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济南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3济南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济南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期末学情检测题
高一地理
一、单选题(共60小题,每小题1.5分)
水星同太阳的角距离不会超过28°,很容易被淹没在太阳光里。2022年10月9日迎来了今年观测水星的绝佳时机。与人类热衷探索火星不同,人类对水星的探测活动次数是最少的。2021年10月,欧洲和日本合作的“贝皮科伦坡”宇宙飞船发回了水星的首批图像,然而这些图像是在该飞船发射3年之后获得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水星难以被观测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离地球最远 B. 距离太阳最近 C. 本身不发光 D. 体积最小
2. 目前,人类探测水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 昼夜温差大 B. 岩浆活动频繁 C. 天气复杂多变 D. 距离地球远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水星同太阳的角距离不会超过28°,很容易被淹没在太阳光里。故水星难以被观测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最近,B正确,A错误,行星本身都不发光,水星体积最小,但不是其难以观测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水星缺乏大气层的包围,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但不是人类探测水星面临的主要的困难,故A错误;水星的岩浆活动很早之前就已近乎停止,故B错误;水星缺乏大气层的包围,没有复杂多变的天气,故C错误。水星距离地球较远,探测具有很大的困难,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水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相似的4颗类地行星之一,有着与地球一样的岩石个体。是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截至当地时间2021年11月15日,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的喷发已经持续了57天,火山灰累积覆盖了1019.79公顷土地,并导致1460座建筑物损毁。下图分别为火山喷发景观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拉帕尔马岛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
A. ①圈层中部 B. ②圈层上部 C. ③圈层上部 D. ②圈层顶部
4. 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历史记载,超强火山喷发会导致短期内区域气温下降,其原因是(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图中①圈层是地壳,②圈层是地幔,③圈层是外核,④圈层是内核。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超强火山喷发会在短时间出现火山灰,大气透明度下降,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得区域气温下降,D正确;不影响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错误;地面辐射会减弱,B错误;大气逆辐射也会减弱,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云层的反射、颗粒物的散射、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大气湿度越大、透明度越低,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越强。
读太阳黑子与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黑子位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
A. 太阳风 B. 日冕层 C. 色球层 D. 光球层
6. 当黑子增多时,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气候异常,使臭氧层出现空洞
B. 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C. 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
D. 地球各地都能出现极光现象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子主要出现在光球层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当黑子增多时,说明此时太阳活动强烈,太阳活动会干扰气候,使旱涝灾害频繁,但并不会导致臭氧层空洞,臭氧空洞是由于氟氯烃化合物过量排放,A错误;黑子增多时,耀斑爆发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而非长波,B错误;带电粒子流会引发磁暴现象,C正确;太阳活动强烈时,极光出现的范围会扩大,但也只出现在极圈附近,并不是各地都会出现,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的数量和大小,耀斑的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
太阳能屋顶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能。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原因有( )
A. 太阳能丰富,利用难度小 B. 科技含量低,安装方便
C. 太阳能稳定,成本低 D. 太阳能清洁,可再生
8. 我国拉萨市被称为“日光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海拔 B. 纬度 C. 植被 D. 坡向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东南部沿海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太阳能并不是很丰富,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常规能源不足,发展太阳能主要是为了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A错误;B项,相比较于传统的发电,太阳能发电科技含量高,B错误;C项,太阳辐射受天气变化影响大且不稳定,C错误;太阳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由于太阳能丰富,拉萨市被称为“日光城”,A正确;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B错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植被的多少成反比,植被越多,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少,反之越多。拉萨位于拉萨河谷,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生长的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C错误;拉萨虽然位于拉萨河谷北侧,但坡向不是拉萨市被称为“日光城”的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能主要受二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年日照时数,二是空气稀薄程度,空气越稀薄,对太阳光的削弱程度就越小。
在地球46亿年的地质发展史中,距今最近的第四纪时期,全球气候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第四纪时期,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 )
A. 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B.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C. 出现了高级智慧生物 D. 蕨类植物高度繁盛
