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如图是嫦娥五号在月球首次“独立展示”的五星红旗,它在月表正负150℃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请你估测,该红旗的实际长度约为( )
A.10cm B.40cm C.120cm D.200cm
2.(2分)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
A.0.5秒 B.5秒 C.50秒 D.5分钟
3.(2分)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
A.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4.(2分)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
5.(2分)如图所示,是一张“网红”照片,我国航母上的起飞助理正在给出战机起飞手势,耳罩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杂物吹到耳中
6.(2分)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猎豹飞奔 B.时间流逝 C.小草长高 D.茶香四溢
7.(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的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8.(2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成功,这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他们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C.太空上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9.(2分)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后,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
A.地球 B.空间站组合体
C.月球 D.太阳
10.(2分)以下物体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B.站在自动运行扶梯上的顾客
C.匀速转动的旋转木马
D.正在进站的火车
11.(2分)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快速路的高架桥上行驶,则( )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是静止的
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12.(2分)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 )
A.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B.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C.在使用前应用手捏住其右侧一端,用力向下甩一甩
D.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13.(2分)严寒冬季,当路上结冰时,交通管理人员往路面上撒盐( )
A.盐与冰雪混合可提高水的凝固点
B.盐与冰雪混合可提高冰的熔点
C.盐与冰雪混合可降低冰的熔点
D.盐与冰可以提高周围空气的温度
14.(2分)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展开多个项目角逐,在男子60米比赛中,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B.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C.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1m/s
D.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15.(2分)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甲同学速度为10m/s
D.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分)物理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
(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
(2)若四次读数分别为26.01cm、26.00cm、26.02cm、26.52cm,则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17.(3分)北宋诗人黄庭坚的《牧童诗》中写道:“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牧童的笛声是由笛中的空气柱 产生的;牧童按住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再通过 传播到诗人耳中。
18.(2分)明代的一位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选填“流水”或“地面”);人骑水牛时,他相对于牛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9.(2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由图可知甲和丙两种声音的 相同,甲和乙两种声音的 相同。(选填“音调”或“响度”)
20.(1分)据《周礼》记载,冰鉴是我国智慧的古人发明的可以给食物保鲜的容器,剖面图如图所示。在外部容器内装入冰块,利用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的原理,达到保鲜食物的目的。
21.(2分)小明一家人驾车经过某段路时,发现路边有一标志牌,如图所示。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净月潭最快要 h;
(2)行驶过程中,小朋发现一些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会安装如图所示的数米高的挡板,这是在 减弱噪声。
22.(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敲击音叉,泡沫球的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若把该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球被弹起;
(2)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若听到的手机铃声响度不变,则可能原因是 ;
A.手机铃声频率太高
B.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3)利用图丙揭示的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 (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
(4)综合对比三个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与另外两个不同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
23.(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波共存状态”)。
24.(2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安装 (选填“a”或“b”)器件。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 min;
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25.(4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下滑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2)秒表是本实验测量时间的工具,如图甲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4)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C点所用时间:tAC=1.6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在小车到达C点前就停止计时AC (选填“偏大”或“偏小”)。
(6)刘同学在无风的公路上骑共享单车,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为了测自己骑车的速度,他测出从标有数字“3”的里程碑位置骑到标有数字“12”的里程碑位置,则这一过程中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
26.(2分)王同学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7.5s,后50m用时7s,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2分)用超声测微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如图是嫦娥五号在月球首次“独立展示”的五星红旗,它在月表正负150℃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请你估测,该红旗的实际长度约为( )
A.10cm B.40cm C.120cm D.200c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进行分析。
【解答】解:人的小臂加上手掌的长度大约40cm=4dm,在图中,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难度不大。
2.(2分)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
A.0.5秒 B.5秒 C.50秒 D.5分钟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时间过程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故C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2分)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
A.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解答】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选项中,属于晶体的有:冰;属于非晶体的有:玻璃、蜡。
故选:B。
【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能从众多的固体中挑选晶体和非晶体。
4.(2分)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
【分析】(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解答】解: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与声音的音调,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音调、响度的区分,属于基础题。
5.(2分)如图所示,是一张“网红”照片,我国航母上的起飞助理正在给出战机起飞手势,耳罩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杂物吹到耳中
【分析】噪声的防治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解:在飞机上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选:C。
【点评】知道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并能利用其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2分)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猎豹飞奔 B.时间流逝 C.小草长高 D.茶香四溢
【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解答】解:A、猎豹飞奔,属于机械运动;
B、时间流逝,不属于机械运动;
C、小草长高,不属于机械运动;
D、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运动的掌握和了解,比较简单。
