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展开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5.0分)
1.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盲人摸象 B. 南辕北辙 C. 火中取栗 D. 绳锯木断
2.联合制碱法把世界制碱工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对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道尔顿 B. 侯德榜 C. 门捷列夫 D. 张青莲
3.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单质 C. 分子 D. 原子
4.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取用固体粉末
5.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食盐 B. 食醋 C. 冰块 D. 料酒
6.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关于燃烧、灭火和自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炉火越吹越旺是因为吹气降低了木柴的着火点
B. 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有利于逃生
C.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7.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 将a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改变
D. t2℃时,在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5g
8.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 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9.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观念: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B. 科学思维: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 科学探究与实践: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要节约用水
10.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有 (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图像
反应过程
KMnO4受热分解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Zn和Fe至过量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1.连花清瘟是一种清热解毒、宣肺泄热的中药,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C16H18O9)的物质,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C16H18O9是有机物
B.C16H18O9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6:18:9
C.C16H18O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D.C16H18O9中 ______ 元素含量最高
12.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______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加过量稀盐酸
B
鉴别CuSO4固体和Na2SO4固体
取样,加水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滴加稀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D
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______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
13.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______
A.石灰水形成白膜
B.动植物呼吸
C.碳酸分解
D. ______
14.“关注食品安全,共享健康生活”。
(1)食品过了保质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 ______ 食用过期食物。
(2)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适量的 ______ 元素,但过量补充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3)净水器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 性。自来水硬度较大不宜直接饮用,为了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15.上周六,九(1)班小华同学为家人做午餐。
(1)买食材。购买的食材有:土豆、小白菜、西红柿、牛肉、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有 ______ (填一种)。
(2)做主食。做馒头时用到小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为 ______ 。
(3)做菜。打开燃气灶做菜,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
(4)清洁。做完菜,清洗铁锅,擦干放置,擦干的目的是 ______ 。
16.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升空,30日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12月4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相关问题。
(1)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 ______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 ______ 性。
(2)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其中的铝属于 ______ 材料,铝的元素符号为 ______ 。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 ______ 。
(3)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肼(C2H8N2,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完全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H2O和 ______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防止泄漏。
(4)制造火箭要使用大量的钛合金。工业上制取钛的一种方法是用过量的镁和四氯化钛(TiCl4)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7.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Ⅰ.碳排放
(1)现阶段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______ 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会放出CO2。从图1可以看出,动植物呼吸 ______ (填“能”或“不能”)释放CO2。
Ⅱ.碳中和
(2)自然吸收:从图1可以看出,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 ______ (填图中序号)。
(3)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2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和 ______ 。写出反应室、分离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Ⅲ.利用
(4)2021年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学家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在实验室实现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若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含碳物质的加入和损失),理论上制得淀粉的质量为 ______ g。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8.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及以下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并收集O2,你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 (填序号):所缺仪器名称是 ______ ;写出该原理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实验小组同学取石灰石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制取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______ (填序号):他们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为探究其原因,小组同学讨论后提出猜想并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①: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猜想②:反应产生的气体中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
【进行探究】将混合气体通过图Ⅱ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 。
【实验结论】同学们看到 ______ 现象,证明猜想①不成立,猜想②成立。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9.医生救治重症新冠患者需用氧气,制氧机制氧是一种途径。某品牌制氧机中有一包白色颗粒和一包黑色粉末,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它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气)。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其制氧原理。
【探究一】
(1)分别取等质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a、b两支试管,再向b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a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试管有大量气泡(黑色粉末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①黑色粉末起 ______ 作用。
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可加入 ______ (填序号)。
A.NaCl溶液
B.MnO2
【探究二】
(2)根据元素守恒,上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①只含NaOH;②只含Na2CO3;③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甲、乙两同学仅针对前三种可能性,分别设计实验1和实验2进行验证。
序号
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只含Na2CO3
实验2
第一步: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过滤
第二步: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 (填现象)
只含Na2CO3
【反思评价】
(3)丙同学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______ 。
【得出结论】
