化的物质是______。
A. B. C. D.
(3)在(稀)的反应中,若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为______g。
Ⅱ.主要以形式存在,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强酸溶液中能氧化。(1)请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离子方程式判断是______酸(填“强”或“弱”)。
(3)上述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18.(16分)Ⅰ.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与科学实验中有重要作用,回答问题。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 B.
C. D.
(1)上述反应中,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酸性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已知:氧化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Ⅱ.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浓)(未配平)
(1)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
(2)产生1个,转移的电子的个数为______个
(3)某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不溶于水)、、,已知该反应中只发生如下过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永州市一中2023年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C | D | B | A | C | D | A | A | B | C | D | C | C | B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Ⅰ.(1) (2) (3) (4)B
Ⅱ.(1) (2) (3)
16.(14分)Ⅰ.(1)g (2)e、f (3)b、h
Ⅱ.(1)AB;(2)用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种无色液体,可以看到有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
(3)①(胶体)
②硫酸少量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硫酸过量时,沉淀溶解,溶液变成棕黄色
17.(14分)Ⅰ.(1)B (2)氧化 C (3)63
Ⅱ.(1)2 5 2 5 11 (2)弱 (3)
18.(16分)Ⅰ.(1)D C
(2)
Ⅱ.(1) (2)2
(3)
2024永州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永州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永州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永州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pdf、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沧州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沧州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