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04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08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会利用不同案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知道在不同实验案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会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一、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二、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案例一: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1.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4)改变条件,重复实验:改变滑块的质量;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3.数据处理(1)滑块速度的测量:v,式中Δx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案例二: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1.实验器材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圆规、铅垂线等.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安装:按照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3.数据处理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三、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正碰2.案例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典例12021·福建·福州三中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小球1每次必须在斜槽上相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B.小球1可以在斜槽上不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D.斜槽轨道必须光滑若入射小球质量为,半径为;被碰小球质量为,半径为,则_________ABCD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BB点离地面的高度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2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答案】     AC##CA     B     C     【解析】(1[1]AB.小球1每次自由滚下时,需保证高度不变,以保证小球1滚下时的速度不变,故A正确,B错误;C.斜槽末端必须水平,以保证小球1碰撞前速度水平,并且保证小球12做平抛运动,故C正确;D.只要小球1从同一位置释放即可,并不需要保证斜槽光滑,故D错误。故选AC2[2]在小球碰撞前后,由动量定理可得 不考虑小球碰撞损失的机械能,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为了保证碰撞前后,小球1的速度方向不变,故需,且为了保证两小球发生正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3]AB.本实验中小球的速度由水平位移代表,故不必测量AB的高度和B离地面的高度,AB错误;C.验证动量定理时,需要小球的质量,C正确;D.小球的半径保证一样即可,无需测量两小球之间的半径,D错误。故选C4[4]小球下落的时间为 小球1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 小球2碰撞后的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典例22022·福建·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G-Atwood1747-1807)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所示,则d=___________mm;然后将质量均为mA含挡光片和挂钩、B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A置于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挡光片中心到固定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2)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该同学让A在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将B从静止位置竖直上升s后由自由下落,直到光电门记录下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B未接触桌面),则验证绳绷紧过程中系统沿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如果该同学忘记将B下方的质量也为mC取下,完成测量后,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答案】     6.75          【解析】(1[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2[2]设绳绷紧前B的速度为B从静止位置竖直上升s后由自由下落到绳绷紧前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绳绷紧前动量绳绷紧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AB一起匀速运动绳绷紧后动量若动量守恒则所以要验证的表达式为[3]如果该同学忘记将B下方的质量也为mC取下,完成测量后,设绳绷紧前BC的速度为BC一起从静止位置竖直上升s后由自由下落到绳绷紧前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绳绷紧前动量绳绷紧后ABC一起做匀加速运动A上升h后到达光电门时的速度为,绳绷紧后的瞬间速度为,在A上升h的过程中有绳绷紧后动量若动量守恒则所以要验证的表达式为典例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的滑块A与质量为的静止滑块B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1)调节导轨水平;2)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______kg的滑块作为A3)调节B的位置,使得AB接触时,A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B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相等;4)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B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AB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5)将B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A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123450.490.671.011.221.390.150.210.330.400.460.310.330.330.336)表中的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7的平均值为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8)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的理论表达式为______(用表示),本实验中其值为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A与滑块B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答案】     0.304     0.31     0.32          0.34【解析】(2[1]应该用质量较小的滑块碰撞质量较大的滑块,碰后运动方向相反,故选0.304kg的滑块作为A6[2]由于两段位移大小相等,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7[3]平均值为8[4][5]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联立解得代入数据可得典例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甲所示,用半径相同的两个小球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释放,A球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B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将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释放,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如图乙所示。1)下面是本实验部分测量仪器或工具,需要的是___________A.秒表       B.交流电流表       C.刻度尺       D.弹簧秤2)为了完成本实验,下列必须要求的实验条件是,入射小球A的质量___________被碰小球B的质量,入射小球A的半径_______被碰小球B的半径。(均选填大于小于等于3)实验中,,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用题中涉及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4)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来研究碰撞前后动能的变化,把白纸和复写纸贴在竖直墙上,使小球从斜槽轨道滚下打在正对的竖直墙上,记录小球的落点。仍然使用A球和B球进行实验,重复验证动量守恒时的其他操作步骤。为竖直记录纸上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小球静止于水平轨道末端时球心在竖直记录纸上的水平投影点为,测得,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用题中涉及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则可认为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能相等。【答案】     C     大于     等于          【解析】(1[1]因为小球离开水平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则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小球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成正比,所以本实验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小球初速度,故需要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位移,即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刻度尺。故选C2[2][3]为了防止入射小球碰后被反弹,应让入射小球A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B的质量,且要使两者发生对心碰撞,应使入射小球A的半径等于被碰小球B的半径;3[4]想要验证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需验证其中整理得,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4[5]因为小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满足水平方向满足所以要验证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能相等,需验证联立得化简得即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时,则可认为碰撞前后两球的总动能相等。典例52022·辽宁·大连二十四中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AB的直径d,其示数如图(b)所示,用天平测量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用两条细线分别将球AB悬挂于同一水平高度,且自然下垂时两球恰好相切,球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将球A向左拉起使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由静止释放,与球B碰撞后,测得球A向左摆到最高点时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球B向右摆到最高点时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回答下列问题:1)小球的直径________2)若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则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①③中测量的量表示);3)完成实验后,实验小组进一步探究。用质量相同的AB两球重复实验步骤②③,发现A球与B球碰撞后,A球静止,B球向右摆到最高点时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几乎等于,由此他们判断AB两球的碰撞是________(填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答案】     2.20          弹性碰撞【解析】(1[1]小球的直径为2.20cm2[2]假设细绳长度为l,碰撞后AB解得碰撞前对A解得若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则3[3] 碰撞后B球向右摆到最高点时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几乎等于,可知碰撞中能量几乎没有损失,所以碰撞为弹性碰撞。典例62022·湖北·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模拟预测)某同学用硬币碰撞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器材如下:玻璃台面,硬币(壹元1枚,伍角1枚,两枚硬币与玻璃板的动摩擦因数视为相同),硬币发射架,天平,游标卡尺,直尺等。硬币发射架的结构如图(a)所示,由底板,支架和打击杆组成。底板上开有一槽,槽宽略大于壹元硬币的直径。1)用游标卡尺测量硬币的直径,其中壹元硬币的直径为,由图(b)可读出,伍角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2)让硬币以初速度在水平玻璃板上滑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经过距离l后停止下来,则可以判断初速度与距离l的关系满足_______A  B  C3)把硬币发射架放在玻璃台板上,将壹元硬币放入发射槽口,将打击杆偏离平衡位置靠在支架的定位横杆上,释放打击杆将硬币发射出去,重复多次测出壹元硬币中心从槽口外O点到静止点的距离平均值,如图(c)所示;再把一枚伍角硬币放在O点前,使其圆心在发射线上,且,(Rr分别为大小硬币的半径),然后重新发射壹元硬币,碰撞后分别测出两硬币前进的距离,如图(b)所示,已知壹元硬币的质量5角硬币的质量,若满足下式:____________,则可以验证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答案】     2.050     A     【解析】(1[1]由图可知,伍角硬币的直径为2[2]硬币在玻璃板上均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则有故初速度与距离l的关系满足为BC错误,A正确。故选A3[3]硬币在玻璃板上均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则有根据动量守恒,可得联立可得则可以验证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18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18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10-2m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16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16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测量折射率的原理及方法,能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17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重难点专题实验17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光的波长(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45##4,01mm,故读数为,02 mm,6×10-7m=660n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