10. 第四纪气候寒冷期,地球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海面高度上升 B. 动物迁向高纬 C. 冰川面积缩小 D. 植物种类减少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A错误;古生代中后期,陆地上出现了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繁盛,D错误;裸子植物迅速发展是在中生代,B错误;第四纪出现了人类,高级智慧生物,C正确。故选C。
【10题详解】
第四纪寒冷期,气候变冷,陆地上冰川覆盖面积增大,C错误;海平面下降100多米,A错误;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地带迁移,动物迁向中低纬地区,B错误;热量条件变差,部分物种灭绝,植物种类减少,D正确。故选D。
【点睛】第四纪冰期,又称“第四纪大冰期”。第三纪末气候转冷,第四纪初期,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规模很大。在欧洲冰盖南缘可达北纬50°附近;在北美冰盖前缘延伸到北纬40°以南;南极洲的冰盖也远比现在大得多。包括赤道附近地区的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都曾经向下延伸到较低的位置。
11. 贵州省打岱河天坑群是世界最大天坑群,发育地层主要为中生代碳酸盐类岩石,景区气势磅礴,规模宏大。景区内主要地层发育的地质年代,地球上繁盛的动物种群是( )
A. 无脊椎动物 B. 哺乳动物
C. 两栖类动物 D. 爬行动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题考察地球的地质年代演化。
【详解】由材料中可知当时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属于爬行动物的时代。故答案选D。
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达5-10米的垄脊,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即为雅丹地貌。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常年盛行东北风,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2. 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中,为雅丹地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
①湖泊沉积地层②海浪侵蚀③冰川搬运堆积④风力侵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图中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 山峰林立,地表崎岖 B. 垄槽纵列,沟垄相间
C. 锥形山体,顶有火口 D. 沙丘广布,植被稀疏
【答案】12. C 13. B 14. D 15. A
【解析】
【12题详解】
材料可知,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即为雅丹地貌,所以C正确;①是沙丘,风力堆积形成的,A错误;②在沿海地区,是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B错误;④是峰林、峰丛,是喀斯特地貌,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C。
【13题详解】
材料可知,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达5-10米的垄脊,形成雅丹地貌。所以雅丹地貌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湖泊的沉积层,二是后期风力侵蚀作用,所以选①④ ,正确答案是B。
【14题详解】
①是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A错误;②在沿海地区,是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B错误;③是雅丹地貌,C错误;④是峰林、峰丛,是喀斯特地貌,所以正确答案是D。
【15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产生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表现为峰林、峰丛、溶沟、洼地、残丘等,A表述正确;B表述的是材料中提及的雅丹地貌,B错误;C指的是锥体火山,是有岩浆喷出形成的,C错误;D描述的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地貌,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
【点睛】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景观:地上有峰林、峰丛、溶沟、残丘、孤峰、天坑等,地下有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帘、石幔等。
北京密云白河峡谷山高谷深,冬季雪后,景色别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密云白河峡谷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为
A. 冰川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流水堆积 D. 风力侵蚀
17. 峡谷中河面更容易结冰的是
A. 凸岸边 B. 凹岸边 C. 河心区 D. 深水区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观察图片信息可知,该峡谷有河流发育,山高谷深,大致呈V形,应是流水侵蚀形成,B正确;冰川侵蚀形成的峡谷大致呈U形,A错误;流水堆积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地貌,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地貌,两者都不会形成V行峡谷,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河流的凸岸边沉积作用比较明显,流速较缓、河水较浅,最易结冰,A正确;凹岸边和河心区河水较深、流速较快,不易结冰,B、C错误;深水区河水深,不易结冰,D错误。故选A。
大同土林位于恒山北麓、大同盆地的东南部,处于御河与桑干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上。土林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集中于6~8月。远眺景观类似于雅丹地貌,大大小小的城堡(小丘)林立,参差错落。图为大同土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大同土林属于( )
A. 流水沉积地貌 B. 风力沉积地貌 C. 流水侵蚀地貌 D. 风力侵蚀地貌
19. 土林强烈发育形成的季节应当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大同土林大大小小的城堡(小丘)林立,参差错落,类似于雅丹地貌中风蚀土垄与沟槽的组合,也类似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特点,应是侵蚀地貌,A、B错误;由材料“大同土林处于御河与桑干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8月”,可推测该地貌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C正确;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大同土林属于流水侵蚀地貌。土林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8月,故土林强烈发育形成的季节应当在夏季,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外力作用中的外作用力与地理环境有关,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高山高纬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滨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
2018年1月17日早晨,江苏多地遭到雾霾围城,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部分高速公路封闭。读“雾霾中的城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小题。
20. 雾霾中能看见汽车红色尾灯,是因为红光( )
