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文言句读-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讲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06 文言文翻译-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讲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01 高中统编教材120个高频考查文言实词教材经典语句+关联成语助记-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02 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反复考查的40个高频实词汇编助记(一)-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03 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反复考查的40个高频实词汇编助记(二)-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07 文意概括-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精讲课件PPT
展开突破一 客观题的答题技巧 文本内容概述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型,如果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命题人设置错误项时,只是对原文的一个细小的信息点做出更改,考查是否能够判断正误。因此答题时需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因为一个选项包含的信息量大,往往是文中多处语句的综合,因此分析前先将选项进行切片,分出不同的信息区间,再逐个与原文进行比对。
[2023·新课标全国Ⅱ卷改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符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 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五大比对角度1.比对人物
【对点训练】1.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原文片段]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曰:“王虑世事之变,权甲兵之用,念简、襄之迹,计胡狄之利乎?”王曰:“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错质务明主之长,臣之论也。是以贤君静而有道民便事之教,动有明古先世之功。为人臣者,穷有弟长辞让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君臣之分也。”(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
[选项] 肥义认为赵武灵王想到了大臣在不得志时要保持尊敬长辈谦虚退让的品行,而赵武灵王则说他思考如何与胡狄打交道。[比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信息是:①“王曰:‘……为人臣者,穷有弟长辞让之节’”,②“肥义侍坐曰:‘……计胡狄之利乎?’”可见,肥义说的是赵武灵王是否在“思考如何与胡狄打交道”,而赵武灵王说的是:“大臣在不得志时要保持尊敬长辈谦虚退让的品行”。
【对点训练】2.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2019·全国卷Ⅰ] [原文片段] 后岁余,贾生(贾谊)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比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
选项中的“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错,由原文“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可知,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非常满意,且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没过多久,让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在“任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之前,选项表述颠倒了时间顺序。
【对点训练】3.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2022·全国甲卷] [原文片段]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选项] 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比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选项是从曲解文中关键词的意义的角度设误的。
“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说法错误。原文中“西德于秦”的意思是“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而不是“在西面得到秦国的恩惠”。
4.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对点训练】4.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 [原文片段]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选项]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比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本题存在两处错误,第一处是以偏概全,从删减原文中的重要内容的角度设误的;另一处是无中生有。
“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以偏概全。根据“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可知,唐太宗还认为君主应杜绝奢靡浪费。此外,“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于文无据,由原文“安用重法邪”可知。
【对点训练】5.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2022·全国乙卷] [原文片段]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节选自《说苑·贵德》)
[选项] 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比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选项是从混淆文中有关关系的角度设误的。
“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错误,“自己安身立命”和“被后世称为人君”在文中不存在假设关系,原文是“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意思是“现在在春天建造游观之台,这是耽误百姓的农时啊。怎么能靠这些来安身立命,而被后代尊称为国君呢?”,这是说不能靠建造游观之台这些方式来安身立命。
