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月考)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月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青春期的女生声音变得尖细,而男生变得低沉,就其原因,王青同学建议可以上网查询。对于“王青同学建议可以上网查询”是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进行实验
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 被拨动的橡皮筋
B.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 敲响的水瓶琴
D. 关闭的收音机
3.有一种用超声波作子弹的枪,传统的房屋、石头、金属等掩体碰到这种武器无法起到作用。声波子弹枪内有一组串联的电磁片,每个电磁片就是一个小扬声器,声波信息通过电磁片逐级放大,达到对目标的攻击,要阻挡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子弹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 半导体网 B. 磁性物质网 C. 真空带 D. 金属物质网
4.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 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大 D. 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比水中快
5.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音调 B. 编钟的声音传播速度是3×108m/s
C. 用不同力度敲击编钟可以改变音色 D. 人们能分辨出编钟的声音是依据响度
6.蓝牙音箱可在一定距离内无线连接手机进行音乐播放,蓝牙音箱播放音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 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的声音
C. 音箱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D. 调节音箱音量大小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7.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8.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 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9.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 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 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 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10.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潜艇上的舰员不能够听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响度太大
11.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 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
D. 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
12.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从物质的分类看,腾起大量白雾属于( )
A. 晶体 B. 固体 C. 液体 D. 气体
13.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 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 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 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 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14.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B. 当水温达到沸点时,水一定会沸腾
C.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D.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不需要吸收热量
15.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
A. 能沸腾
B. 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 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6.人类对物态变化的认识是从水开始的,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水蒸气在松枝上形成冰晶
B. 温暖的阳光里,冰化成潺潺的流水
C.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表面出现小水珠
D. 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表服也会干
17.下列关于水蒸气液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打开冰箱冒“白气”是由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烧开水时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离壶嘴越远的地方“白气”越浓
C. 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夏天,水珠在玻璃外侧;冬天,水珠在玻璃内侧
D. 夏天,戴眼镜的走进空调房间时,镜片上会出现“水雾”
18.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 1.70m
B. 1.65m
C. 0.85m
D. 0.80m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3.0分)
19.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______ ,若某次闪电后3秒听到了雷声,则发生闪电的地方距离观察者约______ m。
20.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 产生,经______ 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弦发出声音的______ 不同,演奏者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 。
21.音乐会上男低音在引吭高歌,女高音在轻声伴唱,则______ 的音调高,______ 的响度大;男声和女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现场观众根据______ 来分辨男声和女声。
22.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棒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______ 振动产生的,最左侧瓶子发出的音是______ (选填“1”、“2”、“3”、“4”、“5”、“6”、“7”);若用嘴吹,也能发出这七个音,此时最左侧瓶子发出的音是______ (选填“1”、“2”、“3”、“4”、“5”、“6”、“7”)。
23.大型运输机运-20对我国建设战略空军具有重要意义。运-20的巨大轰鸣声能将小鸟震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填“信息”或“能量”)。运-20设计师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结构,以实现从______ (填“声源”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4.如图所示是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该装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25.地震时会产生______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这种声波具有______ (选填“较慢的传播速度”、“较小的振动幅度”或“较慢的振动频率”)。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可能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______ 。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
1000~120000Hz
海豚
150~150000Hz
猫
60~65000Hz
大象
1~20000Hz
26.我们所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 原理工作,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如图乙所示,该体温计其示数为______ ℃。
27.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______,也说明水的沸点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28.喝热乎乎的奶茶时,你戴的眼镜镜片变模糊了。这是因为热奶茶中的水先______ ,后在镜片上______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29.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0.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 ,此过程______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在冰箱外冷凝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 ,此过程______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1.0分)
3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______
A.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固体能传声
D.音调的影响因素
