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七) 微型实验设计与评价 (含答案)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七) 微型实验设计与评价
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用于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B.装置②用于比较醋酸、硼酸、碳酸的酸性强弱
C.装置③用于制取并检验乙烯
D.装置④用于配制100 mL 0.100 mol·L-1稀盐酸
2.(2023·威海模拟)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装置甲测量锌粒和3 mol·L-1硫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
B.利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O
C.装置丙可用于由FeSO4溶液制备FeSO4·7H2O
D.装置丁所示操作可用于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3.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目的 | 操作 |
A | 验证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搅拌、冷却后,滴加过量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滴加几滴碘水 |
B | 银氨溶液的配制 | 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生成的白色沉淀刚好消失 |
C | 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Fe3+、Cl- | 用滤纸将待提纯的氢氧化铁胶体包好,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更换蒸馏水,重复几次 |
D | 证明酸性:H2CO3>HClO | 用pH试纸分别测定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
4.室温下,某同学用图中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 现象 |
试管Ⅰ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逐渐有微小气泡生成,反应越来越剧烈,试管口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 |
试管Ⅱ中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之后向溶液中持续通入N2,溶液又变为蓝色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Ⅰ中红棕色气体为NO2,由铜还原硝酸生成
B.等质量的Cu完全溶解时,Ⅰ 中消耗的HNO3更少
C.试管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Ⅰ中的不同,可能是因为溶有NO2
D.蓝色的[Cu(H2O)4]2+呈平面四边形结构,中心离子不可能为sp3杂化
5.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检验某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B |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硫酸铜溶液,欲使反应后的溶液恢复原状 | 加入Cu(OH)2固体 |
C | 证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 | 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FeCl3溶液和苯,振荡、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
D | 验证某盐为铵盐 | 加热该盐与NaOH的混合溶液,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6.草酸亚铁(FeC2O4)可作为生产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原料,其受热易分解。按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草酸亚铁的热分解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则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和CO
B.反应结束后,取装置A中固体溶于稀硫酸,向其中滴加1~2滴KSCN溶液,溶液无颜色变化,证明分解产物中不含Fe2O3
C.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CO2
D.反应结束后,应先熄灭装置A、E处酒精灯,再持续通入N2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
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配制Na2S溶液 | 将Na2S固体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 |
B | 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2+杂质 | 加入H2O2,再加入MgO,搅拌、静置、过滤 |
C | 测定NaHCO3溶液的浓度 |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 |
D | 证明反应2Fe3++2I-2Fe2++I2存在限度 | 将浓度均为0.1 mol·L-1的硫酸铁溶液和KI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数滴KSCN溶液,振荡 |
8.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PbO2中滴加浓盐酸,加热,出现黄绿色气体 | PbO2具有氧化性 |
B |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 | 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
C | 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H2O2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 Fe2+具有还原性 |
D | 向KI溶液中滴加几滴NaNO2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 | NO的氧化性比I2的强 |
9.NiS在有水存在时能被氧气氧化成Ni(OH)S。将H2S通入稀硫酸酸化的NiSO4溶液中,过滤,制得NiS沉淀,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滴加浓盐酸前通入N2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B.装置B中盛放浓硫酸以除去水
C.装置D中的洗涤液应用煮沸过的蒸馏水
D.装置D连接抽气过滤装置可将装置C中的浑浊液吸入装置D中进行过滤
10.(2023·珠海模拟)钼(Mo)的最重要用途是作为铁合金的添加剂,用CO还原MoO3制备单质Mo的装置如图所示(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用于制备CO2,其中稀盐酸可用稀硫酸替代
B.装置②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以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在装置④中生成了钼单质
D.装置⑥中的现象不能达到检验MoO3是否被CO还原的目的
11.[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和防腐剂。实验室利用可逆反应制备乙酰苯胺的装置图如图,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新蒸馏过的10 mL苯胺(,易被氧化,ρ=1.02 g·cm-3,沸点为184.4 ℃)、15 mL 冰醋酸(ρ=1.05 g·cm-3,沸点为117.9 ℃)、0.1 g锌粉,装上分馏柱,插上温度计,加热,控制柱顶温度105 ℃。经过一系列操作得产品11.1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锌粉与醋酸反应放出氢气可防止苯胺被氧化
B.控制105 ℃的目的是及时蒸出水蒸气,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
