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页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页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页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页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页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22页。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练基础 向下扎根知识点1 燃烧的条件【核心速填】☉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反应。☉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_;②与______(或______)接触;③________________。氧气氧化可燃物氧气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 B.小木条C.玻璃 D.泥沙【解析】大理石、玻璃、泥沙都不可以燃烧,不是可燃物,小木条可以燃烧,是可燃物。B2(2022·山西中考)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主要原因是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着火点。B【加固训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解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反应,故燃烧都放出热量,A正确;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常温下在空气中不能自燃,B错误;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C正确;木材燃烧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D正确。B3(2022·河北中考节选)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①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80 ℃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②通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1)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2)对比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大于  氧气 【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1)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气体膨胀,气压增大,容器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2)对比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氧气。知识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核心速填】☉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隔离________;②隔绝______(或______);③使温度降至________以下。可燃物氧气空气着火点4[易错题]盖沙灭火的原理是( )A.降低温度 B.取走可燃物C.隔绝氧气供应 D.降低着火点【解析】盖沙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供应。5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C.使水分解 D.清除可燃物【解析】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是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灭火。CA6(2022·毕节中考)小丹妈妈在家做饭时,油锅突然起火,这时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A.丢下油锅往外跑B.把油锅扔到屋外去C.接一盆水浇上去D.迅速关闭燃气阀门,盖上锅盖【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方法,熟记常见的灭火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在家做饭时,油锅突然起火,不能丢下油锅往外跑,以防止发生火灾,错误。B、不能把油锅扔到屋外去,以防止发生火灾、意外事故,错误。C、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错误。D、油锅着火应盖上锅盖,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正确。D7某地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树木本身是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3)要严禁带火种进入森林。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严禁带火种进森林(合理即可) 8(2023·重庆期末)森林突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理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练综合 向上攀登C【解析】本题考查爆炸灭火的原理,明确爆炸的原理才能正确答题。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造成的,爆炸可使燃烧处暂时缺氧,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爆炸气浪带走了热量,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9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选项是( )【解析】白磷是一种可燃物,若要发生燃烧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二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即温度达到或超过40 ℃,分析四个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D10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解析】隔绝氧气使可燃物不再与氧气接触,切断了一个燃烧条件,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远离火源,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一般条件下是不变的,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损坏,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11(2022·鸡西中考)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 ℃C.①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D.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①白磷燃烧,③白磷不燃烧,①中白磷能与氧气接触,③中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B、①中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 ℃,正确。C、①白磷燃烧,②红磷不燃烧,①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正确。D、烧杯中的热水起到提高温度、隔绝氧气的作用,错误。D12(2022·湘潭中考改编)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烧烤时先点燃细木条来引燃木炭,改变了木炭的着火点B.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解析】本题考查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加强对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细木条的着火点比木炭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所以烧烤时可点燃细木条来引燃木炭,而不是改变木炭的着火点,A错误;B、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B正确;C、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C正确;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以通过隔绝氧气灭火,D正确。A13(2022·湘西州中考)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的省油灯如图所示,省油灯用棉线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省油灯燃烧需满足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不慎将燃着的油灯碰倒并导致桌面起火,你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加强化学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1)省油灯燃烧需满足:有可燃物(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油的着火点;(2)燃着的油灯碰倒并导致桌面起火,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或用沙子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 有可燃物(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油的着火点   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或用沙子盖灭  14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黄,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的着火点比硫低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解析】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 ℃,比硫更易燃烧;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氧气能助燃,硫比火柴梗的着火点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分解产生氧气,所以不合理的是B。 B 【加固训练】(2022·石家庄期末)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资料】1、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P2O5能与H2O反应。实验过程:①通入N2,将W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a、b处白磷均不燃烧;②通入空气,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1)对比实验①,②中b处白磷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②中a,b处白磷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B.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C.实验中的白磷可以换成红磷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B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