突破二 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2022年新高考文言文继续考查简答题,对文言文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简答题的命题角度与现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的命题角度有着相似之处。文言文简答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
一、探寻事件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对这种据果索因的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法找到原因。 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
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对点训练】6.[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疋,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
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土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新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
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案] ①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②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士兵不要侵暴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两国边境得到暂时安宁的原因有:“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土渐蹙”“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士兵不要侵暴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
二、概括人物事迹或形象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也是文言阅读的一个重要命题点,一般有两个命题角度,一是概括人物在某方面的主要事迹,二是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此类试题的答案往往分散在全文中,需要阅读全文进行筛选、提取、整合。概括人物事迹需要针对题目的具体指向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分出层次,再逐层概括。 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直接摘取文中涉及人物特点的词语。 2.从文中所写的事件中概括。 3.从他人或者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对点训练】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延熹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与乌桓、鲜卑寇缘边九郡。帝以京兆尹陈龟为度辽将军。龟临行,上疏曰:“臣闻三辰不轨,擢士为相,蛮夷不恭,拔卒为将,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虽殁躯体,无所云补。今西州边鄙,土地塉埆。民数更寇虏,室家残破。虽含生气,实同枯朽。往岁并州水雨,灾蝗互生,稼穑荒耗,租更空阙。陛下以百姓为子,焉可不垂抚循之恩哉?古公、西伯,天下归仁,岂复与金辇宝以为民惠乎?陛下继中兴之统,承光武之业,临朝听政而未留圣意。且牧守不良,或出中官,惧逆上旨,取过目前。呼嗟之声,招致灾
害。胡人凶悍,因衰缘隙,而令仓库单于豺狼之口,功业无铢两之效,皆由将帅不忠,聚奸所致。前凉州刺史祝良初除到州,多所纠罚。太守令长,贬黜将半,政未逾时,功效卓然,实应赏异,以劝功能;改任牧守,去斥奸残;又宜更选,简练文武,授之法令;除并、凉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扫除更始,则善吏知奉公之佑,恶者觉营私之祸。胡马可不窥长城,塞下无候望之患矣!” 帝乃更选幽、并刺史,自营、郡太守、都尉以下多所革易。下诏为陈将军除并、凉一年租赋,以赐吏民。龟到职,州郡重足震栗,省息经用,岁以亿计。诏拜安定属国都尉张奂为北中郎将,以讨匈奴、乌桓等。匈奴、乌桓烧度辽将军门,引屯赤阬,烟火相望。兵众大恐,各欲亡去。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军士稍安,乃潜诱乌桓,阴与和通,遂使斩匈奴、屠各渠帅,袭破其众,诸胡
悉降。奂以南单于车儿不能统理国事,乃拘之,奏立左谷蠡王为单于。诏曰:“《春秋》大居正;车儿一心向化,何罪而黜!其遣还庭!”(节选自《资治通鉴》)请结合选文,简析张奂的人物形象。[答案] ①危难当前,镇定自若;②有勇有谋,巧用离间,大破敌军;③诸胡悉降,战功卓著。[解析] 可根据文中的关键区域内容来概括,主要在第二段。根据“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军士稍安”可概括出“危难当前,镇定自若”。根据“乃潜诱乌桓,阴与和通,遂使斩匈奴、屠各渠帅,袭破其众,诸胡悉降”可概括出“有勇有谋,巧用离间,大破敌军;诸胡悉降,战功卓著”。
三、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等。 分析观点态度的途径: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做出概括。 分析概括观点态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整体把握文意和全文的倾向。 2.要准确理解语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会出错。
【对点训练】8.[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第一问: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第二问:告诫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解析] 作答本题需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君者表也,臣者景也”中,“景”同“影”,“表”和“影”是由古代测量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仪器“日表”中抽取出来的概念。“表动则景随矣”,意思是表动了,影子也随着动。因此,“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的意思是“君主如同测影的表,臣下就像影子,表动影子也随着动”,这里其实是用打比方的修辞来说明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由“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可知,司马光这样说是告诫为君者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四、分析写作手法 文言文写作中也会使用一定的手法,因此分析写作手法也是文言文简答题的一个考查角度。 由于体裁的扩大,写作手法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对文体特征、手法的考查也应运而生。此外,选文以写人记事类材料为主,因此分析手法题可以从记叙与描写角度命题。答题时可以借助现代文阅读部分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
