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00718/0-16973270917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00718/0-16973270917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00718/0-16973270917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00718/0-169732709180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00718/0-169732709181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00718/0-169732709182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00718/0-169732709183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900718/0-169732709184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提优测评卷(三) 课件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33页。
单元提优测评卷(三)(第三单元)(45分钟 100分)【解析】本题考查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熟记地壳中的元素含量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可知,y区域代表的元素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二位,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前四位)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故图中y区域代表的元素是Si。2.(2022·陕西中考)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 )A.甲烷 B.空气 C.冰水 D.黄金【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熟记常见物质的微粒构成是正确答题的关键。A.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只含有一种分子。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含有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多种分子。C.冰是固态的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只含有一种分子。D.黄金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只含有一种原子。B3.某碘(I)原子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该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31 B.78 C.127 D.53【解析】本题考查原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知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故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D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微粒是质子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中电子带正电,质子带负电【解析】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微粒是质子,说法正确;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说法正确;D.原子中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说法错误。D5.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 D.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解析】A.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5,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D.磷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符合题意。D6.(2022·临沂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B【解析】本题考查用分子的性质解释日常现象,明确分子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解释正确。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解释错误。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选项解释正确。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是因为氢分子、氯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氯原子,然后氢原子、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氯化氢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选项解释正确。7.(2022·深圳安保区期中)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分析如图变化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CO)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变化Ⅰ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变化Ⅰ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变化Ⅱ、Ⅲ中分子没有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C【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与原子的变化情况,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氧化碳(CO)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A正确;变化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原子没有再分,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变化Ⅰ中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错误;变化Ⅱ、Ⅲ主要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⑥ 、 和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B9.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HCl)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B.氨气(NH3)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C.氧化汞是由氧气和汞混合而成的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A【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明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是正确答题的关键。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氯化氢(HCl)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B.氨气(NH3)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每个氨气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C.氧化汞是一种纯净物,是由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氧气和汞,说法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10.(2022·龙岩新罗区期中)氚(chuān)和氚的化合物在核反应、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图为氚原子微观构成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 )A.氚原子含有2个质子 B.氚原子核电荷数为1C.氚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D.氚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明确原子各部分的结构是正确答题的关键。由氚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质子数为1,则核电荷数为1,B正确,A、C错误。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D错误。B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B.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C.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D.若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B【解析】A.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比如钠离子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但是不是同一种元素,说法错误;B.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比如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的中子数不同,说法正确;C.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比如氖原子和水分子的质子数相同,不是同种元素,说法错误;D.两种微粒是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比如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说法错误。12.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图中n的值为4C.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B【解析】硒元素带“石”是非金属元素,A正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硒原子原子序数为34,故核外电子数为34,2+8+18+n=34,故n=6,故B错。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硒原子原子序数为34,故质子数等于34,C正确。元素周期表小方格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D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13.(6分)写出以下元素所对应的名称或符号:钠:_______;O:_______;镁:________; N:_______;铝_______;P:_______。 【解析】钠、镁、铝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a、Mg、Al;O、N、P分别是氧元素、氮元素、磷元素的元素符号。 Na 氧 Mg 氮 Al 磷 14.(6分)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用相关知识填空。(1)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花香四溢”: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将空气压缩装瓶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花香四溢,是因为香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香味;(2)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3)将空气压缩装瓶的微观解释是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可以压缩;(4)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原因是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可以压缩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15.(5分)(2022·鞍山中考节选)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2分)。 (3)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2分)。 C BD AC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明确原子结构各部分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图中属于离子的是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2)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是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3)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16.(3分)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中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2分)种元素。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从图A中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B、C、D、E所示粒子有3种不同的质子数,共表示3种元素。 197.0 3 17.(7分)(2022·朝阳中考)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图1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______,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 (2)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甲的原子序数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同时,由图1、图2可推测出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3)图3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2分)。 8 17 小于 7 化合物 1∶3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表格信息及微观示意图的分析,明确原子结构中各部分的含义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故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2)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的原子序数;氟与氯是同一族的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3)图3反应的反应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属于化合物;由图可知,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1∶3。18.(6分)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B的单质在A的一种单质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C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D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根据以上条件回答:(1)写出A、B的元素符号:A:_______,B:______。 (2)写出C、D的元素名称: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A和B反应生成E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O S 氟元素 硅元素 硫+氧气 二氧化硫 19.(7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画出硫离子(S2-)的结构示意图 (2分)。 (2)氖原子(Ne)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2分),与它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0 O2-(或F-,合理即可) 失去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20.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1。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酚酞溶液变红色 没有设计对比实验(合理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 ℃的热水中。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 比较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三】如图5。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提示: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可以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分子质量越小运动越快)且位置偏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有关。 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动的速率比氯化氢分子快 相对分子质量(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