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02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讲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02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讲课件PPT,共27页。
突破二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 正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我们解读文言文的关键,在高考试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陌生、疑难的实词以及常见实词的不常用词义。因此,除了日常积累外,我们还须具备一定的推断能力。
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断实词词义。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因此可以借助“形旁”来推断词义。例: ①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 “鸷”,从“鸟”从“执”,凶猛的鸟,可推断“勇鸷”指像鸟一样勇猛。 ②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2021·全国甲卷) “剽掠”中“剽”从“刀”,“掠”从“手”,讲的又是契丹军队的事,因 而可以确定“剽掠”是“抢劫掠夺”的意思。
禾——五谷 贝——金钱 歹——死亡皿一器具 纟——丝麻 月——肉宀——房舍 求——毛皮 目——眼佳(zhui)——鸟雀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与兵器有关2、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3、从”(言)、之(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对点训练】1、利用字形推断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苏琼)启听淮北取籴(《北史·苏琼传》)( )[解析] “籴”是一个会意字,由“入”“米”构成,意思是买进粮食。句意:苏琼上表请求到淮北去买粮。(2)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明史·徐九思传》)( )[解析] “牒”的部首是“片”,本义就是“木片”,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牒”应译为“文件、文书”。句意:不久有个小吏袖里藏着空白文书偷盖印章。(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登泰山记》)( )[解析] “磴”,部首是“石”,由“石”“登”构成,译为“台阶、石阶”。
二、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如2022年全国乙卷“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中, “鳏寡”或“鳏”难理解的情况下,要确定其意义,可根据“老弱之不养”与“鳏寡之不室”是对偶句的句式特点来推断。“老弱”是年老体弱之人,相对的“鳏寡”就是年龄大又失去伴侣的人,再进一步理解为“丧妻丧夫”。
【对点训练】2、利用句式推断法,用加波浪线的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解析] 根据句中与“弥”处于同一位置的“愈”推断出“弥”的意思,意为“越,更加”。句意:(诸侯)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得就越厉害。(2)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论衡·自纪篇》)( )[解析] “笞”,用鞭、杖或竹板子抽打,可推知“非”“让”是责备的意思。句意:父亲没有打过他,母亲没有责备过他,乡邻没有指责过他。(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解析] “取”,夺取,可推知“举”是攻取的意思。
三、相邻推断法 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较为熟悉的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的实词的词义。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诹”与“咨”同义,意为“咨询”。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一个实词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词义。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臧”与“否”反义,意为“善”。
【对点训练】3、利用相邻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史记·秦始皇本纪》)( )[解析] “望”,与“怨”同义,可推断是怨恨的意思。(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解析] “擢”,与“拔”同义,可推断是提拔的意思。
(3)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后汉书·王梁传》)( )[解析] “宥”,与“宽”同义,可推断是宽恕的意思。句意:虽然得到宽恕,仍然坚持谦逊退让。(4)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解析] “息”,与“消”反义,可推断是生长的意思。句意:天地万物的消亡和生长、充盈和亏虚,总是循环不断地变化。
4.语法分析法 除了特殊句式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对应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因此,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以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思。如《阿房宫赋》中“杳不知其所之也”,“所”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连用,因此,“之”在这里译成动词“到”。这在高考时可以加以运用。如: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 “赇”字不常见,要确定它的意义,一是要注意它在谓语动词“受”的后面,因而可以断定它是个名词;二是注意后文“密使左右试赂之”中的“赂(‘贿赂’的意思)”,从而断定“赇”是“贿赂”的意思。
【对点训练】4.利用语法分析法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隆中对》)( )[解析] “信义”做句子的主语,可判断其为名词“信用道义”。(2)楚怀王贪而信张仪(《屈原列传》)( )[解析] “信”做句子的谓语,可判断其为动词“信任”。(3)诸山越(指偏远地方)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指传主黄盖)为守长(《三国志·黄盖传》)( )[解析] “宾”做句子的谓语,可判断其为动词“归顺、服从”。
5.语境推断法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语境原则。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所有相关文句(或段落)。如2021年全国乙卷文言文翻译题“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断”有多个义项:①截断;②禁绝;③判定,决定;④一定,绝对。根据前文“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和后文“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可以确定这里的“断”字与司法有关,而与司法有关的“断”字词组有“断案”,即依据法律条文对相关案件做出“判定”“决定”,因此这里的“断”的义项只能取③“判定,决定”。
【对点训练】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擿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节选自《明史·吴履传》)
(1)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 )[解析] 从语境看,“南康一带民风凶悍,百姓认为县丞是个文人”,所以应是都“轻视”他。(2)为部民所詈( )[解析] 结合语境“知县周以中巡视乡里,百姓无礼,他非常生气,逮捕了很多民众”可知,百姓的行为应是“辱骂”。
(3)以中益怒,曰:“丞慢我。”( )[解析] 从语境看,吴履察知百姓的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这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怠慢”之举。据此可知,此处的“慢”应该解释为“怠慢”。(4)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 )[解析] 从语境看,吴履捆绑了巫师,并且把神像沉到江里,于是不合礼制的祠庙就没了,此处的“责”不仅仅是“责备”,还应该含有“惩罚”的意思,应译为“责罚”。
6.联想迁移法 (1)联想课本。尽管高考题目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源于课内,应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系起来,找到命题的“本真源头”。 如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要翻译的句子“诸将鲜能及者”中,“鲜”是个多义词,但可以联想到“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也可以联想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都能判断“鲜”是“少”的意思。
(2)联想成语。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释就是古汉语中相应词语的解释,所以在解释时碰到不懂的词语,不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 如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有“魏王折节割地”的句子,可由“折节”联想成语“折节下士”“低头折节”中的“折节”的意思,可确定“折节”是改变志节的意思。
6.利用联想迁移法,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与教材例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后汉书·吴汉传》) 听:准许,成全教材例句:听臣微志(《陈情表》)B.叩之泠然中五声(王世贞《序》) 中:符合教材例句:其曲中规(《劝学》)C.入池城,隳踏田,民怨(《资治通鉴》) 隳:毁坏教材例句:隳名城,杀豪杰(《过秦论》)D.厌黎藿,慕膏粱(陆游《绪训》) 厌:满足教材例句: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 “厌黎藿”中的“厌”是“厌恶”的意思,教材例句中的“厌”是“满足”的意思。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吏,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节选自《南唐书·常梦锡传》)
(1)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 )[解析] “故事”,可联想到课文《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故事”,意为“先例”。(2)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 )[解析] “因”,可联想到课文《过秦论》中的“因遗策”的“因”,意为“沿袭”。同时也可以联系成语“因循守旧”推知“因”的意思。(3)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 ( )[解析] “挠”,可联想到成语“不屈不挠”中的“挠”,解释为“让步”。“无所挠”应译为“一点儿也不让步”。
【综合训练】[2023•新课标全国Ⅱ卷改编] 解释下面文言文中的实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讲义(4)推断文言实词含义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本方法,推断文言实词含义,方法一邻推法,即时练习,邻字助推,方法二对推法,答案见下页,方法三形推法,方法四声推法,声推通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实词复习,考什么,以形推义法,试试看,通“赈”赈济,互文对举法,语法分析法,语境推断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指导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错因分析,不知所云,张冠李戴,丢三落四,置于文本,字字落实,解决策略,积累迁移,课内知识迁移,成语联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