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九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九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九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当有人宣称通过实验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此发现是否可信,最好理由是( )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此人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C.撰写的实验报告有无疵漏
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粉末状药品 B.取用液体药品
C.加热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3.(2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8℃
B.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
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1次用1s
D.一块学生用橡皮的质量约为0.5kg
4.(2分)如图所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2分)量筒做的细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实验时,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正确读数
D.粗矮的量筒中所盛液体较多,需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于读数
6.(2分)量筒内装有一定的水,水面处于下图所示的位置,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2分)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
A.种子萌发 B.气球爆炸
C.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母马生小马
8.(2分)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是因为细胞具有(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9.(2分)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10.(2分)用同一显微镜,只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4次( )
A. B.
C. D.
11.(2分)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长2~5厘米,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伞藻能长到2~5厘米,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伞藻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C.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D.伞藻的“帽”“柄”和“足”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2.(2分)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 )
A.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13.(2分)有的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海带、地钱和肾蕨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14.(2分)下列有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B.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裸子植物则不能产生种子
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马尾松、水杉、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15.(2分)某种白蚁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学分类上它属于( )
A.昆虫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16.(2分)以下对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鸟类的骨骼愈合、薄、中空﹣﹣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D.人体皮肤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17.(2分)观察如图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猫与虎长得最相像
B.虎和狮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C.猫与狮的亲缘关系比犬的近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18.(2分)小明在观察蚊子的幼虫孑孓的生活习性时,发现了孑孓要经常浮到水面,他猜想“孑孓经常浮到水面可能跟温度有关”。为了求证假设是否正确,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烧杯
水量(mL)
孑孓(只)
光线
温度(℃)
A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
乙
300
20(小)
黑暗处
20
B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
乙
400
20(大)
黑暗处
28
C
甲
300
10(大)、10(小)
黑暗处
20
乙
300
10(大)、10(小)
黑暗处
28
D
甲
300
20(小)
光照下
20
乙
400
20(小)
黑暗处
20
A.A B.B C.C D.D
19.(2分)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B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
C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A.A B.B C.C D.D
20.(2分)如图所示,左、右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
A.二氧化氮向左扩散,空气不会向右扩散
B.空气向右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左扩散
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左或向右运动了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3分)
21.(4分)请给下列测量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科学课本的长度是256.0 ;
(2)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0 ;
(3)一张试卷的面积约为1000 ;
(4)一盒鲜牛奶的体积是250 。
22.(2分)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书本宽度,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8.36厘米、18.35厘米、18.36厘米、17.35厘米、18.35厘米,则测量结果应取 厘米。
23.(2分)如图体温计内水银的温度为 ℃,水银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的 。
24.(3分)(1)在测金属丝直径时,为了减小误差,采用如图方法进行测量。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直径为 毫米。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不够紧,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
(2)与上述测量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有 。
①用量筒和水测出100枚大头针的体积,求一枚大头针的体积;
②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③测量课本长度时取五次测量的平均值;
④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⑤用量筒和水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25.(6分)如图所示,量筒的量程是 ,最小刻度为 。量筒内液体体积为 毫升,小石块体积为 厘米3。若观察液体体积读数时,眼睛俯视,读总体积时,则所读液体的体积将 ,测出的小石块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正确”)
26.(6分)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或序号):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 。
(2)柳树之所以能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 。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普遍的遗传现象 。
(5)切开一个西瓜,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西瓜的 ,它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27.(5分)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是细胞核中出现 。
(2)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方括号中填字母)
28.(3分)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
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 。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上表),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
29.(2分)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
(1)蟒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类动物。
(2)图中C类动物是以 (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7分)
30.(14分)小聪和小明一起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