C.为提高冷凝效果,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分馏柱
D.乙酰苯胺的产率约为85%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七) 微型实验设计与评价
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用于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B.装置②用于比较醋酸、硼酸、碳酸的酸性强弱
C.装置③用于制取并检验乙烯
D.装置④用于配制100 mL 0.100 mol·L-1稀盐酸
解析:选B 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不能通过排水法测定二氧化氮的体积,A错误;醋酸可以和NaHCO3反应产生气泡,硼酸不能,可以说明酸性:醋酸>碳酸>硼酸,B正确;浓硫酸与乙醇共热制乙烯过程中可能有二氧化硫产生,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C错误;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液,D错误。
2.(2023·威海模拟)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装置甲测量锌粒和3 mol·L-1硫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
B.利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O
C.装置丙可用于由FeSO4溶液制备FeSO4·7H2O
D.装置丁所示操作可用于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解析:选A 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选项B错误;蒸发硫酸亚铁溶液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在蒸发皿中进行,选项C错误;盛装盐酸的滴定管应该选择酸式滴定管,选项D错误。
3.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目的 | 操作 |
A | 验证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搅拌、冷却后,滴加过量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滴加几滴碘水 |
B | 银氨溶液的配制 | 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生成的白色沉淀刚好消失 |
C | 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Fe3+、Cl- | 用滤纸将待提纯的氢氧化铁胶体包好,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更换蒸馏水,重复几次 |
D | 证明酸性:H2CO3>HClO | 用pH试纸分别测定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
解析:选B 因NaOH溶液能与单质碘反应,验证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直接滴入碘水,A项错误;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生成的白色沉淀刚好溶解,B项正确;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Fe3+、Cl-,应该用渗析的方法,用半透膜而不是滤纸,C项错误;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溶液的pH,D项错误。
4.室温下,某同学用图中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 现象 |
试管Ⅰ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逐渐有微小气泡生成,反应越来越剧烈,试管口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 |
试管Ⅱ中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之后向溶液中持续通入N2,溶液又变为蓝色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Ⅰ中红棕色气体为NO2,由铜还原硝酸生成
B.等质量的Cu完全溶解时,Ⅰ 中消耗的HNO3更少
C.试管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Ⅰ中的不同,可能是因为溶有NO2
D.蓝色的[Cu(H2O)4]2+呈平面四边形结构,中心离子不可能为sp3杂化
解析:选A 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故A项错误;根据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可知,等质量的Cu完全溶解时,消耗的稀硝酸更少,B项正确;反应后试管Ⅰ和Ⅱ中的溶液均为Cu(NO3)2溶液,向试管Ⅱ的溶液中持续通入N2,溶液又变成蓝色,说明试管Ⅱ的溶液中溶有NO2,故试管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Ⅰ中的不同,C项正确;若中心离子Cu2+采取sp3杂化,则[Cu(H2O)4]2+呈四面体结构,故D项正确。
5.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检验某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B |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硫酸铜溶液,欲使反应后的溶液恢复原状 | 加入Cu(OH)2固体 |
C | 证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 | 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FeCl3溶液和苯,振荡、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
D | 验证某盐为铵盐 | 加热该盐与NaOH的混合溶液,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解析:选C 若溶液中含有SO或HSO,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NO3)2溶液,由于产生的SO2易溶于水,SO2可被硝酸氧化为SO,最终产生BaSO4白色沉淀,故无法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SO,A项错误;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欲使反应后的溶液恢复原状,应加入CuO或CuCO3固体,B项错误;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FeCl3溶液和苯,振荡、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说明发生反应2Fe3++2I-===2Fe2++I2,可证明I-的还原性强于Fe2+,C项正确;铵盐和NaOH的混合溶液受热后会产生NH3,NH3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无法检验产生的气体,D项错误。
6.草酸亚铁(FeC2O4)可作为生产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原料,其受热易分解。按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草酸亚铁的热分解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则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和CO
B.反应结束后,取装置A中固体溶于稀硫酸,向其中滴加1~2滴KSCN溶液,溶液无颜色变化,证明分解产物中不含Fe2O3
C.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CO2
D.反应结束后,应先熄灭装置A、E处酒精灯,再持续通入N2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