(2)如图2所示,小明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 ,它说明了______ 。此探究中悬挂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 ,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叫______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为了验证(2)中的探究结论,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建议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
(4)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说明______ 能传声,传到左边的声音能使左边音叉振动,从而使小球弹起,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
(5)如图4所示,当向外抽气时,听到的声音______ ,由此猜想,若______ ,将不能听到声音。由此可得结论是______ 。
32.探究声音的特性:
(1)如图1所示,小慧同学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她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
(2)如图2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可听到______ (选填“梳齿”或“卡片”)振动发声;先快划后慢划,听声音的变化,可探究问题是______ 。
(3)如图3所示,小明将一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先轻拨后重拨,发现重拨时,桌面被拍得较响,由此现象,小明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小明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
(4)小明还利用图3所示探究了“影响声音的音调的因素”,实验时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可听到声音的音调变小,可观察到钢尺振动变慢,由此得到结论:______ ;实验中小明还发现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看到钢尺在振动可却听不到声音了,其原因是______ 。
(5)图3所示的实验若改用塑料尺做实验,则发出声音的______ 一定会改变。
33.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声源放入鞋盒中,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盖住,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出听不到声音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
(1)现有的声源有音叉和机械闹钟两种,则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 ,在小明逐步远离声源过程,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听不见声音时距离声源的距离/m
5.2
1.2
2.8
3.7
(2)收集证据: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则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 。
(3)实验中小明控制四种材料的厚度相同,是因为他猜想:______ 。
34.实验小组按照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按正确顺序组装器材,悬挂温度计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水中,应将______ (选填“铁夹向上”、“铁夹向下”、“铁圈向上”或“铁圈向下”)移动适当距离;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水的温度为______ ℃。
(3)加热过程中,观察到两种气泡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______ (选填“a”或“b”)所示。
(4)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丁中描点后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5)分析实验现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______ 热,温度______ 。
(6)图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青春期的女生声音变得尖细,而男生变得低沉的原因是什么?是提出问题,故A错误;
B、猜想男生和女生声音不同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是猜想与假设,故B错误;
C、确定明确的探究目标,选择可行的探究工具,列出完整的探究步骤是制定计划,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得到结果,是制定计划,故C正确;
D、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是进行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只是记住有关的探究知识就能解决的,必须在探究实践中不断积累。
2.【答案】D
【解析】解: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关闭的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解: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要阻挡“超声波子弹”的袭击只需要一层薄薄的真空带。
故选: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真空不能传声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声速不变,故A错误;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
C、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小,故C错误;
D、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比水中快,故D正确。
故选:D。
(1)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声速不变。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大。
(4)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的大。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5.【答案】A
【解析】解:A、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故A正确;
B、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
C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的振动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编钟和其它乐器是不同的物体,所以音色是不一样的,故CD错误;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此题考查声现象的内容,知识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目,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记忆是做题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蓝牙音箱发声需要振动,故A错误;
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故B正确;
C、音箱发出的乐音,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也会成为噪声,故C错误;
D、将音箱音量调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4)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以及乐音与噪音的区别,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7.【答案】A
【解析】解: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属声学基础题。
8.【答案】A
【解析】解: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人类听不到超声波,故“嘀嘀嘀”的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不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2)超声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人类是听不到超声波的;
(3)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为噪声。
通过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速、噪声等,体现了现代科技中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
9.【答案】A
【解析】解:A.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划分,故A正确;
B.分贝是响度的单位,故B错误;
C.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2048Hz的音不属于次声波,故C错误;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频率低,音调更低,故D错误。
故选:A。
(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符号用dB表示;
(2)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3)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属于次声波;
(4)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本题考查了对音调、响度、频率、次声波、分贝的了解,属于基础题。
10.【答案】C
【解析】解:A、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
D、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潜艇上的艇员不能听见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C。