(1)小聪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如图1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2)接下来小聪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图2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小聪调节好显微镜后,看到细胞有严重重叠,其原因可能是 。
A.取材时洋葱表皮撕得过厚
B.洋葱表皮放入水中没有展平
C.盖片时没有将空气挤尽
D.染色时没有将水吸尽
(4)小明也制作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他将小聪身前的显微镜移到自己身前,将装片安放后,结果看不到明亮的视野,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进行重新对光
D.调节光圈大小
(5)小明正确操作显微镜后,看到图3所示的图象。显微镜下看到的边缘黑的圆圈是 ,很可能是在 (选填“滴水”、“取材”、“展平”、“盖片”、“染色”等)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
(6)小聪重新制作临时装片后,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看到了图4甲所示的图象。他继续进行一系列操作后又看到了图4乙所示的图象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转动物镜转换器;
④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⑤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31.(6分)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样品厚度/cm
样品面积/cm2
“﹣﹣”/cm
掺入纤维种类
纤维掺入量/%
撞击次数
1
4
100
50
无
无
20
2
4
100
50
A纤维
0.1
80
3
4
100
50
B纤维
0.1
90
(1)样品的牢固程度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 来判断。
(2)表中“﹣﹣”处填写的内容应为 。
(3)为缩短检验上述规格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
32.(6分)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33.(8分)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
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
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如果蜗牛有听觉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
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
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
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
(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并说明原因。 。
(3)他们在实验中选择了用多只蜗牛重复试验的原因是 。
34.(13分)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混有少量红墨水的冷开水,用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密封锥形瓶口,待玻璃管内液面稳定后,用细橡皮筋在液面位置做标记。实验过程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温度
(1)实验中观察锥形瓶内水的体积变化,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
(2)通过图甲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到如表的数据:
温度/℃
40
42
44
46
48
50
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mm
0
6
11.5
17.5
24
30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3)在甲装置的细玻璃管外标上对应的刻度值可以制成简易的温度计,构成该简易温度计的锥形瓶相当于实验室用普通温度计结构当中的 。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空气与水哪个受热膨胀更明显,在甲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实验:用同一只锥形瓶,在瓶内冷开水上方保留一部分空气(如图乙),得到如表的数据:
温度/℃
40
42
44
46
48
50
液面到标记处的距离/mm
0
22
37
43、5
52
72
比较甲、乙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图丙为伽利略温度计(球形容器内有空气,细玻璃管内有水),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细玻璃管内的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请简述理由 。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九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答案】D
【解答】解: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可供参考,故A错误;
B、此人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但不是最好理由;
C、实验报的撰写固然重要,故C错误;
D、重复性的实验室判断实验发现的最好理由;
故选:D。
2.【答案】A
【解答】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故A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没有倾斜;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图中试管内的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在25cm=0.25m左右;
C、正常情况下,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D、一枚壹元硬币的质量为5g,在10g=0.01kg左右。
故选:C。
4.【答案】C
【解答】解:
A、圆柱体的下端点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齐,故A错误;
B、无法确定水平方向刻度尺测量的长度为圆柱体的截面直径;
C、圆柱体的下端点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能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
D、无法确定竖直方向刻度尺测量的长度为圆柱体的截面直径。
故选:C。
5.【答案】C
【解答】解:细的量筒横截面积小,对应相同的体积变化,即能显示微小的体积变化;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与粗矮的量筒相比,可以更快;综上所述,A、B,C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C。
6.【答案】C
【解答】解: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量取到的实际液体正好偏大,视线应与液面相平。故选:C。
7.【答案】B
【解答】解:ACD、此三项都是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B、气球不具有生物的特征,故气球爆炸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故选:B。
8.【答案】A
【解答】解:A、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A符合题意;
B、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B不合题意;
C、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D、细胞核里有遗传物质,D不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C
【解答】解:A、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物像就更加清晰了;
B、乙图中,放大倍数大,B错误;
C、丙图物像在右下方,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视野就越小,视野也越暗,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而图D中的细胞体积最小,视野最亮,较D大。
故选:C。
11.【答案】D
【解答】解:A、细胞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离不开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正确;
C、伞藻的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正确;
D、伞藻是单细胞的藻类植物,伞藻的“帽”“柄”和“足”只是细胞的一部分结构,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网格细胞是组成大脑的细胞,应该是神经元。
故选:A。
13.【答案】B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结种子。水稻、松树等都结种子,属于种子植物、地钱和肾蕨等都不结种子,属于孢子植物。
故选:B。
14.【答案】B
【解答】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被子植物经过开花、受精之后,种子不裸露;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没有果皮包被、果实这两个器官、水杉;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都有根、茎,用种子繁殖后代,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
故选:B。
15.【答案】A
【解答】解:A、白蚁的身体分为头、胸,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A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B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体内受精,C不符合题意;
D、鸟类营飞行生活,体表被覆羽毛,有气囊,心脏四腔。
故选:A。
16.【答案】B
【解答】解:A、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错误;
C、鸟类的骨骼愈合、薄,便于飞翔;
D、人体皮肤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缓冲撞击,正确。
故选:B。
17.【答案】A
【解答】解:A、猫与虎同科,科>属,A错误;
B、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虎与猫同科;因此虎和狮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C、猫与狮同科,科<目,C正确;
