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第1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第2页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

    展开

    微专题小尺度地方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分析01影响地方性地域分异的因素1.局部地形如高度、坡度、坡形、坡向等地形变化气温或水分或干湿状况变化矿物及盐分变化土壤变化构成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植被生态系列。一般原理: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谷地山坡晴朗无风的早晨易产生逆温。c迊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落在半山腰;背风坡气流下沉较干热,产生焚风效应。d阳坡光热足但蒸发强,阴坡光热少但蒸发弱,土壤水分状先应看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额。一般我国北方的北坡是阴坡,蒸发较弱,在降水少的情况下,阴坡土壤含水率高于阳坡,植被生长条件好于阳坡。e河谷地形水汽多且热空气不易扩散则形成高温中心;冬季积聚的暖空气不易扩散形成低温中心。f山脉走向与风向垂直,阻挡作用减小风速;山脉走向与风向平行,阻挡作用减弱;谷地走向与风向平行,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g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光照充足h地形起伏大复杂多样,或气候差异大,天气多变,生物栖息环境多样,生物呈多样性。2.小气候因素坡向、坡度、高度、坡形不同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湿度、通风条件(山谷风、海陆风,盛行风与热力环流的叠加)差异水分条件差异植被或土壤差异。中国南方湿润南坡光热水足植被生长优于北坡;北方降水少北坡阴坡光热水比南坡少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生长好。大湖效应可使运动旳气团变性;山体效应使同高度山体内部气温偏高,蒸发加强,水分条件减弱。热岛效应两极区域注意冰雪反射率,气候变化对下垫面的改变及产生的效应。绿洲风影响局部热力环流受地形影响,背风地带气流下沉,降水少,形成干热河谷的环境特点。3.岩性和土质因素岩石风化状况差异土壤矿物质、土酸酸碱度、土质机械组成差异生物生境差异。坡度差异沉积相差异植被差异。土质不同沉积物机械组成不同地下水分布差异土壤性状差异植被差异异。4.自然灾害因素小尺度时间内的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虫灾等自然灾害使自然环境产生地方性的改变。5.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状况地貌及水文变化植被覆盖率、湿地面积、土壤等自然要素改变形成独特地理环境。6.地理位置偏僻、封闭或远离大陆的孤岛,物种传播弱,生物进化慢,物种独特古老。 02训练题受热力环流影响,云南西部某高山存在两个逆温层,高层逆温接近山顶,表示意该山地逆温层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与西坡相比,东坡逆温岀现频率明显偏低,主要取决于盛行风向太阳方位植被条件白昼时间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该山地低层逆温强盛时,最有可能出现A. 积雪逐渐消融         B. 高山森林枯黄 C. 持续晴热高温         D. 阴雨天气连绵3. 高层逆温与低层逆温的贯通离不开A. 沿坡上升气流加强B. 沿坡下沉气流减弱C. 谷地垂直抬升气流加强D. 谷地垂直下沉气流减弱 参考答案1. A     2. B      3. C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山地位于云南西部高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带来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使其西坡地区容易形成逆温层,正确;同时,西部为下午太阳方位,日落时气温逐渐下降,山坡处容易形成逆温层,正确;东西两坡植被条件差异较小,白昼时间差异也较小,排除③④。因此A正确,排除BCD。故选A2根据所学知识,逆温层出现时使对流活动减弱,当低层逆温出现强盛时,对流活动较弱,山地降水减少,山坡森林缺乏水分容易枯黄,B正确;逆温层出现,对高山积雪融化影响较小,排除A;逆温层出现时多晴朗天气,但不一定是持续晴热高温,排除CD。故选B3根据所学知识,山地逆温现象是由于山坡冷空气顺坡而下,抬升谷地暖空气,形成上暖下冷的现象,当高层逆温与低层逆温贯通说明山坡沿坡下沉冷空气增强,谷地暖空气被迫抬升强烈,C正确,排除ABD。故选C。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可分成平流逆温,辐射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伊犁河流域是新疆及天山气候最湿润、降水最丰沛、植被和土壤发育最良好的地区。某研究小组对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下土壤有机碳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流域内的主要植被类型有荒漠植被、草原、草甸、森林和隐域性植被(沼泽植被)。下表为各观测样地基本情况,下图示意不同植被下土层深度0~10厘米土壤有机碳含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与其他植被下发育的土壤相比,沼泽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在土壤剖面中可能缺失的土层是A.枯枝落叶层         B.腐殖质层C.淋溶层               D.淀积层5.本研究中,0~10厘米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山草甸最高,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有降水量较大光照强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跃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伊犁河谷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土壤较肥沃,对草地表层土壤的保护带来的主要效益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       B.维护土壤碳库稳定性C.提高地表生物量       D.涵养水源         参考答案4C    5A    6B         4题.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沼泽植被丰富,植被枯萎凋零,形成枯枝落叶层,排除A;枯枝落叶被缓慢分解,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腐殖质层、淀积层,排除BD;沼泽环境下,地下水水位高或地表有积水,下渗作用弱,不利于淋溶层的形成,C正确。故选C5题.