(1)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呐系统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4)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知道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
11.【答案】C
【解析】解: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故A错误;
B、体温计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故B错误;
C、人的正常体温约37℃,某同学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故C正确;
D、沸水的温度约是100℃,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利用体温计不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1)体温计的量程:35~42℃;
(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3)人的正常体温约37℃;
(4)液体的温度可能过高或过低,根据体温计的量程分析。
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正常体温等,属于常识性题目。
12.【答案】C
【解析】解: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腾起大量白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故选:C。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13.【答案】D
【解析】解: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是减小了表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是给树苗补充水分,与蒸发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可加快蒸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能利用这三个因素分析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A、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才是100℃,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故A错误;
B、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所以只达到沸点,不继续吸热,水无法沸腾,故B错误;
C、水在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才能使沸腾过程持续,故C正确;
D、水持续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1)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
(2)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水沸腾时,持续吸收热量,但是水的温度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了沸腾的条件以及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A
【解析】解: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加热,试管中的酒精吸热,温度上升,且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故试管中的酒精温度能达到沸点,且能持续从水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酒精能沸腾,故A正确。
故选:A。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
本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特点、热传递,属于基础题。
16.【答案】C
【解析】解:A.水蒸气在松枝上形成冰晶,是由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不正确;
B.冰化成潺潺的流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不正确;
C.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确;
D.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正确。
故选:C。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17.【答案】C
【解析】解:A、夏天,打开冰箱冒“白气”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烧开水时冒“白气”是由水壶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离壶嘴越远的地方“白气”越浓,故B错误;
C、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夏天,汽车外的温度比车内高,故水珠在玻璃外侧;冬天,车内温度比车外高,水珠在玻璃内侧,故C正确;
D、夏天,戴眼镜的走进空调房间时,镜片温度高,镜片上不会出现“水雾”,故D错误。
故选:C。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18.【答案】B
【解析】解: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s,超声波从感应器到人的头部的传播时间为该时间的12,则感应器到人头部的距离:s=vt=340m/s×12×5×10-3s=0.85m;
人的身高h=2.5m-0.85m=1.65m。
故选:B。
已知超声波传播的往返时间,可计算出单程的传播时间和距离,最后计算出人的身高。
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的应用,要注意人的身高与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的关系。
19.【答案】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1020
【解析】解:(1)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因此,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打雷的地方离他的距离:s=vt=340m/s×3s=1020m;
故答案为: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光的传播时间短;1020。
故答案为: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1020。
(1)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约为340m/s,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据此分析回答。
(2)根据公式s=vt可以计算出打雷的地方离他的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属于基础题,要求学生记住光速和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利用光速远远大于声速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如:运动场上的计时员要以看烟为准。
20.【答案】振动 空气 响度 音调
【解析】解: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聆听者耳中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演奏者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的频率,使得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音调。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调与声音振动的频率有关。
本题考查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特性。
21.【答案】女声 男声 相同 音色
【解析】解:男低音在引吭高歌,女高音在轻声伴唱,则女声的音调高,男声的响度大;
由于介质相同,所以男声和女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
男声与女声发声时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分辨男声和女声。
故答案为:女声;男声;相同;音色。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
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特性及声速的理解与判断,属基础题,难度不大。
22.【答案】瓶和水 7 1
【解析】解: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最左侧瓶子中水最少,音调最高,发出的音是7;嘴在瓶口吹气时,振动的物体是瓶内的空气,瓶中盛水越多,瓶中水的质量越大,空气质量越小,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此时最左侧瓶子发出的音是1。
故答案为:瓶和水;7;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首先应该判断出是瓶子和水在振动还是瓶内的空气柱在振动,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来进行解答。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明确在敲击瓶子时,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水柱;吹时,发声的物体是空气柱。
23.【答案】能量 声源
【解析】解:运-20的巨大轰鸣声能将小鸟震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运-20设计师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结构,这是从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能量;声源。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考查声与能量和减弱噪声的途径,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4.【答案】响度;不能
【解析】解: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3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故答案为:响度;不能.
