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月考)

    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月考)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月考)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月考)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月考)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月考),共22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八年级(上)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3分)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筷子的长度约20dm
    B.中学生课桌高约80cm
    C.中学生正常心跳一次大约为1min
    D.足球的直径约40dm
    2.(3分)“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3×109nm 可能是(  )
    A.一个人的高度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3.(3分)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
    B.摆放刻度尺时,有刻度的一侧要紧靠被测物体
    C.体检测量同学身高时,可以选择分度值为1米的刻度尺
    D.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不准确,因而不需要记录
    4.(3分)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 (  )
    A.0.52毫米 B.0.53毫米 C.0.518毫米 D.0.052厘米
    5.(3分)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B.求平均值来消除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6.(3分)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若认为神舟十二号飞船是静止的(  )
    A.地球 B.天和核心舱
    C.太阳 D.行走的航天员
    7.(3分)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
    A.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未动
    C.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8.(3分)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B.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9.(3分)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车每小时通过36km的路程,乙车每分钟通过600m的路程,则这三辆车运动的快慢情况是(  )
    A.甲车的速度最大 B.乙车的速度最大
    C.丙车的速度最大 D.三辆车的速度相同
    10.(3分)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多选)11.(3分)在平直的道路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向西运动,两车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  )

    A.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B.在0~1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是2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10s后,乙车超过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12.(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信息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C.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vA<vB
    13.(3分)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之比是2:3,时间之比是2:1(  )
    A.2:3 B.1:2 C.4:3 D.1:3
    14.(3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2m/s B.10 m/s C.9.6 m/s D.9 m/s
    15.(3分)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长度的测量中(  )
    A.测一曲线的长度 B.测一枚硬币的直径
    C.测圆锥的高 D.测细铜丝的直径
    16.(3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20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5km/h。则汽车行驶这200km(  )
    A.所用时间为4h B.所用时间为8h
    C.平均速度为37.5km/h D.平均速度为33.3km/h
    17.(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
    D.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18.(3分)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的信息,下列判断中是正确的是(  )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空气(25℃)
    346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3062m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9.(2分)图1中木块的长度为    cm,图2中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s。

    20.(2分)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   (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   (填“左”或“右”)运动。

    21.(2分)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22.(2分)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3.(8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图甲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选填“A”或“B”)。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放大音叉的振动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   可以传声,该实验不能在月球上进行,原因是    。

    24.(1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填写公式);实验中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实验中把斜面的坡度放置的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说明小车是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27题8分,28题4分,共12分。)
    25.(8分)“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来正定旅游接近正定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求:
    (1)若小明的爸爸驾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正定县最快需要用多少min?