A. 释放能量最高 B. 容易被反射
C. 不易被吸收 D. 不易被散射
21. 受雾霾影响( )
A. 白天①增强 B. 白天②减弱
C. 夜晚③减弱 D. 昼夜温差增大
【答案】20. D 21. B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雾霾天气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但是红色光不易被大气散射,穿透力最强,因此雾霾中可以看见汽车红色的尾灯。故选D。
【21题详解】
读图分析,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受雾霾影响,白天雾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①太阳辐射减弱,A错误;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较低,地面辐射②减弱,B正确;夜晚大气保温作用③增强,C错误;白天太阳辐射较弱,温度较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减小,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主要考查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较小。
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某航空编队,做跳伞训练。下面左图为降落时该城市东部海边小村庄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右图为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某队员在该地从2000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变化状况是( )
A.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 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D.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23. 左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4. 据右图分析,降落后队员可能感觉海风的时间段是( )
A. 16时至次日8时 B. 8时至16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
【答案】22. C 23. D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某队员在该地从2000左右高空跳伞”可知该队员跳伞的大气层次为对流层,气温、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由此可知跳伞运动员在降落的过程中,气温、气压都升高。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23题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垂直运动为热上升,冷下沉 ,可推测近地面的④处气温高于①处,而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②、③处气温都低于④处,所以④处气温最高。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24题详解】
由由图可知该地8时之前,16时之后,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因此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这时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即为陆风;在8时~16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因此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气压,这时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即为海风。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热力环流中,近地面大气的垂直运动规律为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气压的高低规律为热低压,冷高压。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20时时,黄海地区的风向为( )
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
26. 下列四地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7. 图中20时,M地与丙地相比,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
A. 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 B. 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C. 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 D. 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答案】25. C 26. C 27. A
【解析】
【25题详解】
读右图,观察20时时黄海地区等压线,按照风向画法,做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等压线,结合近地面,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30°-60°,故风向为偏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比较两图可知,丙地等压线变得更为密集,故丙地风力明显加大,C正确;甲、乙、 丁处等压线变得稀疏,所以风速减小,ABD错误。故选C。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20时,M地和丙地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M地地处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丙地地处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大,风力小,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影响最明显水循环环节是( )
A. 下渗 B. 地表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
29. 活水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A. 美化城市环境 B. 增加下渗量 C. 调节小气候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28. B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示水体间关系,可以判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收集井,将雨水收集起来,减少了地表径流,所以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地表径流,B正确;对下渗影响小;对降水、水汽输送没有直接影响,ACD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公园中荷花池能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B正确。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属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功能,故A项、C项、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图为“世界大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相关参数变化曲线”及“该经线上三个观测点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图中反映出表层海水平均密度、盐度、温度三者的正确关系是( )
A 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B. 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
