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213/1-16970102331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213/1-16970102332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213/1-1697010233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213/0-1697010229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213/0-16970102293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213/0-16970102294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
展开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2.黑土腐殖质层深厚、土壤肥沃,是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气候的影响,黑土退化严重。如图为东北黑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多的原因,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生物量小 B.土壤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
C.全年气温低,生物循环旺盛 D.年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
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对土壤有着深刻的认识。如《吕氏春秋·士容论·任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上田弃亩,下田弃甽。五耕五耨,必审以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棘者欲肥,肥者欲棘”,一般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
A.土壤可矿物质 B.土壤水分 C.土壤有机质 D.土壤空气
4.造成“上(高)田弃亩(垄),下(低)田弃甽(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地貌 C.热量 D.水分
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溶蚀 D.风化作用
6.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7.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图中O、P、Q四地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地貌形态,O地聚落一般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坡地带。读图,图中O、P、Q三地河谷横剖面分布对应(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野外观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读图“某次野外实习学生拍摄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8.野外观察地貌的正确顺序是( )
a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b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c描述河漫滩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A.a b c B.a c b C.b c a D.c b a
9.地貌观察的内容不包括( )
A.高度和坡度 B.地层的形成过程 C.形状和面积 D.破碎程度和分布
10.图中的次一级地貌是( )
A.①——冲积扇 B.②——河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唤起了人们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还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黑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近年来该地黑土退化严重,为此当地部分农民在收种时尽量不翻动表层土壤,在收割农作物后,留下作物的根、茎、叶等覆盖在土壤表层,这种保护性耕作方式被称为“免耕”。图为“免耕播种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黑土广布,主要因( )
A.地形平坦,侵蚀速度较慢 B.年均温低,有机质积累多
C.降水较少,矿物质流失少 D.森林广布,枯枝落叶量大
14.“免耕”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 )
A.有机质 B.水分 C.矿物质 D.空气
我国某地雅丹地貌广布,由于地层岩性、风力剥蚀、流水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地貌形态多样,成为旅游胜地。下图为雅丹地貌单体景观,图中陡面朝向东北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地貌单体形态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区域( )
A.盛行风方向单一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季节性较强 D.太阳辐射强
16.能描绘图中地貌单体剖面的示意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据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对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地貌景观。该处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完成下面小题。
17.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堆积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18.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沙丘 B.河漫滩 C.冲积扇 D.风蚀蘑菇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有上千个通向地下水道的石灰岩天然井,独具特色,天然井里储存的雨水曾是古代玛雅人唯一的淡水来源。该地区年平均气温20~29℃,年平均降雨量1500mm。下图示意天然井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尤卡坦半岛天然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岩石风化 D.风力侵蚀
20.部分尤卡坦半岛天然井可能变成旱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终年受东北信风影响,降水较少 B.纬度低,蒸发强烈
C.井水易下渗 D.人口增长迅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有( )
①侵蚀作用 ②固结成岩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b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a图中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等值线示意图,已知知a>b,读国完成下面小题。
23.若为等高线图,有关甲、乙两地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山坡上的洼地 B.乙为山坡上的小丘
C.甲为山坡上的小丘 D.甲、乙之间为鞍部
24.若为同一水平面近地面等压线图,有关乙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地下垫面可能为夏季湖泊 B.乙地下垫面可能为城市
C.乙地海拔较甲地低 D.乙地可能有反气旋活动
25.读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沙尘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但据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每年沙尘暴从中国西北和蒙古国等地携出的上千万吨沙尘微粒向东部扩散,甚至飘落到太平洋,在地理循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各月平均沙尘天气频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我国3-5月沙尘天气频次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强劲 B.地形平坦辽阔,摩擦力小
C.春耕时节,土地翻动频率高 D.防护林初发新芽,拦沙效果差
27.沉降到太平洋的沙尘微粒可能( )
A.增加海岭相对高度 B.大幅提高海水盐度
C.促进海洋生物生长 D.延长海岛岸线长度
下面左图示意某地区河流的某河段及河流横剖面,右图示意该地区某聚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图示河流( )
A.流经地势低平区 B.位于北半球
C.冬季冰期较短 D.常年水位高
29.山区聚落一般沿河分布,据材料推断图示地区聚落最理想的选择地是( )
A.阶地1 B.阶地2 C.阶地3 D.基岩处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流局部河段的改道演化。M地常见当地人淘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0.河道由先到后的形成顺序是( )
A.T1 T2 T3 B.T1 T3 T2
C.T3 T2 T1 D.T2 T1 T3
31.M地堆积丰富的露天砂金矿,其原因是( )
A.流水堆积后,经河流改道侵蚀出露 B.地壳抬升,含金基岩侵蚀出露
C.河流弯曲,凹岩堆积砂金 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堆积砂金
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
A.围垸建村 B.流水作用 C.经济发展 D.交通变化
33.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 )
A.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 B.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
C.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D.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见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东北黑土比南方红壤( )
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B.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
C.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D.气温使土壤的增黏作用强
35.我国南方地区也有黑土分布,其主要形成于( )
A.云贵地区的喀斯特地形区 B.闽江流域的河漫滩平原
C.南岭以南的常绿阔叶林 D.横断山脉的高山草甸
古人对各地土壤的差异深有认识,如明代的《广志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与“北土”比,“南土”( )
A.透水性好、持水性好 B.透水性差、持水性差
C.透水性差、持水性好 D.透水性好、持水性差
37.“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施放草木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B.施放草木灰可以促进酸碱平衡
C.种植绿肥使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 D.种植绿肥可提高成土母质风化速度
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该风蚀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风力强盛 B.植被破坏严重 C.粉沙表土深厚 D.坡度较陡
39.甲处物质( )
A.可延缓风蚀坑扩展速度 B.加速古风成沙出露地表
C.逐渐堆积,变得越来越厚 D.来源于背风坡的粉沙土
40.推测图示风蚀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风蚀坑不断加深 B.风蚀坑积水成湖
C.风蚀坑坡度逐渐增大 D.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贵州省位于石灰岩广布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典型且分布广泛。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2℃-25℃,冬季平均气温3℃-6℃,年降水量大于1100mm。下图示意贵州境内某喀斯特峰丛山地。
(1)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分布广泛,从岩石和气候条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说明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较低的原因。(8分)
热融地貌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又称“热喀斯特地貌”。如冰洞、冰塔、热融坍陷、热融洼地等,是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又称热融。
(3)比较“热喀斯特地貌”与“普通喀斯特地貌”地表形态和成因的异同点。(4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21年5月5日,阳光灿烂,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二 下图为“媚尼风景区”等高线示意图。
(1)媚河在丁—丙段的流向是什么?(2分)
(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惊险乐趣,最可能是在甲河还是乙河?说明理由。(4分)
(3)若在景区中拟建一水库,水库坝址应选在何处?说明理由。(6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黑土地一般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宜农耕的土壤。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目前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地退化严重。下图为东北黑土、黑钙土分布图和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比重图。
(1)判读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土壤成分。(4分)
(2)简述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3)指出东北平原黑土地肥力下降的表现。(4分)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解析卷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考点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考点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考点卷解析卷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考点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综合测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综合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综合测试卷解析卷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综合测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