    26. (4分)一辆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往远离山崖的方向行驶,司机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司机按响喇叭的时候汽车距山崖多远?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八年级(上)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3分)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筷子的长度约20dm
    B.中学生课桌高约80cm
    C.中学生正常心跳一次大约为1min
    D.足球的直径约40dm
    【答案】B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筷子的长度约2dm,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课桌高约80cm,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心跳一次大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
    D.足球的直径约22cm=8.2d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3分)“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3×109nm 可能是(  )
    A.一个人的高度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答案】A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1.73×109nm=3.73m=173cm。
    A、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在170cm左右;
    B、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在26cm左右;
    C、一座山的高度在几百甚至几千米;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在28m左右。
    故选:A。
    3.(3分)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
    B.摆放刻度尺时,有刻度的一侧要紧靠被测物体
    C.体检测量同学身高时,可以选择分度值为1米的刻度尺
    D.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不准确,因而不需要记录
    【答案】B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解答】解:A、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
    B、摆放刻度尺时,故B正确;
    C、体检测量同学身高时,故C错误;
    D、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故选:B。
    4.(3分)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 (  )
    A.0.52毫米 B.0.53毫米 C.0.518毫米 D.0.052厘米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因为最小刻度是0.1mm的尺子,精确值应该是4.1mm,而0.518毫米估计值多了一位。
    故选:C。
    5.(3分)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B.求平均值来消除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答案】A
    【分析】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避免误差或消除误差;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
    【解答】解:A、估测产生的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有利于减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
    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观察时如果视线倾斜,应及时改正,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3分)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若认为神舟十二号飞船是静止的(  )
    A.地球 B.天和核心舱
    C.太阳 D.行走的航天员
    【答案】B
    【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是运动的。
    【解答】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交会对接后,相对与天和核心舱,故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地球,故以它们为参照物。
    故选:B。
    7.(3分)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
    A.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未动
    C.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答案】D
    【分析】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的状态不同;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则由树木相对甲的运动情况得出甲车的运动情况,由乙车相对于甲车的运动情况,可得出乙车的运动。
    【解答】解: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可以判断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
    又因为甲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的速度比树木的速度要快。
    假设乙车向西运动,由于甲车向西,故此假设也不成立。
    假设乙车不动,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树木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
    由此可以判断乙车是向东运动。
    所以A、B、C错误。
    故选:D。
    8.(3分)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B.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分析】(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①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②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解答】解: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故A错误;
    BC、在物理学中,故B错误;
    D、在平直公路说明是直线运动,这并不能说明该汽车在一分钟内速度保持不变,后30s运动400米,故D错误。
    故选:C。
    9.(3分)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车每小时通过36km的路程,乙车每分钟通过600m的路程,则这三辆车运动的快慢情况是(  )
    A.甲车的速度最大 B.乙车的速度最大
    C.丙车的速度最大 D.三辆车的速度相同
    【答案】D
    【分析】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三辆汽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并将时间单位和路程单位统一,再利用公式V=计算出各自的速度,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
    ∵t甲=1h=3600s,S甲=36km=36000m,t乙=1min=60s,S乙=600m,t丙=5s,S丙=10m,
    ∴V甲===10m/s,
    V乙===10m/s,
    V丙===10m/s,
    从而可知,甲、乙、丙三辆汽车的速度相同。
    故选:D。
    10.(3分)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答案】C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解答】解:A、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故A错误;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故B错误;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故C正确;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多选)11.(3分)在平直的道路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向西运动,两车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  )

    A.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B.在0~1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是2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10s后,乙车超过甲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答案】AD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乙的s﹣t图象是一条斜直线,则乙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任意一组路程和时间对应的值,根据v=求出乙车的速度;
    (2)根据v=求在0~10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
    (3)根据图象得出t=10s时甲、乙两车的状态,然后比较速度关系;
    (4)在s﹣t图象中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然后结合图象进行判断。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乙的s﹣t图象是一条斜直线,当t乙=10s时s乙=10m,则v乙===1m/s,所以在0~8s内乙车的速度也是1m/s;
    B.由图象可知,当t甲=10s时s甲=10m,0s~10s内甲===5m/s;
    C.由图象可知,t=10s时,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车在10s末相遇,甲车静止,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AD。
    12.(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信息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C.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vA<vB
    【答案】D
    【分析】(1)在物体的v﹣t图像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物体的s﹣t图像中,若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利用s=vt求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
    (3)通过图像求出物体A、B两个物体的速度。
    【解答】解:A、甲图是A物体的v﹣t图像,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A正确;
    B、B物体的速度vB===4m/s可得Bt=2m/s×1.4s=3m,故B正确;
    C、乙图是B物体的s﹣t图像,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A=3m/s,B物体的速度vB=6m/s,所以vA>vB,故D错误。
    故选:D。
    13.(3分)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之比是2:3,时间之比是2:1(  )
    A.2:3 B.1:2 C.4:3 D.1:3
    【答案】D
    【分析】已知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路程之比,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解答】解:两物体的速度之比:
    ==×=×=1:3。
    故选:D。
    14.(3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2m/s B.10 m/s C.9.6 m/s D.9 m/s
    【答案】B
    【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路程与总时间即可求解。
    【解答】解: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
    v===10m/s。
    故选:B。
    15.(3分)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长度的测量中(  )
    A.测一曲线的长度 B.测一枚硬币的直径
    C.测圆锥的高 D.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特殊测量方法的了解与运用,对被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则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解答】解: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铜丝的直径和质量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故选:D。
    16.(3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20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5km/h。则汽车行驶这200km(  )
    A.所用时间为4h B.所用时间为8h
    C.平均速度为37.5km/h D.平均速度为33.3km/h
    【答案】D
    【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分别求出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据此求出总时间;
    (2)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解答】解:AB、汽车前半段和后半段路程均为100km,
    由v=可知1===2h,
    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4h,
    则汽车行驶这200km所用的总时间t=t7+t2=2h+3h=6h,故AB错误;
    CD、汽车行驶这200km的平均速度:v==,故C错误。
    故选:D。
    17.(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
    D.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答案】B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是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用语言交流,要用无线电进行交流。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不一定能够听到声音,也可能是没有传声的介质,故A错误;
    B、不论是固体,故B正确;
    C、月球上没有空气,要用无线电进行交流;
    D、振动停止,已经发出的声音不会消失。
    故选:B。
    18.(3分)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的信息,下列判断中是正确的是(  )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空气(25℃)
    346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3062m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D.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答案】D
    【分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都有关系,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海水深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A、声音在温度为 ,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海水深度为h=s=vt=1531m/s×2s=1531m;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m/s;
    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故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9.(2分)图1中木块的长度为  1.70 cm,图2中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337.5 s。

