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时练
题组八 分子和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 课时练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题组八 分子和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 课时练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文件包含题组八分子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课时练原卷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题组八分子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课时练解析版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八 分子和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考点1 分子和原子1.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A.铜 B.水 C.氯化钠 D.氧气解析:A.金属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符合题意;B.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D.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2.(2022·驻马店期中)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C)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原子的关系。根据氧化汞分子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氧原子构成氧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进行分析判断。A、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原子可结合成分子,选项正确。B、氧化汞分子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选项正确。C、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错误。D、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选项正确。3.(2022·成都中考)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D)选项景色解释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D冬天白雪皑皑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A、春天花香四溢,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B、夏天云消雾散,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C、秋天层林尽染,是因为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D、冬天白雪皑皑,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水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4.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滴入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然后向小烧杯B中倒入浓氨水,立即用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B,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A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A.实验说明浓氨水易挥发B.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C.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烧杯B中溶液的分子是运动的,烧杯A中溶液的分子是静止的解析:A.A中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进入酚酞溶液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实验说明浓氨水易挥发,正确。B.氨水具有挥发性,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正确。C.浓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正确。D.烧杯A、B中溶液的分子都是运动的,错误。5.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水分子 ;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氧原子 ;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分子不断运动 ;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所占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 解析:(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物质的体积变小。考点2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6.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B)A.2 B.8C.10 D.18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知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故该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8。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呈电中性D.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解析:A.原子中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不显电性是因为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相互抵消的缘故,说法错误。B.有的原子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就没有中子,说法错误。C.原子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呈电中性,说法错误。D.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8.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铪元素的一种原子。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和113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2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13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5解析: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2,故选项说法正确。B.铪带“钅”字旁,该元素是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则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7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已知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和113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113=185,故选项说法正确。9.测定铕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是152,其核电荷数是63,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是 63 ,中子数是 89 。 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铕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3,故其核内质子数为6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