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八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900738/0-16973271890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八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900738/0-16973271890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八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900738/0-16973271890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八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八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八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1.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小可的妈妈带小可去海洋馆游览,小可看到一种特别漂亮的小动物(如图),它的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的小伞。下列符合该海洋生物的特征的是( )
A. 有口有肛门 B. 身体呈两侧对称 C. 有三个胚层 D. 体表有刺细胞2.下列描述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 涡虫 B. 华枝睾吸虫 C. 珊瑚虫 D. 绦虫3.大雨过后,草坪附近就会出现好多蚯蚓,你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出来寻找食物 B. 出来晒太阳
C. 呼吸新鲜的空气 D. 承受不了湿土的压力4.蛔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下列不属于其适应寄生生活特征的是( )A. 身体呈圆柱形 B. 体表有角质层 C. 生殖器官发达 D. 消化管结构简单5.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 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 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 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D. 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6.下列诗句中,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A. 两只黄鹂鸣翠柳 B. 儿童急走追黄蝶 C. 蝉噪林逾静 D. 早有蜻蜓立上头7.蝉蜕是一味具有宣散风热功能的中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蝉蜕是蝉的( )A. 外壳 B. 角质层 C. 外套膜 D. 外骨骼8.如图所示的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 蜗牛 B. 螃蟹
C. 章鱼 D. 鲫鱼9.2023年4月2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回国。下列关于“丫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恒温动物 B. 属于爬行动物 C. 生殖特点是胎生 D. 属于脊椎动物10.鸟类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A. 骨骼轻薄 B. 产卵繁殖 C. 前肢变为翼 D. 胸肌发达11.青蛙不能像蜥蜴那样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青蛙的下列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A. 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 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
C. 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D. 体温不恒定12.下列不属于淡水鱼的是( )A. 中华鲟 B. 带鱼 C. 鲢鱼 D. 鳙鱼13.近年来,麻辣小龙虾成为市民们喜闻乐见的美食,小龙虾属于( )A. 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 C. 节肢动物 D. 爬行动物14.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意义是( )A. 消化食物更充分 B. 运动更灵活 C. 反应更灵敏 D. 运输氧的能力更强15.2023年6月7日,在浙江磐安县仁川镇发现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崇安草蜥(如图),其躯体长度约等于一只成人手掌宽度,尾巴很长,通体呈翠绿色,肚白,背部鳞片呈颗粒状。以下不属于崇安草蜥的特征的是( )
A. 卵生 B. 用肺呼吸 C. 体外受精 D. 体表有鳞片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16.认识缢蛏
缢蛏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下面是缢蛏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缢蛏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肉质膜,称为[2] ______ ,它分泌的物质形成了[1] ______ ,具有 ______ 作用。
(2)缢蛏的运动器官是[3] ______ 。
(3)通过[4] ______ 吸入水,水流进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5] ______ 排出体外,从而摄取水中的 ______ 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6] ______ 与水流进行 ______ 。
(4)缢蛏属于 ______ 动物,请举两例与缢蛏属于同一类的动物: ______ 、 ______ 。17.汾河湿地公园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在太原市区有9条主要支流。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和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20世纪70年代以来,汾河流域地下水位一度大幅下降,几乎断流。汾河两岸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自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来,不仅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提高了河道防洪标准,还基本消除了建成区河道内的黑臭水体,使汾河水质不断提升,河道亦成为靓丽的城市绿色景观长廊。如图是汾河湿地公园的部分动物示意图。
(1)动物A的呼吸器官是 ______ ;动物B用 ______ 呼吸, ______ 可辅助呼吸;动物E的呼吸方式为 ______ ,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2)动物A在运动过程中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______ 。
(3)动物B总是在水环境周围活动,原因是 ______ 。
(4)动物C的身体分为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三部分。
(5)小晴从地上拯救了一条动物D,依靠身体上的 ______ 可以区分出前后端。
(6)如图的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______ 。(填字母)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8.探究蚯蚓与土壤疏松程度的关系
蚯蚓俗称“地龙”,又有“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美誉,不仅可作为珍贵药材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用来制作高蛋白食品和饲料。蚯蚓挖穴松土、分解有机物,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创造良好条件,在土壤改良、消除公害、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蚯蚓发挥着特殊作用。许多国家利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有机废物和净化污水。某校课外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蚯蚓对土壤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选取A、B两个圆柱形的器皿,进行如下操作: 器皿A器皿B器皿步骤1向容器内装入三种不同颜色且有一定湿度的土壤,每装一层均稍加按压,三层土的总体积约占容器的步骤2放入1条生长健壮的蚯蚓不做处理步骤3容器口处盖一盖板,并留出一点的空隙容器口处盖一盖板,并留出一点的空隙步骤4放一定的腐烂叶片,放在阴暗处3天,观察记录①现象②三层土壤没有混合在一起(1)为什么要在容器口处盖盖板? ______ 。
(2)操作中有一项不合理,请指出并改正: ______ 。
(3)上表中①处该如何操作: ______ 。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4)预计的实验现象中②处应填写: ______ 。
(5)实验结束后该如何处理蚯蚓?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图中的小动物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的小伞,应该是水母,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具有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等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2.【答案】C 【解析】解:ABD、涡虫、华支睾吸虫、绦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都属于扁形动物,ABD不合题意。
C、珊瑚虫的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有口无肛门。
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3.【答案】C 【解析】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浸水后缺少空气,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爬到地面上,以便获得更多的氧气,维持呼吸。
故选:C。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4.【答案】A 【解析】解: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防止被寄主的消化液消化。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可见身体呈圆柱形与寄生生活无关。