    【答案】1.70;337.5。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5.1cm;
    (2)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6”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7min=330s,1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7.3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4s。
    故答案为:1.70;337.5。
    20.(2分)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一定向 左 (填“左”或“右”)运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
    【解答】解: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火炬不动;二是火炬向右运动,把火焰刮向左,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
    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只有使乙火炬向左运动;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
    故答案为:不一定;左。
    21.(2分)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8.00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0.200 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读出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测量长度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时间,根据v=计算该过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s=12.50cm﹣4.50cm=8.00cm=8.0800m,
    时间:t=2×0.8s=0.4s,
    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7.200m/s。
    故答案为:8.00;0.200。
    22.(2分)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船 、 榆堤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
    (1)从“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也就是说,相对静止,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
    (2)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或运动的“飞花”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船;榆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3.(8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图甲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B (选填“A”或“B”)。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放大音叉的振动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 空气 可以传声,该实验不能在月球上进行,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2)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实验中不易直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这里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2)空气。
    24.(1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填写公式);实验中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刻度尺 。
    (2)实验中把斜面的坡度放置的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方便计时 。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全程的平均速度v1= 0.16 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0.2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大 (选填“大”或“小”),说明小车是在做  加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大 (选填“大”或“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原理为v=;所以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和用停表测量时间;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
    (3)通过读图可得出相应的路段的距离、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计算平均速度;
    (4)如果小车速度保持不变,则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小车速度变化,则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5)根据v=判断平均速度的误差。
    【解答】解: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v=;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2)实验中把斜面的坡度放置的较小,其目的是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
    (3)读图可知:sAC=80cm=0.8m,tAC=3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1===0.16m/s;
    下半程的路程sBC=80cm﹣40cm=40cm=7.4m;tBC=2s,
    速度v7===0.2m/s。
    (4)从实验中可知,小车的速度是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大;
    (5)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时间偏小可知。
    故答案为:(1)v=;刻度尺;(3)2.16;(4)大;(5)大。
    四、计算题(27题8分,28题4分,共12分。)
    25.(8分)“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来正定旅游接近正定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求:
    (1)若小明的爸爸驾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正定县最快需要用多少min?

    【答案】(1)若小明的爸爸驾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则汽车的速度为36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正定县最快需要用2min。
    【分析】(1)汽车的路程和时间已知,利用速度公式得到其速度;
    (2)由标志牌的含义知道距离正定县的路程和最大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得到汽车到达需要的最短时间。
    【解答】解:(1)汽车的速度v===10m/s=36km/h;
    (2)由图知,标志牌处距离正定县的距离为2km,
    则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正定县最快需要用时间t'===。
    答:(1)若小明的爸爸驾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则汽车的速度为36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正定县最快需要用2min。
    26.(4分)一辆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往远离山崖的方向行驶,司机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司机按响喇叭的时候汽车距山崖多远?
    【答案】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山崖为310m。
    【分析】司机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3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
    【解答】解: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v′t=108×m/s×2s=6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v″t=340m/s×8s=680m,
    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s===310m。
    答: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山崖为310m。

    相关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