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
知道噪声监测器的用途,且能真正的理解响度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5.【答案】次声 较慢的振动频率 大象
【解析】解: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所以次声波具有较慢的振动频率;
由表中数据可知,能感知次声波,也就是能感知频率低于20Hz声音的动物是大象。
故答案为:次声;较慢的振动频率;大象。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根据频率的大小分析作答;
根据动物听觉频率范围分析。
本题考查了次声波的概念和特点,属于基础知识。
26.【答案】热胀冷缩 -11 37.5
【解析】解: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零刻度的下方,因此它的读数为-11℃;图乙中的体温计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时数为37.5℃。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11;37.5。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
本题考查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读数。
27.【答案】不变;低于
【解析】解: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约18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锅不会燃烧。
故答案为:不变;低于。
(1)液体沸腾时的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低于纸在着火点。
本题考查了水沸腾的特点以及水的沸点和纸的着火点的大小关系,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考的热点题目。
28.【答案】汽化 液化
【解析】解:喝奶茶时,奶茶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向上升的过程中遇到冷的镜片,马上放热液化。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29.【答案】热水管 水蒸气遇冷才能放热液化
【解析】解:水蒸气只有遇冷才液化,遇热不会液化,因此浴室中上面有很多水滴的管子,应该是冷水管,而另外一根应该是热水管,热水管水蒸气遇冷才能放热液化成小水滴。
故答案为:热水管;水蒸气遇冷才能放热液化。
液化是水蒸气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会发生液化生成小水珠;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本题围绕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考查了液化有关的知识点,将所学知识与应用实例相结合,是解答的关键。
30.【答案】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解析】解: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制冷剂在冷凝器里由气态变为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故答案为: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本题考查了冰箱的工作过程,电冰箱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冷剂的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把冰箱内的热量搬到冰箱外面的。
31.【答案】B 乒乓球弹跳起来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转换法 在桌面上放上纸屑 空气 能量 变小 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1)当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时,可以感觉到有振动,所以此实验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所以选项B正确;
(2)小明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悬挂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叫转换法;
(3)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建议采取的措施是在桌面上放上纸屑;
(4),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说明空气能传声,传到左边的声音能使左边音叉振动,从而使小球弹起,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5)当向外抽气时,听到的声音变小,由此猜想,若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将不能听到声音。由此可得结论是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B;(2)乒乓球弹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转换法;(3)在桌面上放上纸屑;(4)空气;能量;(5)变小;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2)(3)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4)(5)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与传播,声与信息和能量,属于声学基础题。
32.【答案】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幅的关系 卡片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错误 应该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听桌面被拍打发出的声音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钢尺振动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不能听到 音色
【解析】解:
(1)如图1所示,小慧同学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改变了音叉的振幅,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则她想探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幅的关系。
(2)如图2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在木梳齿上划过时,可听到卡片振动发声;先快划后慢划,改变了卡片的振动频率,听声音的变化,可探究的问题是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3)如图3所示,小明将一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先轻拨后重拨,发现重拨时,桌面被拍得较响,由此现象,小明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小明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应该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听桌面被拍打发出的声音。
(4)小明还利用图3所示探究了“影响声音的音调的因素”,实验时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声音的音调变小,可观察到钢尺振动变慢,由此得出结论: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实验中小明还发现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看到钢尺在振动可却听不到声音了,其原因是钢尺振动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不能听到。
(5)图3所示的实验若改用塑料尺做实验,因塑料尺和钢尺的材料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一定会改变。
故答案为:(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幅的关系;
(2)卡片;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3)错误;应该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听桌面被拍打发出的声音;
(4)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钢尺振动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不能听到;
(5)音色。
(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也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3)探究钢尺振动发声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应该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4)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5)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属于中档题,有一定难度。
33.【答案】机械闹钟 响度 软木;泡沫;海绵;聚酯棉 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解析】解:
(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在小明逐步远离声源过程,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响度;
(2)听不见声音时距离声源的距离越远,隔音性能越差;
(3)实验中小明控制四种材料的厚度相同,是因为他猜想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故答案为:
(1)机械闹钟;响度;(2)软木;泡沫;海绵;聚酯棉;(3)材料的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1)实验声源应该选择声音稳定,有节奏的声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2)听不见声音时距离声源的距离越远,隔音性能越差;
(3)隔音性能与厚度有关。
本题通过实验的形式探究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考查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并且注重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4.【答案】铁夹向下 95 a 吸 不变 水的质量不同
【解析】解:(1)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水中,要保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将铁夹向下移动适当距离,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
(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5℃;
(3)图乙a图气泡上升变大,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气泡上升变小,是沸腾前的情况,故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a所示;
(4)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5)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如丙图,A、B组得到两种不同图象,两个小组水的初温相同,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根据Q=cmΔ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铁夹向下;(2)95;(3)a;(4);(5)吸;不变;(6)水的质量不同。
(1)在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但要浸没在水中,并要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温度计读数,注意要先认清其分度值;
(3)根据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4)利用描点法作图;
(5)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6)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等。
本题考查了“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涉及器材的组装、温度计的读数、沸腾现象、沸腾特点以及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题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抽测物理试卷(月考),文件包含2023秋9年级物理第1次月考试题定docx、2023秋9年级物理第1次月考答案定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物理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物理试卷,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