(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反应,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①2Na2CO3⋅3H2O2=2Na2CO3+3H2O2;② ______ 。
【延伸拓展】
(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填序号)。
A.产物无污染
B.制取成本更低
C.运输储存更方便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0.某品牌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化学兴趣小组准备测定该补钙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0片该品牌钙片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如下:
(1)实验室应将稀盐酸存放在 ______ (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
(2)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 。
(3)图中B点溶液的pH ______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简要写出测定B点时溶液pH的操作步骤 ______ 。
(4)求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有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盲人摸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南辕北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火中取栗,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绳锯木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故A错误;
B、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对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故B正确;
C、门捷列夫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错误;
D、张青莲主持测定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进行分析;
B、根据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对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进行分析;
C、根据门捷列夫编制出元素周期表进行分析;
D、根据张青莲主持测定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发展史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3.【答案】A
【解析】解: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这里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物质的组成元素。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B、食醋是由醋酸和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C、冰是固态的水,冰块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该选项正确。
D、料酒是由酒精和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6.【答案】D
【解析】解:A、炉火越吹越旺是因为吹气降低了木柴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A错误;
B、室内起火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形成对流,补充了大量的氧气,燃烧会更旺,故B错误;
C、图书档案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灭火后没有残留,不会损害图书档案,故C错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会改变进行分析;
B、根据室内起火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形成对流,补充了大量的氧气,燃烧会更旺进行分析;
C、根据图书档案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灭火后没有残留,不会损害图书档案进行分析;
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考查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意在考查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无法比较,故A错误;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但是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故B错误;
C、将a点的乙溶液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且无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果采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故C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该温度下,在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只能溶解1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5g=65g,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D
【解析】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氢气,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丁是甲烷,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一定条件 2H2O+CH4。
A、根据分析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错误。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故C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氢气,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丁是甲烷,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一定条件 2H2O+CH4。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由C、O两种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说法正确;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错误;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并且分布不均,所以要节约用水,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B、根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D、根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C
【解析】解:①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释放出氧气,剩余固体质量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但不为零,剩余固体有锰酸钾、二氧化锰,故①错误;
②锌、铁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氢气,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65 2 56 2
等质量的锌和铁与盐酸反应,铁生成氢气质量大,由于锌、铁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氯化氢质量相等,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故②正确。
③开始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pH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盐酸过量时pH小于7,故③正确;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反应停止后随着热传递,集气瓶内的温度又恢复到反应前,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3个。
故选:C。
①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分析。
②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pH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稀盐酸过量后,溶液的pH小于7。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故温度升高,但反应结束,冷却降温,温度减小,最终恢复用来温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1.【答案】A 碳
【解析】解:A、绿原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绿原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故B错误;
C、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16×9=354,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D、绿原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答案为:A;碳。
A、根据绿原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B 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解析】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但是加入过量稀盐酸,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应加入适量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B、取样,加水,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C、滴加稀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D、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黄金和稀盐酸不反应,故可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来区分。
故答案为:B;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B、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C、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D、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B 食物的腐烂
【解析】解: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
A、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形成白膜,不是氧化反应,故A错误;
B、动植物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属于缓慢氧化,故B正确;
C、碳酸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氧化反应,故C错误;
D、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反应过程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故答案为:B;食物的腐烂。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溶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称为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农家肥的腐熟、酒和醋的酿造等,都属于缓慢氧化。
