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8.解决数列放缩问题的六大技巧(备战2024高考数学-大一轮36个核心专题)
展开专题28.解决数列放缩问题的六大技巧
本篇主要目标是聚焦于数列放缩,常见的方法有六种,具体我将在文中以实例详细说明.
类型1.利用单调性放缩
例1.已知数列满足,
(1)设,证明: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2)证明:.
解析:(1)∵,则,即,又∵,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故的通项公式为.
(2)由(1)知,即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又∵数列单调递增,
∴,故.
类型2. 先求和再放缩
先求和再放松实质上是一类很常见的题目,这类放缩实质在考察数列求和,放缩的结果也很松,下面通过两个例子简单说明即可,分别是利用裂项相消求和与错位相减求和后放缩.
例2.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1)求得通项公式;
(2)证明:.
解析:(1),所以,所以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所以,所以.当时,,所以,即();
累积法可得:(),又满足该式,所以得通项公式为.
(2)
.
注:,则:.可以看到,裂项后一定可以得到一个估计.
例3.已知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证明:.
解析:(1)由题意,,解得或,因为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所以,所以.
(2)由(1)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①,②,两式相减可得:,
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
类型3.先放缩通项再求和
这一类是数列放缩问题的常考类型,相较于类型2而言,这一部分对放缩对象的处理需要一定的技巧,因而对很多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是数列放缩中的难点. 此节中,我将分为如下几个点展开:第一,将通项放缩为可裂项的结构,然后裂项求和;第二,将通项放缩为等比结构(等差比结构)然后错位相减求和,总之,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将不可求和放缩成可求和再求和放缩. 当然,下面的这些常见的裂项公式与放缩公式需要注意.
1.常见的裂项公式:
例如:或者等
2.一个重要的指数恒等式:
次方差公式
这样的话,可得:,就放缩出一个等比数列.
3.糖水不等式:设,则.
下面来看上面这些基本的放缩结构的应用.
例4.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1)求的值;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
解析:(2)当时,,
两式相减得
整理得,即,又
故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所以
.
(3)当时,;当时,;
当时,,此时
,综上,对一切正整数,有
下面我们再看将通项放缩成等比(等差比数列)再求和完成放缩证明.
例5.已知数列满足=1,.
(1)证明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2)证明:.
解析:(1)证明:由得,又,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因此的通项公式为
(2)由(1)知,因为当时,,所以
于是.
所以.
注:此处便是利用了重要的恒等式:次方差公式:
当然,利用糖水不等式亦可放缩:,请学生自行尝试.
类型4. 基于递推结构的放缩
1.型:取倒数加配方法.
例6.已知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
A. B. C. D.
解析:由
,即根据累加法可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一方面:. 另一方面,由累乘法可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由裂项求和法得:所以
,即.故选:A.
2.二次递推型:.
,然后裂项即可完成放缩
例7.已知数列满足=且=-()
(1)证明:1();
(2)设数列的项和为,证明().
分析:,累加,则可证得.
解析:(1)由题意得,即,故.
由得,由得
,即.
(2)由题意得,所以 ①,由和得
所以,因此②
由①②得:.
类型5. 数列中的恒成立
例8.已知数列中,,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若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1),
所以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所以.
(2) ,
若对于恒成立,即,
可得即对于任意正整数恒成立,
所以,令,则,
所以,可得,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类型6. 利用导数产生数列放缩
1.由不等式可得:.
例9.已知函数.
(1)若,求的值;
(2)设为整数,且对于任意正整数,,求的最小值.
解析:(2)由(1)知当时,,令得,从而.
故,而,所以的最小值为3.
2,.两个正数和的对数平均定义:对数平均与算术平均、几何平均的大小关系:
(此式记为对数平均不等式,取等条件: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进一步,在不等式左端结合均值不等式可得:
当时,即.
令,则,所以①.
若再利用
,接下来
令,,可得,
②.
例10.已知函数.
(1)若时,,求的最小值;
(2)设数列的通项,证明:.
解析:(1)综上可知,的最小值时.
(2)由上述不等式①,所以,
,
…,.将以上各不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得:
,
即,
故,即.
例12.已知函数.
(1)当时,讨论的单调性;
(2)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3)设,证明:.
(3)证明:由上述不等式②,,进一步求和可得:
,
即.
专题8.全国卷中的隐零点问题(备战2024高考数学-大一轮36个核心专题): 这是一份专题8.全国卷中的隐零点问题(备战2024高考数学-大一轮36个核心专题),共9页。
专题1.盘点全国卷中的同构问题(备战2024高考数学-大一轮36个核心专题): 这是一份专题1.盘点全国卷中的同构问题(备战2024高考数学-大一轮36个核心专题),共6页。
专题29. 新高考数列中的创新类问题(备战2024高考数学-大一轮36个核心专题): 这是一份专题29. 新高考数列中的创新类问题(备战2024高考数学-大一轮36个核心专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