C. 平均温度与盐度在低纬度海域呈反比例 D. 平均密度与盐度在低纬度海域呈正比例
31. 图中①②③三个观测点按其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无法确定
【答案】30. B 31. A
【解析】
【3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分析,海水表层温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可知虚线表示海水表层温度;海水表层盐度大致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递减,可知细实线表示海水表层盐度;粗实线表示海水表层密度。读图可知,平均密度和温度大致呈负相关,A错误,B正确;盐度在低纬度海区主要受降水影响,与温度相关性不大,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C错误;平均密度与盐度在低纬海域不是弯曲一致的,无相关性关系,D错误。故选B。
【31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海水的表层温度越高,密度越低。图中①②③表层密度越来越大,可知表层温度越来越低,纬度越来越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变化的因素主要与海水的蒸发、降雨、海流和海水混合这4个方面有关。近岸海水的盐度主要受陆地河流向海洋输入淡水影响,所以盐度的变化范围较大。此外,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冰层的结冰和融化对这些海区海水的盐度影响也很大。
纽芬兰渔场位于纽芬兰岛沿岸,曾享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下图示意纽芬兰岛的位置及附近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仅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角度推测,纽芬兰岛周边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海域位于岛屿的( )
A. 北部 B. 西部 C. 东南部 D. 西北部
3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过度捕捞 B. 气候异常 C. 洋流变化 D. 潮汐变强
【答案】32. C 33. A
【解析】
【32题详解】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岛屿东南部交汇,搅动海水带来营养物质,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最丰富,C正确,排除ABD。故选C。
【33题详解】
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90年代之后已不可见,A正确;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气候变暖明显,B错误;洋流会因为气候变化发生改变,但这个时期未发生变化,C错误;潮汐是地球和月球之间引力导致的,引力未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
图为某草原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该土壤剖面的土层名称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腐殖质层—① B. 有机质层—② C. 母岩层—③ D. 母质层—④
35. 土壤中的有机质来自( )
A. 岩石风化产物 B. 生物残体分解释放 C. 成土母质 D. 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
【答案】34. D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土层自上往下通常可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根据所学知识,有机层是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主要分布在表层,对应图中的①,A错误。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分布在有机质层以下,对应图中的②,B错误。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分布在腐殖质层之下,对应图中的③;母岩层位于最下层,对应图中的⑤,C错误。母岩层位于最下层,对应图中的⑤,母质层分布在淋溶层之下,对应图示的④,D正确。故选D。
【35题详解】
土壤有机质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土壤中的有机质来自生物残体分解释放,B正确。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所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的最初来源,岩石风化产物是成土母质,AC错误。水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是组成土壤的部分物质,但不是土壤有机质来源,D错误。故选B。
【点睛】 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组成,这就决定了土壤具有孔隙结构的特征。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图为我国土壤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关于甲地土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气候冷湿,本区土壤腐殖质层较薄
B. 本区植被茂密,为土壤提供较多矿物质
C. 本区地形大部分是平原,土壤含水量较高,淋溶作用较强
D. 本区冬季严寒,土壤冻结时间长,有利于水分和养分保持
37. 乙地区土壤呈青色,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气候②地形③生物活动④成土母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8. 丙地几乎没有发育成熟的土壤,主要原因是( )
A. 枯枝落叶层厚 B. 地形坡度大 C. 人类破坏严重 D. 气候寒冷干燥
【答案】36. D 37. B 38. D
【解析】
【3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为我国东北平原地区,以黑土为主,由于该地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有机质较厚,A错误;植被不能给土壤提供矿物质,B错误;该区域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地下冻土发育,不利于土壤淋溶作用,C错误;本区纬度位置较高,冬季严寒漫长,土壤冻结时间长,有利于水分和养分保持,D正确。所以选D。
【37题详解】
青色土壤主要在我国东部雨水较多,且地势低平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环境中形成,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①②④正确;生物活动对青色土壤的形成影响较小,③错误。所以选B。
【38题详解】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岩石风化速度慢,生物活动不活跃,土壤形成较慢,D正确;该地气候寒冷干燥,生物量较少,枯枝落叶较少,A错误;丙地并非所有的地区坡度都较大,B错误;区域人口分布较少,且人类破坏不是导致该地土壤欠发育的主要因素,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土壤形成因素,是指影响和决定土壤形成方向、发育程度和特征特性的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人为因素指垦殖、耕作、施肥、灌排等。在不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如在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高温多雨条件下,形成强酸性的、富含铁、铝的砖红壤等;在温带半干旱地区,丛生禾本科植物为主的草原植被下,形成中性至碱性的栗钙土等;在人为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可以改变自然因素作用的成土方向,形成特定的耕作土壤,如各种类型的自然土壤经长期种植水稻,进行水耕、灌排等措施,都可形成水稻土。