故选:A。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记住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5.【答案】A 【解析】解:河蚌等软体动物都无肺,用鳃呼吸,由入水管进水,由出水管出水,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不适合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可见A正确。
故选:A。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分析解答。
关键点:河蚌用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不适合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6.【答案】A 【解析】解:黄鹂属于鸟类,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
黄蝶、蝉、蜻蜓都属于昆虫,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
故选:A。
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
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熟记节肢动物特征的身体分部,而且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7.【答案】D 【解析】解:蝉有外骨骼,不能随着若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当外骨骼阻碍了身体生长时,就会蜕皮。蝉蜕就是蝉的外骨骼。
故选:D。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
熟练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即可答题,为基础题目。8.【答案】D 【解析】解:蜗牛、章鱼都属于软体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鲫鱼属于鱼类,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选:D。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关键是据此能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9.【答案】B 【解析】解:大熊猫“丫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选:B。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哺乳动物的特征。10.【答案】B 【解析】解: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类产卵繁殖,与飞行无关,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据此作答。
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明确卵生与飞行无关,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11.【答案】D 【解析】解: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体温不恒定与离不开水是无关的。
故选:D。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栖动物的特征。12.【答案】B 【解析】解:淡水鱼是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或是终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常见的淡水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中华鲟等。海水鱼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鱼,常见的海水鱼有带鱼、金枪鱼、比目鱼、石斑鱼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鱼的种类很多,我们需要对鱼进行分类,根据鱼的生活环境可以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两大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各种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13.【答案】C 【解析】解:小龙虾的身体分部,体表被有坚厚的外骨胳,附肢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C。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解题的关键知道各种动物的特征。14.【答案】B 【解析】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如水蛭、蚯蚓和沙蚕等。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从是环节动物运动是更灵敏,转向更灵活。
故选:B。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从是环节动物运动是更灵敏,转向更灵活。
理解环节动物身体分节的在进化上的意义。15.【答案】C 【解析】解:崇安草蜥躯体长度约等于一只成人手掌宽度,尾巴很长,通体呈翠绿色,肚白,背部鳞片呈颗粒状,属于爬行动物。具有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卵生、体内受精等特征。
故选:C。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中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16.【答案】外套膜 贝壳 保护 足 入水管 出水管 食物 鳃 气体交换 软体 蜗牛 河蚌(举例正确即可) 【解析】解:(1)缢蛏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肉质膜,称为2外套膜,由内、外两层皮和中间的结缔组织及少数纤维组成,它分泌的物质形成了1贝壳,具有保护作用。
(2)软体动物的足常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态各异、各具特色,通常位于身体的腹侧,为运动器官,有的足部发达呈叶状、斧状或柱状,可爬行或掘泥沙;有的足部退化,失去了运动功能,缢蛏的运动器官是3足。
(3)通过4入水管吸入水,水流进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5出水管排出体外,从而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缢蛏利用6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缢蛏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有蜗牛、河蚌、田螺、毛蚶、乌贼等。
故答案为:
(1)外套膜;贝壳;保护;
(2)足;
(3)入水管;出水管;食物;鳃;气体交换;
(4)软体;蜗牛;河蚌(举例正确即可)。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外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硬壳会妨碍活动,因此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像斧头,具有两片壳。
2、图中:1贝壳;2外套膜;3足;4入水管;5出水管;6鳃。
解答此题要掌握软体动物的特点。17.【答案】鳃 肺 皮肤 双重呼吸 躯干部和尾部 它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头 胸 腹 环带 ABE 【解析】解:(1)A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E鸟每呼吸一次,气体经过肺两次并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这就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2)A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3)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因此动物B总是在水环境周围活动。
(4)C蝴蝶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5)D蚯蚓是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依靠环带可以区分出蚯蚓的前后端。
(6)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A鱼、B青蛙、E鸟,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
(1)鳃;肺;皮肤;双重呼吸。
(2)躯干部和尾部。
(3)它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4)头;胸;腹。
(5)环带。
(6)ABE。
图中A属于鱼类;B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C是蝴蝶,属于节肢动物;D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E属于鸟类。
关键是掌握各类群动物的特征。18.【答案】营造一个阴暗的环境、防止蚯蚓爬出 步骤2中放入1条蚯蚓存在偶然性,应改为放入10条 放一定的腐烂叶片,放在阴暗处3天,观察记录 控制单一变量 三层土壤混合在一起 将蚯蚓放回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解析】解:(1)实验中在容器口处盖板的目的是一是营造一个阴暗的环境,因为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二是防止蚯蚓爬出。
(2)A培养皿中放入的蚯蚓数量过少,这样会造成偶然性过大,应该改为10条蚯蚓。
(3)对照实验除了变量不同之外,其他量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表格中①应该是放入一定的腐烂叶片,放在阴暗处3天,观察记录,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4)因为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能够使得土壤疏松,所以预计的实验现象②应该是三层土壤混合在了一起。
(5)出于对动物的保护,实验结束后,应该将蚯蚓放回适宜其生活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1)营造一个阴暗的环境、防止蚯蚓爬出;
(2)步骤2中放入1条蚯蚓存在偶然性,应改为放入10条;
(3)放一定的腐烂叶片,放在阴暗处3天,观察记录;控制单一变量;
(4)三层土壤混合在一起;
(5)将蚯蚓放回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大同一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素养评估生物试卷,共2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学建模,戴口罩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