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时练
第一单元 课题1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课时练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课题1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课时练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文件包含第一单元课题1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课时练原卷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第一单元课题1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课时练解析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核心速填☉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注意】“其他物质”并不是指原物质形状和状态的改变,而是指组成和结构的改变。1(2022·扬州质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D)A.颜色改变B.放出热量C.有气体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解答本题可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2(2022·济南中考)世界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变成水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箭发射的过程中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加固训练】 (2022·锦州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苹果榨汁 B.石蜡熔化C.木材燃烧 D.汽油挥发解析:本题考查变化类型的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苹果榨汁、石蜡熔化、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材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国学经典](2022·常州中考)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C)A.清风徐来 B.水落石出C.伐薪烧炭 D.愚公移山解析:本题考查变化类型的判断,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清风徐来、水落石出、愚公移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伐薪烧炭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加固训练】 在寒冷的冬季,当我们把一杯开水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如图所示),该过程所涉及的变化正确的是(B)A.化学变化 B.状态变化C.质量变化 D.熔点变化解析:当我们把一杯开水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水由液体变为固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涉及的变化是状态变化。知识点2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核心速填☉物理变化的现象:物质形状或状态的改变。☉化学变化的现象:物质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通常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4请根据你对课本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实验变化时发生的现象①加热水液态水沸腾,产生 水蒸气 ;遇冷玻璃片又 凝结为水 ②胆矾研磨蓝色固体研磨后成为 粉末状固体 ③胆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产生 蓝色沉淀 ,溶液颜色变浅,最后成为无色 ④石灰石+稀盐酸石灰石表面有 气泡 产生;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①给水加热,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水;②胆矾研磨,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粉末状固体;③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成为无色;④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易错题]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D)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态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中对新物质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6[化学与古诗词]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解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故A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