下面为中国两个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的影响 B. 河流的影响
C.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D. 距海远近不同
40. 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是( )
A 纺锤树 B. 樟树 C. 茶树 D. 桦树
41. 分析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具有哪些特征( )
A. 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B. 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C. 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 D. 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
【答案】39. C 40. D 41. B
【解析】
【39题详解】
河流不会影响植被是否落叶,B错误。冬季植被是否落叶,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较多,热量条件好,植被常绿;北方地区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较少,热量条件差,冬季植被会落叶,所以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与地形、距海远近关系不大,C正确, A、D错误。故选C。
【40题详解】
明明在我国,且家乡的植被为落叶林,纺锤树、樟树和茶树都是常绿植被,只有桦树为落叶植被。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1题详解】
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属于落叶阔叶林的特点,A错误;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其特点是四季常绿,叶面多革质,有光泽,无绒毛,B正确;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属于针叶林的特征,主要分布在亚寒带,C错误;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属于热带较干旱地区的树种特点,D错误。故选B。
【点睛】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热带的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亚热带的森林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则分布着落叶阔叶林,亚寒带的森林类型主要是针叶林。
风沙吹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 灌丛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堆积 B. 风力侵蚀 C. 风化作用 D. 风力搬运
43. 推测灌丛沙丘多出现在( )
A. 绿洲边缘 B. 沙漠内部 C. 绿洲内部 D. 沙漠边缘
44. 灌丛沙丘分布区域( )
①地势起伏大②气候较干旱③有水源分布④植被覆盖率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42. A 43. A 44. B
【解析】
【42题详解】
由材料“风沙吹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和结合所学可知灌丛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排除BD,A正确;风化作用指岩石与大气、水等接触过程中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而灌丛沙丘的形成不是风化作用,主要是风力堆积,C错误;故选A。
【43题详解】
绿洲的边缘有水源,利于灌丛的生长,故灌丛沙丘多出现在绿洲边缘,A正确;沙漠内部和沙漠边缘缺水,无法生长灌丛,BD错误;绿洲内部水源较好,沙丘分布少,C错误;故选A。
【44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灌丛沙丘分布区域多为绿洲边缘,地势起伏较小,且地势起伏较大地区不利于风沙沉积,①错误,排除A;绿洲多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区,气候较干旱,②正确;有水源分布的地区利于灌丛生长,③正确;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较低,有水源的地方会生长需水较少的灌丛,④错误;排除CD,故选B。
【点睛】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
45. 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 山体崩塌——地震——海啸 B. 火山喷发——暴雨——全球气候变暖
C. 台风——泥石流——山洪暴发 D. 滑坡——水土流失——疾病蔓延
【答案】C
【解析】
【详解】山体崩塌和岩石性质及外力作用有关,地震属于内力作用结果,没有关联,A错误;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暴雨和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大气圈,没有关联,B错误;滑坡、水土流失与地面坡度和降水特点有关,和疾病蔓延没有关联,D错误;台风带来狂风暴雨,易引发泥石流和山洪,C正确。故选C。
2022年9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预计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强台风级)将于14日傍晚前后在浙江三门到舟山一带沿海登陆,“梅花”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的风力有12至14级,阵风可达15至16级。下图为“梅花”路径概率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 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台风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①运用GNS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③利用RS动态监测台风灾害④利用RS估算灾后经济损失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47. 下列防御指南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上作业渔船停在原地避险 B. 危房人员及时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
C. 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搁浅碰撞 D. 除了地处台风眼内的人员,其余均不可外出活动
【答案】46. A 47. C
【解析】
【46题详解】
GNSS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无法采集雨量信息,①错误;GIS可以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可以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②正确;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可以利用RS动态监测台风灾害,③正确;估算灾后经济损失利用GIS,④错误。故选A。
【47题详解】
台风天气,在海上作业渔船迅速返航,停在港口避险,A错误;台风带来狂风暴雨,不适宜向户外空旷地带转移,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B错误;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搁浅碰撞,C正确;台风不断移动,台风天气人员均不可外出活动,D错误。故选C。
【点睛】台风眼为低压中心,台风眼中心风平浪静是由于台风眼外面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到台风的中心区内,因此台风眼区就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
某地历史上曾经发生滑坡,部分滑坡体残留在坡面。2021年,该坡面出现裂缝,自6月起,连续出现强降雨。7月12日古滑坡复活滑动,给当地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下图示意该滑坡剖面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 从图中可以看出,诱发此次古滑坡复活的因素不包括( )