本考点考查了缓慢氧化的有关知识,要加强记忆它的概念和举例,在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答案】不要 钙 吸附 煮沸
【解析】解:(1)食品过了保质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不要食用过期食物;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所以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适量的钙元素;
(3)净水器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1)不要(合理即可);
(2)钙;
(3)吸附;煮沸;
(1)根据食品过了保质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行分析;
(2)根据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进行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进行分析。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5.【答案】牛肉或鸡蛋 NaHCO3 甲烷 防止铁锅受潮与氧气反应生锈
【解析】解:(1)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油菜、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
(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做完菜,清洗铁锅,擦干放置,擦干的目的是防止铁锅受潮与氧气反应生锈。
故答案为:
(1)牛肉、鸡蛋;
(2)NaHCO3;
(3)甲烷;
(4)防止铁锅受潮与氧气反应生锈。
(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4)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和措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氧气 气密或耐压 金属 Al 耐撞击、强度高 N2 2Mg+TiCl4=高温2MgCl2+Ti
【解析】解:(1)“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压性;
(2)铝属于金属材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铝的元素符号为:Al;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说明它具有的特性是强度高、耐撞击等;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N、O,生成物中含C、H、O,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氮元素,故还应生成了氮气;
(4)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镁和四氯化钛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高温2MgCl2+Ti。
故答案为:(1)氧气;气密或耐压;
(2)金属;Al;耐撞击、强度高;
(3)N2;
(4)2Mg+TiCl4=高温2MgCl2+Ti。
(1)根据“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进行分析。
(2)根据铝属于金属材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合成纤维的定义进行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4)根据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合成纤维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7.【答案】石油 能 ④⑥ 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27
【解析】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由图可知,动植物呼吸能释放二氧化碳;
(2)从图 1 可以看出,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土壤吸收)、⑥(海水吸收);
(3)由图可知,CaO、NaOH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反应室、分离室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理论上制得淀粉的质量为:44g×1244×100%÷(12×6n(12×6+10+16×5)n×100%)=27g。
故答案为:(1)石油;能;
(2)④⑥;
(3)NaOH;Ca(OH)2+Na2CO3=CaCO3↓+2NaOH;
(4)27。
(1)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分析。
(2)根据CO2的自然吸收途径进行分析。
(3)根据CaO、NaOH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反应室、分离室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8.【答案】②③⑥⑦⑧ 酒精灯 ①③④⑤ 检验且除去氯化氢 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解析】解:(1)根据所给药品,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⑥⑧,根据所给仪器,选择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③⑦。该反应需要加热,故缺少酒精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②③⑥⑦⑧;酒精灯;;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①③④⑤;故答案为:①③④⑤;
【进行探究】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故A装置可检验氯化氢且将氯化氢除尽,防止对后面的检验产生干扰;故答案为:检验且除去氯化氢;
【实验结论】猜想①不成立,猜想②成立,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则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氯化氢已经除尽,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故现象为: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1)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根据所给仪器,选择排水法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进行探究】根据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分析;
【实验结论】根据题干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9.【答案】催化 B 不变色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只能证明有碳酸钠,不能证明其中不含氢氧化钠 C
【解析】解:(1)①对比a、b两支试管,a 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 试管有大量气泡,黑色粉末加快了反应速率,且化学反应前后,黑色粉末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所以黑色粉末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
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则需要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取b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且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可将碳酸钠除尽,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不含氢氧化钠,则只含碳酸钠;
(3)若反应后溶液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也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排除含有氢氧化钠的可能,故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
(4)第②步为过氧化氢在黑色粉末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过碳酸钠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固体更便于运输和储存。
故答案为:(1)①催化;
②B;
(2)不变色;
(3)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只能证明有碳酸钠,不能证明其中不含氢氧化钠;
;
(5)C。
(1)根据a、b两支试管,a 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 试管有大量气泡,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分析。
(2)根据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可将碳酸钠除尽,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过氧化氢在黑色粉末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5)根据制氧机制氧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的根本原因是过碳酸钠是固体,过氧化氢是液体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细口瓶 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小于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
【解析】解:(1)稀盐酸是液体药品,实验室应将稀盐酸存放在细口瓶中。
(2)图中A点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最大,继续滴加稀盐酸,也不再生成气体,则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此时10片该品牌钙片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酸性溶液的pH小于7,图中 B点稀盐酸过量,则此时溶液的pH小于7;测定B点时溶液pH的操作步骤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
(4)设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50gx 2.2g
7344=50gx2.2g
x=7.3%
答: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故答案为:
(1)细口瓶;
(2)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小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
(4)7.3%。
(1)根据液体药品应存放在细口瓶中来分析;
(2)根据图中A点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最大来分析;
(3)根据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以及测定溶液pH的步骤来分析;
(4)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江西省上饶市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填充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规范操作,保障安全, 关注健康,预防疾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八校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八校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