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D正确。
故选:A。
18.【答案】B
【解答】解:要探究“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在设计实验时,其他条件均应相同。
故选:B。
19.【答案】B
【解答】解:A、塑料带很难被拉断,故正确;
B、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错误;
C、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故正确;
D、水很难被压缩,故正确。
故选:B。
20.【答案】C
【解答】解:A、二氧化氮向左扩散,该选项不正确。
B、空气向右扩散,该选项不正确。
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3分)
21.【答案】(1)mm;
(2)mm;
(3)cm2;
(4)mL。
【解答】解:(1)科学课本的长度是256.0mm;
(2)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7mm;
(3)一张试卷的面积约为:S=38cm×26cm=988cm2,接近1000cm2;
(4)一盒鲜牛奶的体积是250mL。
故答案为:(1)mm;
(2)mm;
(3)cm7;
(4)mL。
22.【答案】18.36。
【解答】解:17.35厘米与其他四次数据差距太大,属于错误数据。
测量结果为≈18.36cm。
故答案为:18.36。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由图可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7℃,有6个小格,实验室和家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36.6;热胀冷缩性质。
24.【答案】(1)1.4;(2)大;(3)①②④。
【解答】解:(1)由图可知,金属丝的圈数是10;
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90cm;
金属丝是直径d==0.14cm=1.3mm;
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大,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
(2)测量金属丝直径时,为了减小误差,这是采用累积法;
①用量筒和水测出100枚大头针的体积,求一枚大头针的体积;
②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③测量课本长度时取五次测量的平均值,与上述图中测量涉及的研究方法不相同;
④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⑤用量筒和水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是等效法;
所以与测金属丝直径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1)5.4;(2)大。
25.【答案】0~50mL;2mL;18mL;14;偏大;偏小。
【解答】解:由图可知,量筒的量程是0~50mL,量筒内液体体积为18mL,水面对应的刻度是32mL3;
测量时如果用俯视的方法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眼睛俯视,眼睛仰视,测出的小石块体积将偏小。
故答案为:7~50mL;2mL;14;偏小。
2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和液泡.因此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蜗牛是动物;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3)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4)“龙生龙,凤生凤,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核中;
(5)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有许多汁液流出,它主要来自于液泡。
故答案为:(1)甲;
(2)细胞核;
(3)细胞质;
(4)细胞核;
(5)细胞液;液泡。
27.【答案】(1)分裂;染色体;
(2)细胞的分化;
(3)E系统。
【解答】解:(1)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
(2)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3)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
故答案为:(1)分裂;染色体;
(2)细胞的分化;
(3)E系统。
28.【答案】(1)无茎叶分化;有茎叶;
(2)乙和丙。
【解答】解:(1)根据植物是否用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无根、茎,可见a是无根茎叶分化,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但茎,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甲是蕨类植物;
(2)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属于被子植物,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根据子叶数目的不同。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系是须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所以丙是单子叶植物、乙、丙这3种植物中。
故答案为:
(1)无茎叶分化;有茎叶;
(2)乙和丙。
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蟒蛇的体内有脊柱,在陆地上生活,体温不恒定,且心室内有不完全的膈膜。
(2)、如图可知,都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都是卵生、山羊、哺乳。
故答案为:(1)爬行
(2)胎生、哺乳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7分)
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③滴、①展、⑤染,进行了如图1操作。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④对光→①放玻片标本→③向下转动镜筒→②用眼观察物镜向上转动镜筒。所以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
(3)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临时装片时,如果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都会使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4)通过目镜向内观察,结果看不到明亮的视野,接下来需要给显微镜重新对光才能继续观察。
(5)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然后缓缓放平,以免影响观察。
(6)图4中的乙图是甲图的物像放大,要观察到图6中乙图的物像,显微镜呈的是倒像,视野中物像偏左上方,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的更加清晰。
故答案为:(1)③②①④⑤;
(2)④①③②;
(3)AB;
(4)C;
(5)气泡;盖片;
(6)④③②。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样品的牢固程度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来判断的;
(2)表中空格后的单位是cm,cm是长度单位,所以表中“﹣﹣”处填写的内容应为落锤下落的高度;
(3)为缩短检验上述规格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增大落锤下落时的高度。
故答案为:(1)撞击次数;(2)落锤下落的高度。
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4,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即防晒效果好;
故可得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3)分析实验1、3或4,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棉料的衣服比化纤防晒效果好;
分析实验5、6可知,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
根据以上分析,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T恤;穿较厚的衣服等。
故答案为:(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2)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3)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
33.【答案】(1)D
(2)③,在安静的环境中,敲击蜗牛所在的桌子,观察的不是对声音的反应,而是对震动的反应.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解答】解:(1)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属于提出问题。属于作出假设,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如果蜗牛有听觉。属于设计实验方案,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属于得出结论。
(2)在安静的环境中,敲击蜗牛所在的桌子,而是对震动的反应.可见实验中的③是错误的,首先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要距离蜗牛50厘米处击掌。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要多次重复实验。
故答案为:(1)D
(2)③,在安静的环境中,观察的不是对声音的反应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4.【答案】(1)刻度尺; (2)当水温高于40℃时,水增大的体积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3)玻璃泡; (4)升高相同温度时,空气的膨胀比水更明显; (5)下降;瓶内气体膨胀体积变大,液面下降。
【解答】解:(1)水的体积变化通过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显示,因而需要测量液面升降的高度来显示体积变化;
(2)根据表中数据,水的温度每升高2℃,液面上升的高度总是在6cm左右;
(3)在甲装置的细玻璃管外标上对应的刻度值可以制成简易的温度计,通过瓶内体积的变化显示温度;
(4)分析表格中空气温度每升高6° C,体积增大后导致液面上升15cm左右,空气膨胀程度比水大;
(5 )伽利略温度计中的空气膨胀比水大,空气膨胀体积增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东方理想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9月份),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