【对点训练】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重荣,太原祁人。重荣以父任为列校,与兄重盈皆以毅武冠军,擢河中牙将,主伺察。时两军士干夜禁,捕而鞭之。士还,诉于中尉杨玄实,玄实怒,执重荣让曰:“天子爪士,而藩校辱之!”答曰:“夜半执者奸盗,孰知天子爪士?”具言其状。玄实叹曰:“非尔明辨,孰由知之?”更诿于府,擢右署。重荣多权诡,众所严惮,虽主帅莫不下之,稍迁行军司马。黄巢陷长安,分兵略蒲,节度使李都不能支,乃臣贼。贼调取横数,使者至百辈,吏不堪命。重荣胁说都曰:“我所诡谋纾难,以外援未至。今贼裒责日急,又收吾兵以困我,则亡无日
矣。请绝桥,婴城自守,不然,变生何以制之?”都曰:“愿以节假公。”遂奔行在。重荣乃悉驱出贼使斩之,因大掠居人以悦其下。贼使健将朱温以舟师下冯翊,黄邺率众自华阴合攻重荣。重荣感励士众,大战,败之,贼弃粮仗四十余艘。会忠武监军杨复光率陈、蔡兵万人屯武功,重荣与连和,击贼将李详于华州,执以徇。贼使尚让来攻,而朱温将劲兵居前,败重荣兵于西关门,于是出兵夏阳,掠河中漕米数十艘。重荣选兵三万攻温,温惧,悉凿舟沉于河,遂举同州降。巢丧二州,怒甚,自将精兵数万壁梁田。重荣军华阴,复光军渭北,掎角攻之,贼大败,执其将赵璋,巢中流矢走。重荣兵亦死耗相当。惧巢复振,忧之,与复光计,复光曰:“我世与李克用共忧患,其人忠不顾难,死义如己。若乞师焉,
事蔑不济。”乃遣使者约连和。克用使陈景斯总兵自岚、石赴河中,亲率师从之,遂平巢,复京师。以功封琅邪郡王,累加检校太傅。然重荣性悍酷,多杀戮,少纵舍。尝辱部将常行儒,行儒怨之。光启三年,引兵夜攻府,重荣亡出外,诘旦杀之,推立重盈。(节选自《新唐书·王重荣传》)“秉笔直书”是《新唐书》的一大特色,简要分析选文部分在为王重荣立传时,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答案] ①叙述了王重荣的功绩及优点;②评价王重荣“多权诡”“性悍酷,多杀戮”,凸显其性情残暴;③客观叙述王重荣的功过,使人物形象更真实。
[解析] 本题要求对文本特色进行概括分析,“秉笔直书”最重要的是既直写优点,也直写缺点,可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如文中写王重荣抗击黄巢虽勇敢,但多有屠杀,还大肆抢劫居民。文章既写出王重荣在战斗中的功绩和优点,也表述其残暴的一面,客观叙述其功过,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 《论语·子路》)材料二: 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却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存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
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 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僻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缪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3分)诸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鲁K父L母M之N邦Q也
[答案] FIK
[解析] “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句,意思是“(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F”处需断开;“耻之”,意动用法,以……为耻,“I”处需断开;“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典型的判断句,“K”处需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B.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C.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D.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同。
[解析] “存”为“使……保全,挽救”之意, “枉用相存”的“存”为“问候,省视”之意。又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不是我所思念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国的宰相陈成恒想兴兵作乱,但又忌惮齐国有鲍氏、晏氏,转而调遣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的国君很担心,孔子也为此忧心忡忡。B.子贡出使吴国,希望吴王能出兵救鲁,讨伐齐国以获得大利,吴王答应等讨伐越国回来后去救鲁,子贡认为到那时鲁国早就亡国了。C.子贡出使越国,劝说越王多方讨好吴王,以坚定吴王讨伐齐国的决心,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越国就可借机灭掉吴国。D.吴王大举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后又继续与晋国军队作战,结果为晋军所败。越王乘机兴兵渡江攻打吴国,成就了灭吴称霸的功业。
[解析] 错在“齐晋同时出兵”。原文“……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可知应是晋越同时出兵。
(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私”,占有;“恐”,担忧;句意两分。(2)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福”,福分;“临”,攻打;句意两分。
现在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要占有只有千辆战车的鲁国,而与吴国争 强,我深深为您担忧。
他打仗失败了,是您的福分。他打仗胜利了, 一定会以剩下的部队去 攻打晋国。
文言文专题:文意概括-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这是一份文言文专题:文意概括-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PPT,共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准概括文意——精准定位,分层提取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精准概括文意,学案48,复习任务,考情微观,知识图要,审答规范,答题要点,对点练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文言文概括文本内容解题指导-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7 文言文概括文本内容解题指导-202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课件PPT,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