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伊犁河谷中,高海拔地形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强,降水较多,地表生物量较大,且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不活跃,有机碳分解慢,利于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6土壤有机碳是地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草地表层土壤保护带来的效益有很多,但是主要效益是维护十壤碳库的稳定性,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地表生物量、涵养水源不属于对土壤保护的效益,ACD错误。故选B。土壤的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库车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中段冰川(冰川面积较小),其补给主要来源于夏季降雨。下图示意库车河流域沉积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库车河A.整体自南向北流        B.丙段地下水埋藏浅        C.乙段径流量最大        D.甲段比丁段流速小8.乙段、丁段水系形态不同的影响因素是A.地貌类型            B.年降水量     C.河岸岩性             D.沉积物砾径参考答案7.B    8.A先锋植物指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巴西高原某地为石英岩阶梯状地貌,先锋草本多在其陡坎上部的节理(即裂隙)薄弱带率先发育,随着演替持续,灌木发育,阶梯平台逐渐后退。下图是厦门中学生助手地理研究小组制作的示意该石英岩阶梯状地貌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陡坎上部的节理薄弱带率先发育先锋草本的关键因素是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土壤10. 与先锋草本相比,灌木A. 对水肥需求少B. 根系伸展空间比较大C. 环境适应性强D. 改造地表形态作用弱11. 后期,石英岩阶梯状地貌陡坎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生物风化       B. 流水侵蚀C. 物理风化       D. 风力侵蚀参考答案9. D   10. B    11. A试题解析9提取材料信息,依据材料先锋草本多在其陡坎上部的节理(即裂隙)薄弱带率先发育,因为陡坎上部的节理薄弱带裂隙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有少量土壤存留,利于草本植物生长发育,故其关键因素是土壤,D正确;小尺度空间的光照、 气温和降水均无明显的差异,不是其形成的关键因素,故ABC错误。故选D项。10依据上题和材料信息,先锋草本多在裂隙处率先发育,对环境要求较低,土壤发育差,随着演替持续,松散碎屑物质增多,土壤增多,灌木发育,因此,与先锋草本相比,灌木对水肥需求多,根系伸展空间比较大,环境适应性差,改造地表形态作用强,B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11后期,石英岩阶梯状地貌的陡坎变化,主要是因为灌木等植物根系的顶托作用使得岩石破碎,形成碎屑堆和松散巨石,此种作用属于生物风化作用,A正确;该地为石英岩地貌,岩层较为坚硬,流水侵蚀、 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均不是其地貌陡坎变化主要的外力作用,BCD错误。故选A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在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背梁位于秦岭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北缓南陡,是我国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某地理科考队进行了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调查活动,上面为调查路线图(1)及牛背梁山顶景观图(2)1
     高山杜鹃:喜凉爽湿润、通风半阴环境,怕酷热和严寒2(1)描述图1中环境调查路线的分布特点,说出可能调查的地理事象。(2)牛背梁山顶一侧为成片的杜鹃林,另一侧为茂密的草甸(2)。请据此判断两者所处区域的坡向并解释原因。【答案】1)分布特点:沿沟谷分布,数量多;分列秦岭主脉两侧,南多北少。地理事象:自然带的垂直分布;生物种类及分布;土壤的类型及分布;沟谷地貌。(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杜鹃林在北坡,草甸在南坡。因为北侧为山地阴坡,海拔高,夏季凉爽,坡度缓,土层较厚,土壤储水多,利于杜鹃林的生长;而南坡坡度较陡,土层薄,不易存水,光照强,易蒸发,土壤干燥,适于草甸生长。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岭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主峰太白山具有典型的植被带谱、第四纪冰川遗迹等独特地理景观,成为理想的研学实践基地。2021年夏天,某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太白山开展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观察到了山脊线南北的林线差异及壮丽的云海景观。材料二     在研学实践中,学生发现山脊线A侧有云海,B侧无云海(图1)。为探究云海形成原因,实践小组实地测量了经纬度(33°59'43"N107°48'14"E)、风向(在鞍部测得的风向是东南风)、风速(2m/s)等数据,并绘制了秦岭南北 650 hPa风场和云中液态水含量分布图”(2)。其中,云中液态水含量比例是指每千克湿空气总质量中云液态水的质量比。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夹角,范围为0°~360°1)判断图1中云海相对于山脊的方位,并结合图2分析云海形成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石海的成因。3)描述山脊两侧林线的高低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有云海的一侧(A)位于山脊的西北方。山脊的A(西北侧)云中液态水含量高,易形成云雾;B (东南侧)为迎风坡,盛行东南风且风力强劲;(2)B东南风的压制A侧的云雾无法越过山脊,集聚成云海。2)海拔高,气温低,在水分冻结膨胀作用下岩石崩塌;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温差风化)作用强,导致岩石破碎;经重力和其他地质营力搬运在原地堆积。3)差异:南低北高(南草北木)原因:山脊东南侧为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条件差;东南坡分布大量石海,不利于水分储存且土壤贫瘠。(或者西北坡为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西北坡土层深厚,利于水分储存且肥力较高。)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