7.(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的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分析】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的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8.(2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成功,这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他们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C.太空上声音传播速度太慢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因为飞船外是真空,故他们在飞船外工作时,故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属于基础题。
9.(2分)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后,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
A.地球 B.空间站组合体
C.月球 D.太阳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A、以地球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B、以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是静止的;
C、以月球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B、以太阳参照物,是运动的。
故选:B。
【点评】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0.(2分)以下物体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B.站在自动运行扶梯上的顾客
C.匀速转动的旋转木马
D.正在进站的火车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方向不变。
【解答】解:A、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故A错误;
B、自动扶梯是匀速运动,故B正确;
C、匀速转动的旋转木马,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D、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只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
11.(2分)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快速路的高架桥上行驶,则( )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是静止的
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解:A、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行驶,以该汽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
B、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行驶,以高架桥为参照物,故B错误;
C、汽车正在高架桥上行驶,该司机运动;
D、汽车正在高架桥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直接考查参照物的概念以及对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12.(2分)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 )
A.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B.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C.在使用前应用手捏住其右侧一端,用力向下甩一甩
D.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分析】(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先明确体温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3)(4)体温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个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从而使体温计的示数不经过甩动不会下降。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在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一甩。
【解答】解:A、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其示数是38.0℃;
B、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C、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手捏住其上端,故C正确;
D、因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所以不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体温计的原理、读数、使用等知识点,属于基础题。
13.(2分)严寒冬季,当路上结冰时,交通管理人员往路面上撒盐( )
A.盐与冰雪混合可提高水的凝固点
B.盐与冰雪混合可提高冰的熔点
C.盐与冰雪混合可降低冰的熔点
D.盐与冰可以提高周围空气的温度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熔点的概念,知道物体的熔点越低,越容易熔化。
【解答】解:在严寒冬季当桥面结冰时,我们会看到交通管理人员往路面撒盐。
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具体事例主要考查了对熔点的理解,很具有现实性意义。
14.(2分)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展开多个项目角逐,在男子60米比赛中,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B.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C.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1m/s
D.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慢;②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3)速度公式v=;
100米赛跑过程中人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
【解答】解:A、奔跑过程中,苏炳添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A错误;
B、裁判员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谁用时间少,故B错误;
C、速度公式v==,故C正确;
D、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运动速度大小是在变化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大小等内容。
15.(2分)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甲同学速度为10m/s
D.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分析】(1)相同时间,比路程,通过的路程大的物体运动的快;
(2)由图知15s时,甲和乙距离出发点均为100m;
(3)在10s~20s内,甲的位置没有变化,甲处于静止状态;
(4)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比较甲和乙的速度关系。
【解答】解:A.在0~10s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故A正确;
B.15s时,甲乙距离出发点均为100m,故B正确;
C.在10s~20s内,甲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这段时间甲静止;
D.在0~15s内,甲乙通过路程均为100m,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s﹣t图象的识别,关键是能够从图象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分)物理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
(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
(2)若四次读数分别为26.01cm、26.00cm、26.02cm、26.52cm,则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26.01 cm。
【分析】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先去除差距较大的错误数据,再求取平均值,并且最后仍保持一位估读值。
【解答】解: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故B正确;
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四次读数中,26.5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应去除,
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26.01cm。
故答案为:B;26.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减小误差方法的了解,长度测量读数的要求以及数据的处理,属基础题。
17.(3分)北宋诗人黄庭坚的《牧童诗》中写道:“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牧童的笛声是由笛中的空气柱 振动 产生的;牧童按住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音调 再通过 空气 传播到诗人耳中。
【分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牧童的笛声是由笛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当用手指去控制不同笛孔时,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声以及传播、音调的认识,难度不大。
18.(2分)明代的一位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流水 (选填“流水”或“地面”);人骑水牛时,他相对于牛是 静止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分析】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桥在运动,以流水为参照物(即假设水是不动的),则桥是运动的;
人骑水牛时,以水牛为参照物,故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流水;静止。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度不大。
19.(2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由图可知甲和丙两种声音的 响度 相同,甲和乙两种声音的 音调 相同。(选填“音调”或“响度”)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通过观察波形图中声波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和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可比较它们的音调和响度;通过观察波形的特点可辨别音色。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丙两种声音偏离平衡位置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音色相同,音调不同;
甲、乙两种声音的频率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主要是通过波形图来辨别它们的特性,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20.(1分)据《周礼》记载,冰鉴是我国智慧的古人发明的可以给食物保鲜的容器,剖面图如图所示。在外部容器内装入冰块,利用冰块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的原理,达到保鲜食物的目的。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收热量;