A. 降水 B. 坡度 C. 裂缝 D. 人类活动
49. 下列危害不是滑坡造成的是( )
A. 掩埋冲毁村庄 B. 威胁交通安全
C. 造成地表塌陷 D. 形成堰塞湖
50. 要监测大范围滑坡灾害及其灾情,需要首先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BDS(北斗定位导航系统) B. GPS(全球定位系统) C. RS D. GIS
【答案】48. D 49. C 50. C
【解析】
【4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诱发此次古滑坡复活的因素有,自6月起,连续出现强降雨,随着雨水的下渗在滑坡体与基岩面之间形成滑动不稳固面,裂缝的方向与流水的方向一致,流水可以直接保持原先的速度和势能直接侵入到滑坡体底部,加剧滑坡体的不稳定性,再加上山体坡度较大,诱发了此次古滑坡复活;此次滑坡的复活与人类活动无关,因此依据题意,故选D。
【4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滑坡产生的危害有滑坡体可以掩埋冲毁村庄,威胁交通安全,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不会造成地表塌陷,根据题意,故选C。
【50题详解】
要监测大范围滑坡灾害及灾情,需要首先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即RS,C正确。BDS(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都是定位导航的功能。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系统。ABD错误。故选C。
【点睛】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二、综合题(共2小题,每空2分)
5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卡塔尔世界杯是历史上首届在冬季举行的足球世界杯。中国承建了本届世界杯主会场——卢赛尔体育场,该体育场位于波斯湾西侧的沙漠上,呈南北走向,观众席多集中在东西两侧,球场的白色屋顶直径约310米,球场的立面由上千块金色镂空三角形拼接组成,形成了一个穿孔的屏障,为内部大厅提供了阴凉和过滤后的斑驳光线。
材料二: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位于波斯湾海边的“974”球场(由974个集装箱搭建而成)。
(1)卡塔尔油气资源丰富且易开采,主要分布在浅海大陆架,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____(能源类型)。
(2)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A处形成的地貌名称是____。
(3)根据红海海水的密度比阿拉伯海海水的密度大,可以推断,表层海水由阿拉伯海流____(填“进”或“出”)红海。
(4)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并判断此时近地面吹偏____风。
【答案】(1)太阳能 (2) ①. 海陆间循环 ②. 三角洲 (3)进
(4) ①. 丙丁甲乙 ②. 北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卡塔尔及其周边区域图、位于波斯湾海边的“974”球场景观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能源类型、水循环类型、地貌类型、密度流流向、气压高低、风向判读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石油、煤炭、天然气都属于矿产资源,是地质时期生物积累的太阳能,是非可再生资源。
【小问2详解】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最终流入了波斯湾,此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故其为海陆间水循环;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所以A处位于两河入海口处形成的是三角洲。
【小问3详解】
红海盐度高,海水密度大,水位低,阿拉伯海海水盐度低,海水密度小,水位高,故表层海水由阿拉伯海流进红海。
【小问4详解】
根据等压面的分布规律可知,等压面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减,故丙丁气压数值大于甲乙;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是高压区,下凹处是低压区,故甲、丙处等压面上凸,属于高压区,由此可知,丙气压高于丁,甲气压高于乙。由此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丙丁甲乙。根据之前分析,丙处为高压区,故大气有从丙处向乙处方向吹动的趋势,根据方向标可知,近地面吹偏北风(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近地面形成东北风)。
52. 下图为水循环与河流地貌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成因划分,甲、乙两处地貌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甲处地貌名称是____,该地貌的特征:①形状呈扇形②从扇顶到扇缘,土层厚度逐渐变____;颗粒逐渐变____。
(2)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其中c环节为____,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填字母)。
(3)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 ①. 冲积扇 ②. 薄 ③. 细小
(2) ①. 海陆间循环 ②. 水汽输送 ③. a (3)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与河流地貌示意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类型判断、特点描述,水循环类型判断、环节名称即重要意义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冲积扇和三角洲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但是两者形成的位置不同。三角洲一般形成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所以流出山口的地貌是冲积扇,故甲处是冲积扇。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冲积扇的沉积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扇顶到扇缘,由于地势变得平缓、流速减慢,自扇顶向扇缘土层厚度逐渐变薄;颗粒逐渐变细(小)。
【小问2详解】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把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称之为海陆间循环,也称为大循环。c表示海洋上的水汽一部分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故为水汽输送。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可以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故与地表径流关系最密切,即与图中的a环节径流(包含地表径流)关系密切。
【小问3详解】
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故①正确;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的动态平衡 ,但不能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故②错误;若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也相应增多,故③错误;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并能持续利用,④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枣庄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3页。
这是一份2023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