解析:选B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装置E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分解产物中有CO,CO能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因此反应结束后,取装置A中固体溶于稀硫酸,向其中滴加1~2滴KSCN溶液,溶液无颜色变化,不能证明分解产物中不含Fe2O3,B错误。CO在装置E中还原氧化铜,为避免干扰,因此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CO2,C正确。反应结束后,应先熄灭装置A、E处酒精灯,再持续通入N2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避免生成的铜单质被氧化,D正确。
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配制Na2S溶液 | 将Na2S固体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 |
B | 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2+杂质 | 加入H2O2,再加入MgO,搅拌、静置、过滤 |
C | 测定NaHCO3溶液的浓度 |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 |
D | 证明反应2Fe3++2I-2Fe2++I2存在限度 | 将浓度均为0.1 mol·L-1的硫酸铁溶液和KI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数滴KSCN溶液,振荡 |
解析:选D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时,因生成的CO2会溶于水,故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不能用酚酞作指示剂,C错误;证明反应2Fe3++2I-2Fe2++I2存在限度,可检验Fe3+不能反应完全,则应该使用硫酸铁溶液与过量的KI溶液反应,D错误。
8.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PbO2中滴加浓盐酸,加热,出现黄绿色气体 | PbO2具有氧化性 |
B |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 | 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
C | 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H2O2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 Fe2+具有还原性 |
D | 向KI溶液中滴加几滴NaNO2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色 | NO的氧化性比I2的强 |
解析:选B 向PbO2中滴加浓盐酸,加热,出现黄绿色气体,HCl被氧化为氯气,说明PbO2具有氧化性,A项正确;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若白色沉淀为BaSO4,则气体X具有强氧化性,如氯气,若白色沉淀为BaSO3,则气体X具有碱性,如氨气,B项错误;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Fe2+被H2O2氧化为Fe3+,即Fe2+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溶液变蓝色,说明KI被NaNO2氧化为I2,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知NO的氧化性比I2的强,D项正确。
9.NiS在有水存在时能被氧气氧化成Ni(OH)S。将H2S通入稀硫酸酸化的NiSO4溶液中,过滤,制得NiS沉淀,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滴加浓盐酸前通入N2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B.装置B中盛放浓硫酸以除去水
C.装置D中的洗涤液应用煮沸过的蒸馏水
D.装置D连接抽气过滤装置可将装置C中的浑浊液吸入装置D中进行过滤
解析:选B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试剂状态及反应条件 | 装置 |
制备H2S | FeS+2HCl(浓)=== H2S↑+FeCl2 | 固液反应,不加热 | A |
制备NiS | H2S+NiSO4=== NiS↓+H2SO4 | 气液反应,不加热 | C |
NiS易被氧气氧化,故反应前需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A项正确;制备的H2S气体中含有HCl杂质,则装置B用于除去HCl气体,应选用饱和NaHS溶液,B项错误;为防止水中溶解氧的干扰,装置D中的洗涤液应用煮沸过的蒸馏水,C项正确;装置D连接抽气过滤装置可使装置D中形成负压,致使装置C中的浑浊液进入装置D中进行过滤,D项正确。
10.(2023·珠海模拟)钼(Mo)的最重要用途是作为铁合金的添加剂,用CO还原MoO3制备单质Mo的装置如图所示(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用于制备CO2,其中稀盐酸可用稀硫酸替代
B.装置②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以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在装置④中生成了钼单质
D.装置⑥中的现象不能达到检验MoO3是否被CO还原的目的
解析:选D 稀硫酸与CaCO3生成微溶物CaSO4,不能持续生成CO2,A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应改用饱和NaHCO3溶液,B错误;④中二氧化碳气体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还原剂CO,⑤中CO还原MoO3生成单质钼和CO2,C错误。
11.[乙酰苯胺()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和防腐剂。实验室利用可逆反应制备乙酰苯胺的装置图如图,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新蒸馏过的10 mL苯胺(,易被氧化,ρ=1.02 g·cm-3,沸点为184.4 ℃)、15 mL 冰醋酸(ρ=1.05 g·cm-3,沸点为117.9 ℃)、0.1 g锌粉,装上分馏柱,插上温度计,加热,控制柱顶温度105 ℃。经过一系列操作得产品11.1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锌粉与醋酸反应放出氢气可防止苯胺被氧化
B.控制105 ℃的目的是及时蒸出水蒸气,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
C.为提高冷凝效果,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分馏柱
D.乙酰苯胺的产率约为85%
解析:选C 苯胺易被氧化,锌粉与醋酸反应放出氢气可防止苯胺被氧化,A正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及时蒸出水蒸气,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产率,B正确;球形冷凝管不适合用于多组分液体的分离,C错误;根据题干数据可确定冰醋酸过量,理论上生成乙酰苯胺的质量为 g≈14.8 g,产率为×100%=75%,D错误。
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 考点55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讲义: 这是一份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 考点55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讲义,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突破微型实验方案设计类评价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55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55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突破微型实验方案设计类评价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55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55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突破微型实验方案设计类评价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