【解答】解:冰块熔化时会吸收热量,能够保鲜食物;
故答案为:熔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吸热,属于基础题。
21.(2分)小明一家人驾车经过某段路时,发现路边有一标志牌,如图所示。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净月潭最快要 0.25 h;
(2)行驶过程中,小朋发现一些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会安装如图所示的数米高的挡板,这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分析】(1)从交通标志牌读出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到从标志牌到净月潭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v=的变形公式t=求从标志牌到净月潭的最短时间。
(2)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1)由标志牌可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净月潭的路程为s=10km,
由v=可得==0.25h。
(2)一些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1)0.25;(2)传播过程中。
【点评】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要超速行驶。
22.(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敲击音叉,泡沫球的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若把该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球被弹起;
(2)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若听到的手机铃声响度不变,则可能原因是 B ;
A.手机铃声频率太高
B.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3)利用图丙揭示的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 碎石机 (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
(4)综合对比三个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与另外两个不同的是 乙 (选填“甲”、“乙”或“丙”)。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真空不能传声;
(2)根据声音传播条件分析;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4)逐项分析三个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作答。
【解答】解:(1)甲敲击音叉,泡沫球的弹开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这里用到了转换法;
若把甲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虽然月球上是真空,音叉仍然会振动;
(2)真空不能传声,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声音应该越来越小,则可能是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图丙揭示的原理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碎石机;
(4)甲丙都用到了转换法,乙用的是理想实验法,用到的探究方法与另外两个不同的是乙。
故答案为:(1)振动;能;(2)B;(4)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一些声学实验的了解与掌握,熟知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对应的声学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23.(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波共存状态”)。
【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析图象发现物质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熔化结束,熔化之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熔化结束后变成液态。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温度保持80℃不变,且有固定的熔点。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熔化结束,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晶体;80。
【点评】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
24.(2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安装 b (选填“a”或“b”)器件。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3 ℃。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 3 min;
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
【分析】(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安装装置时,先从下到上,方便调节;
(2)温度计读数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液柱位置读数,分清零上还是零下;根据图甲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读出示数;
(3)由图像知冰熔化过程的特点。
【解答】解:(1)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所以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
(2)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上表面对准了0℃下面第7个小格处;
(3)①由图像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第2min开始熔化,经历了3min;
第4min时的内能大于第2min时的内能;
②分析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b;(2)﹣3;不变。
【点评】学会观察和分析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像,是我们学习该实验时应掌握的重点内容。本题考查 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没有多大的难度。
25.(4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下滑
(1)本实验的原理是 v= 。
(2)秒表是本实验测量时间的工具,如图甲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337.5s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缓 (选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4)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C点所用时间:tAC=1.6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0.5 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在小车到达C点前就停止计时AC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6)刘同学在无风的公路上骑共享单车,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为了测自己骑车的速度,他测出从标有数字“3”的里程碑位置骑到标有数字“12”的里程碑位置,则这一过程中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18 km/h。
【分析】(1)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运动的速度,由此可得出实验的原理;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3)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4)实验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C两点对应的刻度值分别为80.0cm、0.0cm,据此算出AC段距离sAC,利用速度公式v=求出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前停止计时,会使所测时间偏小,根据v=可知,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的变化情况;
(6)计算出小明经过的距离,然后利用速度公式v=求出小明这一过程中骑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的原理是v=;
(2)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指针在“5”和“8”之间;分针已经过了5,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
(3)若斜面坡度越大,小车下滑越快,所以为使计时方便;
(4)实验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6cm,A、C两点的距离:sAC=80.0cm﹣0.2cm=80.0cm;
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50cm/s=0.5m/s;
(5)如果小车到达C点前就停表,测量的时间会偏小一些,在路程不变时,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6)小明经过的距离为:s=12km﹣3km=9km;
小明这一过程中骑车的平均速度是:v===18km/h。
故答案为:(1)v=;(2)337.6s;(4)0.5;(6)18。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需熟练掌握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26.(2分)王同学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7.5s,后50m用时7s,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根据题意计算出通过全程所用的总时间,根据v=计算平均速度。
【解答】解:百米全程用时:t=t1+t2=4.5s+7s=14.7s,
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6.8m/s。
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9m/s。
【点评】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必须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对不是两个速度的平均值。注意公式的熟练运用。
27.(2分)用超声测微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分析】4s是超声波传到海底再返回的时间,先求出超声波到海底的传播时间,用公式s=vt算出此处海深。
【解答】解:由题知,v声=1500m/s,
超声波到海底的传播时间:t=×8s=2s,
由v=可得此处海水深度:
s=vt=1500m/s×2s=3000m。
答:此处海水深度为3000m。
【点评】超声波测距离利用的是声波的反射,速度乘以总时间算出的是来回的总路程,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只为总路程的一半。
吉林省长春市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考试物理试卷,共4页。
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